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穿刺输液后两种拔针及按压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回血出血及皮下淤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手背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在输液结束后拔针和按压时,对照组采取手持针柄拔针及按压棉签杆法,观察组采取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及指压棉签头法.比较两组患者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输液结束后拔针时疼痛、静脉回血及拔针后出血、皮下淤血发生例数均多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反折头皮针软管拔针法及指压棉签头按压法是静脉输液后理想的拔针及按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王小利  刘侠  胡媛媛 《安徽医学》2010,31(7):835-836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长短,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对107例静脉输液住院患者,按压不同时间计入相应组别,分析比较针眼按压最佳时间。结果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最佳时间4 min,可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适当的按压时间有助于避免皮下淤血和保护静脉血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最佳的静脉输液拔针方法.方法:对258例病人1408次静脉输液分别采用传统按压拔针方法和不按压拔针方法.时间2分钟,观察皮下出血或皮下淤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不按压法明显优干传统按压法,时间大于2分钟为宜.结论:静脉输液拨针采用不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出血或淤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外周浅静脉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方法的改进对患者疼痛反应的影响以及拔针后对皮下出血、淤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内科首次住院静脉输液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100例,实验组采用顺进针角度中速拔针后再纵向大面积按压(大拇指按压法),按压力度中等,按压时间在5-10min;常规组采用在横向小面积按压的同时用传统的快速拔针后再按压,时间﹤5min.结果 两种拔针方法及按压方法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通过改进静脉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方法,实验组明显减轻了患者拔针时的疼痛,减少了皮肤出血及皮下淤血,保护了静脉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婴幼儿头皮静脉输液拔针后3种不同按压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60例经头皮静脉输液的婴幼儿拔针后,随机分为食指中指按压组85例,大鱼际按压组88例,四指平行按压组87例,分别采用食指中指按压法,大鱼际按压法,四指平行按压法,按压时间为5min.观察3组皮肤出血,皮下瘀血的情况.结果 四指平行按压法皮肤出血率和皮下瘀血率明显少于食指中指按压法及大鱼际按压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指平行按压法更能有效减少头皮静脉输液拔针后皮肤出血和皮下瘀血的发生,保护血管,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对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不适发生率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方法 将202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观察组采用扩充按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按压法.结果 观察组在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淤血发生率和疼痛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扩充按压法能有效减少皮下淤血和疼痛不适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慢性病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头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的静脉输液治疗后拔针按压方法,减轻患者治疗后皮肤伤害程度和身体痛苦。方法:将220名慢性病静脉输液治疗患者分成传统拔针按压方法和新创拔针按压方法两组,在静脉输液治疗完成拔针15min以后观察拔针处,对其针口的渗血、皮下淤血情况进行观察记录,1个疗程结束后,对新创拔针按压方法组的治疗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两组比较,新创按压针口组静脉输液患者拔针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按压拔针效果,即对静脉输液治疗患者治疗完成后采用新创按压针口法皮损情况发生少、效果非常好,不同或完全不同于传统按压针口法皮损情况和后果,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18.09,P〈0.01)。结论:新创拔针按压方法对慢性病患者静脉点滴治疗完毕后的皮损情况发生率低,静脉输液时手臂穿刺处拔针后创伤小、恢复快,对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慢性病患者很有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韦丽喜 《吉林医学》2014,(1):202-202
目的:观察门诊输液患者输液后的皮下淤血。方法:采取询问式方法对115例皮下淤血患者进行询问。结果:穿刺失败后,按压时间不足,急于穿刺32例,占27.8%;拔针后,按压部位、力度方法不对56例,占46.8%。结论:由于门诊输液患者过多,护理工作人员的忽略,不重视,而造成皮下淤血。建议在工作中加强易被忽略的拔针后按压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静脉,避免皮下淤血的发生,给患者增加痛苦,增加临床工作的穿刺难度,影响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输液贴指压法应用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的效果。方法:将静脉输液病人394例次,随机分为实验A组(输液贴三指横压法)、实验B组(输液贴拇指直压法),观察输液贴不同指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再将静脉输液病人241例次,随机分为输液贴组(实验组)、传统棉签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的比较,制定病人静脉输液拔针后使用输液贴指压法按压止血效果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使用输液贴不同指压法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而输液贴指压法与传统棉签按压法拔针后按压止血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液贴指压法应用于临床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针眼固定、不移位、止血效果好,病人满意度高,止血按压效果明显优于棉签按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预防静脉输液拔针后,局部皮下组织瘀血,保护患者静脉血管,减轻其痛苦.方法 将100例静脉输液拔针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穿刺点10min为试验组.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穿刺点少于10min为对照组,操作者为笔者.结果 试验组静脉输液拔针后,皮下组织瘀血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穿刺点10min,能有效预防皮下组织瘀血的发生,保护患者静脉血管.  相似文献   

11.
