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靶肌肉注射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mtrophic Factor,CNTE)对受损周围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80支大鼠左侧6mm长坐骨神经缺损,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CNTF、生理盐水(NS)靶肌肉注射。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电生理检测、轴突图像分析及霍乱毒素-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逆行追踪。结果 CNTE组SFI恢复率、各项电生理及轴突图像分析指标、CB-HRP标记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数明显优于NS组。结论 靶肌肉注射CNTF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提高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周转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左侧室内注入基因重组人CNTF,右侧注入生理盐水(NS)。术后14、30、60和90天取材,行大体、光镜、电镜观察。术后90天行轴突图像分析、电生理检测及霍乱毒素-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逆行追踪。结果 与对照侧相比,实验侧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较多、轴突较粗且髓鞘较厚,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较短、神经传导速度较快且波幅较高。实验侧CB-HRP标记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侧。结论 外源性hCNTF有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强  伍亚民  申屠刚  李民 《中国骨伤》2007,20(4):220-223
目的:利用新型神经再生小室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协同性作用。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只,用自行研制的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坐骨神经10mm缺损。A组,2支管内均注入几丁糖凝胶(100μl);B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 NGF(5μl) 生理盐水(5μl),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 NGF(5μl) CNTF(5μl);C组,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 CNTF(5μl) 生理盐水(5μl),另一侧支管内注入几丁糖(100μl) NGF(5μl) CNTF(5μl)。术后8、16周对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常规病理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用核黄逆行示踪评估再生神经的轴浆运输功能。结果:NGF CNTF侧再生神经呈淡黄色,质韧,弹性佳,优于对照侧,形态学观察见再生神经纤维数目多,粗细均匀,排列整齐,有髓纤维髓鞘厚,轴突直径大。其轴浆运输功能也明显优于对照侧。结论:NGF与CNTF对促进周围神经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恢复均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下简称 CNTF)最初是从鸡的睫状体中提取出来 ,并可维持鸡副交感神经节的存活而得名[1,2 ] 。它与 NTF( neurotrophic factor)家族明显不同 ,没有同源性 ,是非靶源性的营养因子 ,与白血病抑制因子( LIF)、白细胞介素 6( IL - 6)等具有相似的螺旋框架结构 ,被认为属于 IL- 6家族。CNTF具有多种功能 ,能促使多种神经细胞的存活 ,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能维持在体和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的神经营养因子 ,CNTF还具有肌肉营养作用 ,在神经系统发育、分化和神经损伤修复中具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 ,NE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 ,CNTF)促进大鼠坐骨神经再生作用的差异性。方法 用梭形双通道乳胶管桥接 3 2只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 (长 10mm)。按注入桥接管内物质的不同 ,将大鼠随机分为 2组。A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组 (双侧 ) ,B组 :医用几丁糖凝胶 NGF(左侧 )和医用几丁糖凝胶 CNTF(右侧 )组。术后 12、16周对再生神经作肌电检测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术后 16周 ,A组双支管内再生神经的形态无显著差异 (P >0 .0 5 )。B组NGF侧再生纤维排列欠整齐 ,以有髓纤维为主 ,且髓鞘厚 ,轴突直径大 ;CNTF侧再生神经纤维排列整齐 ,分布均匀 ,有髓纤维与无髓纤维均增加。NGF侧再生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慢于CNTF侧 ,但复合运动动作电位 (compoundmotoractionpotential,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 (cortexsomatosesensoryevokedpotential,CSEP)的潜伏期较CNTF侧长 ,波幅较低 (P <0 .0 5 )。结论 NGF促进有髓纤维再生和髓鞘形成的作用较强 ,CNTF可同时促进有髓纤维和无髓纤维再生 ,且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优于NGF。  相似文献   

6.
7.
