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中成药》2017,(3)
目的建立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并比较炮制前后其变化情况。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7个产地生、煅赤石脂,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 11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3个共有峰,炮制前其相似度均大于95%,炮制后均大于90%,各批样品可以分为2类。结论 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可用于赤石脂的鉴定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6,(3)
目的建立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对龙骨进行鉴别。方法应用粉末X射线衍射技术,对11批龙骨和3批煅龙骨样品进行分析,以优质龙骨样品的X射线衍射平均图谱为对照指纹图谱,以共有特征峰为指纹峰,进行相似度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以样品的相关系数为相似度评价指标,龙骨正品的相似度大于0.83,而聚类分析结果亦可将正伪龙骨区分开,但这两种方法不适用于关节处龙骨的鉴别。结论该指纹图谱可用于对龙骨的真伪鉴别,关节处除外。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玄明粉的X-射线衍射特征指纹图谱.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10批玄明粉样品进行定性分析,以相关系数法和夹角余弦法计算各样品共有峰的相似度.结果:10批玄明粉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相似度>95%.结论:建立的玄明粉X-射线衍射特征指纹图谱专属性强,为玄明粉的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芍药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昆波  盛振环  郝士友 《中药材》2008,31(9):1315-1318
目的:建立中药材芍药新的鉴定分析方法.方法:采用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鉴定分析方法.结果:获得中药材芍药的标准X-射线衍射Fourier图谱和特征标记峰值以及中药材芍药的不同品种白芍和赤芍X-射线衍射实验分析结果.结论:X-射线衍射Fourier指纹谱鉴定法可用于中药材芍药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5.
复方人参注射液粉末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仇熙  贾晓斌  叶宇达  陈廉  孔令东 《中药材》2003,26(8):552-554
目的:建立复方人参注射液的粉末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粉末X-射线衍射衍射法测定药材、中间体和注射液的衍射图谱,对所得到的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对比分析,获得各自的标准指纹图谱。结果:10个批次的药材、中间体和注射液均有非常好的重现性,相似度达85%以上。结论:粉末X-射线衍射方法可用于复方人参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粉末X射线衍射法在中药鉴定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查阅近年来国内有关文献,分析了粉末X射线衍射法用于植物类药材、动物类药材、矿物类药材及中成药鉴定研究的现状,并展望了该法在中药鉴定研究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一些中药材及成药的X射线衍射鉴别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汉明  乔传卓 《中草药》1992,23(2):84-87
  相似文献   

8.
药用矿物蒙脱石的X-射线定向衍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翟永功  冯保华  廖帆  次向明 《中草药》2003,34(3):262-264
目的:揭示蒙脱石层状晶体结构及层间吸附和膨胀性能,为其作为药物和药剂辅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样品提纯,获得粒径小于1μm的胶体,制成取向样品,进行X-射线定向衍射分析。结果:得到了有关蒙脱石层间域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论:蒙脱石的层间吸附是可能的,而且定向衍射方法可以定量测定其层间距离。  相似文献   

9.
<正>龙齿为古代哺乳动物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牙齿化石。随着其资源的日益减少和价格的提高,其混伪品也日渐增多,近期药材市场出现一种龙齿,据文献报道此种龙齿经地质专家鉴定约埋藏地下4~5千年,是一种石化不完全的马齿,不能作龙齿药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X─射线衍射法,对国产天然牛黄以及人工牛黄、猴枣、马宝、人胆结石等药材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各种结石的X─衍射图谱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可用于结石类生药的鉴别。  相似文献   

11.
金芳  周跃华 《中国现代中药》2014,16(10):785-787
对我国古生物化石管理法规及涉及龙骨、龙齿的古生物化石保护名录进行了整理,对龙骨、龙齿的资源及药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议:中药新药研发时应进行必要的药效对比研究,以说明龙骨、龙齿入药的必要性;如确需采用龙骨、龙齿入药的,应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说明其来源的合法性及保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并对龙骨、龙齿所含重金属、砷盐及放射性元素等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不同产地龙骨生品及煅制品质量比较。方法:采用比色法和古蔡氏法测定重金属和砷含量,采用EDTA法测定总钙含量和水煎液中钙含量。结果:各地龙骨生品和煅制品含重金属均小于1.5×10-5,含砷量小于1.0×10-5;总钙按碳酸钙计,不同产地龙骨生品含量范围68%~84%,煅制品70%~89%;龙骨经煅制后,水煎液中钙含量显著增加。结论:不同产地龙骨质量差别较大;龙骨煅制可使有效成分煎出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鉴别两组化石类中药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化石类矿物中药龙骨、龙齿、石燕和石蟹等的近红外快速识别模型。方法: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结合OPUS 软件,分析样品的光谱特征,建立聚类分析的模式识别方法,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这几种化石类矿物中药都有自己的特征吸收,通过模式识别技术进行快速准确地区分。结论:用近红外光谱建模,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龙骨、龙齿、石燕和石蟹等化石类矿物中药。  相似文献   

