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伤寒论》首先提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咳嗽的方法:“伤寒五六日中风……或咳……小柴胡汤主之。”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到:“五脏六腑皆有咳嗽,而无不聚于胃,关于肺,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许叔微在《伤寒百证歌》中有“小柴治咳值千金”的评价。笔者回顾近10年来小柴胡汤治疗咳嗽的临床研究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咳嗽是肺系常见证候之一。不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至咳嗽的发生。古代医家将咳嗽分为三类:无痰有声称为咳,无声有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在临床上咳与嗽很难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咳嗽。近代医家对本症的辩证论治大多从内寒、内热、燥热、肝火犯肺、湿痰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咳嗽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临床上多从肺论治,但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咳嗽虽不离肺,但也不止于肺,《素问·咳论》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导师万丽玲对咳嗽的治疗得心应手,咳病多应用而瘥。现分享其从胆论治咳嗽验案1则,以体会其临证治咳之精思巧辨。  相似文献   

4.
咳嗽证辨     
本刊1985年一期,曾载《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一文,但在辨证上过于粗略。本文予以补充。咳嗽一证,历来名目繁多。《素问·咳论》有肺咳、心咳、脾咳、肾咳等名;《医学入门》有风嗽、寒嗽、郁嗽、劳嗽以及食积嗽等十几种名称。对此,张景岳有独道之论:“咳嗽一汪,诸家立论太繁,以余观之,止唯二  相似文献   

5.
<正>咳嗽为常见肺系病症,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明确提出"肺主咳"。而《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表明咳嗽虽为肺之主病,但与五脏六腑关系亦密切,笔者跟随吾师临诊时见"心咳"者用"心火治之"疗效颇好,介绍如下。1咳不止于肺咳虽多因肺脏功能失调所致,但不能拘泥于肺脏本身,外感或内伤可致咳嗽,而他脏之病也可传之于肺致肺失宣降引发咳嗽。《素问·咳论篇》曰:"皮毛先  相似文献   

6.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系清代程钟龄创立用于治疗咳嗽的代表方,配伍严禁、精密得当,温润平和、不寒不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程钟龄认为风寒之邪是咳嗽的主要病因,"咳嗽者,肺寒也""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强调要重视咳嗽初期治疗,毋令失治、误治而变为他证;少阳证、直中证、水气证引起咳嗽均与寒邪有关,少阳证兼咳嗽,肺有寒,小柴胡去参、枣加干姜,温肺散寒;直中证兼咳嗽,寒水上束于肺,温其中而咳自止;水气证兼咳嗽,寒水上射于肺,分表里水气治之:表有水气而发热,小青龙汤发散以行水;里有水气而下利,则用本方去麻黄,加荛花,以攻之;轻则小半夏加茯苓汤,以疏之,俾水饮流通,咳自止矣。咳嗽乃常见症状,急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可表现为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论述了咳嗽的病名、成因、症状、证候分类、治疗及预后转归,外伤六淫或内邪犯肺为主因,系外感或内伤之邪犯肺,宣降失常,气机上逆。"止嗽散,治诸般咳嗽",止嗽散虽为外感风寒咳嗽之主方,临床多数医家用止嗽散加减配伍,化裁运用,对外感风寒、风热、风燥各种证型、内伤等咳嗽均可获效。  相似文献   

7.
百日咳为儿科常见传染病之一,患儿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嗽甚作吐且有回声为主要症状,病期缠绵日久不愈,故名百日咳。中医文献记载,因咳时顿作连续阵发,又称顿咳;因咳嗽时伸长颈项,并有回声,其病形颇似鹭鸶,故亦名鹭鸶咳;且一儿咳嗽又能传染他儿而流行呛咳,病之初起形似哮喘,又名天哮呛。《幼幼集成》咳嗽条中提出本病为肺实咳嗽,其原文曰:“肺实者,嗽甚抱首面赤反食”类似此证;  相似文献   

8.
《医学真传·咳嗽》里对咳嗽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诸病易治,咳嗽难医.夫所以难治者,缘咳嗽根由本甚多,不止于肺."自古以来,医家皆感到咳嗽医之不易,难就难在导致咳嗽的原因有多种,辨证困难.咳嗽为病,有自外而入者,有自内而发者,外有风寒暑湿,内有七情饥饱,外邪先自皮毛而入,皮毛乃肺之合,"必先以其舍而为嗽";内有所伤故邪气上逆,肺为邪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上薰于肺而为嗽"(《秘传证治要诀·诸嗽门》).而"肝脉布两胁,上注于肺","木火刑金"之说亦说明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与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小柴胡汤主治少阳枢机不利之证,柯韵伯称之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伤寒论》云:"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方后注:"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程郊倩《伤寒论后条辨》曰:"咳者,半表之寒凑入于肺,故去参枣,加五味子,易生姜为干姜,以温之."尤在泾《伤寒贯珠集》云:"咳者,肺寒气逆也……故加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干姜之温以却肺寒,参枣甘壅不利于逆,生姜之辛,亦恶其散尔."因此小柴胡汤除可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病在半表半里之外,其原方加减亦可治疗少阳病兼见咳嗽者.  相似文献   

