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建阳市氟中毒病区的病情和防氟改水设施的使用情况,为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8~12岁儿童尿中氟含量,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患病调查,病区改水前后居民户饮用水中氟含量,病区改水工程运转情况。结果地氟病区8~12岁人群中未发现氟斑牙,尿氟均值为0.79mg/L,但仍有个别儿童尿氟较高。16岁以上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19.72%。新坪、留田病区改水工程运转良好,松原病区村原改水工程已损毁,村民饮用山泉水、井水及河水,部分井水超标,筛查村未发现高氟水。结论被调查的高氟病区各项指标比改水前有了很大的改善,达到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高氟病区村降氟改水措施较巩固,也进一步证实饮水型氟中毒实施改水措施的干预效果,为巩固防治成果需有维修资金和完善的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和掌握该县氟中毒病区的饮水现状,降氟改水工程的进度,积累科学资料。方法:调查组深入病区实地调查。结果:氟中毒重病区489人全部饮用高氟水;中等病区14 627人中56.43%的人饮用不安全水;轻病区10416人中48.02%的人饮用不安全水。结论:该县改水降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重视并加快降氟改水工程的建设是地氟病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刘安民 《中国校医》2001,15(6):439-440
氟斑牙是氟中毒在小学生身上唯一最早可见的体征 ,也是观察降氟改水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而饮水型病区防治氟斑牙的根本方法就是摆脱高氟环境 ,即改水降氟。为摸清改水后小学生氟斑牙和尿氟的情况 ,我们于 1999年进行了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在徐州市范围内选择改水 10年以上的 3个病区村(改水前饮水氟含量为 3.7~ 9.70mg L) ,根据改水工程后使用饮用卫生水情况分成 3种类型 ,A类 :常年饮用 ,B类 :间段性饮用 ,C类 :不经常饮用。1.2 方法 对每个病区村小学 8~ 12岁的小学生进行氟斑牙检查 (氟斑分类D…  相似文献   

4.
王素范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63-2064
目的为了搞清本溪市现阶段地方性氟中毒病情现状,进一步为地方性氟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自然状况、基本情况、所有防氟井使用情况、居民饮水氟含量进行调查,采用Dean方法调查病区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及尿氟含量检测。16岁以上居民临床氟骨症症状与体征调查。结果病区县共有改水井6眼井,停用1眼,5眼井正常使用,其中有1眼井水氟含量超标,分散式供水1个屯,平均水氟含量为0.81mg/L。饮用高氟水的人群儿童尿氟含量G±SG为(0.81±0.99)mg/L,儿童氟斑牙指数为0.3,成人氟骨症患病率为11.83%。结论经过20多年的防氟改水,虽然高氟病区的居民摆脱了高氟水的危害,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水氟含量超标,说明病区仍有部分群众受高氟水的危害,病情仍在继续发展,有关部门应把防氟改水工程进一步落实。  相似文献   

5.