14.
龙齿及其煅制品中钙盐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定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文旭  张绍琴 《中药材》1995,18(1):24-28
本文对中药龙齿及其煅制品中钙盐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比较了生品,煅品及水煎液中元素的变化,为研究龙齿的化学成分与功能主治的关系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龙骨、牡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晗  张磊  刘洋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839-1840
随着《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的实施,中药龙骨的来源受到极大的限制.寻找龙骨的替代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龙骨与牡蛎的药性特点,龙骨与牡蛎主要化学成分均为钙盐,微量元素种类相近,且均具有镇静安神、抗惊厥药理作用,临床多配伍使用.由此提出牡蛎可能成为龙骨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对真伪龙齿的快速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真伪龙齿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模型,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结果:在红外光谱区真伪龙齿都有其特征吸收峰,且伪品龙齿具有更多的峰信息;在此基础上成功建立了近红外光谱聚类分析模型。结论:红外光谱法可以作为验证龙齿化学成分的一种方法,而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相应的模型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真伪龙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别进口血竭与国产血竭。方法:通过电子鼻检测国产血竭和进口血竭气味在传感器上的响应值,并采用判别因子(Discriminant Factorial Analysis,DFA)进行分析。结果:进口血竭和国产血竭气味差异明显。结论:电子鼻技术对进口血竭和国产血竭气味的判别与传统经验鉴别一致,电子鼻技术结合数学模型可以作为中药质量快速鉴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仙茅与伪品的形态组织学及理化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远文 《中药材》2006,29(6):553-554
采用形态组织学、TLC、紫外、光谱等方法分析鉴别仙茅。仙茅伪品是毛茛科植物芍药的侧根加工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海螵蛸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X-ray衍射分析法、热分析等方法对海螵蛸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海螵蛸中钙含量为26.7%,此外,还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结构型为文石。结论分析结果对海螵蛸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以龙骨、柴胡、牡蛎这组角药配伍入手,从超分子体系形成的角度初步探索矿物药龙骨在含植物药柴胡的角药配伍中的作用。方法 ①观察龙骨、柴胡、牡蛎3组单煎液和柴胡-龙骨、柴胡-龙骨-牡蛎、柴胡-牡蛎3组共煎液的外观、丁达尔现象,测定各水煎液中混悬颗粒的平均粒径、分散性系数及Zeta电位,以扫描电镜(SEM)观察超分子结构微观形貌。②测定不同配伍系统pH、液体黏滞系数、液体表面张力、冻干粉得率等物理性质,结合红外吸收光谱法(FTIR)、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UV-Vis)检测不同配伍系统内的相互作用。③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超高压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测定不同配伍系统成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 与单煎液相比,共煎液具更明显浑浊和丁达尔现象,共煎混悬液中的粒子变小,分布更均匀,且Zeta电位降低,体系更稳定,SEM下可见柴胡呈不规则层片状,柴胡-龙骨和柴胡-龙骨-牡蛎以球形纳米颗粒为主,柴胡-牡蛎则呈现不规则层片状和少量球形纳米颗粒混合的微观形貌特征;以单煎柴胡为基准,配伍共煎液的pH整体上升,黏度系数有所增加、液体表面张力有所降低,共煎液柴胡-龙骨冻干粉得率最高,其次为柴胡-牡蛎、柴胡-龙骨-牡蛎,而柴胡单煎液得率最低;FTIR主要变化为-OH的伸缩振动,共煎液明显向低频方向移动;UV-Vis显示,各组均在295.8 nm出现最大吸收,而吸光强度不同(柴胡-龙骨>柴胡-龙骨-牡蛎>柴胡-牡蛎>柴胡);以植物药柴胡的成分为指标,HPLC测定的甲醇提取成分的含量高于水煎提取,柴胡单煎液中主要为柴胡皂苷a(SSa)和柴胡皂苷c(SSc),共煎配伍后含量略高;UPLC-Q-TOF-MS在单煎液和共煎液中均可鉴定出37个化合物成分,种类没有变化。结论 龙骨、柴胡、牡蛎这组角药经共煎配伍后可形成粒径更小、更为均匀、稳定的纳米超分子体系,有助于柴胡主要成分的溶出,且含龙骨的配伍组在此过程中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