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燕振中 《山东医药》2006,46(10):42-43
分别测定不同时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的平均血浆浓度的变化。结果心肌再灌注6h及再灌注24h,CABG组患者CK-MB、cTnI血浆浓度较OPCAB患者明显增高。认为CABG对心肌的损伤程度较OPCAB严重,OPCAB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70岁以上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应用传统CABG因体外循环能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70岁以上患者CABG仍是本领域的难点之一。我们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比较≥70岁与〈70岁患者OPCAB的手术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常规CABG)术后5年血管桥的通畅率。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间40例单独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地被分为OPCABG组和常规CABG组。OPCABG组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CABG;常规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完成CABG。两组术前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利用双源CT造影检查及CT图像后处理,研究两种术式各条血管桥的通畅情况。结果常规CABG组及OPCABG组左乳内动脉(uMA)到前降支(LAD)的通畅率都达到100%,静脉桥的通畅率分别为93.87%和94.2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PCABG旁路血管桥的3~5年通畅率可以和常规CABG相媲美。OPCAB治疗冠心病的初期结果显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留观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与体外循环下行CABG对患者心肌和肾功能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50例)和体外循环组(50例)分别在不停跳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2008年8月,我们共为8例冠心病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从A)患者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效果满意。现介绍术中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李德才 《山东医药》2005,45(33):62-63
有证据表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能够显著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心脏和全身各重要脏器功能损害,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近期急性心肌梗死和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尤其是具有各种体外循环高危险因素、糖尿病、肾肺功能不全以及高龄的患者.其近远期效果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无差别.目前,OPCAB已被国内外心外科学界所广泛接受.在全世界各大医院及心脏外科中心均有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 收集2012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3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19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13例。对患者手术方法、桥血管的选择及住院时间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搭桥3.5根,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29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3例症状较术前减轻,住院一段时间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较高,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高龄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特点.方法 对近8年来32例75岁以上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其中行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5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占12%),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二尖瓣置换3例(占9%).结果 32例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无院内死亡,平均术后气管插管时间12 h,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4 d,术后住院时间18 d,术后引流量831 ml.共有29例次术后发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20例随访3~88个月,晚期死亡3例(占9%),其中因心脏病死亡2例(占6%).结论 高龄冠心病病人只要一般情况好,无严重肺、肝、肾和脑疾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不停搏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为高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董家寿 《山东医药》2009,49(25):100-101
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式,是冠脉多支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体外循环带来的全身炎症反应及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近年来不停跳冠脉旁路移植术(0PCABG)发展迅速,成为外科治疗冠心病的发展趋势.2005年1月~2008年10月,我们共完成CABG45例,其中0PcABG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LVEF≤35%)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3例有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冠心病患者行CABG的临床资料,其中合并左主干病变18例,合并室壁瘤6例,合并室间隔穿孔1例;16例采取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死亡2例,21例患者治愈出院。随诊6~36个月,无死亡.2例患者有心绞痛发作。结论CABG术对有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的冠心病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效果取决于存活心肌的多少和可再血管化血管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出现多种不同术式以满足临床上的各种需求,其最终目的都是重新恢复远端缺血心肌的血运。血运重建越来越呈现出创伤小、风险小、效果好、多种技术交叉的趋势,从而更好的缓解心绞痛症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目的。目前心脏外科领域除了传统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外,还有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与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相比,心肌损伤和术后出血较少,但仍有发生。2002年6月~2003年12月,我们在10例OPCAB中应用抑肽酶,预防OPCAB心肌损伤及术后出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17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下CABG组(On-pump组,n=85例)和非体外循环不停跳CABG组(Off-pump组,n=85例)。观察两组患者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差(AaDO2)、呼吸机辅助时间、正性肌力药物使用量及时间、术后24 h出血量、输血量及心肌酶值。结果 Off-pump组在出血量、输血量、辅助呼吸时间、呼吸指标均明显优于On-pump组,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时间及心肌酶值显著少于On-pump组(P<0.05,P<0.01)。结论 采用非体外循环进行CABG治疗冠心病优于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在单一高手术量心脏外科中心,有经验术者行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的近期安全性结果。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31 075例在阜外医院由有经验术者(既往CABG完成超过100例)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 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1岁.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4.7%.合并瓣膜病变11例,合并室壁瘤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7±14)%.5例急诊手术,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248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术中改施体外循环6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 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3.31个.4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3例(1.07%).结论 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与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术后3-4年时血管桥的通畅率。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2月间40例单独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资料回顾性地被分为OPCABG组和CCABG组。OPCABG组通过胸骨正中切口,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完成CABG;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完成CABG。两组术前的一般情况无明显区别。利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造影检查及CT图像后处理,研究两种术式各条血管桥的通畅情况。结果:CCABG及OPCABG组在左乳内动脉(LI MA)到前降支(LAD)的通畅率分别达到94.1%,94.4%,后降支(PDA)为88.2%,91.6%,钝缘支(包括对角支)的通畅率分别为88.9%,90.9%,静脉桥的通畅率为87.8%,88.0%,动脉桥的通畅率为85.7%,91.3%。各组间统计差别均无显著性。结论:OPCABG旁路血管桥的3-4年通畅率可以和CCABG相媲美.OPCAB治疗冠心病的初期结果显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留观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它的普及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7.
薛军  陈晓英 《心脏杂志》2015,27(1):71-72
目的:比较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我院40位择期行CABG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分别在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术前及术后1、3、7 d测定血肌酐值并计算肌酐清除率。结果: 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血肌酐值显著高于非体外循环组,其肌酐清除率较术前显著下降。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前者更易加重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手段[1]。体外循环下CABG需要正中劈开胸骨,创伤大,恢复较慢。为了减少创伤,较多学者开始尝试微创CABG。1994年,Subramania等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报道了经左胸小切口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nimally invasive direct coronary arterybypass,MIDCAB)的早期经验。之后,该术式迅速在欧美推广。1995年,美国心脏协会(AHA)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我们在体外循环(CPB)下为9例肾功能不全(RJ)的重症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均应用了改良超滤(MUF)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能有效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临床症状。序贯吻合和单支吻合是CABG两种不同桥血管吻合方式,早期大部分研究发现序贯桥较单支桥具有更好的远期通畅率。但早期研究多局限国外临床资料,且以体外循环下实施为主。对于非体外循环下CABG和国内实际情况,缺乏有力的说服力。本文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就序贯和单支吻合的应用及两者临床效果之间的比较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