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手术疗法。方法对28例30眼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的28眼中26眼解剖性成功,所有眼术后眼压均增高。随访20例21眼,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5眼。最终视力提高9眼,不变7眼,下降5眼。最终眼压正常14眼,增高4眼,低眼压3眼。结论视网膜脱离范围和PVR的严重程度是影响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功能预后的主要因素。及时治疗并保持眼压的稳定,可以保持和提高视功能。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术毕眼压测定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视网膜脱离术毕及术后眼压测量。探讨视网膜脱离术后眼压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41例视网膜脱离患者术毕时在手术台及术后1-5天用Perkins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每次测量眼压时连续测量两次,取平均值。结果 41只眼术毕与术后第1天及第2天眼压与健眼比较,术眼明显高于健眼。从第3-5天眼压与健眼比较,两眼眼压无显著性差异。术眼术后第1天因眼压高引起的并发症有12只眼(29.2%)。结论 视网膜脱离术毕眼压控制在2.8kPa,有利于视网膜复位。术后第1-2天有可能产生一时性的眼压增高,由此而产生的并发症很快会消失,不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脱离90例94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94眼各种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相关因素与疗效的关系及并发症。结果:治愈85眼占91%。复发6眼占6%。失败3眼占3%。术后视力提高者75眼(80%)。16眼视力无进步(17%)。视力下降3眼(3%)。本组19眼是正视眼发病率为20%。对侧眼视网膜脱离9眼,视网膜有各种变性41眼,有干性裂孔9眼。术后主要并发症是早期高眼压共18眼(60%)。结论:术前查找裂孔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视网膜脱离范围大或有黄斑裂孔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率高。近视眼是发生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眼或头部外伤是正视眼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巩膜外环扎术治疗硅油填充眼早期视网膜脱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瑞  栾洁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4):703-705
目的:观察巩膜外环扎术治疗硅油填充眼早期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对26例26眼行硅油填充术后早期(<15d)出现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巩膜外环扎及局部加压术。术后随访6~18mo,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视力及眼压情况。结果:患者26例26眼均存在下方视网膜脱离;22例22眼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4例4眼再次行硅油注入术;术后视力提高者22例22眼,视力不变者3例3眼,视力下降者1例1眼;环扎术后早期存在眼压升高现象,观察至3mo眼压恢复正常。结论:巩膜外环扎术是治疗硅油填充眼早期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148例眼视网膜脱离的平均眼压为11.24±5.04mmHg。视网膜脱离眼的流体动力学研究和pederson等动物实验表明。房水向后的“错向流动”正是视网膜脱离引起低眼压的原因。而148眼术后的平均眼压为17.76mmHg,说明房水后通道被修复。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其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资料与方法1.对象:2005年12月至2006年3月在我院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排除术前高眼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后未愈的患者,共30例(30只眼)术后发生高眼压。其中原发性视网膜脱离18只眼,糖尿病合并视网膜脱  相似文献   

7.
在眼后段手术后 ,慢性低眼压 (低于5mmHg)并不少见 ,其主要原因有视网膜脱离、以往有眼外伤和玻璃体手术史及C3以上的PVR ,然而在视网膜已复位眼也可发生慢性低眼压。慢性低眼压不仅可以引起患眼视力显著下降 ,还会导致眼球疼痛、眼球凹陷。视网膜脱离已复位和葡萄膜炎已静止的眼 ,其眼压仍低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清楚 ,但有些学者推测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玻璃体基底部对睫状体慢性牵引导致睫状体浅脱离和分泌减少。本文选择 8例 (8只眼 )睫状体牵引所致低眼压患者 ,进行了手术治疗。对象与方法 :8例患者排除存在视网膜脱离、睫…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低于0.1的发生频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5例120只眼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在术后视力低于0.1和大于等于0.1两群间,对可能影响术后视力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37只眼(31%)术后视力低于0.1.根据单变量分析,术后视力不良与术前黄斑脱离、眼内填充物填充、术后高眼压及术前未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根据多变量分析,术后视力不良与术前黄斑脱离及术后高眼压的关系更为密切.结论 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力低于0.1与术前黄斑脱离及术后高眼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高眼压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 对 13 0 4例 (13 2 5眼 )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发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高眼压的诊断标准为非接触式眼压计眼压≥ 2 5mmHg。 结果 有 40 9眼术后发生高眼压 ,发生率3 0 86%。其中术后 2周内 3 3 3眼发生高眼压占高眼压的发生率 81 41% ,术后 2~ 4周内 60眼发生高眼压 (14 66% ) 1月后 16眼发生高眼压 (3 2 6% )。其中C3F8填充组和硅油填充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3 1 3 6%和 2 8 84%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联合巩膜外环扎组和未环扎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43 94%和 11 0 2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无晶体眼组有晶体眼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5 1 0 8%及 2 9 3 5 % ,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和原发性及糖尿病性视网膜脱离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49 5 5 %、 2 9 18%及 2 7 77% ,三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PVRB级、C级和D级组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 2 4 60 %、 3 3 0 1%及 43 62 % ,趋势卡方检验有显著差异(P <0 0 1)。结论 高眼压是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巩膜外环扎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是发生术  相似文献   