10.
分期辨治小儿咳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幼幼集成·咳嗽证治》曰:"凡有声无痰谓之咳,肺气伤也;有痰无声谓之嗽,脾湿动也;有声有痰谓之咳嗽,初伤于肺,继动脾湿也。"咳和嗽含义不同,但因二者常多并见,故多通称"咳嗽"。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在冬春气候多变之时,最易为六淫之邪侵袭,不论邪从口鼻而入,或从皮毛而受,肺必首当其  相似文献   

11.
《金匮》有关肺胀与风水的论述,见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与《水气病篇》。现将二者的病因、关系及其治疗方法讨论如下。一、肿胀与风水的病因肺胀为病名,内经早有记载。从《内经》与《金匮》的论述可以看出,咳嗽上气是肺胀主要症状。关于本病的病因,从《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的有关条文来看,大多是内有水饮,外为时气触发而成。如该篇云:“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  相似文献   

12.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咽痒作咳、夜半凌晨咳重,当属少阳所主,久咳不已则为少阳三焦受邪。本病发作性的特点与有痰饮内伏的哮病相似,但其症状以咳逆为主,病情较轻,饮邪尚微,当属"微饮"。因此,CVA的核心病机可考虑为少阳夹微饮,治疗以和解少阳、温化微饮为主,又因咳久而宜略加敛气之品。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治疗少阳病的主方,根据其方后注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成六味柴胡汤,治疗少阳病兼咳者。以六味柴胡汤为基本方治疗CVA,和解少阳枢机,温化肺中微饮,敛肺气而止咳,临床可获得较好的疗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3.
古云“百病好治,独嗽难医”。许多顽固性咳嗽治疗的确非常困难,往往用清热化痰、温化痰饮、肃肺上咳等常法无效,须另辟蹊径。中医治疗有个特色,知常达变,同病异治。《素问·咳论》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并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描述各脏腑咳嗽之特点。如肺咳:“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相似文献   

14.
<正>肺炎喘嗽是以气喘、咳嗽、咳痰痰鸣、发热为主症的肺系疾病,虽然本病名最早见于清代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但是中医学对本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论述,如《素问·咳论》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灵枢·五阅五使》曰:"故肺病者,喘息鼻张。"《素问·通评虚实论》有"乳子中风热,喘鸣息肩者"。临床上笔者发现有部分患儿证属肺脾气虚型,表现为痰喘较重而无发热表  相似文献   

15.
关于咳嗽与肺咳的概念湖南中医学院(410007)朱文锋主题词咳嗽/中医病机咳嗽单名咳或嗽。然古代曾将咳与嗽加以区分。如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说:“咳谓无痰而有声,……;嗽谓无声而有痰,……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究之临床,很难将两者截然分开,...  相似文献   

16.
正《伤寒论》首先提出了小柴胡汤治疗咳嗽的方法:"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后受到历代医家的关注,宋代许叔微在《伤寒百证歌》中有"小柴胡治咳值千金"的评价,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提到:"五脏六腑皆有咳嗽而无不聚于胃,关于肺,兹有一方,可以统治肺胃者,则莫如小柴胡汤。"可见小柴胡汤治疗咳嗽具有明显的作用。苗青教授  相似文献   

17.
林素财  罗燕 《环球中医药》2009,2(2):141-142
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历代将有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治肺成止咳之常法,治脾成祛痰之惯例,如《活法机要’咳嗽证》所云:“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是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而咳,动于脾湿因咳而为嗽也”。但临床咳嗽往往病情错综复杂,“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相似文献   

18.
<正> 咳喘是以症状而定名的。咳即咳嗽,前人认为: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一般咳多兼嗽,可简称为咳。喘即喘逆气促,临床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谓之喘,若呼吸急促,喉间有喘鸣音者称之哮。一般哮必兼喘,可简称为喘。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责之肺的功能失调,内伤则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一、常见咳喘病证1.咳嗽:一般常见的咳嗽病证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兼见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等症状为风寒初起;兼见咽喉干痛,鼻出热气,喉哑痰稠为火热咳嗽;兼见身体重着,骨节烦痛,脉细而缓为感湿咳嗽;若痰不易出或干咳无痰为肺燥咳嗽。内伤咳嗽若症见上气呛咳肋痛为肝木乘肺;若咳嗽多汗,食少便溏为脾虚致咳;若咳嗽面白,痰白质稀,无身热等属肺胃虚寒;若喘嗽见血,皮毛焦枯,多年不愈为肺肾阴虚;兼形寒腰酸,小便频数或遗泄者为肾阳虚衰。2.喘逆:喘逆常见有实喘、虚喘、寒喘、热喘四种。凡属六淫、痰湿等邪阻塞气道,肺气不得升降者为实,实喘之证,其来骤,其脉实,气粗声高;虚喘  相似文献   

19.
<正> 咳嗽一症,古代认为有所区别,如《活法机要》日:"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生痰也.咳嗽是有亩有痰,因伤肺气,复动脾湿也."近代则合为一症.咳嗽是肺病之证,然而他脏之病皆能涉肺而致咳嗽.《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陈修园更明确地指出:"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但是,  相似文献   

20.
<正> 咳证虽多,无非肺病,但"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素问·咳论》),从整体观念出发,揭示了咳嗽一症与五脏六腑之间的病理关系.后世医家在此理论基础上经过长期临证实践创造出许多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和治疗方药,对中医咳证学说的发展有深远影响,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素问·咳论》云:"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