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分辨率CT图像纹理分析对孤立性肺实性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Mazda软件分析98例孤立性肺实性结节高分辨率CT图像纹理参数,并Fisher系数、交互信息、分类错误概率组合平均相关系数法以及3种方法联合(FPM)筛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纹理参数。然后,应用线性判别分析、非线性判别分析、原始数据分析、主要成分分析4种分类统计方法计算纹理参数诊断孤立性肺实性结节效能,以错判率表示。最后,将纹理参数诊断肺结节效能与胸部影像医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FPM法提取特征性纹理参数并采用非线性分类判别方法孤立性肺实性结节良恶性错判率为6.1%(6/98),胸部影像医师错判率为16.3%(16/9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CT图像纹理分析可作为孤立性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的新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显示其特征是诊断的关键。影像检查中常见的病变,因其缺乏典型的影像特征,以及影像检查设备的局限性和检查者体位与扫描方法的影响使其容易漏诊,尤以≤3 cm结节为甚。近年来随着CT三维重建技术的改革和发展,让很多学者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了进一步飞跃认识。通过多层螺旋CT(MSCT)三维后处理技术(VR、MPR、CPR、MIP、SSD等方法)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进行三维回顾性的重建,能够清晰地显示病灶的分叶征、空气支气管征、毛刺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棘突征、胸膜凹陷征等征象,为肺内孤立结节的定位、定性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靶扫描定性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靶扫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s)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的57例肺内孤立性结节,先行常规平扫后即时对结节进行靶扫描,对结节的形态、密度、内部结构、边缘及周围征象进行分析,获得定性诊断,其中7例结合增强扫描.结果恶性肺结节42例(73.7%),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缘分叶或/和毛刺征,密度不均,有空泡征或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中征等,4例增强扫描病例明显强化.良性肺结节15例(26.3%),表现结节边缘光滑锐利,密度较高而均匀,部分结节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病例无或轻度强化.结论 MSCT靶扫描技术能够显示常规扫描不能显示的更多的肺结节的影像信息,是提高肺内孤立性结节定性诊断准确性的有效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人工神经网络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利用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判别方法用于薄层CT上原发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的鉴别,并探讨其诊断价值及对不同级别医师的辅助诊断作用。方法收集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SPN200例(周围型小肺癌135例,良性结节65例),观察3项临床指标和9项薄层CT指标,并对定性指标进行量化。从中随机选择70%左右的样本(140例)作为训练集,建立ANN诊断模型,并与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分析处理的Logistic回归模型作比较,计算两种模型对所有样本诊断的正确率和ROC曲线下面积。利用训练好的ANN模型对另外60例样本进行测试,分析初、中、高三级放射科医师使用ANN模型前后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ANN模型诊断的正确率为98.0%,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正确率86.0%(P〈0.001);两种模型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6±0.004和0.936±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NN模型及初、中、高级医师首次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54、0.737、0.813、0.874,其中ANN与初、中级医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7),而与高级医师的差异无显著性(P=0.070);初、中、高级医师使用ANN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0.938、0.952,三级医师使用ANN后的诊断能力均有显著提高(P值分别为0.000、0.001、0.039);使用ANN后各级医师对SPN的诊断差异无显著性(初-中级、初-高级、中-高级比较的P值分别为0.614、0.369、0.645)。结论①根据本研究提出的SPN的征象分类可用于建立ANN模型;②ANN模型用于薄层CT上原发良恶性SPN的鉴别诊断优于传统的Logistic回归模型;③ANN模型对于不同级别的放射科医师都有一定程度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T薄层及增强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价值。方法经手术或组织活检病理证实的186例肺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及薄层扫描,并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3种方法诊断肺部疾病的准确率。结果 CT平扫、增强扫描及薄层扫描诊断恶性结节的准确率分别为78.5%,87.1%,88.2%;薄层扫描发现恶性征象结节计数高于CT平扫(z=-5.72,P=0.000);以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增强扫描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537。结论 CT薄层扫描可较清晰显示病灶细微结构,对诊断肺结节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肺内孤立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是指肺内单发直径≤3 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不张、肺炎、卫星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1].