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张景山  郑永 《中原医刊》2011,(19):108-108
目的探讨各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结石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均行不同术式,术后残石4例,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漏1例。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胆肠吻合术及术中术后胆道镜取石,肝部分切除加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远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高建国 《当代医学》2010,16(2):68-68
目的探讨肝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依据不同部位行肝叶(段)切除+胆肠空肠吻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的患者58例。结果术后残留结石5例,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3a,均无复发。结论肝切除联合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和探讨各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经验及对肝内胆管结石手术的再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结石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2例均行不同术式,治愈89例,治愈率96.7%,死亡3例,病死率3.3%。结论所有肝内胆管结石手术治疗均应常规切除胆囊以消除结石灶和炎症灶。肝部分切除加胆肠吻合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远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报告胆囊切除术术肝外胆管损伤8例,术中诊断2例,术后诊断6例,胆管损伤后胆管重建的方式和时间是胆管损伤预后的关键。胆管重建方式;本组胆管修补1例,胆管端端吻合1例,胆肠Roux-Y吻合6例;胆管重建时间;2例在术中发现立即进行管修补和胆管吻合,6例在48h后出现阻塞性黄疸,确诊为胆管损伤,于2w左右行胆肠Roux-Y吻合术,随3年以上,无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空肠盆式吻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肝内胆管多发性结石采用肝门部胆管空肠盆式吻合的治疗经过.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有37例平均随访3年,其中,症状完全消失33例,偶有胆管炎发作者5例,术后残石共4例,均勿须再手术治疗.结论 肝门部胆管空肠盆式吻合治疗肝内胆管多发结石易于纠正肝胆管狭窄,取石彻底,术后胆汁引流通畅,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对13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肝叶切除治疗。治愈12例,死亡1例,并发切口感染、胆漏各1例。手术方法主要采用左肝外叶切除、右肝段切除、胆肠吻合、U形管引流等方法;提出了肝叶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适应证,并就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的解剖特点、手术方法选择及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19-1020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收集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51例,28例行皮下盲袢Roux-en-Y型行胆肠吻合术,其中,13例联用胆道镜进一步治疗;5例行皮下盲袢间置空肠型胆肠吻合术,其中,2例联用胆道镜进一步治疗;13例行皮下盲袢间置空肠胆道腹壁型胆肠吻合术,其中,5例联用胆道镜进一步治疗;5例运用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随访6~12月,26例单纯行皮下盲袢Rouxen-Y型胆肠吻合、皮下盲袢间置空肠型胆肠吻合以及皮下盲袢间置空肠胆道腹壁型胆肠吻合术优良率88.5%,20例联合胆道镜治疗优良率90.0%,5例运用腹腔镜进行治疗优良率100%。结论: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应根据胆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状态选择相应皮下盲袢术式,拔除T管窦道愈合后发现胆道疾病者联用胆道镜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运用腹腔镜带蒂胆囊瓣胆道修复术治疗疗效较好,但仍需进一步扩大病例证实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肝肠“挂靠式”胆肠吻合来有效地加强吻合后的可靠性,避免术后胆瘘、肠瘘等并发症发生。方法 对14例肝内胆管空肠吻合术施行了肝肠“挂靠式”缝合,其中肝门部胆管癌7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4例,肝门部胆管损伤3例。结果 本组均收到了满意治疗效果,术后无1例发生胆瘘、肠瘘等并发症。结论 肝肠“挂靠式”胆肠吻合术克服了由于肝组织脆弱,缺乏韧性、难以牢固缝合的缺点,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戴众 《中外医疗》2012,31(26):42-4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80例,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叶切除术优良率为95%,肝叶切除加胆肠吻合术优良率为93.3%,优于胆肠吻合术84.5%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叶切除加胆肠吻合术及肝叶切除术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因腹腔脓毒症、急性呼吸衰竭死亡2例,占2.5%。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尿路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急性胃粘膜感染1例,切口感染5例,均经处理后好转。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不同术式治疗中,肝切除术目前最为理想的方法,临床需依据结石的类型、分布位置,伴随的病理变化对手术方案进行选择,以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 30例术后肝内胆管残留结石或复发结石的再手术治疗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胆肠吻合皮下 (腹壁下 )空肠窦道 ,可反复利用窦道进行引流取石 ,治愈率达 90 .0 0 % ,合并症少 ,疗效满意 ,是有效地防治肝内胆管残留结石或复发结石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6月至2005年2月完成的50例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经典式肝移植4例,改良背驮式肝移植45例,其中包括2例肝肾联合移植,部分亲体肝移植1例.50例中经门静脉、下腔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22例,无转流28例.胆道重建:胆管对端吻合49例,其中28例置“T”管外引流,21例未置“T”管引流.胆肠吻合1例.结果:共有7例发生胆系并发症,2例为术后近期经腹腔引流管少量胆漏,1周左右停止.2例为术后远期(1~3月)因发热再次入院经影像学证实为胆管吻合漏,肝门区包裹性积液形成.3例手术后1~3月内发生肝内胆管狭窄并淤泥形成.结论:供体胆道即时充分的灌洗,移植物冷热缺血的时间不宜过长及良好的胆道吻合技术和确保胆道血供,是预防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多种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68例;其中,肝部分切除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57例(83.82%);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道镜应用治疗11例(16.18%);肝胆管狭窄切开整形胆肠吻合术 胆道镜应用治疗7例(10.29%);肝部分切除联合胆肠内引流治疗4例(5.88%)。