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预后很差,80%的肺癌病例在明确诊断时己失去手术机会。肺癌按发生部位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其中,早期周围型肺癌术后5年存活率较高,而其影像表现往往为肺内一弧立结节或肿块影,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1,2]。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  相似文献   

2.
戴树全 《成都医药》2004,30(3):155-156
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表现一般比中央型肺癌少而且出现迟。痰检及纤支镜检查难度大。随着CT技术的引进和更新,其检出率和诊断率已明显提高并接近中央型肺癌诊断率。我科自1996年引进东芝CT机以来,至2003年12月共拟诊肺癌123例,笔者收集资料完整的96例周围型肺癌,以统计周围型肺癌的CT征象,分析其误诊原因,了解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并分析周围型肺癌倍增时间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进而评价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月入住我院的肺内孤立性恶性结节患者50例,入选病例均经手术、穿刺活检病例证实,并进行CT征象及病理的对照研究。结果50例患者中,鳞癌15例,腺癌25例,腺鳞癌6例,小细胞癌3例,类癌1例,同组织病理类型病灶发生部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检查周围型肺癌,效果满意,CT征象与组织病理类型两者与生物学行为、组织病理学成分密切相关, CT检查可作为初步筛查周围型小肺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和CT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周围型小肺癌的X线、CT影像学征象。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早期无症状肺癌患者45例,对其影像学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早期周围型肺癌X线征象为斑片状、小结节状影。CT表现为斑片状、小结节状、轻度分叶状肿块,小毛刺、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多数直径在1.0~2cm。无纵隔淋巴及肺门转移,且临床症状不明显。结论仔细分析上述X线、CT影像学征象是提高小肺癌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患者行CT检查,并进行工作站后处理,诊断为周围型肺癌,于术后进行病理对照.结果 31例病理恶性的符合术前的诊断.结论 CT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满意.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CT诊断周围型小肺癌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福州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41-1742
目的:探查高分辨率CT(HRCT)对3cm以下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直径小于3cm的周围型小肺癌进行HRCT扫描。结果:支气管气像,空泡征,磨玻璃样改变出现率较高,而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出现率较低。结论:HRCT对显示病灶的内部结构和边缘形态明显优于SCT,对诊断早期周围型小肺癌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在肺周围型病变诊断中应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术(EBUS-TBLB)的临床价值。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选取揭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0例肺周围型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EBUS-TBLB行经支气管肺活检,对照组患者采用在CT引导下行经皮肺穿刺术(CT-PNB)获取肺组织标本,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病理确诊阳性率、并发症发生率、费用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40例患者中34例成功获得标本且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85.00%;对照组40例患者中25例成功获得标本且明确诊断,诊断阳性率为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50%;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检查费用为(1670±125)元,比对照组的(1702±138)元略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40例经超声小探头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患者中,34例患者成功检出肺周围型病...  相似文献   

8.
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大多为孤立的肿块或结节状,也可具有类似肺炎的表现,纤支镜和痰癌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比较低,且纤支镜有一定的痛苦;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细胞学活检有较高的阳性诊断率。近几年来,有关弹簧针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报道较多,却忽视了细针穿刺的作用,弹簧针价较贵,而腰穿针较廉价。本文在CT引导下应用腰穿针经皮穿刺活检组织细胞学检查,探讨对肺癌诊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1999年9月~2004年7月门诊和住院可疑肺癌患者84例,分成A组和B组。最小年龄29岁,最大年龄79岁,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具有可比…  相似文献   

