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建立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纯化毒种三级种子批;进行疫苗的临床观察。方法:将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从26代连续传代至38代,其中27代定为原始种子批;29代定为主种子批;30~38代定为工作种子批。将不同代次的毒种制备疫苗,接种麻疹易感儿童,观察麻疹抗体的阳转率及GMT值。结果:新建立的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纯化毒种三级种子批,符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的要求。27代、32代疫苗的阳转率均为100%,GMT值分别为56.3、44.2。结论:新建立的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纯化毒种三级种子批,可作为制备麻疹减毒活疫苗的种子批。长47株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的最佳感染剂量及不同感染剂量的毒种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临床反应和免疫原性。方法用不同的感染剂量制备麻疹减毒活疫苗,测定疫苗滴度,通过疫苗滴度的比较,找出最佳的感染剂量。将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易感健康儿童,观察临床反应,采血,测定血凝抑制抗体。结果毒种的感染剂量为11000时,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滴度最高。毒种不同感染剂量制备的疫苗,免疫接种后,均未出现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血凝抑制抗体均大于14,阳转率为100%。结论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的最佳感染剂量为1∶1000。不同感染剂量毒种制备的疫苗之间临床反应及免疫原性无差别,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的最佳感染剂量及不同感染剂量的毒种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临床反应和免疫原性.方法用不同的感染剂量制备麻疹减毒活疫苗,测定疫苗滴度,通过疫苗滴度的比较,找出最佳的感染剂量.将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易感健康儿童,观察临床反应,采血,测定血凝抑制抗体.结果毒种的感染剂量为11000时,制备的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滴度最高.毒种不同感染剂量制备的疫苗,免疫接种后,均未出现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血凝抑制抗体均大于14,阳转率为100%.结论麻疹减毒活疫苗毒种的最佳感染剂量为11000.不同感染剂量毒种制备的疫苗之间临床反应及免疫原性无差别,均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流行的Ⅰ型脊髓灰质炎野毒株中选育出一株减毒变异株——中19株。该毒株体外遗传特征均属阴性;对恒河猴嗜神经毒力低;试管连续传代后遗传学性质稳定;型内抗原性与Sabin LSc,2ab株呈异源关系。该毒株制备的疫苗完全符合我国有关活疫苗检定规程的要求,作者认为可为生产Ⅰ型脊健灰质炎活疫苗提供新的毒种。  相似文献   

5.
Ding Z  Shi H  Pang C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4):261-262
目的研究用15L转瓶培养非洲绿猴肾传代细胞(Vero细胞)生产纯化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疫苗的工艺,提高乙脑疫苗的质量。方法用15L转瓶培养Vero细胞和扩增乙脑病毒,病毒经过灭活、浓缩、硫酸鱼精蛋白处理、蔗糖密度梯度区带离心纯化,制备成冻干疫苗。结果建立了一套15L转瓶培养Vero细胞生产纯化乙脑疫苗的工艺,用此工艺制备三批冻干疫苗,经检定疫苗质量达到同类产品的国际水平,已通过新药审评,人体安全性和效果观察正在进行中。结论转瓶培养Vero细胞生产纯化乙脑疫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一种适合森林脑炎纯化疫苗规模化生产工艺的新方法,其特点是生产疫苗的质量符合规程标准、产量高、成本低。方法 单层细胞感染病毒培养过程中加入适量小牛血清替代人血白蛋白,可再次换入培养液收获两次疫苗原液。结果 两次收获的疫苗原液合并经纯化制成纯化疫苗,各项检测指标均达到规程标准,且疫苗原液收获量比原工艺提高83%。结论 新工艺可作为森林脑炎纯化疫苗规模化生产的最佳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毒种感染剂量(MOI)及维持液中小牛血清浓度对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生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的感染剂量制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测定疫苗病毒滴度,观察毒种不同感染剂量对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生产的影响。感染腮腺炎病毒时,加入含1%和2.5%小牛血清的细胞维持液,制备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测定病毒滴度,观察不同浓度小牛血清对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生产的影响。结果:毒种的感染剂量为1!50、1!500、1!5000时,制备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分别为5.76、6.13、5.79LogCCID50/ml。用含1%和2.5%小牛血清的细胞维持液,制备出高滴度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分别为12.33%和30.99%。结论:毒种的感染剂量为1!500时,制备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最高。提高细胞维持液中小牛血清的浓度,可以提高腮腺炎减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兰州羔羊轮状病毒(LLR)株VP4基因遗传变异特点及与人源性轮状病毒基因结构上的相关性,为疫苗的质量控制和对人体的免疫原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按疫苗生产过程将LLR疫苗株毒种LLR38代在新生牛肾原代细胞传至第49代,取LLR38、LLR43、LLR44、LLR49代进行研究。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了LLR株传代病毒VP4全基因的cDNA片段,构建成重组质粒,经酶切筛选,对克隆的VP4基因进行序列测定。结果LLR株VP4基因全长2362bp,编码776个氨基酸。各代次病毒的核苷酸和氨基酸遗传稳定,核苷酸同源性在99.7%-100.0%,氨基酸同源性在99.0%-100.0%。不同P基因型来源轮状病毒在亲缘关系上没有明显的区分。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显示,LLR株与13株人源病毒在基因结构上密切相关。结论LLR疫苗株vP4基因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LLR株毒种及生产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能够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9.