目的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多长时间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旨在探讨按压血管的最佳时间,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皮下瘀血,减轻病人痛苦,保护静脉血管。方法对200例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不同按压血管时间的效果进行了观察,并根据统计处理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拔针后4min左右较为合适,能够有效地防止瘀血,时间过长,多数病人难以坚持;过短则皮下瘀血率高。结论这种做法,克服了过去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随意性较大的缺陷,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针法,为护士在临床操作中选择适宜的按压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680例急诊输液病人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传统的拔针方法和新式拔针法,比较两种不同拔针方法病人剧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静脉输液后新式拔针法在减少患者剧痛、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拔针方法(P<0.01)。结论新式拔针法可以减轻疼痛,减少皮肤出血和皮下淤血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静脉输液拔针后,需按压血管多长时间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旨在探讨按压血管的最佳时间,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出血及皮下瘀血,减轻病人痛苦,保护静脉血管。方法 对535例静脉输液病人拔针后以不同时间按压血管的止血效果进行了观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拔针后4min左右较为合适,能够有效地防止瘀血,时间过长.多数病人难以坚持;过短则皮下瘀血率高。结论 这种做法,克服了过去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血管时间随意性的较大缺陷,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亚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18-1019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后拔针按压的最佳方法。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12月门诊输液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采用两种不同的拔针按压方法(棉球按压法和传统的棉签按压法),比较2组患儿输液局部按压3 min-5 min皮下瘀血的情况以及拔针时患儿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皮下瘀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棉球按压法能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拔针后按压减轻静脉拔针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输液室连续两天输液的患者318人次,第一天输液完毕的拔针方法是:先按压后拔针(对照组).第二天输液完毕的拔针方法是:先拔针后按压(实验组).分别观察两种拔针方法的疼痛程度.结果先拔针后按压与先按压后拔针的疼痛的比较,疼痛的程度有明显的差别.(P<0.01)先拔针后按压的疼痛程度有明显的减轻.结论拔针后按压是减轻静脉拔针疼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随着医疗水平和静脉输液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一针见血率”,也要求输液完毕时“无痛性”拔针和拔针后“无瘀血”。多次输液的病人因静脉输液拔针后穿刺点周围皮下瘀血、青紫、肿胀,影响了血管的清晰度,给继续输液造成困难,也给病人带来痛苦。我们随机选择静脉输液病人274例,对静脉输液拔针后穿刺点采用不同按压方法的结果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旨在探求能够减少静脉穿刺点局部不良反应的正确按压方法。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选择我院 2002 年 8 月~2002 年10月…  相似文献   

17.
侯蓉 《吉林医学》2015,(5):1027
目的:对静脉输液拔针后的两种按压材料进行比较。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0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试验组采用明胶海绵加输液护贴制成的按压贴纵向按压,对照组采用输液护贴按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点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率。结果:改良明胶海绵加输液护贴纵向按压与单纯输液护贴按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在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选择此类材料,减少拔针后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以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8.
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芳 《吉林医学》2010,(1):116-117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拔针后局步按压的最佳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血管。方法:将7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0例,分别采用交换式按压(传统按压法)和非交换式按压(小鱼际肌直接按压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在静脉拔针后疼痛、针眼出血、皮下淤血等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小鱼际肌直接按压优于传统按压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患者对护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护士"一针见血",而且还要求达到无痛拔针及拔针后无针头滴血,皮下淤血的发生.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发现,静脉输液后拔针及按压方法不当,容易造成回血及皮肤针眼出血或皮下淤血,增加患者疼痛及不适,影响再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自制按压止血带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按压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0例住院输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两组静脉穿刺数各为7 d。实验组采用穿刺部位输液贴加按压止血带按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按压方法按压,观察两组拔针后使用不同按压方法,穿刺部位发生出血及皮下淤血率、两组直接护理时间及护患满意度。结果两组按压方式穿刺处出血率、皮下淤血率、护理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止血带按压法能有效降低拔针后出血、皮下瘀血率的发生,其直接护理时间,病人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优于传统按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