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军  姚远  李天发 《河北医药》2010,32(22):3171-3172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术中普通肝素(UFH)的用量.方法 共入选1 011例择期完成PCI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其中LWMH组720例,UFH组291例.LWMH组采用依诺肝素(enoxaparin),PCI术前给予4次皮下注射, 动脉穿刺成功后经鞘管给予UFH 2 000 U,PCI前按照最后一次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距PCI时间追加不同剂量普通肝素.UFH组动脉穿刺成功后经鞘管给予UFH 100 U/kg.结果 LMWH组中1例于PCI术中发生急性血栓形成.UFH组中1例于PCI术后发生亚急性血栓形成.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死亡、AMI和再次血管重建)在LMWH组为0.42%,UFH组中为0.69%.经股动脉途径中LMWH组穿刺部位血肿22例(6.79%),UFH组中19例(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结果 提示对于择期行PCI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至少给予4次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每次40 mg),CAG前即刻给予UFH 2 000 U,PCI术中减少UFH用量是安全有效的,经股动脉途径者术后可缩短留置鞘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何旭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188-189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抗凝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5例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依诺肝素组给予依诺肝素和华法令抗凝;肝素组给予普通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血管彩超检查情况。结果 UFH组总有效率达96.88%,LMWH组总有效率达96.97%,两组间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UF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LMW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DVT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前顿服80 mg阿托伐他汀对术中肝素抗凝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3例行PCI的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40例)和常规剂量组(43例),两组在抗凝前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和10 mg顿服,随后术中给予普通肝素(UFH)。分别于服药前、手术开始后10 min、术后即刻、术后1 h测活化凝血时间(ACT)以及术后2 h检测凝血四项。结果手术开始后10 min及术后即刻高剂量组AC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阿托伐他汀服药前、术后1 h两组患者A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h凝血功能4项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促进肝素起效速度和增加抗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对瑞肝素钠在导管室中运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入选术前12h未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270例,67例使用普通肝素为对照组,203例随机分为瑞肝素钠50IU·kg~(-1)及70 IU·kg~(-1)组,在CAG/PCI过程中经鞘管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瑞肝素钠或普通肝素,所有瑞肝素钠组患者监测术前、术中10 min、造影结束即刻、术后2h的血抗Xa因子活性及APTT,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观察终点为围手术期抗Xa因子活性和30d时的死亡、心梗、急诊血运重建和出血事件。结果:瑞肝素钠50IU·kg~(-1)和70IU·kg~(-1)组术中10min抗Xa因子活性均达到最高峰,而后逐渐下降。70IU·kg~(-1)组抗Xa因子峰值[(1.26±0.29)IU·mL~(-1))]显著高于50IU·kg~(-1)组[(1.04±0.30)IU·mL~(-1))](P<0.001)。两组分别有95.1%(96例)和99%(101例)的患者术中抗Xa因子峰值>0.5 IU·mL~(-1)。至30d随访结束,50IU·kg~(-1)组有2例(1.9%)术后出现轻微出血事件(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70 IU·kg~(-1)组有1例(1%)出现轻微出血事件,而普通肝素组有5例出现轻微出血事件(7.5%)(P=0.061);50 IU·kg~(-1)组有1例患者出现严重出血事件(术后当天出现心脏破裂,心包填塞)。PCI亚组分析:50 IU·kg~(-1)和70 IU·kg~(-1)组各有1例(2.9%)(急诊冠脉搭桥)/(2.2%)(急性前壁再梗)发生终点事件;普通肝素组无终点事件,3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570)。结论:行心导管检查及治疗中单次经动脉鞘管注射瑞肝素钠与普通肝素是一样安全有效的,且70 IU·kg~(-1)组更适于中国人群,并可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无需监测APTT,轻微出血事件发生率也低于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辅助应用依诺肝素替代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86例AMI患者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45例)和静脉普通肝素组(41例),2周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PCI)。