10.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彦  毕宏生  王兴荣  王桂敏 《眼科》2005,14(4):244-246
目的评价巩膜外环扎、加压联合放液、冷凝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设计回顾性、非对照研究。研究对象13例(13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方法对13例(13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外环扎、加压、放液、冷凝等联合手术方法治疗,分析术后视网膜复位,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主要指标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状况。结果13例(13眼)术后均达到解剖复位,6例患者视力较术前提高,7例患者视力无明显变化,但自觉症状较术前改善。术后眼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术后随访至1年,未见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巩膜外环扎、加压、放液、冷凝联合手术方法治疗某些陈旧性视网膜脱离,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8例(11只眼),其中6只眼给予巩膜外加压术,5只眼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个月至1年,平均6个月,随访患者视力、眼压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1只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高眼压1只眼;除1只眼经巩膜外加压术失败后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外,视网膜均保持复位。结论对于原发性视网膜变性合并视网膜脱离可根据不同的病例特点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及硅油填充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3天内眼压升高的发生比例及危险因素。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8年2-8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连续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视网膜脱离患者135例。方法  使用回弹式眼压计测量患者术后2、4、6~8小时、1、2、3天的眼压。任何时间眼压≥25 mmHg定义为眼压升高。生存期定义为从玻璃体切除术结束至第一次眼压≥25 mmHg发生时的时间间隔(小时)。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术后3天内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可视化不同病因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生存概率。主要指标 高眼压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结果 135例患者中44例(32.6%)发生眼压升高,眼压升高在术后第1天发生率最高(20.2%)。Cox分析显示视网膜脱离的病因与眼压升高显著相关(P=0.006),以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作为对照,糖尿病性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和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发生眼压升高的风险分别为3.5 倍(P=0.002,HR=3.41) 和3倍 (P=0.010,HR=2.91)。糖尿病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和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和外伤性视网膜脱离(P<0.05)。结论 视网膜脱离患者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3天内眼压升高比例约占1/3,主要发生在术后第1天。对于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眼特别是糖尿病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及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者,术后第1天复查仍有必要性。(眼科,2022,31:27-3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方法:选取2014-02/2016-02收治的110例160眼的PDR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术后不同分期PDR患者视力改善情况、高眼压发生率,分析手术引发高眼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Ⅳ期、Ⅴ期、Ⅵ期PDR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发生47眼高眼压,其中术后1~2mo发生7眼、3~4mo发生12眼、5~6mo发生13眼、7~8mo发生7眼、9~10mo发生5眼、11~12mo发生3眼,总发生率29.4%。患者21眼(44.7%)经常规药物治疗后,眼压得到有效控制。6眼(12.8%)再做虹膜周边切除术重塑前后房交通后眼压恢复正常。7眼(14.9%)患者放出部分气体,眼压恢复正常; 6眼(12.8%)患者取出部分硅油眼压恢复正常。7眼(14.9%)患者行手术切除术配合局部糖皮质激素,眼压恢复正常。术前PDR分期、术前是否合并视网膜脱离、术中是否联合晶状体切除、术中是否眼内填充、术中是否行全视网膜光凝因素与术后高眼压发生有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合并视网膜脱离及术中眼内填充是引起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合并视网膜脱离、术中联合晶状体切除、术中眼内充填、术中行全视网膜光凝与DR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相关,其中术中联合晶状体切除、术中眼内填充与PDR分期是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标准化、个性化预防措施,竭力降低术后高眼压。  相似文献   


