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琪 《医学新知杂志》2010,20(3):216-217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修复的治疗方法。方法对指屈肌腱断裂43例202条采用改良Kessler法和津下核心套圈(Tsuge)法,加腱膜连续缝合,术后屈腕位石膏固定下,早期进行系统功能锻炼。结果按TAM系统进行评价:优21例,良13例,可4例,差5例;优良率79%。结论手部指屈肌腱损伤利用良好的缝合方法,术后进行系统的功能锻炼,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席建平 《中原医刊》2005,32(11):14-14
目的探讨手部指屈肌腱损伤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86年~2004年期间共收治指屈肌腱断裂55例232条,采用改良Kessler法和津下套圈(Tsuge)法,加腱膜连续缝合,术后屈腕位石膏固定下,早期系统的功能锻炼,结果按TAM系统进行评价,优27例。良15例,可3例,差10例。优良率76.4%.结论手部屈肌腱损伤采用良好的缝合方法.以及术后系统的功能锻炼,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手部屈肌腱修复术后反向弹力固定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手部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使用反向弹力固定法治疗,进行早期控制性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根据TAM评判标准评定手功能的恢复,优112例(93.33%),良8例(6.67%),优良率100%,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屈肌腱修复术后采用反向弹力固定,早期控制性主被动功能锻炼,能防止关节僵硬、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该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值得基层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部屈肌腱损伤术后增殖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缝合肌腱再次断裂的机率。方法:对照组(40例)术后增殖期功能锻炼不随时间延长增加次数与强度。结果:观察组缝合肌腱断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屈肌腱损伤术后增殖期,功能锻炼不增加或适当减少锻炼次数与强度,在保证患手功能优良率的同时,可降低缝合肌腱再次断裂的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治疗跟腱断裂的新的手术方式,对跟腱断裂手术治疗后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对26例跟腱断裂患者行Kessler法恢复肌腱的完整性,无张力缝合腱周组织,术后踝关节跖屈30°、膝关节屈曲30°位石膏外固定.结果 26例患者均未发生再次跟腱断裂及跟腱粘连,其中1例出现局部表皮坏死和感染.结论 对于跟腱断裂患者,易早期手术修复,术后进行石膏外固定以及循序渐进的患肢功能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部屈肌腱开放性断离伤的显微外科修复技术及早期功能康复。方法 对124例手部屈肌腱开放性断离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肌腱吻合或肌腱移植、腱鞘修补或部分切除的方法进行修复,术后石膏托外固定及橡皮筋保护早期功能训练。结果 按TAM系统进行功能评价,获一年以上随访112例280条肌腱,优良99例248条,占886%。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配合早期正确的功能训练是减少损伤术后粘连,促进肌腱吻合口愈合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吴刚  张鹏玲 《重庆医学》1999,28(3):187-187
跟腱断裂后,以往的手术方法,不管是用钢丝加固缝合,还是利用腓肠肌腱膜、或者足肌腱翻转加固缝合,术后都需要石膏固定数周。我科从1989年至1999年1月,对17例18根跟腱断裂者,采用经跟骨钢丝加固缝合修复跟腱断裂,其中9例10根跟腱术后不用石膏固定,早期不负重进行踝膝功能锻炼,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7例,18根跟腱。左侧9例,右侧8例,双侧1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2~70岁,平均39.5岁。开放性损伤9例9根跟腱,闭合性损伤8例9根跟腱。新鲜伤9例10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微型骨锚治疗手部肌腱韧带止点撕脱损伤的疗效.方法 15例手部肌腱韧带止点撕脱损伤患者采用2mm微型骨锚固定,并进行随访,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对患手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切口均Ⅰ类甲等愈合,术后2周拆线.本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受伤关节活动时无疼痛,日常生活自理,恢复受伤前劳动能力.术后患指功能优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6.67%.结论 采用微型骨锚治疗手部肌腱韧带止点撕脱损伤应严格把握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系统康复锻炼,患者伤手的功能可以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O微型钢板内周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22例(35处)手部掌、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切开复位,AO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根据术中固定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3~14个月,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发生,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结论 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45 d,无不愈合病例,无钢板断裂病例,肌腱黏连3例。微型钢板治疗手部骨折使用方便,固定稳定,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疗效满意,是治疗手部骨折的较理想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部肌腱损伤术后护理,术后观察及功能锻炼。方法通过对126例手部肌腱损伤手术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后密切观察伤口与末梢血运情况,预防并发症,加强有效功能锻炼。结果本组优良率达90%。结论周到细致的护理与有效的功能锻炼是配合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双锚钉技术联合腓肠肌腱膜瓣治疗跟腱炎激素治疗后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9年4月我科收治的确诊为跟腱炎并有使用激素病史的13例跟腱断裂患者,采用双锚钉技术联合腓肠肌腱膜瓣修复断裂的跟腱,术后给予长腿石膏外固定,3周后改小腿石膏再外固定5周,拆除石膏后行常规功能锻炼,根据Arner-Lindholm标准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13例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伤口感染及排斥反应发生,其中一例出现切口皮肤坏死跟腱外露,对采取跟腱后正中切口的患者,给予伤口换药后局部转移皮瓣加游离植皮术后痊愈。按照Arner-Lindholm标准,优9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31%。