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遥感资料预测疟疾流行趋势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索应用遥感资料预测疟疾流行趋势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收集全国气象站和江苏省疟疾监测点的气象资料和疟疾发病率资料,建成数据库。在ERDAS Imagine8.x软件平台上复合1995年12个月的NOAA-AVHRR 卫星资料获ADVI复合图,并分别提取全国气象站和江苏省疟疾监测点的NDVI值,进行相关分析和疟疾流行区域预测分析。结果 NDVI值与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R^2分别为0.3018和0.2565,并发现江苏省疟疾流行区的NDVI值均>140,以该值为基础提取出卫星遥感资料NDVI值>140的区域,得出了全国疟疾流行范围预测地图。结论 为应用NOAA-AVHRR卫星遥感资料的NDVI值预测疟疾流行奠定了理论基础,应用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技术预测疟疾分布与流行趋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3.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对疟疾流行影响的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疟疾在三峡地区曾广为流行,经防治后,1985年发病率已下降为2.2/万,但仍有34.7%的乡发生疟疾,局部暴发点和暴发流行的潜在因素依然存在。预计在水利工程施工期间,有疟疾暴发流行的危险.水库建成后的灌溉网络和低洼浸水地区,可能扩大按蚊的孳生场所,加剧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4.
Fisher判别分析用于疟疾流行时间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isher判别分析用于疟疾流行时间分布预测的可行性. 方法 根据月发病数占当年发病总数的构成比,将12个月份分为疟疾高发月、中发月和低发月,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构建气象因素判别函数,并用自身回代与交叉验证检验判别效果. 结果 怀远县疟疾集中发生于7-10月(占全年的83.31%),季节性强.之前1月的最低气温(Tmin1)、前两个月的平均降雨量(R12)和近3个月的平均最高气温(Tmax012)最终进入判别方程式.自身回代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建立的判别函数对低发月和高发月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6.00%和80.95%,总体判别准确牢大于85%. 结论 采用Fisher判别分析构建的判别函数,可对当地疟疾流行的时间分布作出较好预测.  相似文献   

5.
疟疾暴发流行的监测和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虫媒传染病之一,疟疾的暴发流行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人群免疫状况等的影响,而通过传染源、媒介以及有关影响因素的有效监测,借助数理统计模型和RS/GIS新技术,有望实现疟疾暴发的早期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6.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疟疾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疟疾是发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的虫媒传染病 ,全球每年发病人数为 3~ 5亿 ,死亡 15 0~ 2 70万。经过5 0年的艰苦防治 ,截止 2 0 0 2年底我国仍有疟疾病人35万[1] 。许多研究表明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 (ElNino)异常气象等现象趋于频繁 ,疟疾疫情暴发流行的潜势正在加剧[2 ,3] ,凡是对生态环境和气候造成影响的因素如城市化、人口流动、战争冲突等都会影响疟疾疫情[4 ] 。因此加强我国疟疾疫情监测、预警与应急反应系统建设迫在眉睫。地理信息系统 (GIS)与遥感 (RS)技术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分析与显示功能 ,已被广泛应用于环…  相似文献   

7.
疟疾及其蚊媒的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影响疟疾流行的因素复杂,对疟疾进行有效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GIS/RS技术的出现为疟疾的监测和预测提供了新的手段。该文综述了疟疾的监测和预测方法以及GIS/RS技术在当前疟疾监测和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9.
