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就近年来针刺足三里穴防治疾病的实验研究,简述如下。针刺足三里可治疗环磷酸胺所致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其中以针刺smin的作用最为明显。同时,也从一个侧面为足三里能防病保健提供了理论依据。“吃针刺激大鼠足三里穴引起的抗胆碱的作用表明,测定其唾液分泌量、心率、呼吸频率和胃液的PH值,与对照组动物相比,对乙酸胆碱的各项反应均被抑制,可能是由某种未知的体液性因素来调节的。[’j针刺不同经络对穴位内K”、Na”、Ca“、H”的动态变化中观察到,在针刺同一穴位时确有K”的增高,同时伴有Na”的同步下降,反之,K“… 相似文献
2.
3.
针刺足三里穴治疗胸痛60例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循经取穴的原则,针刺足三里穴治疗不同原因的胸痛,迄今共收治60例,止痛有效率为98.34%。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60例中除2例住院外,其余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之间。发病部位:右侧34例,左侧25例,两侧者1例。职业:工人50例,干部8例,家务2例。病因:胸壁软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经穴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效应及累积效应。【方法】将105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非穴组、内关组、太冲组、光明组、太溪组、蠡沟组,每组15只。各针刺组以毫针刺入相应穴位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共15次;模型组不予针刺。各组大鼠分别在针刺l、3、7、15 d时进行血压测量。【结果】非穴针刺无明显降压作用。针刺3、7、15 d时,太冲组、内关组、光明组S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下降幅度均显著大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15 d时,太冲组SBP降幅显著优于内关组、蠡沟组、太溪组、光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冲组DBP、MBP降幅显著高于太溪组、光明组(P0.05),与内关组、蠡沟组大鼠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针刺1、3、7、15 d时,太冲组SBP、DBP、MBP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针刺15 d时SBP降幅优于针刺1 d、3 d、7 d,DBP、MBP降幅优于针刺1、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太冲穴对SHR血压的调节作用优于针刺内关、太冲、光明、太溪、蠡沟等单穴和"非穴",且针刺降压作用具有一定的时间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5.
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扶正固本、延年益寿等功效,本文从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角度,阐释针灸足三里穴防病治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7.
不同针刺手法对脾虚模型兔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针法对兔血清胃动素及胃泌素含量的作用,实验用补法和泻法针刺健康兔及利血平化类脾虚模型兔一侧“足三里”穴。利用放射免疫法观察其针刺前后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脾虚组的血清胃动素的含量,无论用补法或泻法,针刺前后的自身比较以及针前组间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或P<0.005、P<0.025)。对照组和脾虚组的血清胃泌素只有针前针后的自身比较才有差别(P<0.05或P<0.01)。两种针刺手法之间的比较,上述两个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补法和泻法均能提高健康兔及利血平化类脾虚模型兔的血清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手三阴经原穴和非穴对高、低血压模型大鼠血压的影响,研究代表不同经脉的原穴对血压影响的特异性及针刺作用的双向性。【方法】研究分为高血压部分和低血压部分。2部分均分为手三阴经原穴组、非穴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每组6只。除了模型组和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针刺治疗,连续7 d。治疗结束后所有动物均进行血压(BP)检测,每只大鼠连续测量5次,取平均血压值。【结果】1原穴降压作用特异性的比较:各组大鼠各时间点血压均高于空白组,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其中神门组与太渊组降压效果较大陵组和非穴组显著(P0.05),神门组与太渊组降压效果相仿(P0.05),大陵组降压效果与非穴组相仿(P0.05)。2原穴升压作用特异性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各时间点血压均显著低于空白组,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针刺具有一定的升压作用。其中,非穴组血压显著低于手三阴原穴组(P0.05),神门组与大陵组升压效果相仿,但高于太渊组(P0.05)。【结论】针刺对高、低血压均有良性调整作用,手三阴经原穴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优于非穴,且神门的双向调节作用最明显,表明原穴具有一定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比较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对正常大鼠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NTS)神经元放电的影响,阐明NTS在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运用细胞外记录神经电生理学方法,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等穴时NTS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结果NTS内神经元对针刺刺激主要以呈兴奋性反应为主;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NTS内兴奋性神经元出现率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针刺内关、足三里穴组兴奋性神经元频率变化率亦显著高于针刺偏历、合阳穴组(P<0.01)。结论NTS是针刺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的整合中枢之一;经穴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针刺对实验性大鼠胰岛素抵抗的逆转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针刺对实验性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素抵抗的逆转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3组,每组8只。采用高糖饲料喂养方法复制胰岛素抵抗模型;观察针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以及肾俞等穴位对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浆胰岛素(PI)以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的FBG、PI均较正常组升高,而ISI则降低(均P<0.01);给予针刺治疗后,模型大鼠的FBG、PI均下降,而ISI则上升(与模型组比较,均P<0.01)。[结论]针刺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的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观察肩髃穴治疗外踝关节扭伤的增效作用。方法:将73例外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肩髃穴针刺和局部穴位电磁疗,对照组仅采用局部穴位电磁疗。结果:本组资料中,治疗组治愈率为67.4%,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治愈率为36.4%,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0.01)。结论:针刺肩髃穴对外踝关节扭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X线观察针刺足三里对胃蠕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21例胃脘痛患者针刺足三里前后,观察了胃蠕动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以胃脘痛分型中例数最多的中虚型为观察对象。其标准是:胃脘隐痛、喜按、得食则安、面黄肌瘦、神倦、脉细或软弱。体质较健,无严重心、肝、肾等病者。造影剂量:按医用硫酸钡150克,糖15克,淀粉5克,水100毫升进行配制。观察方法:患者于隔日晚餐后至检查日早晨禁用任何饮食。(一)观察项目:(1)波速:取10厘米长铅丝一根,在荧光屏上,一端置于胃幽门处,另一端沿胃大弯而止于另一点,观察蠕动通过此10厘米铅丝所需要的时间,即为该蠕动波的波 相似文献
14.