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活性是周围神经再生的关键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FT)能保护、营养多种神经元 ,但运动神经元是否分泌 CNFT尚不清楚 [1 ]。本研究旨在阐明喉返神经再生过程中疑核神经元 CNFT表达、分布 ,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动物手术及取材 :健康成年犬 12只 ,按以往方法切断并缝合右侧喉返神经 ,分别于术后 2、3、6、12、18、2 4周后取材 ,每时间组 2只犬 ;颈动脉灌注固定 ,取延髓及脑桥下 1/ 3冰冻切片 ,片厚 5 0 μm,每隔 6张取一组切片 ,第 1至 3片分别作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 Niss1染色。二、疑核 CNTF m RNA原位杂交 :…  相似文献   

8.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factor,CNT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硅管套接大鼠坐骨神经,将CNTF、NGF、生理盐水(normalsalinesolution,NS)分别加入硅管中,并于术后每日皮下注射一定剂量。术后4周,应用HRP逆行追踪技术显示再生轴突通过修复部位的胞体。结果:与NS组、NGF组相比,CNTF组脊髓标记胞体显著增加,其它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结论:外源性CNTF能明显促进周围神经运动轴突再生,但促进感觉轴突再生的作用不明显。外源性NGF促进周围神经运动和感觉轴突的再生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与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不同类型神经纤维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梭形双通道桥接管桥接32只SD大鼠坐骨神经10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A组:两支管内均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B组:两支管内加入医用几丁糖凝胶后分别注入NGF和CNTF。术后12、16周行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化学染色。结果Holmes银染示B组CNTF侧再生纤维均较NGF侧再生神经外膜薄,纤维排列整齐,粗细均匀;硫代乙酰化胆碱染色示B组CNTF侧呈棕红色的阳性纤维较NGF侧数目较多,粗细均匀,排列整齐;而碳酸酐酶染色则显示B组NGF侧呈褐色的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及排列稍较CNTF多。电生理检测见NGF侧再生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的潜伏期较CNTF侧长,而波幅较低(P<0.05)。结论CNTF促进运动纤维再生的相对作用较强,而NGF具有相对较强的促进感觉纤维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陶  陈意生  王禾  卓豫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2,19(2):122-124,T002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再生过程中 ,脊髓及坐骨神经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及其受体α(CNTFRα)mRNA变化。方法 幼年、成年及老年大鼠各 96只 ,随机分为正常组 (1 2只 )和实验组 (84只 ) ,实验组大鼠切除右侧长 6mm的坐骨神经 ,分为伤后 1、3d和 1、2、4、8、1 2周组。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及原位杂交法检测脊髓及坐骨神经中CNTF、CNTFRα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原位杂交及RT PCR结果显示 ,各年龄组大鼠伤后损伤侧脊髓和伤侧神经CNTFR及CNTFRαmRNA表达均较正常组及未伤侧显著升高 (P <0 .0 5) ,4周达最高峰 ;伤侧近、远端神经中CNTFmRNA 1d~ 1周表达较正常组及未伤侧减低 (P <0 .0 5) ,2周后开始升高 ,4周达高峰 (近端 :1 .59± 0 .1 3、1 .1 9± 0 .1 7和 0 .69± 0 .0 4 ,远端 :1 .1 3±0 .1 6、0 .84± 0 .0 6和 0 .57± 0 .0 3 ,P <0 .0 5)。其中幼年鼠变化最大 ,成年鼠次之 ,老年鼠最弱 ,近端较远端神经有变化大的趋势。结论 不同年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神经中CNTF及CNTFRαmRNA表达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靶肌肉注射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鼠坐骨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研究在靶肌肉上注射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的可行性。方法: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双侧5mm长坐骨神经缺损,术后第1天向右侧胫前肌及腓肠肌分别注射高剂量(8μg/d)、低剂量(0.8μg/d)的2.5sNGF和等量生理盐水,术后20、40、80天,运用胫前肌湿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形态学及图像分析等手段测定各项指标。结果:高NGF组和低NGF组再生神经在结构及功能上均优于对照组,术后40天高NGF轴突直径优于低NGF组,高NGF组内右侧明显优于左侧。结论:靶肌肉注射NGF能促进鼠坐骨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功能性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应用的新近展。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各种刺激方式、可能机制以及目前存在问题进行讨论和分析。结果多年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功能性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已经有很大发展,不但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再生,而且能有效防止肌萎缩。结论功能性电刺激任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雪旺细胞胞头神经营养蛋白(SDN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用90只成年SD大鼠,在右侧坐骨神经造成长10mm缺损,用植入血管的变性骨骼肌桥接神经缺损。分成三组,每组30只。分别将分子量为26、58ku的SDNF和生理盐水(对照组)于术中、术后7及14天注入肌桥的近段、中段和远段。