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黄庆益 《中外医疗》2009,28(7):72-7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61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和雷公藤多甙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肝素钠联合雷公藤多苷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4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8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肝素钠联合雷公藤治疗,对照组则采用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疾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27.3%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肝素钠联合雷公藤多苷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相比常规西药疗效更优,复发控制更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配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自愿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西药泼尼松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口服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自拟肾复康汤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差异,同时给予为期1年的随访调查,观察其复发率,从而探讨中医辨证配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综合有效率为95.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治疗1年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复发率为4.3%,显著低于对照组为17.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配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疾病恢复,活血化瘀,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雷公藤多甙联合肝素钠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HSPN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2,采用双嘧达莫、肝素钠对症治疗)和治疗组(n=42,采用雷公藤多甙联合肝素钠治疗),对2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相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应用雷公藤多甙联合肝素钠治疗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使用和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和评价雷公藤多甙与硝苯吡啶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确诊为紫癜性肾炎的 47例患儿随机分为加用雷公藤多甙与硝苯吡啶治疗组 2 2例及仅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2 5例 ,两组分别按预定方案治疗后作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 加用雷公藤多甙与硝苯吡啶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 95 .4% ,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 60 % (P <0 .0 1)。 结论 雷公藤多甙与硝苯吡啶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可靠 ,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8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香丹注射液,对比2组免疫功能、凝血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尿红细胞计数、24h尿蛋白定量、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和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P<0.05),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 (P <0.05);2组IgA、IgG、IgM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IgA、IgG水平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PLT、PT、APTT、FIB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香丹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可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0.2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连用两周。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片1mg/(kg·d),3次/d,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d,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3.33%,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率26.67%,总有效率70.00%。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方法收集85例初发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n=42)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2~6岁患儿4 mg/晚、6~14岁患儿5 mg/晚,口服,持续治疗4周,随访观察6个月,观察2组患儿过敏性紫癜皮疹消退时间、皮疹复发率及紫癜性肾炎发病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76.7%,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7.1%、23.2%,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紫癜性肾炎发病率分别为7.1%、20.9%,治疗组紫癜性肾炎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缩短过敏性紫癜皮疹的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林鸣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3):53-53,64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雷公藤多苷片1mg/(kg.d),每日3次,最大剂量不超过30mg/d,同时给予川芎嗪注射液5mg/(kg.d),最大剂量80mg/d加入5%葡萄糖液,每日1次,静脉注射。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D、钙剂、抗过敏,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生素1周及对症治疗,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9.77%,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显效率40.36%,总有效率72.09%。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联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雷公藤多甙、复方丹参片加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儿童紫癜性肾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将2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用雷公藤多甙、复方丹参片、强的松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用强的松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实验检测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20%,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45.5%,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复方丹参片、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对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为本病的后续治疗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方法:对我院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51例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出院后的后续治疗并作随访对照观察.对照组根据病情酌情使用双嘧达莫、泼尼松、中药及对症等.治疗组只口服黄芪颗粒(4g/袋),6个月-3岁:1/2袋/次,3-6岁2/3袋/次,6-1...  相似文献   

12.
第雪琴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2):1700-1701,1704
目的:探讨肝素在预防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中的应用。方法:将我科2003年5月~2010年5月间收治的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肝素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肝素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100U/kg,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用2周,观察两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治疗后随访时间3个月以上,肝素治疗组发生肾炎2例(5.9%);对照组发生肾炎7例(20.6%),两组患儿肾炎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35,P<0.05),肾脏损害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605,P>0.05)。结论:应用肝素能预防或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罗祈康 《右江医学》2012,40(2):168-170
目的观察丹参地黄汤对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早期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降低血管通透性、抗过敏、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泼尼松0.5mg/(kg.d)晨顿服,病情稳定后递减至维持量,疗程8周。第1周同时给予西咪替丁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第2周改为5mg/(kg.d),分2次口服;维持治疗至第3周末停药。观察组口服丹参地黄汤,每日2次,每次50~100ml。两组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肾脏损害发生率、肾脏损害开始发生时间及治疗前后尿蛋白、尿红细胞水平、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肾脏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肾脏损害开始发生的时间显著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尿红细胞、尿蛋白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均<0.01),并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IB含量显著下降(P<0.01),而PT则显著延长(P<0.01),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gA、IgM、IgE水平及对照组血清IgM、IgE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1);且观察组IgA、IgM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丹参地黄汤可有效减少过敏性紫癜发生肾脏损害几率,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有早期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30例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2例,给予泼尼松2mg/kg·d口服,双嘧达莫1~2mg/kg·d口服;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TX 8~12mg/kg·d,2天为1个疗程,每3周给予1个疗程,总累积量〈180mg/kg;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61.1%)明显高于对照组(16.7%,P〈0.05),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清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激素不良反应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较单用泼尼松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来氟米特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将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69例随机分配到A组、B组、C组,每组23例。每组均给予泼尼松口服[1mg/(kg·d)],氯苯拉敏(8mg,每日3次),每日静脉注射维生素C4~6g及10%葡萄糖酸钙10mL;除此之外,A组、B组分别给予常规剂量的来氟米特和雷公藤多甙口服,而C组联合使用小剂量来氟米特和雷公藤多甙口服。观察过敏性紫癜复发次数、尿红细胞、尿蛋白、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周期6个月。结果 小剂量联合治疗组(C组)尿红细胞及尿蛋白减少幅度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或P〈0.01),而且C组疾病的复发率低于A组、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也低于A组、B组。结论 小剂量来氟米特和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4 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肾功能、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疗效、肾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刘洪海 《吉林医学》2014,(15):13+3211-3211
目的:研究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糖皮质激素用于小儿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选择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小剂量泼尼松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尿红细胞计数为(18.5±7.9),24 h尿蛋白定量为(782±36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紫癜性肾炎患儿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液凝血功能的改变及早期抗凝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LMWHc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6例确诊的紫癜性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另选我院同期正常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D-D、PLT、Fbg、AT水平差异。将我院86例紫癜性肾炎患儿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分别采取早期抗凝联合LMWHca治疗以及单一LMWHca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D-D、Fbg、PLT、TT、PT、a PTT、AT水平差异,同时观察紫癜性肾炎患儿与正常儿童凝血指标差异。结果肾病组患儿D-D、PLT、Fbg显著高于正常组,AT显著低于正常组,可见紫癜性肾病患儿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凝血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D-D、Fbg、PLT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TT、PT、a PTT、AT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体内存在高凝状态,早期抗凝或低分子肝素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从而缓解病情。  相似文献   

19.
吕洁  王太森  文晓芹  邓琼仙  孙先琳 《西部医学》2014,26(11):1477-147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65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并按照不同剂量分为A组21例、B组22例及C组22例3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3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及治疗10天后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凝血指标,同时观察出血倾向、肝功能及血小板变化.结果 3个不同剂量组治疗患儿临床疗效(短期1个疗程)相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治疗10天(约1个疗程)后24小时蛋白尿、凝血功能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小剂量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邢瑞平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9):44-44,95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选择同时具有皮肤症状、消化道症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西米替丁、葡萄糖酸钙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10~14d内消化道症状及皮肤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多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