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电子病历的质量,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的病历、处方书写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等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抽查2006年6月~2007年3月北京市东城区94名社区医生的电子病历,按电子病历的质量控制流程图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质量控制后,诊疗记录的合格率从88.55%提高至98.86%,电子处方合格率从71.87%提高至94.30%,知情同意书规范签署率从51.85%提高至94.91%。结论电子病历的质量控制有利于规范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病历、处方书写和知情同意书的签署等医疗行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病历对病案回收效率及病案首页质量的影响,为电子病历的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某三甲医院实施电子病历前(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所有临床科室的病案回收数量、回收率、平均回收时间,从完整性、逻辑性、规范性3个维度对实施电子病历前后2个时段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实施电子病历后2、3、7个工作日回收率分别由23.78%提高到42.45%、由38.17%提高到56.55%、由86.12%提高到92.75%(P=0.000),平均回收时间由(4.50±1.50)d降低至(3.42±1.1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18,P=0.000)。应用电子病历后病案首页项目完整率、规范率和逻辑符合率明显优于应用电子病历前。结论电子病历明显提高病案回收率,提高病案首页质量,值得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徐寅  丁宏  何振仿 《安徽医学》2012,33(4):481-484
目的分析社区卫生服务(CHS)人员离职意愿与人口学特征关系。方法在安徽省12个市,根据各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数,按25%比例随机抽取若干中心为调查现场,在抽取的中心下设社区卫生服务站中随机抽取1个站为调查现场。在调查日,被抽取的调查现场全部在岗CHS人员均作为调查对象。本次共调查中心57个(881人),站54个(228人)。结果 79.8%的被调查对象回答愿意继续从事现在的工作;不同人事关系(χ2=6.777,P=0.148)、职称(χ2=1.759,P=0.940)及工作岗位(χ2=7.013,P=0.535)被调查对象离职意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χ2=10.040,P=0.007)、婚姻状况(χ2=17.447,P=0.002)、社区卫生工作年数(χ2=16.816,P=0.002)调查对象离职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文化程度(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 Value=8.524,P=0.004)和年龄(Linear-by-Linear AssociationValue=10.585,P=0.001)与离职意愿成线性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及从事社区卫生工作年数是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离职意愿与性别、年龄及从事社区卫生工作年数相关,男性高于女性,25岁~组、35岁~组高于55岁~组,从事CHS工作3年组高于6年~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2014-2016年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现状,为加强全市消毒工作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等标准规范,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结果 2014-2016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总合格率在82.7%~84.8%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4年与2015、2016年相比,压力灭菌器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P<0.01,χ2=21.7、P<0.01),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P<0.01,χ2=49.1、P<0.01),中度危险性医疗用品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P<0.01,χ2=22.7、P<0.01);2015年与2016年相比,口腔治疗用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P<0.01);2014年卫生院(室)与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P<0.01,χ2=22.2、P<0.01),2015年卫生院(室)与一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P<0.05,χ2=7.7、P<0.01),2016年卫生院(室)与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比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P<0.01,χ2=11.3、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基层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相对稳定,在部分项目上存在薄弱环节,需加强消毒意识,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了解本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寻找根本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全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应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循环,加强全员培训,强调规范洗手,完善相关设施设备,随机抽查。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医务人员的洗手正确率由35%提升至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38,P<0.01);手卫生知晓合格率由58%提升至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48,P<0.01);手卫生依从性由67%提升至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63,P<0.01)。结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主要方式之一,应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及其依从性,从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健康教育的培训效果,探讨我国城市社区的健康教育培训模式。方法于2009年1—11月,选取277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分为对照组140人和干预组137人。对干预组实施为期7个月的健康教育培训,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进行健康教育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培训前问卷答题正确情况,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07,P=0.014);培训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1,P<0.001)。培训后,干预组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答题正确率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培训课程可有效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短期培训仅使受训人员的健康生活方式知识水平明显提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健康教育需形成长期的、连续性的、系统性的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加强渭南市艾滋病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方法对渭南市39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进行血清盲样考核和职能工作考评,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7整理数据,采用IBM SPSS 22对计数资料进行Fisher精确检验。结果疾控机构和采供血机构的总评成绩优秀率高于医疗保健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39,P0.01)。在血清盲样考核中,医疗保健机构的检测程序(χ~2=9.303,P0.01)、实验记录(χ~2=12.230,P0.01)、报告规范(χ~2=8.479,P0.01)、外部质控(χ~2=8.548,P0.01)符合率低于疾控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职能工作考评中,仪器检定的符合率最低,仅58.97%(23/39)。结论渭南市2019年艾滋病检测实验室质量考评整体合格,但应加强问题实验室的技术培训和督导检查。  相似文献   

8.
PDCA循环理论在电子护理病历质控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电子护理病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意义及效果.方法抽查实行PDCA管理前200份出院病案进行质量现状分析,应用PDCA循环理论对电子护理病历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结果病历合格率提高19%;修改率降低23%;返修率降低29%(P值均<0.001).结论PDCA循环理论是电子护理病历进行质量控制、提高病历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慢病管理和费用控制项目"对北京市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为制定下一步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在北京市城区遴选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干预组,选择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对照组,从中选择4家干预站和4家对照站作为本评价研究的研究现场.于项目实施前(2006年初,基线调查)和项目实施后(2007年中,终期调查)采取偶遇抽样的方法抽取在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基线调查中,共调查干预组糖尿病患者136人,对照组147人;终期调查中,共调查干预组糖尿病患者93人,对照组108人.比较干预前后糖尿病患者知识掌握、自我管理以及对服务满意度的变化.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措施实施前后,在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方面,遗传因素、肥胖、高热量饮食等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0,P=0.011;χ~2=6.318,P=0.012;χ~2=4.587,P=0.032);在自我健康管理行为方面,调整饮食、加强锻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6,P=0.038;χ~2=6.020,P=0.014);满意度方面,对医生诊疗技术的满意度增加(χ~2=6.612,P=0.010).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效果令人满意,值得在社区慢病管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历及时归档管理对诊断分类相关组(DRGs)的影响,并对其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以及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各4000份病历,统计管理实施前后的DRGs入组及付费情况并对病案首页进行质量分析,计算缺陷率。统计患者入院及离院方式,根据离院途径对不同入院方式进行加权打分。结果:实施病历及时归档管理后归档率从41.80%提高到83.20%,DRGs入组率从9.65%上升到44.60%,DRGs付费率从7.28%上升到38.20%,3组数据在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历总缺陷率从15.20%下降到8.68%,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78, P<0.05)。结论:实施24小时及时归档管理对DRGs具有很大意义,可明显提高DRGs入组率和DRGs付费率,降低病历总缺陷率,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