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药用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其生物活性众多并且毒副作用低,具有极其优越的应用前景。现代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以其抗肿瘤活性最为突出。本文主要介绍黄酮类化合物多种影响肿瘤细胞活性并体外诱导其凋亡的因素及其机制,如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蛋白激酶激活半胱天冬酶 caspase)家族抑制NF-κB的激活诱导靶细胞Fas及FasL表达抑制肿瘤细胞黏附迁移及侵袭和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等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2.
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杨素即5,7-二羟基黄酮是从紫葳科植物木蝴蝶中提取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其抗肿瘤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白杨素抗肿瘤作用主要表现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和抗基因突变等。本文就白杨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汉黄芩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黄芩素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最新研究发现汉黄芩素有增强肿瘤细胞对凋亡诱导作用的敏感性、特异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抗药性以及协同抗癌剂促进肿瘤细胞死亡等作用。本文从作用机制角度对汉黄芩素以上几方面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邹雅茹  童建菁  叶静  陈字 《医学研究杂志》2015,44(7):165-167,186
白杨素( chrysin)是一种天然的黄酮类化合物,近期发现它具有抗肿瘤活性。在多种体内外肿瘤实验研究中,白杨素表现出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活性,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白杨素激活caspase活性诱发凋亡级联反应;下调PI3 K/Akt信号通路;改变基于谷胱甘肽的氧化还原系统以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已有研究表明,白杨素的化学结构满足黄酮类化合物在肿瘤细胞内发挥细胞毒性的必需结构,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5.
黄酮类化合物抗白血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又名生物类黄酮(bioflavonoids),可分为黄酮、黄酮醇、异黄酮、黄烷酮等及其甙类,其结构特点是具有C6-C3-C6的基本骨架,即两个芳香环由一个成环或不成环的C3单元联结起来.它们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部位,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形科、银杏科与菊科中.黄酮类化合物如此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而且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活性[1-4].近年来,许多黄酮类化合物被证实对多种肿瘤细胞尤其对白血病细胞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及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影响其细胞周期的分布或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5-7],而对正常人体细胞低毒或无毒.因此黄酮类化合物被认为是颇有应用前景的抗白血病药物.本文就黄酮类化合物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野黄芩苷是从草本植物的花、叶、茎和根中提取的一种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其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等多种作用。野黄芩苷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转移与耐药及诱导细胞凋亡等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就野黄芩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野黄芩苷应用于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芹菜素对肿瘤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芹菜素是一种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药理作用,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镇静等作用,尤其在抗肿瘤方面,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干扰肿瘤细胞的信号转导,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抗氧化等.本文就其抗肿瘤方面的实验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芒果甙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作用,近期的研究报道芒果甙具有抗肿瘤作用。芒果甙抗肿瘤作用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生长、阻断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抑制NF-κB信号途径激活、影响E-cad介导的细胞黏附及信号转导、干预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及与化疗药物发挥联合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其机制为阻断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等.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实验上,对肿瘤细胞的靶点尚未明确,研究仍停留在基础理论阶段,今后应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黄芪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对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以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较为活跃。目前认为,黄芪的化学成分主要有多糖、皂苷类和黄酮类等。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也有多个方面,包括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分化、干预细胞代谢、抑制肿瘤血管形成。黄芪在抗肿瘤治疗时的应用比较广泛,常为辅助用药。作者综述黄芪抗肿瘤作用机制,以促进中药黄芪研究的开展及临床上更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黄酮类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学活性,其抗癌抗肿瘤作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它在中草药中的分布,引来国内外学者对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兴趣,发现其抗癌抗肿瘤作用与抗氧化、抗自由基、抑制癌细胞生长、抗致癌因子、调节免疫等作用相关。中草药中白花蛇舌草、陈皮、黄芩、夏枯草、半枝莲等含有较高的黄酮类成分,本文将对中草药中黄酮类成分的抗癌抗肿瘤作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2.
姚奕斌  彭志刚 《医学综述》2009,15(5):680-682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药理活性,其抗肿瘤活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发现,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抗肿瘤作用,其中影响肿瘤细胞周期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二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二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研究较为透彻,其作用的发挥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直接细胞毒作用及破坏肿瘤组织血管的形成作用相关。二萜类化合物除了抗肿瘤活性外,还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及免疫抑制作用等。此外,近年来研究发现二萜类化合物尚具有降低血压、防止血栓形成等作用。二萜类化合物作用复杂,作用机制各异,本文对二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肿瘤目前仍是威胁人类健康,加重社会医疗负担的重要因素,探寻高效低毒的植物衍生抗肿瘤药物被认为是肿瘤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和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思路。异鼠李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的天然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心肌缺氧缺血和降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异鼠李素可作为一种抗肿瘤药物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挥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癌细胞凋亡、诱导癌细胞自噬、抑制其侵袭及转移、增强化疗敏感性等。本文综述异鼠李素的抗癌作用及其机理,旨在为今后异鼠李素的抗癌机制研究及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多酚化合物,有极丰富的药理活性。最新研究表明,天然以及人工合成的黄酮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并且一些黄酮组合应用时会引起抗肿瘤效果改变;另外一些天然黄酮及查耳酮衍生物都表现出逆转多药耐药的活性。这些研究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黄酮类化合物也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肿瘤治疗辅助药物。综述近年来天然以及合成的flavopiridol、佩兰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机制、多药耐药逆转活性以及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甘草中的黄酮类成分是广谱抗肿瘤活性成分,已发现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查耳酮A、甘草查耳酮E、甘草素、光甘草定、光甘草素和甘草醇等8个黄酮类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其中对异甘草素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可望将其开发成低毒抗癌药。综述了甘草粗提物、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良姜素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其中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高良姜素能够干预周期蛋白及其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等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还可通过线粒体及内质网凋亡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能抑制黏着斑激酶的表达和上皮间质转化进而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另外,高良姜素还能下调抗凋亡蛋白表达从而增加耐药肿瘤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林毅 《海南医学》2016,(13):2176-2178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提取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具有许多潜在的药用价值,其中抗鼻咽癌的作用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黄酮类化合物抗鼻咽癌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增加放化疗敏感等,但是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鼻咽癌细胞可能表现出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木犀草素属于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既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抑制其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又可减少肿瘤组织血管的生成,抑制肿瘤的转移,提高放、化疗的疗效和化学预防作用。作者将近年来木犀草素在抗肿瘤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的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对心血管疾病、肿瘤、炎症等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最新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肝细胞的损伤和凋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将对芦丁、葛根素、黄芩苷等几种典型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