产生肺内孤立结节的疾病很多,最常见的病变有周围型肺癌、结核球、炎性假瘤、错构瘤、转移瘤以及肺囊肿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肺内孤立性结节(SPN)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39例SPN行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HRCT扫描及薄层冠状位、矢状位MPR重建。图像分析分为2种方法,方法A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轴位HRCT图像,方法B为螺旋CT轴位图像结合薄层冠状和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判断方法A和方法B对SPN基本形态和基本征象的评价有无不同。结果:方法A和方法B对39例SPN基本形态和征象评价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螺旋CT结合轴位HRCT的方法将2例炎症误诊为肺癌,螺旋CT结合MPR图像则作出正确诊断。与MPR图像比较分析后发现,轴位图像未能真实显示病灶的基本形态。结论:薄层MPR在显示SPN的基本征象方面同HRCT的作用相同、在评价SPN的基本形态方面优于单纯轴位CT。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CT(HRCT)分析肺结节样病灶影像学特征的基础上,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综合评价并量化分析血管集束征对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49例肺结节,其中良、恶性分别为46和103例,所有病例均于术前行常规胸部CT平扫和病灶HRCT扫描。先对病灶常见的征象做单因素分析后,筛选出能对结果产生影响的8个自变量进一步做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其与良、恶性病变的相关性,并计算OR值,为鉴别诊断提供量化依据。结果103例恶性结节中59例可见血管集束征,综合分析显示血管集束征与恶性病变相关,其OR值为0.576,其倾向于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是倾向于良性的1.74倍。结论在HRCT扫描的基础上,Logistic回归分析能够通过对肺结节血管集束征的综合分析,为鉴别诊断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鉴别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的价值。方法对65例SPN病人分别在注药后1 h和2~3 h进行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的早期显像标准摄取值(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进行分析。结果经病理证实恶性36例、良性29例,其中良性结节包括炎性假瘤13例,结核球12例,硬化性血管瘤2例,肺腺瘤1例,隐球菌感染1例;恶性结节中包括10例磨玻璃结节。良性组、恶性组的早期显像SUV、延迟显像SUV、滞留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对SP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实性孤立性肺结节(SPN)高分辨率CT(HR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HRCT检出的实性SPN患者,其中54例良性(良性组),181例恶性(恶性组)。比较组间HRCT表现差异,包括分叶征、毛刺征、空洞征、空泡征、钙化、远端穿行血管、胸膜牵拉征、贴近胸膜及牵拉性肺气肿;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征象鉴别良、恶性SPN的效能,分析良、恶性SPN的影响因素。结果 组间毛刺征、胸膜牵拉征、钙化征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余征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管集束征鉴别良、恶性SPN的效能最高,敏感度达92.30%。回归分析显示血管集束征是恶性SPN的危险征象,牵拉性肺气肿为其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 良、恶性SPN的HRCT表现存在差异,对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7):27-28
目的:研究孤立性肺结节或肿块在采取能谱CT鉴别诊断时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选取23例患有孤立性肺结节或肿块的良性病人,另外在选择恶性患者23例,分别作为参照组和实验组,采取能谱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数据进行对比。结果:经诊断,首先对比碘基参数,数据有差异,P<0.05;其次对比水基参数,数据无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比孤立性肺结节或肿块的良恶性疾病诊断参数可以看出,尤其在鉴别碘基等参数时可对病情做良好判断,为后续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宋兵兵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1):36-37
目的:分析256排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小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46例肺部小结节患者,于患者入院时采用常规剂量对患者进行CT扫描检查,并于1周后进行CT低剂量扫描复查。对比患者经过两次扫描后的肺部小结节数量、结节内部的特征以及结节周围的变化。结果:采用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肺部小结节数量相比差异较小(P>0.05);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小结节内部特征比较差异性较小(P>0.05);常规剂量扫描与低剂量扫描诊断结构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采用256排CT低剂量扫描肺部小结节患者,对常规剂量的进行扫描的价值差异较小,但低剂量CT扫描相对来说辐射更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SPN的CT强化效应与鉴别诊断:不强化肺癌的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在增强CT扫描中肺癌不强化的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不强化肺癌患者的术前CT和术后病理,男性27人。女性5人;年龄在46~74岁,中位年龄57岁。CT检查采用病灶中心层面同床位增强前后动态扫描,依据定位片上病灶的大小决定层厚和层距(2~10mm)。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优维显80—100ml(300mg/ml),压力注射器给予,流率为2~3ml/s。测量注射对比剂前和注射后即刻、1分钟、2分钟、3分钟时病灶同一位置CT值,以两者之差≥30Hu作为病灶有强化的下限:手术标本先裸眼解剖观察,然后用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或/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获得组织学诊断。