人用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生产毒种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10月-2001年10月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利用1996年卫生部科技贷款和自筹资金将我国自行分离、减毒的狂犬病毒株,适应于Vero细胞,该毒种在Vero细胞中增生快,病毒效价可达到108/ml以上。产量高。且免疫原性非常优良,该毒种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并于2005年被WHO正式出版的文件确认为人用疫苗的毒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十个厂家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对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者采集静脉血检测抗狂犬病毒抗体。结果:十个厂家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后的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8.10%。河北福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8.15%,其次是辽宁生物技术公司的疫苗96.22%,而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疫苗阳性率较低分别为71.37%和70.58%。结论:十个厂家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全程免疫后的抗体阳性率高低不同.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小组自1978年开始对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进行研究,提出猕猴对甲肝病毒易感,以猕猴作为甲肝病毒的动物模型可反映各毒株不同的毒力情况。用H_2甲肝病毒株在胎猴肾细胞上于35℃传15代,继于32℃传5代,又于人胚肺二倍体细胞KMB-17株上于32℃传5代,获得H_2M_20K_5(32℃)株,即为甲肝减毒活疫苗毒种.用此毒种生产了一小批实验性疫苗,对其进行检定项目及方法学研究,并作系统检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发挥麻疹减毒活疫苗在控制麻疹流行、降低发病率方面的作用,我们从1972年起围绕麻疹疫苗毒株适量和疫苗使用质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明确的结果 (一)麻疹疫苗毒株的毒力和近期血清抗体效应。 1.三株国产疫苗株的比较:长(长春)47株疫苗的抗体阳转率为92.9%、86.6%,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用列4株麻疹病毒在初代人羊膜细胞,鸡胚羊膜腔或鸡胚细胞中传不同代数后,制备疫苗接种易威儿,进行临床反应与血清抗体观察的结果。共应用了羊膜系毒种的三个不同代数(HAM45,57,69),绥羊膜45代后适应鸡胚的毒种的四个不同代数(CE12,CE16,CE20及CE24),经羊膜47代后适应于鸡胚细胞的另一系(HAM47CEC8—11)及经鸡胚15代后适应于鸡胚细胞的另一系(CE15CEC7—9)毒种,共计15批疫苗,接种了241名易感儿。根据观察结果,认为已初步获得了两类进一步減毒的毒种:其中一类以HAM47CEC系为代表,其免疫性较强,临床反应似较国外报告过的鸡胚细胞毒种为低,但仍不够稳定。另一类以CE20—24及CE15CEC系为代表,其反应已相当于国內外合用丙种球蛋白的水平,但免疫性较弱。结合以上观察,对影响反应与免疫性的某些因素如疫苗批号,接种剂量,保存时间等,疫苗接种后的隐性感染,合併症与偶合症,不同抗体测定方法以及抗休的持久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对理想的麻疹疫苗株的标准以及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所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单克隆抗体代替常规的人、猴免疫血清进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毒种外源因子检查及鉴别试验。方法通过观察含单克隆抗体不同稀释度的腹水对KMB17细胞的影响,选择适宜的单克隆抗体浓度.将单克隆抗体与甲肝病毒进行中和试验,观察单克隆抗体的中和作用;利用单克隆抗体中和毒种,进行外源因子检查。并应用于鉴别试验。结果(1)当单克隆抗体稀释度≥1:80时,细胞生长良好;(2)此单克隆抗体中中和10^5CCID50/ml甲肝病毒.比人、猴免疫血清的中和能力高约100倍;(3)将此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中和毒种后进行血吸附及非血吸附外源因子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此单克隆抗体还可用于毒种鉴别试验。结论此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可代替人、猴免疫血清应用于毒种的外源因子检查及鉴别试验。避免了由于毒种的大量稀释而使外源因子难以检出,影响疫苗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实际观察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与液体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不同年龄组动物致伤Ⅱ类伤口损伤患者,分别严格按照ESSEN程序接种两种疫苗后7-15天用ELISA法检测抗体,卡方检验比较两种疫苗阳转率。