ARIMA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在疟疾发病预测中的应用,建立疟疾发病率的预测模型。方法基于1996~2005年安徽省怀远县的疟疾月发病资料,采用最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按照残差不相关原则、简洁原则确定模型结构,依据AIC与SBC准则确定模型的阶数,建立ARIMA疟疾预测模型。并用所得模型对2006年该县疟疾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ARIMA(0,1,1)×(0,1,1)12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既往时间段上的发病率时间序列,其方差估计值为0.60,AIC=187.00,SBC=193.58,数学函数式为(1-B)(1-B12)Zt=(1-0.591B)(1-0.281B12)at。该模型对2006年月发病率的平均预测误差仅为0.03。结论ARIMA模型可较好地拟合疟疾发病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是一种精度较高的短期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70 年代末,云南边境逐步开放,大量流动人口出入国境,边境疟疾回升。9 年观察结果显示,人口流动与疟疾发病关系密切,来自内地的流动人口和山区下河谷生产人员疟疾发病率分别为1.12% 和0.64% 。中国边民与来自缅甸、老挝和越南入境边民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 4.53% 、19.75% 、27.55% 和3.90% 。中国边民出境到缅甸、老挝和越南回归后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分别为8.80% 、32.82% 和3.38% 。微小按蚊是边境地区的主要媒介,平均半通宵密度0.32 只/人·半夜,人工小时捕蚊,平均人房0.25 只/h,牛房 0.89 只/h,户密度平均人房0.06只/户,牛房0.21 只/户。1989~1996 年103 个自然村发生疟疾暴发流行,通过开展边境疟疾联防,疟疾发病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加强对各种流动人群的分类管理措施,才能控制边境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区应用卫星遥感资料预测1998年洪水后钉螺分布状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了解1998年洪水后对鄱阳湖区洲滩钉螺分布的影响及其现状。方法 收集陆地卫星TM遥感资料和1999-2000年间鄱阳湖区洲滩钉螺孳生分布情况,遥感资料在ERDAS imaging 8.3软件上分析,建模分析并分别提取出植被指数和水域分布区域,并进行校正叠加,提取出钉螺的可疑孳生地。随机抽取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所示的钉螺可疑孳生环境,分别与地面调查结果进行核对验证。结果 遥感资料分析结果预测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与近两年春季查出的有螺面积和分布范围基本相符,总符合率为76.92%(30/39),其中大型环境的符合率92.31%(12/13),中型环境符合率85.71%(12/14),小型环境符合率50.00%(6/12);但遥感资料分析结果也显示堤内有钉螺可疑孳生地。结论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预测钉螺孳生地对及时掌握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易感地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应用卫星遥感信息预测1998年洪水后南京市江滩钉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1998年洪水后对南京市江滩和通江河道钉螺分布的影响及其现状。方法 收集陆地卫星TM遥感资料和1998~2000年间南京江滩钉螺孳生分布情况,遥感资料在ERDASimaging8.3软件上分析,按周晓农等法,建模分析并分别提取出植被指数和水域分布区域。并进行校正叠加,提取出钉螺的可疑孳生地。随机抽取卫星遥感资料分析所示的钉螺可疑孳生环境,分别与地面调查结果进行核对验证。结果 遥感资料分析结果预测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与近两年春季查出的有螺面积和分布范围基本相符,总符合率为91.67%(22/24),其中大环境符合率100%(9/9);中环境符合率100%(6/6);小环境符合率77.78%(7/9)。结论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预测钉螺孳生地对掌握血吸虫病流行范围和高危地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种应用遥感技术快速确定鄱阳湖区有螺洲滩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GIS/RS)快速确定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带及血吸虫病高危区域. 方法选择鄱阳湖区内3个洲岛型血吸病重度流行村周围的洲滩地图进行数字化,在数字化地图的基础上分别对两张Landsat 5 (洪水期和沽水期)TM卫星遥感片进行校正,并提取出冬陆夏水洲滩部分,运用ERDAS IMAGINE软件对此洲滩进行计算机非监督分类(Unsupervised Classification)、校正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和穗帽湿度变换指数(Tasseled Cap, TC)模型计算;用传统方法进行螺情调查,卫星定位仪(GPS)记录有钉螺点的经纬度,同时选择部分堤内的农田和水溏(无螺区)作为对照点. 结果用计算机非监督分类共分为10类,根据现场调查的钉螺分布图,有螺点主要分布在计算机非监督分类的6、7和8类中,进一步模型分析表明,有螺点主要分布在校正植被指数NDVI>115和穗帽湿度变换指数TC在-10到3之间,而堤内农田和水溏等对照点中的值则主要分布此数值以外. 结论鄱阳湖区钉螺分布和孳生与洲滩湖草的生长状况与及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项研究提示,运用计算机非监督分类法可大致确定6、7和8类为有螺植被环境,然后通过校正植被指数(NDVI>110)确定植被优质区为钉螺的孳生环境,最后通过穗帽湿度变换指数(TC=-10~3)确定钉螺最佳孳生地,其准确率达95%以上.