术后均观察6个月。术后15天开始,每隔15天走足印一次,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术后1、3、6个月,每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复合缓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效果. 方法采用药物微球技术制备NGF微球,与生物纤维蛋白胶混合形成NGF复合缓释制剂.取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280~300 g,制备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取健康雄性Wismr大鼠52只,体重250~300 g,制备大鼠左侧世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根据修复缺损材料不同,随机分成4组(n=13):自体神经移植组(A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加NGF复合缓释制剂组(B组)、化学去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组(C组)和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移植和纤维蛋白胶组(D组).右侧不作处理作为空白埘照组.术后行大体观察;术后2周测鼍神经轴突生长距离;术后16周行电生理检测,计算术侧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术侧小腿三头肌收缩力恢复率及湿重恢复率,并行移植神经吻合中段HE和半薄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 结果 所有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切口愈合良好.术后2周A组神经再生距离较其余3组长(P<0.05),B组优于C、D组(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A、B、C、D组术侧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恢复率分别为73.37%±7.82%、70.39%±8.45%、53.51%±6.31%、55.28%±5.37%;A、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侧小腿三头肌收缩力恢复率分别为85.33%±5.59%、69.79%±5.31%、64.46%±8.49%、63.35%±6.40%:A组与B、C、D组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术侧小腿三头肌湿重恢复率分别为62.54%±8.25%、53.73%±4.56%、46.37%±5.68%、45.78%±7.14%;A组与B、C、D组比较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图像分析示B组有髓神经纤维数量、轴突直径及髓鞘厚度均优于C、D组(P<0.05),B组轴突直径小于A组(P<0.05). 结论 复合缓释NGF的化学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能满意修复一定长度的周围神经缺损,是一种有效的周围神经组织工程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15.
神经移植段对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神经移植段的方向对神经再生的影响,采用硅胶管桥接Wistar大鼠双侧坐骨神经,一侧硅胶管远端套接顺行神经移植段,另一侧套接逆行神经移植段,术后2,4及6周取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GF)、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硅管套接大鼠坐骨神经,局部及皮下分别应用SAL(生理盐水)、NGF和CNTF。术后2周,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显示相应节段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脊神经节感觉神经元中胆碱脂酶(CHE)、酸性磷酸酶(ACP)酶活性并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与正常侧相比,SAL组两类神经元中CHE活性显著减弱,ACP活性显著增强;NGF组感觉神经元两酶活性变化不显著,运动神经元两酶活性有显著变化;CNTF组的结果与NGF组相反。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外源性NGF主要保护感觉神经元,CNTF主要保护运动神经元。  相似文献   

17.
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周围神经端侧动脉套接后神经再生的可能性及其特点. 方法取SD大鼠75只,在股骨中下段切断腓神经,将近断端逆转90度包埋于肌肉中.随机分为5组.A组:将截取的左颈总动脉套接于右侧正常胫神经侧方与腓总神经远端2 mm距离之间,缝合部胫神经外膜不予切除;B组:在胫神经套接部外膜开窗1.0 mm;C组:腓总神经切断14天后再予动脉套接,余同B组;D组:同B组,且于动脉套接部注入神经生长因子(neural growth factor, NGF)1 ml;E组:将腓总神经远端以端侧缝合形式直接缝合于胫神经的一侧,外膜开窗1.0 mm.术后4、8和12周分别行组织学、电镜和神经纤维计数等检查. 结果 4周时C、D及E组周边区域有神经纤维轴突和髓鞘再生,A组则无神经纤维生长; 8周时C、D及E组再生神经纤维较B组多,E组神经纤维较C、D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周时C、D及E组神经纤维多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及D组有较丰富的神经再生,与神经端侧直接吻合的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端侧2 mm距离动脉套接可作为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含神经生长因子的几丁质管桥接兔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含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几丁质管在修复兔面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将16只新西兰兔的两侧面神经上颊支分别造成8mm的缺损,左侧用管腔内注入NGF的几丁质管修复,右侧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作对照。术后8、16周,分别取8只兔进行电生理和超微结构研究。结果 实验侧术后8周,再生神经中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排列整齐,有髓神经的髓鞘厚,板层结构清晰;术后16周,再生神经中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数量增加,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