饮水中氟含量对人体尿氟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水中氟含量对人体尿氟含量的影响吕维华为了解水中氟含量对人体尿氟排泄的影响。选择氟中毒病区的氟骨症病人(A)和正常人(B),已进行改水(C)或饮水除氟(D)且证实饮水氟含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地区人群作为调查对象。调查人群饮用当地水源均达7年以上。饮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阜阳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情变化,掌握高氟区实施和未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地区居民饮用水源氟含量变化情况,为改水降氟提供依据。方法建立了841个氟中毒病区村档案,按照"安徽省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2010年修订)"要求开展地方性氟中毒各项监测工作。结果 52处病区改水农村仍有42处水氟超标,调查2 850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0.41%;X线骨骼摄片1200人,成人氟骨症征象者9人。结论阜阳市各县区都有氟中毒病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氟超标严重。  相似文献   

7.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人们长期摄入环境中过量氟所造成的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饮水型氟中毒在湖北省主要分布于鄂东南和鄂北的29个县、市中,病区村(组)428个,氟中毒病区人口达48.73万人。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湖北省根据氟中毒病区的病情,有计划地开展改水降氟工作,病区村(组)针对当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通过打井、引河水、泉水等途径,改换高氟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和评价饮水型氟中毒重病区病情流行现状和改水降氟防治效果。方法按照山西省《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防治项目技术方案》,水氟测定采用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饮水氟化物的测定方法(WS/T106);尿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WS/T89);氟斑牙诊断采用Dean's法,并记录牙齿缺损情况;临床氟骨症诊断采用地方性氟骨症诊断及分度标准(WS192-2007)。结果监测点水源水氟含量76.47%的超标;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84.48%的超标;8~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39.94%,缺损型氟斑牙检出率为10.76%,氟斑牙指数为0.95;儿童尿氟几何均值为3.87㎎/L,标准差为1.78㎎/L,范围值0.95㎎/L~9.98㎎/L;成人尿氟几何均值为3.68㎎/L,标准差为1.62㎎/L,范围值0.97㎎/L~19.63㎎/L;成人临床氟骨症检出率为19.41%。结论忻州市部分氟中毒病区外环境水氟超标较为严重,致使饮水型氟中毒存在一定程度的流行,在局部流行还较为严重。其原因是由于改水工程年久失修,井管破损高氟水向井内渗透,造成水氟含量回升所致。为此,对损坏的改水工程要分期分批进行维修改造,以保障病区人群能及时饮用上合格的低氟水。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象山县局部地区居民因饮用高氟水引发地方性氟中毒。1984~1985年在全县开展氟中毒现状调查,确定全县5个乡24个村为氟中毒病区,均属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1986年起,县政府投资360余万元,进行修水库、引江水、封深井工程,兴建自来水厂6座,至1987年,24个病区村都开始饮用低氟水。为掌握地方性氟中毒病情动态变化,指导防治工作,现将本县改水降氟12年来的效果作一评价。一、对象与方法1.对病区8~15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普查;在个案调查中对有氟骨症征象者作脊椎、骨盆和肢体X线摄片。氟斑牙和氟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与掌握广东省五华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已采取改水降氟防治措施后的病情动态。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轻、中、重病区各1个,分别为转水镇维龙村、河东镇平南联裕村和河东镇太和塔下村,连续7a监测,观察氟中毒病情和饮水氟的情况;儿童氟斑牙采用Dean氏法检查。结果3个监测村的饮水氟含量都基本达到饮水卫生标准,但仍有个别群众饮氟超标的浅层井水;8~12岁学生氟斑牙患病率达到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2003年以后3个村8—12岁学生尿氟排泄量都稳定在1.50mg/L以内;成人氟中毒症状与体征、氟骨症X线检查未发现阳性病例。结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后,人群总摄氟量减少,只要坚持饮用低氟水,较快达到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改换水源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最有效的方法,但要规范、管理使用改水降氟设施。  相似文献   

11.