观察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急性期并发症、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依诺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临床再通率、血管开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诺肝素组出血并发症低于静脉普通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并依诺肝素用于AMI再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秦淑辉  肖文良 《河北医药》2010,32(12):1545-1546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钠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将行PCI治疗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PCI术中常规使用普通肝素100 U/kg;B组30例,PCI术中使用达肝素钠(商品名:法安明)100 U/kg.结果 2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成功率、7 d内再次血运重建率、7 d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中的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是安全、有效的,术中无须检测血凝指标,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缩短卧床时间.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不断发展,PCI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且恢复快,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1])。低分子肝素相对于普通肝素,在PCI术中,体现出了更好的效果,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来调整使用量,有更加精准的抗凝作用。使用低分子肝素后,能够直接拔除患者的动脉鞘管,省去了ACT值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冠脉造影术(CAG)毕动脉鞘管拔除时间与血肿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将403例CAG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CAG后30-40min拔除动脉鞘管,对照组在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拔管后均以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观察两组患者CAG后血肿发生率。结果:实验组血肿的发生率为3.81%,对照组为8.81%,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CAG后30~40min拔除动脉鞘管较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管可明显降低血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分子肝素是20世纪90年代初应用化学或酶解方式,将未分组肝素(UFH)解聚并裂解为一些分子量为1000~12000(平均4000~6000)的组分。低分子量肝素与肝素相比,抗凝因子Ⅱa活性减弱,抗凝血因子Xa活性增强,具有较强的抗血栓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依诺肝素和那屈肝素在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4例高危ACS患者随机分为依诺肝素组(n=44)和那屈肝素组(n=40),均予负荷剂量阿司匹林(300mg)和氯吡格雷(300mg)口服后,继以口服维持(阿司匹林300mg/d,氯吡格雷75mg/d),皮下注射依诺肝素1mg/kg或那屈肝素0.1ml/10kg,每12小时1次,共7d。每日测定抗Xa因子活性,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后48h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最后一次注射LMWH后8h内进入导管室,术中不追加LMWH或普通肝素(UFH)。结果第三次给药后4h两组抗Xa因子活性均>0.5IU/ml,48h后基本达到较稳定水平。30d随访中,临床主要心脏事件(MACE)、出血发生率、每日所测定的抗Xa因子活性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LMWH对高危ACS患者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主动脉反搏术中使用普通肝素与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差异。方法将28例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30例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即刻病情改善率(67.86%vs 56.67%)及30d内病死率(10.71%vs 16.67%)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观察组的出血、血肿等的并发症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30%),其相对风险比为4.200。而两组的球囊管中心堵塞、下肢动脉缺血等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57%vs 16.67%)。对照组的平均血小板计数[058.5±82.9)×10^9/L]低于观察组[[231.3±45.2)×10^9/L1。结论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中,与普通肝素比较,采用低分子肝素虽然对病情改善及病死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但可以显著改善各类出血并发症,并且对血小板的影响更小,推荐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中使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普通肝素作为抗凝剂。  相似文献   

1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方法[1]。PCI的传统入路为股动脉,其优点是管腔大插管成功率高,但易发生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术后拔除动脉鞘管需暂时中断肝素治疗,对PCI术后疗效有一定影响,且老年患者可因停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及较长时间卧床而增加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达肝素在冠脉复杂病变介入术中抗凝的安全性.方法:拟入选300例择期冠脉造影手术后行支架置入术患者,随机分为UFH组、达肝素60IU组和达肝素80IU组三个组.收集入院时以及冠脉支架置入术后30d临床资料.达肝素组抗凝药注入前、抗凝药注入后5min、15min、30min、1h、2h、3h、4h监测抗Xa因子活性.结果:前50例入组患者中,29例随机分到低分子肝素组,其中13例60IU/KG达肝素组入选患者中,3例出现术中冠脉内血栓,发生率为23.08%,实验终止,重新设计实验.结论:冠脉介入术中60IU/KG剂量的达肝素存在抗凝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复杂冠脉病变的冠脉介入术中.  相似文献   

14.
