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并测定大鼠血浆内TGF-β1的含量。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心肌梗死不同时间内大鼠血浆内TGF-β1的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心梗后1 d3、d5、d血浆内TGF-β1含量明显增加(P<0.01),呈时间依赖性。心梗后24 h心肌TGF-β1与Ⅰ型胶原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强。结论心梗后心肌通过增加TGF-β1、Ⅰ型胶原的表达参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l(TGF-βl)与I型胶原表达,并测定大鼠血浆内TGF-βl的含量。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ELISA法测定心肌梗死不同时间内大鼠血浆内TGF-βl的含量;应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CF-β与I型胶原表达的变化。结果 大鼠心梗后1 d、3 d、,5 d血浆内TGF-βl含量明显增加(P〈O.01),呈时间依赖性。心梗后24h心肌TGF-βl与I型胶原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增强。结论 心梗后心肌通过增加TGF-βl、I型胶原的表达参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区、非梗死区TGF-β1、胶原蛋白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鼠随机分成3组:心梗对照组(MI-C)、小剂量卡维地洛治疗组(MI-LC,1mg/kg.d)、大剂量卡维地洛治疗组(MI-HC,10mg/kg.d).另设假手术组(MI-sham).同步药物干预8周后,RT-PCR检测梗死区胶原-ⅠmRNA、TGF-β1-mRNA.结果梗死区胶原-ImRNA的表达: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小剂量卡维地洛组、大剂量卡维地洛组表达均下调,差别具显著性(P<0.05);小剂量卡维地洛组与大剂量卡维地洛组表达水平接近,差别无显著性(P>0.05);非梗死区胶原-ImRNA的表达: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小剂量卡维地洛组与大剂量卡维地洛组表达均下调,差别具显著性(P<0.05);小剂量卡维地洛组与大剂量卡维地洛组表达水平接近,差别无显著性(P>0.05).TGF-β1 mRNA的表达如下: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梗大鼠的梗死区心肌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上调(P<0.001).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小剂量卡维地洛组与大剂量卡维地洛组的TGF-β1mRNA表达下调(P<0.01),大剂量卡维地洛组TGF-β1 mRNA的水平与小剂量卡维地洛组接近,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卡维地洛能减少梗死区胶原分子的合成,也能减少非梗死区胶原分子的合成,从而延缓整个心肌纤维化的进程,但无剂量依赖关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醛固酮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分为对照组、醛固酮组、醛固酮+依普利酮组、依普利酮组及SB431542预处理组。给予相应处理后,ELISA检测TGF-β1水平,RT-PCR检测Smad2、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醛固酮处理后,能显著促进TGF-β1分泌,促进Smad2、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P〈0.01);与醛固酮组比较,醛固酮+依普利酮组TGF-β1分泌、Smad2、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均明显下降(P〈0.01);与醛固酮组比较,SB43l542预处理组抑制Smad2、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醛固酮通过激活MR促进CFs细胞TGF-β1分泌,激活Smad2,使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表达增加,诱导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缬沙坦对大鼠急性缺血坏死后的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缬沙坦对心肌缺血坏死后心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为Val组(缺血加缬沙坦组)、MI组(心肌缺血组)和C组(对照组).14 d后将三组动物处死,心肌组织经HE染色作形态学观察,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切片内的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结果心肌组织HE染色:Val组和MI组可见心肌纤维溶解断裂、炎症细胞浸润等改变;免疫组化染色结果:Val组与MI组比较,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缬沙坦可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坏死后心肌Ⅰ、Ⅲ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从而减轻了心室的重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心肌梗死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心肌梗死后存活24 h者32只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10 mg/(kg.d);对照组仅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15 mL/(kg.d);假手术组10只为仅穿线不结扎左前降支者,给予生理盐水15 mL/(kg.d),均经灌胃给药。观察各组4周末血流动力学和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Ⅰ型胶原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假手术组比较,4周末大鼠心脏质量、左心室质量、心脏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指数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室重塑指标均显著改善。结论:卡维地洛降低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和抑制Ⅰ型胶原的沉积,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变化的影响。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其中两组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为辛伐他汀干预组(MI-S组,n=20)和心肌梗死对照组(MI-C组,n=20),另一组不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4周后,RT-PCR法检测左心室梗死区及非梗死区心肌TGF-β1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组织TGF-β1蛋白含量。