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提高骨折治疗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2000年至2007年我院共收治有77例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患者。男48例,女29例,年龄1.5岁~78岁。股骨干骨折26例,胫骨30例,肱骨干12例,尺骨6例,桡骨3例,粉碎性骨折行钢板或髓内针内固定辅以钢丝环扎固定65例,大螺旋形或长斜形骨折行螺丝钉辅以钢丝环扎内固定12例;同期行钢板或髓内针固定205例。结果:采用AO组织骨折愈合标准术后6个月进行骨折愈合评定。用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出现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14例,对照组不愈合6例,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钢丝环扎辅助内固定可能加大骨折术后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三种固定方法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说明严格执行手术操作规程,掌握手术适应证的重要性。方法治疗肱骨中段闭合性骨折共30例,分别采用闭合穿针单臂外固定器及小夹板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和切开复位钢丝环扎、螺钉内固定,每组各10例。结果采用单臂外固定器及小夹板外固定组完全骨性愈合,恢复正常功能,不用二次手术取内置物,医疗费用少。钢板螺钉内固定组,1年后取内置物,功能恢复,但医疗费用较大。螺钉、钢丝环扎内固定组,均愈合不良,1例行二次手术,改用钢板螺钉内固定并植骨术,1年后功能恢复;1例在术后钢丝断裂,骨折移位,又二次改为钢板螺钉内固定加植骨术,以后因桡神经损伤而致残。结论肱骨干骨折应尽可能选择不损伤或少损伤骨折周围软组织,尽量不剥离或少剥离骨膜,固定牢固而稳定的方法,以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移位性锁骨骨折采用不同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8年9月~2012年1月间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945例,其中应用髓内针固定415例;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30例;“8”字钢丝内固定65例;钢板内固定435例。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平均12个月。未发生感染。克氏针组6例出现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记忆合金环包器内固定组出现1例骨折不愈合,钢板内固定组出现2例骨不连钢板断裂,均再次手术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手术后愈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髓内针固定组优良率93.97%,记忆合金环抱器组优良率93.33%,“8”字钢丝内固定组优良率92.30%,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99.31%。结论:钢板内固定具有良好的效果,锁定钢板应用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而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应由患者身体状况、骨折部位、骨折粉碎程度而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保留原有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植骨治疗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带锁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性骨折不愈合患者,男20例,女3例,年龄21~63岁,平均33.7岁.骨折部位:股骨干16例,胫骨干4例,肱骨干3例.初次手术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15例,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针固定8例.骨折不愈合的时间为带锁髓内针固定术后9~38个月,平均17个月.X线示肥大性骨折不愈合14例,萎缩性骨折不愈合9例.均采用保留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松质骨植骨术治疗.术中检查均证实骨折端存在旋转不稳定.结果 随访时间7~35个月,平均14.5个月.23例患者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为8~20周,平均14周.无感染、内固定松动或断裂等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保留原有髓内针附加钢板固定加植骨术可有效消除髓内针术后旋转不稳定,是治疗髓内针术后骨折不愈合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再骨折为一严重的并发症,处理也较棘手。我们自1987年至1996年10月,收治内固定术后再折病人16例,现作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6例,男15例,女1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62岁。股骨骨折9例,胫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1例、尺桡骨骨折1例、髌骨骨折1例。骨折内固定方式有普通钢板10例,移行钢板2例,加压钢板1例,V型髓内针2例,钢丝环扎1例。再折时  相似文献   

6.
<正> 肱骨干骨折在手法不能复位或合并神经损伤时,须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内固定采用钢板或髓内针。现将我院近十年内手术的肱骨干骨折59例,对钢板和髓内针内固定分析比较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手术治疗的肱骨干骨折59例,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61岁,平均年龄28.2岁。男性31例,女性38例,左侧27例,右侧32例。钢板内固定组33例,其中粉碎性骨折17例,开放性骨折6例;髓内针内固定组26例,其中粉碎性骨折6例、开放性骨折4例、陈旧性骨折2例。59例中术前伴桡神经瘫者11例,钢板组7例,髓内针组4例。钢板组中有3例术后6个月后仍未恢复。钢板组多用4孔或6孔。钢板内固定组术中损伤桡神经6例,术后1~2个  相似文献   

7.
