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宫颈粒细胞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罕见的宫颈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学特点、免疫组化及治疗和预后进行探讨。结果宫颈粒细胞肉瘤以宫颈肿块为首要表现,形态学上肿瘤细胞弥漫分布,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圆形、椭圆形,染色质细腻,核分裂易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MPO、CD15、CD68和溶菌酶(+)。结论宫颈粒细胞肉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仅凭形态学易误诊为淋巴瘤、ES/PNET、小细胞癌等。了解其本质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进行恰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粒细胞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12例GS的组织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外周血、骨髓涂片检查及骨髓活检对全部病例进行FAB分型诊断。结果 12例患者均以淋巴结肿大、结外骨及软组织肿块为首发症状。组织学上瘤细胞核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少,核分裂易见,呈弥漫分布。骨髓活检示11例有幼稚细胞弥漫单一性增生,形态与髓外浸润的瘤组织相似。1例没有白血病的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显示瘤细胞表达CD45 100%阳性、溶菌酶100%阳性、MPO 92%阳性、CD68 83%阳性、CD34 42%阳性、TdT 17%阳性。CD15和Mac387仅表达在分化较成熟的粒细胞。CD3、CD45RA,、CD20、CD45RA、CD79A及CD30阴性。结合 外周血及骨髓涂片检查结果确诊1例为孤立性粒细胞肉瘤(非白血病性粒细胞肉瘤),11例为急性髓系白血病髓外浸润(白血病性粒细胞肉瘤),11例中1例为AML-Mo,2例为AML-M1,8例为AML-M2。结论 GS在石蜡切片上因其形态学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极其相似而容易造成误诊,免疫表型及全面的临床检查,特别是外周血、骨髓涂片检查及骨髓活检对明确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粒细胞肉瘤(GS)的病理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方法观察1例原发性宫颈粒细胞肉瘤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与预后。结果本例首发症状为接触性出血、宫颈肥大、质硬。B超示宫颈处有一大小为2.5 cm×1.7 cm低回声占位肿块。光镜示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由淋巴样细胞构成。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小,胞质少,核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CD45、MPO、CD43、溶菌酶和CD68均(+),Ki-67阳性指数70%。骨髓及外周血无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表现。结论宫颈粒细胞肉瘤十分罕见,初诊时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及小细胞性恶性肿瘤。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白血病性髓系肉瘤(NMS)的临床特征包括疾病的发病率、诊断、预后和治疗策略。方法:对我院近期确诊的1例牙龈NMS和NMS的文献资料进行复习和分析。结果:淋巴结、皮肤、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是NMS常见的髓外好发部位,本例发生于牙龈,为少见病例;患者初诊时易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NMS肿瘤细胞形态具有髓系细胞不同阶段分化特点,免疫组化示MPO、CD43和CD68等阳性;治疗首选蒽环类联合阿糖胞苷为基础的化疗。根据髓象与耐受情况加大阿糖胞苷的剂量,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为减少原发性NMS向ANLL转化并延长生存期,关键在于早期确诊和早期采用ANLL方案全身化疗。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18岁。因发现颈部肿块半年余于2005年9月26日入院。入院前1个月在其他医院行颈部右侧肿块活检,免疫组化示CD99(+)、MPO(+)、CD68(+),其余淋系相关抗原表达均阴性,诊断为(颈部)粒细胞肉瘤。患者入院时无发热、乏力等症状。查体:体温36、9℃,颈部双侧及下颌骨上下可及多枚肿大淋巴结,无粘连,活动度可,  相似文献   

6.
小肠粒细胞肉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如勇  吴运谨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6):409-411,I108
目的探讨小肠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小肠粒细胞肉瘤进行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小肠粒细胞肉瘤的特点是肿瘤浸润呈膨胀性生长,原组织构架可保留,组织常无广泛破坏;临床上表现为肠梗阻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胀。结论小肠粒细胞肉瘤常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同时或在其后发生;罕见的情况下,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开始出现之前形成。嗜酸性粒细胞的存在,常高度提示为小肠粒细胞肉瘤。免疫组化MPO、CD43、Lys和CD99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髓系肉瘤(M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婴幼儿皮肤髓系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组织形态、免疫标记及鉴别诊断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皮下见孤立性无痛性肿物,形态学显示皮肤真皮及皮下组织中大量瘤细胞浸润,弥漫成片,中等大小,胞界不清,浆少,核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核膜厚,染色质呈颗粒状等.免疫组化染色显示MPO、CD34、CD117均阳性,Ki-67(约30%+),CD3、CD7、CD20、CD30、TdT等均阴性.结论 发生于婴幼儿皮肤的孤立性髓系肉瘤较少见,大多数预后很差,但部分经积极治疗后可获得较长生存期.组织学上须与皮肤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尤文(Ewing)肉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粒细胞肉瘤(G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乳腺粒细胞肉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辅以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为育龄期女性,均因偶然发现乳腺无痛性肿块就诊.组织学显示,瘤组织由较一致的原始细胞组成,弥散浸润,细胞中等大小,呈圆形、短梭形及不规则形等,部分胞质呈嗜酸性颗粒状;瘤细胞核不规则,核仁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化:瘤细胞MPO和CD43(+),而CD3、CD20、CD30、CK、EMA和E-cad均(-).随访2例,1例病情稳定,1例死亡,另外1例失访.结论 发生于乳腺的粒细胞肉瘤罕见,预后差.组织学上需与乳腺浸润性小叶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NET)等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纵隔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sarcomas,GS)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1例纵隔GS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左上肢肿胀2周入院,胸部CT检查示下颈部左侧、左侧锁骨及左侧前上纵隔多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影,进一步行淋巴结B超检查、纵隔肿瘤活检术、骨髓活检及流式细胞检测确诊纵隔GS。予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方案化疗,病情缓解。结论纵隔GS十分罕见,易误诊为淋巴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MPO和CD68是诊断GS敏感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侧卵巢及宫颈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1例双侧卵巢及宫颈粒细胞肉瘤的病理标本,对其行免疫组化检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例双侧卵巢及宫颈粒细胞肉瘤患者(46岁),B超发现双侧盆腔包块,半年前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NLL-M2)。光镜下,可见双侧卵巢及宫颈肿块内中等大小相对一致的肿瘤细胞呈弥漫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细胞质少,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膜厚,核分裂象易见,肿瘤细胞间可见少量未成熟嗜酸粒细胞。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表达MPO、CD43、CD117、Ki-67(30%+)。结论:双侧卵巢及宫颈粒细胞肉瘤十分罕见,形态学易与其他小细胞肿瘤混淆,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粒细胞肉瘤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granulocytic sarcoma,GS)的起病方式、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例GS患者,对其起病方式、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9例GC患者中5例以无痛性肿块起病,其余4例分别表现为张口受限、腹痛、听力丧失...  相似文献   

12.