结果:制模组大鼠心肌梗死4周后左心室心肌TGF-β1 mRNA及蛋白表达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MI-S组上述指标较MI-C组显著降低(P〈0.05),但仍高于Sham组(P〈0.05),3组血脂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辛伐他汀可减少大鼠心肌梗死4周后左心室心肌TGF-β1的表达,此改变与其调脂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心肌组织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通过前降支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AM I),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组(ATV),另设假手术组(sham),每组n=10。阿托伐他汀组每天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kg)灌胃,持续4周。假手术组和心肌梗死组每天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溶液灌胃。应用real-tim e PCR法检测梗死周边区心肌组织中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应用westernb lot方法检测p-ERK1/2、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中Ⅰ型、Ⅲ型胶原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显著低于心肌梗死组(P<0.01)。心肌梗死组和阿托伐他汀组中p-ERK1/2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p-ERK1/2表达低于心肌梗死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心肌组织中p-ERK1/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背景细胞外基质中的纤维性胶原过度沉积是心肌肥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征.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其生理性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是调节细胞外基质的重要酶类,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 TGF-β1)能促进组织纤维化.目的探讨MMP-9及其生理性抑制剂TIMP-1和TGF-β1在心肌肥厚大鼠细胞外基质重塑中的作用及氯沙坦干预的效果.设计随机对照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雄性SD大鼠随机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去甲肾上腺素组[1.06 mg/(kg·d)×15 d]、去甲肾上腺素+氯沙坦组[10 mg/(kg.d)×15 d].去甲肾上腺素腹腔注射,2次/d,连续15d,建立心肌肥厚的模型.氯沙坦灌胃给药.主要观察指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去甲肾上腺素、氯沙坦灌胃给药大鼠超声心动图检查,病理检查,心肌胶原蛋白表达,MMP-9,TIMP-1和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的对比结果.结果大鼠腹腔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发生左心室肥厚及纤维化,胶原的含量及MMP-9(82.9±18.3),TIMP-1(43.8±7.3)和TGF-β1(49.4±7.9),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氯沙坦能降低室间隔的厚度,减少左室心肌中总体胶原、Ⅰ型、Ⅲ型胶原的合成及MMP-9,TGF-β1的表达.结论MMP-9,TIMP-1和TGF-β1与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细胞外基质重塑有关.氯沙坦能有效的防治心肌肥厚及细胞外基质重塑,这一效应与其降低心肌中高表达的MMP-9和TGF-β1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颈动脉Ⅰ型、Ⅲ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1β(TGF-1β)的表达,并探讨替米沙坦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雄性12周龄的SHR大鼠随机分为3组:高血压组(SHR)、替米沙坦低剂量组(T e lL)、替米沙坦高剂量组(T e lH),并设同周龄雄性的W KY大鼠为对照组(W KY,n=10),干预18周。观察各组大鼠收缩压(SBP)、免疫组化评估颈动脉Ⅰ型、Ⅲ型胶原及TGF-1β的表达。结果:(1)2周后T e lH组SBP明显低于SHR组(P<0.01),其降压作用持续至实验结束,而T e lL组SBP与SH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SHR组颈动脉外膜Ⅰ型胶原的表达明显高于W KY组(P<0.01),T e lH、T e lL组颈动脉外膜Ⅰ型胶原的表达低于SHR组(P<0.05);(3)SHR组颈动脉外膜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低于W KY组(P<0.01),T e lH组颈动脉外膜Ⅲ型胶原的表达高于SHR组(P<0.01);(4)SHR组颈动脉中膜TGF-1β的IOD值明显低于W KY组(P<0.01),T e lH、T e lL组颈动脉中膜TGF-1β的IOD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梗死区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8只心梗模型鼠随机分成3组:心梗对照组(MI-C)、盐水对照组(MI-N,1 ml/d)、左卡尼汀治疗组(MI-L,40 mg/kg.d)。另设假手术组(MI-Sham)。同步药物干预2周后,ELISA法检测AngⅡ水平、RT-PCR检测梗死区TGF-β1 mR-NA。结果血清中AngⅡ的浓度: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梗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左卡尼汀治疗组均明显升高(P〈0.05)。左卡尼汀治疗组、盐水对照组与心梗对照组水平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梗死区TGF-β1 mRNA的表达:与心梗对照组比较,左卡尼汀治疗组表达下调,差异具显著性(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与心梗对照组水平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卡尼汀能够明显地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梗死区TGF-β1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并比较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5/6肾切除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30只,通过5/6肾切除法制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术后2周随机分为模型组、缬沙坦组及苯那普利组,并设假手术组作为对照。