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魄门"为中医的"七冲门"之一,为人体的"下极",对于"魄门"的理论源头,最早为《素问·五脏别论篇》中的"魄门亦为五脏使",然而,后代医家及近代中医学者对于"魄门"的认识,却不尽相同。且对于"魄门"认识的不同,便会使"魄门亦为五脏使"的见解又不尽相同。因此,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魄门"的部位为肛门、前后二阴、六腑之一和汗孔的不同及"魄门"功能进行考证,以考辨"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内涵,以便于更好地继承、发扬并创新中医医理,丰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对于传承火神派的学术思想,要注意以"阴阳为纲,判分万病"。真正认识阳气对于人体的意义,不仅要深刻理解"阳主阴从"、更要"详辨阴火",以辨证论治为重心,正确运用附子,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崇超 《江苏中医药》2006,27(11):61-62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有"肾欲坚",敦煌出土的陶弘景的《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中有"肾德在坚",的说法,中医的"肾"和"坚"的关系,在中医著作中是常见的.从字源、认识论、中医肾的功能、肾脏用药以及中国古代对于人体的认识,都能体现中医的"肾"和"坚"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肾"和"坚"的关系的理清,也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探讨中医理论的一般特性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关格"首见于《黄帝内经》,最初指脉象和病理状态,后在《伤寒论》中以独立病名提出.清代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逐步完善对于"关格"的认识,其中多数医家从疾病角度探讨"关格",对其病机的认识可归纳为"上盛下虚",三焦气化不利,中焦斡旋失司;治疗首辨虚实寒热,治以清热滋阴、通腑泄浊、调畅中焦、温补肺肾等为法,创立进退黄连...  相似文献   

5.
"春咳"是指春季时分,气候相对干燥,同时冷暖空气交替来袭,气温变化较快,同时人的免疫系统防御能力较差,进而产生咳嗽的症状. 对于"春咳"切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春咳"往往伴有鼻塞、流涕、发热等症状,属于一种外感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便会加重病情,损害人体内的精气,引起各种疾病,因此必须要重视.要想预防调理"春咳",需从"吃住行"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满天  姬永宽 《河南中医》2019,39(4):496-499
春温是一种因"冬伤于寒"导致"热气内伏","伏热"入春发于少阳,而具有明显季节特征,以温热为主要性质的疾病;少阳病是一种"气郁"引起"邪热"稽留少阳的疾病。二者病邪均属"郁火、伏热",病位均在"少阳",治疗上的主方分别为"黄芩汤"和"小柴胡汤",二方在方义上亦有诸多同源。然而,较之于临床辨证,两病的不同之处也显而易见,春温病因单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冬伤于寒,春发于少阳",而成为一种特有的疾病形式,因属"伏热"而无外感,故可直清里热;少阳病的疾病来源相对较多,如《伤寒论》中所讲的"表证传变"或"误下、误治"等所导致的邪入少阳。少阳病来源虽多,但疾病性质却统一为"邪伏少阳",治法统称"和解",并依据邪热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兼有表证,而有变方、合方、加减及缓急之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古代称之为医道,其实,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和核心就是一个"道"字,这个"道",不仅仅是理性、规律或原则,它更关系到一种体验--一种切身的感受,一种信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因此,不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就可以得到这个"道",更密切地,它关系到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感悟与认识.正因为如此,古代圣贤强调"以医入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的认识来源.这才是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总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习医者而言,从医入道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相似文献   

8.
郑秀丽 《四川中医》2007,25(12):5-6
介绍张之文教授运用"开上运中奠下法"治疗COPD的经验,张教授认为此咳喘之机在于"上焦肺气失开,中焦脾气失运,下焦肾气失奠",治法上提出以"上开肺气,中运脾气,下奠肾气"为要。  相似文献   

9.
"胃不和则卧不安"新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宗《内经》关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经典之说,深入挖掘、拓展其理论内涵,在中医关于"胃不和"致不寐的理、法、方、药等方面赋予全新的认识,认为"胃和"为"卧安"之前提条件,临床实践要谨守病机,须以"胃不和"为"卧不安"之辨证法度、以"和胃"为"卧不安"之施治圣度,通过"和胃"以达"胃和",则"卧安"而"夜寐"成,不寐自愈。  相似文献   

10.
"奔豚"病名因"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如豚之奔"的症状而得,<难经>、<金匮要略>两书所载"奔豚",症状相同,病机各异,方药随之变化.笔者认为,对于"奔豚"临床当辨"症"而非辨"病",即从症状入手,见"气从少腹上冲咽喉",就可辨明病机,择方治之,不必拘泥病名.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4.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5.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7.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8.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9.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20.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