足三里穴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针灸治疗上具有扶正固本的足三里穴为例,概述其对机体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控的影响,以此阐述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世界卫生组织(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癌性疼痛(简称胃癌痛)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上治疗胃癌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中重度胃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对照组仅釆用WHO三阶梯止痛法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釆用癌痛数字分级法(NRS)、生活质量量表[QOL-BREF(WHO)]、抑郁自评量表(SDS)来评价2组患者疗效,并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的止痛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太冲、合谷穴配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胃癌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三阶梯止痛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对健康青年人的注意网络测试(ANT)效率的影响。方法对40名健康在校大学生针刺双侧足三里穴,运用注意网络测试,分别在针剌足三里穴前和针刺足三里穴后各进行一次注意网络效率的检查。结果注意网络检查结果显示,与针刺前相比,针刺足三里穴后警觉网络效率显著提高,足三里穴针刺前、后分别为(33.20±2.88)ms、(45.60±3.49)IriS,t=4.125,P〈0.01;针刺足三里穴后执行控制网络效率提高,足三里穴针刺前、后分别为(97.67±4.66)ms、(87.97±4.21)ITIs.t=2.638,P〈O.05;针刺足三里穴后总反应时显著缩短,足三里穴针刺前、后分别为(590.57±12.80)ms、(559.13±10.66)ms,t=4.848,P〈0.叭;而足三里穴针刺前、后的定向网络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足三里穴后可提高注意网络的警觉网络和执行网络的效率,而定向网络效率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对198例患者行针刺足三里穴,观察胃肠功能改变状态,并选择资料完整的60例予以分析。针刺足三里可使胃肠蠕是性加强,紧张者缓解。人为改变胃功能对良恶性病的鉴别诊断,可提供晨常有价值的资料,从而提高了X线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采用逆向碰撞技术,针刺兔“足三里”穴,探讨不同深度传入冲动纤维类型以及提插、捻转两种手法与神经冲动传导之间的关系。针刺兔“足三里”穴的浅、中、深三层,C类复合动作电位分别衰减25.03±7.27%,3.33±1.49%,3.18±1.45%,浅层与深层比较P<0.01,浅层与中层比较P<0.01;AB类复合动作电位分别衰减26.98±8.43%,20.31±5.55%,7.18±5.22%,浅层与深层比较P<0.05。可见C类和AB类纤维传入冲动在浅层占优势,古人提出穴位分三才补泻,从神经纤维在各层的分布偏重及传入冲动量的不同来分析,有其一定的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针刺兔“足三里”穴,在C类纤维上进行提插与捻转手法比较,其冲动传入短时反应与长时反应的比例提插手法为1:3.8,捻转手法为1:2.8,但衰减值的比较由于观察例数少,未有统计学意义,似可认为提插手法的针后反应比捻转手法长,结合临床针感情况分析,提插手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9.
针刺足三里对狗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15只健康家犬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穴组和足三里穴组,观察了针刺家犬双侧足三里穴对抗静注L-NAME所导致的小肠运动亢进的作用,结果显示:针刺足三里穴对运动亢进的小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和对照穴组相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实验亦观察了针刺足三里穴对相对静息状态下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发现针刺足三里穴可加强静息状态下的小肠运动功能。提示足三里穴对狗小肠运动功能有双向调节的作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捻转补法和平补平泻法针刺健康和类脾虚模型兔的“足三里穴”,观察针刺前后血糖、血脂、血钙的水平。结果表明:针刺能使健康兔类脾虚模型兔血糖含量升高(P<0.01),血清总胆固醇、血清钙水平无变化,对上述三项指标,两种手法差异无显著性。针刺对健康兔血清甘油三酯影响不明显,但对高甘油三酯的类脾虚模型兔有降脂作用(P<0.05),且补法优于平补平泻法(P<0.05),符合“虚则补之”的治则。提示,针刺效应可能与针刺手法和机体机能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