术后第6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Scr)及尿素氮(BUN)浓度,此后处死大鼠,取出肾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表达。结果 同模型组相比,两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两治疗组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及Ⅲ型胶原表达均较模型组下降(P均<0.01)。结论 缬沙坦及苯那普利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小管间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10周有氧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重塑的影响并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基质金属蛋白酶-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TGF-β/TIMP-1/MMP-1)信号通路在心衰运动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3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组)、心衰对照组(H组)和心衰运动组(HE组)。HE组大鼠进行10周跑台运动,S组和H组保持安静状态。利用心脏超声检测心脏结构与功能;利用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心钠素(ANF)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TIMP-1和MMP-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①与S组比较,H组左室重量(LVW)、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舒张期前壁厚度(LVAWDd)、左室收缩期前壁厚度(LVAWDs)、左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Dd)、左室收缩期后壁厚度(LVPWDs),胶原容积分数(CVF),Col-Ⅰ、Col-Ⅲ和心钠素(ANF) mRNA,TGF-β,MMP-1和TIMP-1蛋白表达升高(P<0.05),BW、LVIDd、FS、LVEF,MMP-1/TIMP-1比值降低(P<0.05)。②与H组比较,HE组CVF,Col-Ⅰ、Col-Ⅲ和ANF mRNA,TGF-β、MMP-1和TIMP-1蛋白表达降低(P<0.05),LVW、LVMI、LVIDd,FS、LVEF,MMP-1/TIMP-1比值升高(P<0.05)。 结论:长期运动改善心衰大鼠心脏重塑,其机制与部分恢复TGF-β/TIMP-1/MMP-1信号功能,减少胶原沉积并减轻心肌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α7 nAchR)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s, AF)表型转化间的关系。方法:选取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用组织切块法培养其胸主动脉外膜AF。为评估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刺激AF表型转化的作用,将体外培养的AF分为空白对照组A、TGF-β1处理24 h组和TGF-β1处理48 h组3组,处理结束后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相α7 nAchR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以及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情况。为进一步探讨α7 nAchR的激活能否抑制TGF-β1刺激表型转化及其分子机制,另将体外培养的AF分为空白对照组B、TGF-β1处理48 h组及TGF-β1处理48 h合并α7 n AchR激活剂PNU-282987处理组3组,处理48 h后用免疫印迹法检测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及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1/2, Erk1/2)磷酸化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A相比,TGF-β1可使α7 n AchR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同时TGF-β1可使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α7 nAchR激动剂PNU-282987可抑制TGF-β1刺激的AF中α-SMA和Ⅰ型胶原的表达,亦可抑制TGF-β1刺激的Erk1/2磷酸化。结论:α7 nAchR的抑制参与TGF-β1介导的血管AF表型转化,其机制可能与Erk1/2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5.
黄芪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室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黄芪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胶原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制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组,分别予黄芪,开搏通,黄芪加开搏通,空白治疗,每组又按观察时间分为2周组和6周组,并于观察时间末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和醛固酮及心脏局部血管紧张素Ⅱ的浓度,于观察时间末测左室非梗死区心肌羟脯氨酸含量及心肌Ⅰ型、Ⅲ型胶原蛋白的比值。结果发现黄芪可以降低大鼠心梗6周后血浆和心脏血管紧张素Ⅱ及血浆醛固酮的浓度。结论黄芪可降低左室非梗死区胶原含量,降低Ⅰ型、Ⅲ型胶原蛋白比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差异,探讨其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住院患者10例,取其行手术切除的增生性瘢痕组织及其邻近的正常皮肤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各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 增生性瘢痕组织中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结论 TGF-β1及Ⅰ、Ⅲ型胶原在人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其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靶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胶原的变化规律,认识心室重塑及心脏功能变化的机制。方法:实验选用SD大鼠68只,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10)、手术对照组(n=10)、心肌梗死后1d组(n=12)、心肌梗死后1周组(n=12)、心肌梗死后2周组(n=12)、心肌梗死后4周组(n=12)。