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4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溶栓疗法和抗凝疗法。结果:溶栓疗法显效率为80%,抗凝疗法显效率为66.7%。结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尿激酶溶栓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双向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用尿激酶双向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12例已确诊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导管在血栓近端及经足背静脉同时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并应用肝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观察临床症状及深静脉造影等指标了解溶栓效果.结果:本组12例病人痊愈4例(33.3%);显效7例(58.3%);无效1例(8.4%). 结论:采取血栓近侧及远侧同时注射尿激酶进行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留置导管溶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临床治疗的难点,全身溶栓效果不佳,局部溶栓治疗以及综合治疗效果满意[1-4].作者通过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留置导管内溶栓治疗的护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喻芹 《中国临床护理》2014,6(6):479-48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较为普遍的周围血管疾病,多见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是深静脉血液循环受阻,回流不畅\[1\],导致血液在管腔内凝集所致。早期的溶栓治疗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至关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在溶栓过程中给予系统的护理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溶栓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截肢、瘫痪的发生率。现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药物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合并下腔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对8例(13条患肢)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患者采用导管溶栓治疗,此过程做好患肢护理、溶栓护理、病情及并发症观察。结果 5例(9条患肢)血栓完全溶解,3例(4条患肢)血栓部分溶解。结论保持患肢有效体位,严密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对提高下肢深静脉合并下腔静脉血栓溶栓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DVT发生后主要采用溶栓治疗,常规经上肢浅静脉注入溶栓药物,以溶解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栓,但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上为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采用经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检查及超声学检查心J。造影检查发现造影剂随着浅静脉迅速回流而很少到达深静脉,造影效果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经动脉溶栓临床效果。方法21例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接受经胭动脉置管并保留导管,注入尿激酶溶栓治疗,5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果21例患者均于24h内患肢疼痛、肿胀开始好转,14例患者1周内效果显著,行血管彩超显示血栓完全溶解,7例血栓部分溶解,1例于溶栓第3天突发小脑出血,紧急内科处理后未留后遗症。5例滤器均无变形、移位。结论经动脉置管保留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舍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2009年10月至2011年2月,对1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胭静脉顺行插管后予尿激酶溶栓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放下腔静脉滤器及溶栓导管,血栓完全溶解4例(33.3%),部分溶解8例(66.7%),无致死性肺动脉栓塞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结舍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黄坤 《当代护士》2013,(12):30-31
总结了29倒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加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术后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精心的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认为精心有效的护理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加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并进行溶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03年6月至2007年4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于治疗前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的20例患者,安放下腔静脉滤器后肺栓塞的发生情况,12例保留导管溶栓治疗。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入成功,溶栓治疗有效。随访1--24个月,滤器无移位,无肺栓塞发生。结论 对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可较好地预防肺栓塞发生。  相似文献   

1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因其可导致肺栓塞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抗凝、溶栓迄今仍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方法.我院自2005~2007年采用单纯抗凝、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活血化瘀、益气活血中药和溶栓抗凝等西药治疗并评定防治效果.结果 50例患者,治愈38例,显效9例,有效3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治疗、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抗凝、溶栓和手术治疗取得较好地效果,1例药物治疗效果一般。结论: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手术前后应多加预防,同时应根据血栓部位和病情长短选择个性化地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逐年增加[1].DVT发生后主要采用溶栓治疗,常规经上肢浅静脉注入溶栓药物,以溶解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栓,但治疗效果欠佳.临床上为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采用经下肢顺行性静脉造影检查及超声学检查[2].  相似文献   

15.
总结介入置管溶栓配合中医药辅助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经验,在护理上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中医药,对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消除介入治疗后的残留血栓、促进侧枝循环建立、防止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联合足背浅静脉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的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为对照组,同法选择2011年1-12月该院收治的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溶栓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深浅静脉联合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药物使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治疗的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少、用药量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深浅静脉联合置管溶栓治疗能使药物充分达到血栓部位,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注射尿激酶溶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护理对策。方法 从2000年开始对所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实施溶栓前、溶栓中、溶栓后全程护理及出院后健康指导。结果 对9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全程护理,69例痊愈,25例好转,2例无效而转院。结论 对DVT进行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大部分患者能恢复正常生活及工作。  相似文献   

18.
单爱静  张轶芸 《现代护理》2005,11(22):1951-1952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总结1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腔静脉滤器置入及介入导管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及护理。结果19例下腔静脉置入术加导管溶栓治疗的患者均得到有效的治疗,患肢肿胀消退,且未发生肺栓塞。结论早期及时的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并发肺栓塞的关键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改良支具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中预防不良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将经腘静脉穿刺置管行溶栓治疗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后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良支具固定患肢。结果观察组腰背部酸痛、导管和输液接头脱开、皮肤压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过程中,使用改良支具固定溶栓下肢,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胸外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 对6例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药物溶栓治疗,同时应用肝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观察临床症状、彩超及深静脉造影等指标了解溶栓效果.结果 本组6例患者经治疗治愈4例(66.7%),显效2例(33.3%).结论 采取尿激酶配合肝素、阿司匹林、潘生丁等药物治疗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