9.
周围型肺癌的早期CT征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瑛  胥海燕 《江西医药》2008,43(9):956-957
目的 总结周围型肺癌的早期CT征象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本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周围型小肺癌.结果 13例早期肺癌的主要CT表现:全部为孤立小结节,且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强化密度25~55Hu之间,强化峰值时间在2~5min之间:10例有分叶征;10例胸膜凹陷征;9例有细短小毛刺及锯齿样改变;9例有血管集束及穿通征;6例空泡征;5例磨玻璃样改变:4例支气管通气征;2例晕征;1例钙化.结论 CT薄层平扫,特别是动态增强扫描,能显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各种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勇  孔江明  高文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0):2798-2799
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征象及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2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8例CT检查误诊为良性肿瘤,误诊率为6.7%(8/120),余112例病例CT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诊断准确率93.3%(112/120)。结论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扫描检查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CT表现主要从病变的部位、病变大小、形态、病灶边缘及内部的表现,以及肿瘤转移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中,分布于双上肺22例,双下肺28例,其中右上肺13例,右下肺18例。左上肺9例,左下肺10例。癌肿直径1.5~5.6 cm。病灶边缘包括分叶征、毛刺、棘状突起、血管集中征、胸膜凹陷征等。病变内部表现主要有空洞征、空泡征、钙化及肿瘤转移等。结论 CT诊断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性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周围型肺癌CT诊断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经病理、手术证实的周围型肺癌CT表现。结果 本组82例周围型肺癌病例,CT表现为肺内肿块或结节,形状呈圆形、类圆形肿块或不规则形结节。肿块直径大于3cm者58例,密度大都均匀,小部分瘤体内可见坏死、液化空洞及钙化;边缘呈分叶征、毛刺征、胸膜粘连、胸膜凹陷征等。肿块直径小于3cm者24例,密度不均匀,可见分叶征、空洞征、毛刺征、棘突、细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血管纠集、胸膜凹陷征,以及较少见蜂窝征等。结论 CT能显示周围型肺癌肿块形态、大小、密度及边缘征象等。也能显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及其它部位肺癌的转移。HRCT史能显示肺癌病变的细微结构。故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评价传统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C-TBNA)在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于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对29例临床诊断肺癌或胸部CT检查显示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或胸内气管或支气管旁肿物患者进行C-TBNA,取标本涂片送病理。29例患者中,25例为临床诊断肺癌者结果判定为阳性23例,阴性2例。25例中,1例经随访诊断为结节病(TBNA结果为涂片见淋巴细胞,结果判定为阴性);1例经随访诊断为结核(TBNA结果为涂片见核异质细胞,结果判定为阴性);1例肠癌术后患者肺部及纵隔占位,不能确定是原发或转移(TBNA结果为涂片见淋巴细胞,右B1刷片为癌疑,结果判定为阴性);1例食管鳞癌术后右肺及纵隔占位(TBNA结果为涂片疑鳞癌,结果判定为阳性)。本次研究结果,敏感性为82.76%(24/29),特异性为100.00%(2/2),准确性89.66%(26/29)。29例TBNA均穿刺成功。操作过程安全,无并发症发生。C-TBNA是诊断肺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出一种在周围型肺癌中常易被忽视的CT征象——三角征,并探讨其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100例,分析该征的CT表现及出现频率,并与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等其他CT征象作比较。结果 100例周围型肺癌中三角征的出现率高达84%,与其他征象的出现率之间有显著差异,且与肿瘤的大小呈正比关系。结论 三角征是周围型肺癌影像检查中一个最常见征象,在诊断中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扫描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及薄层图像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直径〈2cm)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体检发现孤立肺结节(直径〈2cm)的患者行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经计算机软件拆薄后并重组,观察肺部小结节及其肺部周围的CT表现。结果13例患者通过螺旋cT做出诊断并及时手术,11例腺癌,2例鳞癌。2例患者随访后行CT扫描增强发现结节增大,手术后报告为肺腺癌。结论螺旋CT扫描及薄层重建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T扫描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周围型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空洞患者的CT图像资料,并以X线平片资料作为对照进行分析。结果比较CT扫描与X线平片对周围型肺癌的肿块、毛刺、棘状突起、胸膜凹陷、空泡、厚壁空洞以及胸腔积液指标的检测,CT扫描的检出水平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扫描技术能够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水平,从而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围型肺癌是目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小叶,以腺癌最多见,鳞癌次之,其他可见腺鳞癌、未分化癌、肺泡细胞癌等,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胸部CT检查是目前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型肺癌是目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小叶,以腺癌最多见,鳞癌次之,其他可见腺鳞癌、未分化癌、肺泡细胞癌等,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胸部CT检查是目前发现肺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周围型小肺癌CT平扫35例,病灶呈结节状,边界较清楚,10例病灶呈小片状,边界模糊。增强扫描于增强1、2min所有病灶强化最明显,达到峰值,CT强化值达20~60HU,完全性强化39例,周围性强化6例。于增强4min后病灶CT值缓慢下降,强化时间密度曲线呈抛物线状。本组15例有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6例有同侧胸肋骨转移,3例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结论 CT灌注目前已成为常规检查中的一部分,在利用CT增强扫描CT值改变进行肺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及鉴别时,应结合其他影像学特点全面分析,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20.
周围型肺癌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46例周围型肺癌影像表现,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螺旋高分辨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病例螺旋高分辨CT征象主要表现是分叶征、毛刺征、血管集中征、胸膜凹陷征等。结论周围型肺癌的螺旋CT表现对临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尤其是螺旋高分辨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