结论双锚钉技术联合腓肠肌腱膜瓣治疗跟腱炎激素治疗后的跟腱断裂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评价手部肌腱损伤术后综合康复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对82例(156指)手部肌腱损伤患者,依患者客观条件和个人意愿分为康复治疗组42例(93指),手术缝合后由康复技师进行规范的康复训练;对照组40例(63指),手术缝合后常规护理,采用传统的早期制动,3周后自己进行功能锻炼.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复查.结果 82例(156指)患者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均与术中探察结果一致;肌腱损伤后断端及吻合口的形态及内部回声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肌腱粘连程度及范围较轻,康复过程较短,手部功能恢复较快.结论 高频超声对手部肌腱损伤术前诊断、术后康复效果评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康复治疗方案选择及变更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手部挤压伤及断指再植的治疗及术后功能锻炼。方法应用显微镜在臂丛麻醉下行神经肌腱的损伤修复。结果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大大提高了对手部挤压伤,断指再植的成功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30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术后功能恢复锻炼优良率达88%。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思路和手术方法 的选择.方法 对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患者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结合跖肌肌腱进行重建修复,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制动6~8周结合康复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1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根据Termann跟腱损伤的临床评价标准,优11例,良1例.结论 对于活动较多且缺损明显的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结合跖肌肌腱进行重建修复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阐述手部爆炸伤的损伤特点及分型,分析总结其治疗方法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3年1—4月间收治的手部爆炸伤病人48例,根据损伤程度和创面情况分为四型:Ⅰ型:单纯皮肤撕裂伤,伴或不伴有肌腱、骨骼损伤,但无皮肤缺损,治疗选用清创缝合或植皮修复;Ⅱ型:有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或伴有肌腱、骨骼损伤,但无手指血运障碍,治疗选用股与关节复位固定、肌腱修复的同时必须采用皮瓣覆盖;Ⅲ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或伴有严重血管、神经损伤,手指缺血或离断,治疗须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血管吻合、断指再植或拇手指再造和皮瓣移植;Ⅳ型:广泛且严重的毁损伤,组织结构紊乱,治疗须用截肢术。结果Ⅰ型14例,患者手功能恢复正常,1例术后肌腱粘连,优良率92.86%。Ⅱ型15例,患者手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例遗留关节僵直,1例拇指外展受限,优良率80%。Ⅲ型17例,患者手功能恢复较差,6例术后发生肌腱粘连或关节僵直,3例拇指缺损,2例择期行拇指再造,优良率41.18%。Ⅳ型2例,手部功能完全丧失。结论手部爆炸伤伤情复杂,严重创面可延期修复,临床分型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振华 《当代医学》2013,(24):90-91
目的探讨应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掌指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4例手部骨折的患者行切开复位和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并随访观察3~12个月。结果 34例患者的手部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5.4周,无术后感染、血管神经和肌腱损伤以及内固定断裂发生。临床疗效采用TAF法评价手部功能,优良率为85.3%。结论切开复位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能够对骨折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有利于手部各关节的早期功能活动,有利于手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思路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患者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住结合跖肌肌腱进行重建修复。术后采用石膏外固定制动6—8周结合康复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1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根据Termann跟腱损伤的临床评价标准,优11例,良1例。结论对于活动较多且缺损明显的陈旧性跟腱断裂。采用腓骨短肌肌腱转位结合跖肌肌腱进行重建修复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4年以来,收治30例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26例,女4例,年龄10~61岁。伤因:电锯伤22例,玻璃划伤8例,屈指肌腱腱鞘区断裂21例,屈指肌腱抵止区8例,腕管区损伤1例,伤口严重污染1例。1.2 治疗 所有病例均经清创冲洗后,采用Kessler缝合法[1],一期缝合修补断裂的肌腱。对于发生在腱鞘区屈指深、屈指浅肌腱均断裂患者,予以切除部分屈指浅肌腱,只缝合屈指深肌腱。术中均尽量采用无创操作,保护腱围组织。术后早期开始适当的手指被动活动,逐渐加大活动力度。术后均石膏固定3周。1.3 结果 本组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发性跟腱断裂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自发性跟腱断裂病例,根据术中分型,Ⅰ型6例,Ⅱ型21例,Ⅲ型12例,Ⅳ型4例,Ⅰ型和Ⅱ型跟腱断裂采用Kessler法端端缝合或足跖肌腱加固缝合,Ⅲ型和Ⅳ型跟腱断裂采用翻转腓肠肌腱和足跖肌腱加固缝合。术后膝关节屈曲位,踝关节跖屈位,石膏托外固定6周。拆除石膏托后功能锻炼。结果经随访9~24个月,采用Amer-Lindholm疗效评分标准:优21例,良1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达90.7%。无切口感染,切口延期愈合2例,跟腱再断裂3例,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1例失去随访。结论自发性跟腱断裂病理基础复杂,手术治疗可探查损伤的程度和确切地修补断面,是治疗自发性跟腱断裂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用可吸收线治疗肌腱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用可吸收线对10例患者,共26根肌腱行改良Kessler单线法核心缝合及周边缝合。术后石膏固定3周,早期适当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2月~12月,按TAM系统评价,优6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0%。结论 可吸收线可以用于肌腱缝合,并且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