该方法简单易行,是湖区快速确定钉螺孳生地以及血吸虫病高危区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一九九一年全国疟疾形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年6、7月间,我国有10多个省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灾,并在有些地区疟防经费缩减、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流动人口继续增多、抗疟药供应困难等不利于疟防工作的情况下,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疟防专业人员以及基层卫生人员,在各级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克服各种困难,疟防工作仍取得较好成绩,大部分地区疟疾发病率下降,未发生大范围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用于洪水期间监测钉螺孳生地和钉螺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卫星专题制图仪(Thematic Mapper,TM)遥感图像,探索在洪水季节判别滩地钉螺孳生地和钉螺扩散趋势。方法将遥感资料通过ERDAS IMAGE 8.4软件将其转换为能够分析的栅格数据。用TM3、TM4、TM5波段数据对研究试区遥感数据重新进行假彩色合成,应用图像非监督分类(Unsupervised classfication)模型对假彩色合成图片进行非监督分类。根据现场实地调查情况,判别所分出的各类别的地物属性,并与未分类前图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非监督分类后,可清楚地辨别所设定的10类地物特征,且与实地勘察结果相吻合。现场调查所获的钉螺分布及其扩散情况与该试区遥感分类图片相比较,发现钉螺分布区域均有草地、芦苇及柳林分布,钉螺扩散区域也仅局限于有草地和林地分布的地带,而同样被洪水淹没的无植被或植被稀少的滩地则未发现钉螺扩散。结论通过计算机处理的遥感资料不仅能够识别江水淹没范围、区分不同的水体(如江水和池塘水),而儿能够分辨出被洪水淹没滩地的植被分布情况。在洪水期间利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钉螺孳生地的变化和钉螺潜在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疟疾流行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影响海南疟疾流行的社会经济因素,运用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最大的是经济状况,其次为农村医疗保健设施、人的行为和文化素质。因此,建议建立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医疗保健网,把疟疾防治工作纳入农村初级医疗保健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1998年洪水对扬州市江滩钉螺分布的影响和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现场人工调查和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按周晓农报道的模型在ERDAS软件上分别进行卫星遥感图象的叠加、校正、提取,用红色在图上标出钉螺的可疑孳生环境,并与地面调查结果进行核对验证.结果1 998年洪水后,江滩钉螺面积增加了 27.20%,25个抽样可疑钉螺孳生地洪水后钉螺面积增加了 61.48%,洪水前(1 998年)和洪水后(1 999、2000年)钉螺密度分别为0.945只/框、1.278只/框和1.289只/框,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预测的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与洪水后两年春季查出钉螺分布范围总符合率为88.00%,其中30×104m2以上环境的符合率为90.00%,10×104~30×104m2环境的符合率为100%,10×104m 2以下环境的符合率为75.00%.结论 1998年洪水后,扬州市钉螺明显扩散,钉螺孳生地分布模型对快速筛选钉螺可疑孳生地范围和确定钉螺孳生高危地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氟氯氰菊酯浸泡蚊帐防治中华按蚊及防疟的效果.方法选择广东花都市梯面镇1 5个自然村为实验区.浸帐前一年进行了流行病学基本数据调查.1995年4月和1996年4月分别用氟氯氰菊酯50 mg ai/m2浸泡蚊帐;浸帐率分别为98.6%和95.1%,药帐人口覆盖率分别为93.4%和88.7%. 结果实验区浸帐前(1 994年)的月平均发病率为9.17‰,浸帐后分别降为2.23‰(1995年)和1.29‰(1996年),比浸帐前分别下降75.7%和85.9%;浸帐前(1994年)中华按蚊密度为8.38只,1995年、1996年第1、2次浸帐后下降为1.21和0.18只,浸帐后密度分别下降85.6%和97.9%.浸帐人群疟疾发病率明显低于无浸帐或无蚊帐的人群(P均<0.01).结论氟氯氰菊酯50 mg ai/m2浸泡蚊帐对控制中华按蚊自然种群密度及疟疾传播均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永康市1985~1994年10年间共发生输入性恶性疟134例,据感染和发病特征分析,病例均属外地感染的输入性恶性疟,10年来未出现当地感染病例。由于病例治疗条件较差,复燃率高,带虫时间长,客观上对当地起到传染源作用。但由于当地是单纯中华按蚊媒介地区,因此未出现传播。结果表明,在北纬25°以北大部分地区,出现恶性疟流行主要与嗜人按蚊有关,单纯中华按蚊地区即使有一定数量的恶性疟传染源输入,但传播和流行可能性不大。但在监测措施上仍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疟疾漏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目前云南省疟疾漏报的实际情况。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对疟史进行问卷调查。高、中、低乡 (镇 )中各随机抽 1个乡 (镇 ) ,在抽到的乡 (镇 )内 ,按同样的方法从高、低度流行区行政村中各随机抽取 1个行政村为调查点 ,调查对象为行政村内所有居民 (含外来人口 )。 结果 在 4个县 (市 )共调查 3 0 5 80人 ,初步查明居民中疟疾病例漏报率为 88.8% (95 %CI 87.7%~ 89.3 % ) ,其中个别行政村几乎 10 0 %漏报 ,低疟区漏报最严重达 96.4% ,医疗机构的疟疾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5倍 ,漏报率为 80 .2 % ,而私立医院漏报数是疫情报告数的 70 .8倍 ,漏报率达 98.6%。 结论 云南省疟疾漏报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