四例树突细胞肉瘤(附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树突细胞肉瘤(DC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描述一组DCS[包括2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1例交错突树突细胞肉瘤(IDCS)和1例朗格汉斯细胞肉瘤(LC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治疗及随诊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FDCS患者分别为19岁男性和45岁女性,均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起病,淋巴结病理诊断为FDCS,免疫组化为CD21(+)、CD35(+).2例患者经6个疗程CHOP(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地辛和泼尼松)方案化疗后均达到完全缓解(CR).男性患者在5个月后复发,女性患者随诊5个月仍为CR.1例IDCS患者为42岁男性,以副肿瘤综合征天疱疮起病,纵隔淋巴结病理诊断为IDCS,免疫组化为S-100(+),2个疗程CHOP方案化疗后死于肺部感染.1例LCS患者为54岁女性,以发热、淋巴结肿大起病,淋巴结病理诊断为LCS,免疫组化为CD1a(+)、S-100(+)和CD68(+),电镜观察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Birbeck颗粒,经4个疗程化疗后,疾病进展.结论 DCS是一组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FDCS、IDCS和LCS都具有独特的病理表现和免疫表型.大多数DCS为侵袭性病程,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3.
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提高对其诊治水平。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扁桃体滤泡树突细胞肉瘤的特征,总结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并复习文献加以分析。结果瘤组织常排列成结节状、旋涡状和席纹状,瘤细胞呈梭形合体状,核椭圆形,染色质点彩状,有小核仁。瘤细胞间常混有小淋巴细胞。瘤细胞CD35、S-100、CD68和Vim( ),CKAEI、CKAE3和IEA(-)。电镜下见瘤细胞胞质有多个长突起彼此相连。结论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发生于扁桃体者更为罕见,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4.
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化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加以分析总结。结果:瘤细胞呈弥漫性排列,细胞境界不清,呈“合体细胞”样,核椭圆形,染色质淡,空泡状或点彩状,有小核仁,并见病理性核分裂;瘤细胞CD21、CD35、CD68、S-100、LCA、CD56均阳性,CD117局灶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20%,HHF35、CD34、CD30、CK、CD20、CD3、CD43均阴性。结论:小肠系膜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是一种少见的中度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15.
CDX2在胃镜活检印戒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在胃印戒细胞癌和黄色斑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印戒细胞癌22例、黄色斑15例.行HE染色、AB/PAS组织化学染色及AEI/AE3、CDX2和CD68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 22例印戒细胞癌AE1/AE3全部( ),20例CDX2( ),CD68全部(-),21例AB/PAS( ).15例黄色斑CD68全部( ),其余均为(-).结论 肠型上皮分化标记物CDX2在胃黏膜活检印戒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粒细胞肉瘤(GS)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GS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1例接受CT检查,其中4例接受增强扫描;9例接受MR平扫,其中7例接受动态增强扫描;6例接受超声检查;4例接受FDG PET/CT检查。结果 27例GS中,14例为白血病性GS,5例孤立性GS,8例未知分型;15例多发,12例单发,共计40个病灶,其中软组织GS 13个,淋巴结GS 12个,胸腹膜及胃肠道GS 5个,生殖系统GS 4个,中枢神经系统GS 3个,骨及骨膜GS 3个。40个病灶中,29个形态不规则,27个边界不清;CT扫描11例,呈等或略低密度,病灶中心CT值均较外周稍低,4例增强后均明显强化;MR扫描9例,DWI显示均明显弥散受限,8例呈等T1等T2信号,T2WI上病灶中心信号强度较外周稍低,7例动态增强中6例呈速升缓降型。PET/CT检查4例,病灶均代谢活跃,2例见全身骨髓弥漫性代谢活跃;超声检查6例,均呈低回声,2例可见血流信号。结论 G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做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7.
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病例报告与文献复习。结果:CT:肝内巨大单发肿块。光镜;肿瘤细胞呈梭形及卵圆形,细胞间界限不清。免疫组化:部分肿瘤细胞CD21(+)和CD35(+)。结论:肝脏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罕见,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