结果病灶位于两肺上叶者11例.右肺中叶者6例,两肺下叶者15例。病灶长径在18—56mm之间,平均37mm。病理组织分型中鳞癌19例,腺癌5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未分化癌4例.肺泡细胞癌2例。增强扫描CT强化值在29—213Hu间者17例。19—10Hu间者11例,9Hu以下者4例。结论增强CT扫描中肺癌不强化主要与病灶大小和组织类型有关,多见于癌灶大于3cm者和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及腺癌(包括肺泡细胞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本院胸外科62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恶性结节42例,炎性结节7例,良性结节13例),分别行MRI肺部常规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采用三维快速容积扫描技术(LAVA)以30 s每期共扫描15期。计算时间-信号曲线中第1 min、2 min、4 min信号增强比(SI1%、SI2%、SI4%)和最大信号增强比(MER),达到峰值信号的时间Tmax,曲线最大上升斜率(SS),以及廓清率(washout)。结果恶性结节SI1%、SI2%、SI4%、MER、SS显著高于良性结节而低于炎性结节(P0.05)。以MER为2.23、0.63分别作为鉴别炎性结节和恶性结节、恶性结节和良性结节的临界值(2.23为炎性病变,≤0.63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与另外两组得以鉴别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分别可达100%、100%、92%。结合病变形态学特征,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度。结论应用动态增强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和形态学特征,鉴别肺部恶性、良性、炎性结节有很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2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胸部X线、CT对患者进行检查。以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比较X线、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结果并分析其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根据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将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分为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比较两组的CT表现。结果 CT对孤立性恶性肺小结节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859,而X线诊断结果与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结果具有中度一致性,Kappa值为0.634。恶性病变组的结节直径大于良性病变组,分叶征、毛刺征、空泡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发生率及钙化比例高于良性病变组,血容量、血流灌注量、强化峰值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结论 CT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定性诊断准确性高,诊断价值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HRCT与PET/CT相结合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 88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SPN接受PET/CT显像和HRCT检查;PET/CT用目测法结合半定量法判断病灶的良恶性,HRCT根据病灶的形态学特征判断其良恶性;比较单纯HRCT、PET/CT和联合诊断对SPN的判断结果.结果 88例SPN中,44例良性,44例恶性.HRCT和PET/CT对恶性SPN内部和周围征象的检出率均高于良性SPN(P均<0.05),联合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单独HRCT和PET/CT(P均<0.05).结论 HRCT与PET/CT联合诊断SPN的特异度和准确率均较单独诊断为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多排螺旋CT对肺内孤立性结节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多因素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探讨肺内直径≤3em的孤立性结节(SPN)定性诊断的可能性,并评价多排螺旋CT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证实的直径≤3cm的SPNs病例80例,通过对病灶的强化时间-密度曲线(T-DC)模式、肺内结节的CT形态学特征等行多因素分析,探讨SPN定性诊断的相关因素。结果恶性、良性及炎性结节显示了不同的T—DC模式。睬分叶征、钙化在小肺癌与良性结节两组病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肺结节内点状、多点状透亮影在良、恶性结节中出现率有显著差异。结论多排螺旋CT对病变全方位显示,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提供了SPN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结合临床资料,能较好地无创地定性诊断,从而提高肺内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MSCT增强三期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102例孤立性肺结节MSCT增强三期扫描的CT净增值和肿瘤血管。其中肺癌71例,良性31例。采用8排螺旋CT机,层厚5mm/4层,扫描时间1s/圈。20ml优维显(300mgI/ml)用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以4ml/s注射,测得肺动脉和主动脉峰值;再用优维显以4ml/s(每公斤体重1ml)注射,完毕后50ml生理盐水注射。延迟时间为3min。结果良、恶性结节肺动脉期、主动脉期和延迟期CT净增值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F值分别为30.668、4.495和56.141,P值分别为0.000、0.036和0.000)。如分别以CT净增值≥20HU或CT净增值主动脉期≥20HU且肺动脉期<20HU或肿瘤血管或CT净增值主动脉期≥20HU、肺动脉期<20HU和/或显示肿瘤血管作为恶性诊断标准,准确性分别为73.5%;89.2%、86.3%、94.1%。结论MSCT增强三期扫描CT净增值协同肿瘤血管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