彭文学  李雪红 《吉林医学》2012,33(35):7719-77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4例,按Vancouver分型,其中,B1型3例,B2型1例。1例B1型采用钢丝环扎固定;2例B1型骨折采用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自体髂骨混合植骨;1例B2型保留假体行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钢丝内固定及自体髂骨植骨术。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4例患者骨折达骨性愈合,未发生骨折不愈合和术后感染。随访Harris评分比术前明显提高,平均82分,所有患者均可下床行走。结论:假体选择不当、术中追求假体与股骨皮质紧密配合强行击入假体柄、外伤等是造成人工髋关节置换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主要原因。采用骨折切开复位,异体皮质骨板加钢丝环扎、自体髂骨混合植骨不但能提供良好的固定支撑作用,而且长条异体皮质骨作为生物接骨板恢复假体周围骨折骨量并且没有应力遮挡效果,可促进骨折愈合,是一种有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及术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併发症的预防及早期功能康复问题?椒?对245例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髓内针固定80例,加压钢板固定130例,多枚螺钉加钢丝15例,髓内针加钢丝15例,多枚螺钉5例。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9年(平均6年零4个月)。所有骨折手术后6周~12周临床愈合。多枚螺钉固定一例术后2月再骨折,再次手术后3个月骨性愈合。一例针尾感染,经拔除髓内针和局部换药后愈合。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弯曲、断裂;无一例发生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骺板早闭及功能障碍。结论:小儿股骨干骨折不应一律视为手术禁忌,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具有达到解剖复位、住院时间短、费用低、早期活动、功能恢复快等优点。但多枚螺钉内固定要慎用。  相似文献   

9.
岳中斌  伍江波 《吉林医学》2012,33(3):556-557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的原因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1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再骨折患者进行重新手术内固定加植骨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1例患者经加压钢板或带锁髓内针重新作内固定,均临床愈合,2例Ⅱ期内固定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加压钢板或带锁髓内针重新作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效果良好,可避免应力遮挡,从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临床常用4种内固定方法对髌骨移位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26例不同病因所致的新鲜髌骨移位骨折者,按手术方法分为钢丝环扎组19例,AO张力带组41例,钛合金髌骨爪组23例,可吸收线张力带组43例,分别从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术后8周、24周疗效等方面对不同内固定治疗方法比较和分析。结果术后8周随访,4种内固定术中AO张力带组和钛合金髌骨爪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其他2组(P〈0.05),钢丝环扎组骨折愈合时间最长,关节功能优良率最低(P〈0.05)。钛合金髌骨爪组与可吸收线张力带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6个月随访,钛合金髌骨爪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高(P〈0.05),其次为可吸收张力带组与AO张力带组,钢丝环扎组关节功能优良率最低。AO张力带组好于钢丝环扎组但显著低于钛合金髌骨爪组及可吸收张力带组(P〈0.05)。结论钢丝环扎内固定术后愈合时间长,关节功能差,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AO张力带内固定与钛合金髌骨爪内固定术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其它组,是一种优良的内固定方法;可吸收线张力带在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上好于传统钢丝环扎,完全可替代钢丝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林庆波  刘锋  闫秀中 《中外医疗》2009,28(25):11-12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我院骨科于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36例髌骨骨折患者。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达到骨性愈舍,无一例克氏针松动或滑行致钢丝滑瓦,膝关节屈伸正常或接近正常,无股四头肌乏力,偶有膝关节疼痛,其中优29例,良6例,优良率达到97.2%。结论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是临床治疗髌骨骨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加长亚洲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结合钛缆环扎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斜形及螺旋形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22例股骨转子下长斜形及螺旋形骨折患者,按Zickel分型均为1B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4-78岁,平均66.3岁。均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加长PFNA结合钛缆环扎术治疗,术后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9-16周,平均12.4周。均未出现感染、髋内翻畸形、下肢外旋及短缩畸形、螺旋刀片切割股骨头、股骨干骨折、内固定失效及延迟骨愈合等并发症。患者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0.9%。结论:PFNA结合钛缆环扎术治疗股骨转子下长斜形及螺旋形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附加钢板治疗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JZ  Sun TS  Liu Z  Li LH  Ren JX  Liu SQ  Xu ST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7):1902-1906
目的 探讨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的原因及附加钢板的手术适应证.方法 1998年4月至2009年4月,应用附加钢板治疗14例髓内钉固定后长骨干肥大性骨不连,其中股骨干9例,肱骨3例,胫骨2例.2例为骨干上1/3,6例为骨干中1/3,6例为骨干下1/3.采用4~6孔钛合金限制接触性窄动力钢板,4~6枚皮质骨螺钉固定.8例骨不连间隙>5 mm,5例采用单纯髂骨植骨,3例围骼生和髂骨混合植骨.6例<5mm,3例植入固骼生,另3例将修整的骨痂重新植入.术后保护性活动防止主钉断裂失效,逐渐恢复术前活动水平,术后1、3、6、12个月临床及影像学随诊.结果 8例取髂骨植骨和附加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共60~120 min,出血量100~300 ml.6例单纯附加钢板手术时间40~100 min,出血量60~100 ml.供骨区疼痛5例,3例1个月内缓解,2例3个月后缓解,无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6例术后6~11个月取出髓内钉和钢板.结论 旋转不稳定是导致肥大性骨不连的原因,股骨、胫骨骨骺端肥大性骨不连、粉碎性骨折骨不连以及肱骨干骨不连是附加钢板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典型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6例不典型感染患者进行内固定物取出、病灶清除、应用敏感抗生素等综合治疗。