14.
视网膜脱离环扎术后眼前段缺血与迟发性高眼压一例胡月英,王建华,吴漠俊视网膜脱离环扎术后眼前段缺血及迟发性高眼压少见,我们于1993年7月诊治1例。现予报告。患者男,28岁,左眼视物障碍1周来诊。既往高度近视,未戴镜。入院时视力右眼0.3,左眼10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治疗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19例19眼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患者,行23G巩膜双通道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手术。术后随访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复位及并发症。

结果:患者17例17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成功率89%。术后1wk最佳矫正视力为手动/眼前~0.4。术后3d观察眼压升高>21mmHg者6眼,经降眼压治疗后均下降,术后3mo随访眼压为16.3~24.6mmHg。

结论:23G巩膜双通道硅油下视网膜复位术对早期简单的硅油填充术后视网膜再脱离有效、手术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发生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4031例(4031只眼)PVR低于C1级、行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眼眼压值、晶状体和玻璃体状态、视网膜脱离特征、是否伴发脉络膜脱离 等22个临床特征。4031例患者中,有2660例手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以上,其中72例 (72只眼)因为巩膜扣带术后[12~210 d ,平均时间(60.3±41.0)d]发生严重PVR导致视网膜再脱离,回到我科行第2次玻璃体切割术,纳入PVR组;从剩下的2588例患者资料中随机调取72例(72只眼)视网膜复位3个月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应用SPSS(10.0)软件将2组分析结果进行单元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视网膜脱离巩膜扣带术后严重PVR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巩膜扣带术前呈现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 (P<0.001),眼压低于7 mm Hg(1 mm Hg=0.133 kPa)(P<0.002),以及单一视网膜裂孔大小大于2个视盘直径(disc diameter,DD)(P<0.005)。 结论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巩膜扣带术前有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低眼压及单一视网膜裂孔大小大于2 DD可能是PVR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41-14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1/2018-09在我院行最小量巩膜扣带术的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4例54眼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mo,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眼轴、角膜散光等眼部参数情况,并根据术前视网膜脱离时间、脱离范围、是否累及黄斑和术后是否存在持续性视网膜下液(PSF)对术后BCVA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49眼(91%),其中29眼术后存在PSF。至末次随访时12眼(22.2%)BCVA提高,38眼(70.4%)BCVA无变化,4眼(7.4%)BCVA下降。术前视网膜脱离时间、脱离范围、是否累及黄斑和术后是否存在PSF对术后BCVA改善情况均有一定影响。

结论:最小量巩膜扣带术治疗陈旧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但是术后视力改善与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闭合性眼挫伤后低眼压的产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32例(32眼)闭合性眼挫伤后低眼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2眼中合并视网膜脱离14眼占43.7%,晶状体不全脱位12眼占37.5%,睫状体分离11眼占34.3%,外伤性虹睫炎7眼占21.88%。8例进行保守治疗,6例进行了睫状体复位正常。结论 眼挫伤后低眼压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脱离、晶状体脱位以及睫状体损伤,在处理并发症和睫状体复位后绝大多数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所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2008-01期间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急性视网膜坏死所致视网膜脱离患者15例(15眼),分析其视网膜脱离的特点,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行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行巩膜外环扎术10例,术中均行硅油填充术,术中视网膜出血2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4眼,高眼压1眼,低眼压1眼,取硅油后视网膜脱离复发1眼。术后6mo患眼最佳矫正视力除1眼放弃治疗外其余14眼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所致视网膜脱离的最佳治疗方法,对于部分病例,需联合行巩膜外环扎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眼内窥镜引导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伴有角膜混浊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我院13例(13眼)伴有角膜混浊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眼内窥镜引导下行玻璃体切割、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及玻璃体硅油或重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6~15个月,观察视力、眼压、眼前段及眼底视网膜复位情况。患者术前视力:无光感者2眼,光感者5眼,手动者3眼,数指者2眼,0.02~0.05者1眼。结果所有患者视网膜均平伏,裂孔均封闭。术中1眼玻璃体内发现术前未能诊断的非磁性异物(睫毛)。术后4眼早期眼压偏低,2眼一过性眼压增高,经观察或药物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无光感者2眼,光感者2眼,手动者2眼,数指者5眼,0.02~0.20者2眼。结论眼内窥镜扩展了玻璃体切割术的适应范围,提高了对伴有角膜混浊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尤其是伴有周边部视网膜裂孔者,实施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