结果:手术后结石取净66例(97.06%),术后胆道镜取石2例,1例取净,总的结石取净率98.53%(67/68);手术并发症9例(13.24%),无围手术期死亡;全部病人随访6个月至2年,肝内胆管结石复发1例。结论:以肝部分切除及胆道镜应用为主的多模式治疗策略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胆管结石应用肝切除、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肝切除并术中配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的34例患者资料作以回顾总结。结果:34例患者围手术期无1例患者死亡或出现肝功能衰竭,术后有切口感染者3例,合并肺部感染者2例,出现胆漏者1例。3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3.2±0.5)年,结石残留率8.8%,结石复发率11.8%。结论:肝切除、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肝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率低、复发较少,是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胆道扩张和液电碎石在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胆道镜胆道扩张技术和液电碎石对合并有肝内胆管狭窄、胆道嵌顿结石、巨大结石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41例肝内胆管嵌顿结石和巨大结石合并有肝内胆管狭窄病例,术中或术后应用胆道镜扩张技术和液电碎石进行治疗。结果41例中37例狭窄完全解除,结石完全取净,3例胆道狭窄在胆道镜下无法解除,结石无法取净,1例狭窄解除但结石未能取净。总治愈率为90.24%。结论应用胆道镜胆道扩张技术和液电碎石可有效治疗难治的复杂性肝内胆管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对19例肝移植患者术后移植肝进行超声检查,观察移植肝及其胆道二维和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病理、肝组织活检、经内镜逆行胆胰管成像(ERCP)、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超声检查显示胆管弥漫性病变9例,胆管扩张的6例中有胆泥4例(2例伴胆管结石);将急性排斥反应误诊为胆泥1例;伴肝内胆汁脓肿2例.超声诊断胆管扩张、胆管结石、胆汁脓肿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超声诊断胆泥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3.33%.结论: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诊断中,超声成像操作简便、无创、可重复性强、诊断准确性高,可对肝内胆汁脓肿适时引导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6.
彭彬  贾守洪  李伟  辛大平  黄义明 《医学综述》2012,(24):4263-4265
目的探讨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管镜取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术式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采用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管镜取石治疗13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结石残留、复发及胆管感染等情况。结果1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术后死亡。随访病例112例,随访期10个月至8年,其中症状消失93例(83.0%),术后结石残留8例(7.1%),复发7例(6.3%),胆管反复感染伴疼痛5例(4.5%)。结论规则性肝段(叶)切除联合胆管镜取石术安全有效,可降低残石、结石复发率,远期疗效较好,是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可靠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确切定位行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确切定位下行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道出血的价值.方法 分析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间23例胆道出血行肝叶/段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为胆道感染或伴结石14例(60.9%),外伤6例(26.1%),原发性肝癌3例(13.0%).术前经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明确并确切定位胆道出血5例,术中胆道、肝内病灶探查确切定位胆道出血18例.行右半肝切除4例,第Ⅴ、Ⅵ肝段联合切除5例,左肝外叶切除8例,左半肝切除6例.结果 23例手术止血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胆瘘2例,膈下脓肿1例,应激性溃疡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经综合治疗后治愈.15例获随访,随访8个月~10年,3例肝癌患者均死于癌症转移、复发,2例死于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并胆汁性肝硬化.结论 对病因明确有胆道出血相关疾病,病灶局限于一侧,定位确切,同时病人能忍受手术,应争取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道出血.  相似文献   

18.
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通过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4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结果4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全部取净结石;所有的病例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克服了外科手术的盲区,减少不必要的肝叶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成人活体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成人活体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的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间108例成人活体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与处理,其中102例为不含肝中静脉(MHV)右半肝移植,6例双供肝移植(双亲属左半肝1例,亲属右半肝加左半肝3例,亲属右半肝加尸体左半肝2例).结果 受体并发症共24例(22.2%),其中胆漏4例,肝断而胆漏1例,胆管吻合口狭窄3例;供体并发症共7例(6.3%),其中残留肝断面胆漏2例.胆道并发症者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经及时处置,恢复良好.结论 改进术前、术中检查与评估方法 ,选择适当的胆道重建方式,结合显微手术技术精细操作,及时发现与处置,可明显地降低成人活体肝移植胆道并发症的发病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张志宏  唐艳   《四川医学》2018,39(1):9-11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索该术式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及手术效果。方法筛选既往有胆道手术史且本次诊断为残余肝胆管结石或肝胆管结石复发患者52例,分别施行三种手术:(1)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2)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引流+肝左外叶切除;(3)腹腔镜胆道探查+胆肠吻合。结果 52例患者没有1例出现中转开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10%,包括胆瘘与胃排空延迟,所有并发症均在保守治疗下好转,无1例围手术期死亡,平均住院时间(7±2)d。结论对既往胆道手术史患者再次施行腹腔镜胆道手术不仅对患者创伤小,也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