徐起琴 《中国药业》2012,21(23):60-61
目的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及手术前后的护理,为骨科术后DVT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后均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于术后6~8h开始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2500IU/a)进行7~10d干预。根据患者l临床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静脉造影检查确定患者有无DVT发生。结果试验组术后共有2例患者出现DVT,发生率为4.26%;对照组术后共有10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为21.28%。对照组DVT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伤口周围皮下淤血3例,淤血伴消化道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1%。结论骨科大手术后早期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及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鹏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85-86
目的观察分析依诺肝素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中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使用IABP的高危冠心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治疗组31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除基础治疗外,给予持续静滴肝素800~1200IU/h,每4小时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调整肝素静滴速度,使APTT延长2倍,至拔除IABP。治疗组给予依诺肝素1mg/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至拔除IABP。观察IABP治疗期间内死亡、出血及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各型出血事件例数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死亡、栓塞例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ABP中使用依诺肝素较肝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诊疗过程中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和发病机制。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2月926例经股动脉行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共有39例发生了血管迷走反射,总发生率4.21%。结果在介入诊疗术的不同阶段,术中、拔除鞘管时、术后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分别是:0.76%、3.02%、0.43%(P〈0.05),且拔除鞘管时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分别与术中、术后迷走反射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以PTCA手术组的患者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中任一组的发生率(P〈0.05)。结论血管迷走反射更容易发生于拔除鞘管时,PTCA手术组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高于经股动脉的射频消融术组、先心病介入手术组和单纯冠脉造影组。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肝素钙防治老年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86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17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试验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抗凝措施,两组均于术后7d内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并检测凝血指标。结果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98%,对照组为23.26%,经χ2检验,P〈0.05;试验组有4例(4.65%)、对照组有2例(2.33%)出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结论对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低分子肝素钙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体外循环术中血液肝素化的肝素用量及体循过程中的肝素浓度。方法:采用增加观察次数,逐步减少肝素用量的方法调整所用肝素量,对20余例3-12岁小儿进行在严密的手工和ACT仪两种方式监测下的逐步减量试验。结果:实际测得小儿(13岁以下、30kg以内)的最佳肝素控制浓度为3.5mg/kg(减量12.5%)。结论:术中ACT仍可达安全值要求,在开机进行体外循环的过程中ACT值亦能长时间保持在安全值以内,而关机时用以中和体内残存肝素、防止术后出血的鱼精蛋白浓度却变得很容易掌握控制,有效地避免了关闭胸腔时缝合口渗血和反复多次加入鱼精蛋白易导致鱼精蛋白过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与普通肝素抗凝术后疗效及安全性。低分子肝素是否能替代普通肝素发挥其抗凝作用,而不增加出血及缺血事件的风险。方法全面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等数据库,筛选符合标准的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应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PCI术中应用低分子肝素及普通肝素的疗效指标,包括病死率、再梗发生率、死亡或再梗复合终点发生率、主要出血事件及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评价。结果 16个试验包括15666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共有8270例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7396例患者接受普通肝素。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在PCI术中应用后终点事件的差别,结果示术后在心肌再梗事件、再梗或死亡复合终点事件方面,低分子肝素优于普通肝素;在主要出血事件方面,二者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低分子肝素可以取代普通肝素应用于PCI术中,可减少缺血事件、心肌梗死或死亡复合终点事件的发生,而不增加主要出血事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Perclose A.T血管缝合器止血疗效、安全性及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51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术中肝素化,分为经皮血管缝合器组及压迫止血组。缝合器组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即刻拔除动脉鞘管选用Perclose A.T对穿刺部位动脉进行止血,人工压迫组在术后4~6h测活化凝血时间<180s后拔除鞘管采用手法压迫止血,比较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止血时间为(25±6.3)min,卧床制动时间为(36.5±8.9)h,与止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6%;血管缝合器组平均止血时间为(5±2.1)min,卧床制动时间为(4.5±1.9)h,与止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9%。血管缝合器组止血时间、卧床制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人工压迫组。结论血管缝合器PercloseA.T于PCI术后即刻止血迅速、有效,止血时间及卧床制动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易学,易于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