结果6例获3~14年(平均7年)随访,感染无复发,骨折均愈合。结论股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典型感染不易发现和诊断,需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固定5例,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8例,重建髓内钉固定5例,顺行髓内钉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6例。比较上述几种内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32~60个月,平均40个月。21例股骨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2个月,3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24例股骨干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5.8个月。未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12例中,3例出现股骨颈不愈合,4例轻度髋内翻畸形。结论加压钢板加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简便易行,在实施固定术前用克氏针临时固定股骨颈骨折可避免股骨颈骨折再移位和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5月-2008年9月应用手术治疗的14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男性9例,女性5例。受伤原因:交通伤13例,高处坠落伤1例。14例中股骨干上1/3骨折2例,股骨干中1/3骨折9例,股骨干下1/3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按照Garden分型:Ⅱ型8例,Ⅲ型5例,Ⅳ型1例,开放性骨折3例。全部病例均行内固定,其中采用股骨重建钉内固定4例,股骨髁上髓内钉+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8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2例。结果术后随访10个月-5年,平均18个月。股骨颈骨折漏诊3例(漏诊率21.4%)。股骨干骨折愈合时间为14—22周,平均18周。股骨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9周,平均16周。随访期内未见骨折固定位置发生改变,无内固定断裂、股骨头缺血坏死、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2例患者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高能量损伤造成股骨干骨折有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可能,必要的影像检查可避免漏诊。采取恰当的内固定方法治疗,能得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捆绑带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捆绑带对动物模型骨折愈合过程中是否存在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建立股骨干非负重骨折动物模型,对照组和实验组均采用髓内固定,实验组在骨折部位加用捆绑带捆绑固定,于术后2、4、6周行大体观察、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组织学等检查进行比较,观察捆绑带在骨折固定中的作用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在各观察时段各有1例出现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术后2、4周捆绑带组外骨痂相对少,两组在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无差别;术后4周捆绑带组光镜下新生骨小梁生长优于对照组,成骨细胞数多于对照组;术后6周对照组骨密度测定、骨痂前后直径明显大于捆绑带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4.243,15.909,P〈0.05~0.01);光镜下捆绑带组骨痂较对照组显示更成熟并开始向板层骨转化,骨结构更致密,骨小梁排列更整齐。结论:在保持适宜的束缚力的情况下,捆绑带可以有效地维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避免出现骨折移位或畸形愈合,保障骨折正常的愈合,对于骨膜以及骨折部位血运没有异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寻找易于操作并具有良好固定作用的内固定器械。方法 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四肢各类管状骨骨折共26例,其中股骨干骨折9例,肱骨干骨折1例,尺骨骨折3例,尺挠骨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3例,掌骨骨折2例,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并内固定断裂1例。结果 随访3~12月,平均6个月。1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1月骨折端有多量的骨痂,但骨折断端出现成角移位,其余患者均顺利愈合。结论 环抱器治疗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减少固定后骨质疏松。是治疗管状骨骨折较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环抱器与骨折处骨干的匹配,且骨折愈合后环抱器取出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9.
纵向钢丝捆绑结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粉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达到稳定的骨折固定,牢固的骨性愈合,满足患者术后即刻开始功能康复的要求,使用纵向钢丝捆绑结合克氏针张力带的方法治疗未累及关节面的髌骨下极粉碎骨折,观察其并发症并评价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使用纵向钢丝捆绑结合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的15例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54.5±6.9)岁,平均伤后(4.5±1.4) d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一般情况、受伤机制、局部软组织情况、骨折的类型等进行记录和分析,患者行术前CT检查以判断和测量下极骨折块的形态和大小,术后对患者进行连续随访,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并记录骨折愈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并在最终随访时进行功能评分。结果: 随访时间为(13.1±2.1)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顺利,未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失效等并发症。患者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126.7°±6.9°,与对侧肢体相比,屈曲活动范围平均减少10.3°±8.8°。根据Bstman评分系统评判,优良率达100%,平均(28.9±1.1)分。结论: 对于未累及关节面的髌骨下极粉碎骨折,可首先通过纵向钢缆捆绑复位并且维持复位,同时结合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可提供非常可靠的骨性固定,操作简单、安全,能够满足术后即刻开始功能康复的要求,膝关节功能可得到很好的恢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一期应用有限内固定治疗36例胫腓骨骨折的经验,探讨一期有限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36例患肢均行一期清创+钢丝、螺丝钉内固定术。其中单用多根螺丝钉内固定25例,钢丝+螺丝钉内固定11例,5例辅以单侧万向外固定器固定,3例辅以跟骨骨牵引,腓骨骨折18例以三角针内固定,2例行皮瓣移植,3例减张缝合。结果平均随访13mo,骨折均愈合,其中2例因毁损、污染严重,出现感染。但均在不拆除内固定的情况下得以控制感染。结论应用有限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骨折,疗效肯定。有效避免破坏局部血运,减少感染机会。早期获得稳定内固定,即使感染后也无须拆除内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