结果:冻干狂犬病纯化疫苗阳转率99.41%,宁波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阳转率95.24%,p〈0.05。结论:冻干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预防狂犬病明显优于液体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能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传代细胞双价纯化疫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我国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由汉滩型(HTN)和汉城型(SEO)病毒引起,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和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之举。现有的疫苗虽有较好的近期防病效果,但副反应多、抗体水平低,而且由于在量的动物种群以提供原代细胞的来源,造成环境污染而疫苗质量又难以控制。本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就是用Vero细胞作为生产疫苗的基质,同时用现代较先进的浓缩纯化技术和检测手段,研制成精制双价疫苗。方法 两型病毒分别在Vero细胞传代适应至高滴度,大量培养收获上清作为疫苗原液,采用超滤技术浓缩50-100倍,然后通过Sepharose4FF 柱纯化。认真测定抗原和蛋白含量、牛血清含量、细胞DNA含量及必要的试验,精心配制成Vero双价疫苗。结果 按我国“生物制品规程”和出血热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最低标准进行全面系统鉴定,完全符合质量要求。正待批准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结论 本品有可能作为现有疫苗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7.
高度纯化的HBsAg,对于生产乙型肝炎诊断用品和研制乙型肝炎疫苗,都是非常需要的。目前,国内外研制的乙型肝炎疫苗都是从HBsAg携带者血液中提纯制备的。应该认为HBsAg携带者是一种病态,从他们身上大量采取血液进行疫苗生产是否合适是值得商榷的。而部分人胎盘血中亦含有HBsAg,在生产胎盘球蛋白时均被检出废弃。我们先后采用下述三种方法从这种废胎盘的血清中制出纯化的HBsAg,初步用于研制乙型肝炎疫苗。 (一)HBsAg的制备方法第一种方法:胃蛋白酶消化-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凝胶过滤法。每100毫升HBsAg阳性胎盘血清(对流电泳效价1:16)可以制得约5毫克纯HBsAg,  相似文献   

18.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急性传染病。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探索流感自动免疫的新途径,作好流感的预防工作,我们用气雾免疫方法,对自行制造的流感化学减毒全胚活疫苗免疫后的反应性、生存性及免疫原性进行了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一、毒种选择和疫苗制造1.毒种来源:系本地区新近分离的A_2湛遂72—39尿液病毒株(E_1,1∶320++)。2.制作方法:基本参照病毒研究所“流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麻疹病毒(MeV)疫苗株Shanghai191(S191)毒种和传代病毒血凝素蛋白(H)基因稳定性及其遗传与变异特点;对该序列一些重要位点的氨基酸进行比较,推测其功能结构及生物学活性变化;探讨S191疫苗株的保护效果.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S191减毒株MeV23、MeV26、MeV27、MeV29、MeV32和MeV37代H基因.测序后与GenBank上U03663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S191传代病毒与U03663序列之间核苷酸同源性达99.9%以上,氨基酸同源性为100%;S191与中国流行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6%~96.8%;S191与其他流行株之间氨基酸同源性达96.4%~98.9%.结论 S191及生产的疫苗具有弱毒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具有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我国的流行性出血热主要由汉滩型(HTN)和汉城型(SEO)病毒引起,疫苗的免疫接种是控制和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之举.现有的疫苗虽有较好的近期防病效果,但副反应多、抗体水平低,而且由于需要大量的动物种群以提供原代细胞的来源,造成环境污染而疫苗质量又难以控制.本专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就是用Vero细胞作为生产疫苗的基质,同时用现代较先进的浓缩纯化技术和检测手段,研制成精制双价疫苗.方法两型病毒分别在Vero细胞传代适应至高滴度,大量培养收获上清作为疫苗原液,采用超滤技术浓缩50~100倍,然后通过Sepharose4FF柱纯化.认真测定抗原和蛋白含量、牛血清含量、细胞DNA含量及必要的试验,精心配制成Vero双价疫苗.结果按我国"生物制品规程"和出血热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最低标准进行全面系统鉴定,完全符合质量要求.正待批准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结论本品有可能作为现有疫苗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