<正> 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正常机体的组成部分。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或食物),氟在体内蓄积,引起以牙齿和骨骼损害为主的全身慢性中毒——地方性氟中毒。进入体内的氟75%以上经肾排出,尿氟增高是摄入量过多的特异性指标,它作为诊断地方性氟中毒的条件之一。尿氟值受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延庆县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后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现状,以指导全县地氟病防治工作,笔者于2008年6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延庆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随机抽取3个村的63名8~12岁儿童和>16岁的664名村民为调查对象.用Dean氏法进行氟斑牙诊断,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氟、尿氟.3个监测村的饮水氟含量都达到饮水卫生标准,8~12岁学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25.4%,尿氟几何均值为1.20 mg/L,16岁以上村民的尿氟几何均值为1.39 mg/L.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通过改水降氟后,改水病区8~12岁儿童的氟斑牙检出率、平均尿氟水平得到较好控制,改换水源是预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饮水型氟中毒及改水防氟措施落实情况。方法按照《国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抽取轻、中、重病区监测点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水氟、尿氟、儿童氟斑牙情况。结果三种病区类型村的出厂和末稍水水氟值均<1.2 mg/L;轻、中、重病区氟斑牙患病率分别为23.08%、15.05%、7.35%。结论降氟改水后应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群众坚持饮用低氟水,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福鼎市白琳镇饮用高氟水降氟改水工程质量。[方法]按照福建省饮用高氟水降氟改水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实施方案对该镇进行调查,[结果]该镇尿氟、水氟及病情指标均达到病区控制标准。[结论]该镇降氟改水工程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和掌握赣榆县地氟病改水工程运行及地方性氟中毒控制现状。方法使用统一调查表,专业人员深入各病区村、水厂,现场查看改水工程资金使用账目及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对所有改水工程水质用氟电极测定含氟量。结果赣榆县共有12个氟病区乡镇,155个病区村。1983—2005年9月,共计完成降氟改水工程31个,完成113个病区村降氟改水工作,占病区总数的72.9%。现正常使用的有88个村,占病区村总数的56.8%。饮水含氟量≤1.0mg/L的改水村有76个,占正常使用降氟改水病区村的86.4%。占病区村总数的49.0%。也就是说还有51.0%的病区村在饮用>1.0mg/L的高氟水。结论赣榆县改水工程现状不容乐观,还有近51.0%的病区村民在饮用高氟水。今后还应加大工作力度,早日完成降氟改水任务,实现对地氟病区地氟病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电厂煤灰氟污染饮用水引起氟中毒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朝阳发电厂生活自备井及其所在地居民生活用井的水氟含量的监测结果表明,由于工业燃煤高氟污染地下水,可形成氟中毒发生的新类型氟中毒病区。高氟水源形成的特点:有明确的污染源;高氟井的分布与水氟含量随离污染距离增加而减少;被污染水源井的分布与排污水流径一致;饮水高氟有一段积累过程。饮水污染型病区与相同水氟自然高氟区相比,人群尿氟排泄量与自然高氟病区相一致;氟斑牙、氟骨症患病率低;患病程度轻,骨X线改变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中央转移支付项目(“项目”)抽到的仙游县原高氟水的4个病区村的改水工程进行质量督导检查及有关项目检测,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按《福建省饮用高氟水降氟改水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实施方案》(《方案》)开展改水工程质量及病情调查,测量水氟、尿氟、氟斑牙和氟骨症4个指标.结果 4个地氟病区村,覆盖人口2 405人...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新沂市为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病区分布于全市9个乡镇34个行政村,1995年始对高氟区实施了降氟治污改水。为评价降氟改水效罘,对改水10年后该地区水氟含量和当地8~12岁儿童尿氟含量以及氟斑牙患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氟饮水除氟动态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币存在由饮水所致氟中毒,病区人口约7200万[1]。因此,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中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保障病区居民能饮用到含氟安全的饮水。彻底改换饮水,以含氟正常饮水取代高氟水,无疑是理想办法,在有条件病区均应走这条防治道路。然而有些病区因种种原因难以找到适于饮用含氟安全饮用水.采用理化措施进行降氟将高氟饮水中氟降到安全水平,也是一种行之有效方法。理化降氟至今约有60余年历史,自30年代发现活性氧化铝和骨炭有吸附氟功能以来,这两种降氟剂已成为常用除氟滤料[2]。随着我国大面积开展防治地方性氟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永春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降氟的防治效果和改水工程运转情况,为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按《福建省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监测分析全县4个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村的水氟、尿氟和氟斑牙的发病情况。结果 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从改水前52.5%降到改水后14.8%,氟斑牙指数0.26;病区村水氟从改水前1.2~6.8 mg/L降到改水后0.08~0.14 mg/L,均值为0.10 mg/L,合格率100.0%;尿氟含量0.25~2.47 mg/L,几何均值098,尿氟合格率92.0%。结论 改水降氟措施取得明显效果,饮水型地氟病控制达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