通过结扎68只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天,及1,2,4周取心肌组织,采用羟脯氨酸消化法和免疫组化分别测定胶原总量和Ⅰ/Ⅲ胶原比例变化。结果:心肌梗死后2,4周组大鼠心肌Ⅰ/Ⅲ胶原比例(2.12±0.62,2.18±0.71)明显高于对照组(2.71±0.30)(t=2.84,2.79,P<0.05)。心肌梗死后2,4周组大鼠心肌胶原犤(37.16±2.67),(38.19±1.41)mg/g犦明显高于对照组犤(35.61±1.52)mg/g犦(t=3.12,5.23,P<0.01)。手术对照组、心肌梗死后1d、1周组与对照组大鼠心肌胶原含量、Ⅰ/Ⅲ胶原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D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内胶原总量增加,Ⅰ/Ⅲ胶原比例减少,这种胶原代谢变化规律是心室重塑发生机制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大鼠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左室结构及梗死区(Iz)和非梗死区(NIZ)I、Ⅲ型胶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心肌梗死模型。术后24h、1周、2周及4周随机从各组中各取7~12只大鼠,计算左室球形指数,并分别行IZ和NIZ心肌的I、Ⅲ型胶原mRNA检测(RT-PCR)。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术后1周,心梗大鼠左室球形指数开始缩小(P〈0.05),用螺内酯4周时球形指数回升(P〈0.05)。IZ心肌I、Ⅲ型胶原均上升较早(术后l周,P〈0.05~0.01);NIZ心肌Ⅲ型胶原上升较早(术后l周,P〈0.05),而I型胶原上升稍晚(术后2周,P〈0.05~0.01)螺内酯对Iz的I、Ⅲ型胶原均无明显影响,而用药后2~4周使NIZ的Ⅲ型胶原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鼠心梗后l周即发生左室球形变,早期持续使用螺内酯能抑制该变化发生。大鼠心梗后梗死区I、Ⅲ型胶原及非梗死区Ⅲ型胶原增生较早,而非梗死区I胶原增生稍晚;用螺内酯4周对梗死区I、Ⅲ型胶原均无影响,而用药2周即对非梗死区Ⅲ型胶原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鼠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域心室重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域心肌细胞凋亡、增殖分化和心肌肥大改变情况,探讨其在梗死后心肌重塑中的地位与可能的生物学意义。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制备心肌梗死模型.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TUNEL)、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量。结果:大鼠心肌梗死后,TUNEL、PCNA、TGF-β1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0.414±0.05)%vs(0.223±0.04)%,(0.419±0.04)%vs(0.188±0.03)%,(7.2±1.4)%vs(2.2±0.8%)。结论: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域凋亡、增殖和心肌肥大较对照组明显增加,三者共同参与了心肌梗死后非梗死区域的心室重构。[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0.
背景:Ⅰ型及Ⅲ型胶原含量与比例的变化是促使心脏几何形态改变、心肌收缩和舒展功能的重要因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抑制剂是胶原代谢的主要调节物质。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心肌组织中这些指标会发生哪些变化?目的:观察接受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心肌梗死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胶原含量与比例、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抑制剂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科和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材料:实验于2004-07/2005-12在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系周春燕实验室完成。实验动物由北京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选取4周龄清洁级雄性SD大鼠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200~250g清洁级雌性SD大鼠14只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的制备,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方法:采用梯度离心法与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扩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扎雌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造模成功4周后将1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移植组大鼠梗死后心肌瘢痕区接受雄性SD大鼠来源的5×10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大鼠梗死后心肌瘢痕区接受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每组7只。主要观察指标:移植治疗后21d:①以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左心室形态。②以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抑制剂与瘢痕区Ⅰ型及Ⅲ型胶原的变化。③以Western杂交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抑制剂蛋白的变化。结果:14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与对照组大鼠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大鼠心肌梗死瘢痕区Ⅰ型胶原增加,Ⅲ型胶原降低,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表达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降低,心室壁增厚,心室腔缩小,心功能增强。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心力衰竭大鼠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抑制剂发生了动态变化,进而影响瘢痕区胶原比例重建,逆转心力衰竭心脏异常的胶原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