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观察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采用口服及静脉葡萄糖负荷方法,测定了30例初发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I相及Ⅱ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发现:新诊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其胰岛β-细胞的I相分泌功能缺如,Ⅱ相分泌功能降低且与血糖高峰不同步。认为Ⅱ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以及胰岛素分泌的脉冲现象减弱,可能是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Ⅱ型糖尿病(Non-Insulin-dependentdibetesmeuitus,NIDDM)者胰岛β细胞功能,采用改进的多样本静脉糖耐量试验(frequentlysampledinteravenousglucosetolerance,FSIGT),对正常人、NIDDM者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相比,NFDDM者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Ⅰ相糖尿病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of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德 《广东医学》2004,25(8):985-985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功能变化与2型糖尿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促进、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本试验应用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测定患者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以探讨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和尿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汪亚萍,王世绪临床上评价胰岛B细胞的功能和对糖尿病的分型,主要是测定患者血清胰岛素、C-肽水平及释放曲线,同时测定尿白蛋白有助于早期全面地判断糖尿病对肾脏的损害程度。作者对3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和30...  相似文献   

5.
秦玲 《中国伤残医学》2013,21(6):360-360
胰岛素泵能完全模拟正常胰腺分泌胰岛素,对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不仅能很快的降低血糖,而且可以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恢复Ⅰ相胰岛素分泌,是目前控制血糖、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31例有较严重高血糖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2周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前后,精氨酸刺激的第1时相胰岛紊分泌的变化,探讨短期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以及对血糖的影响。结果:强化治疗2周后患者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明显升高,患者血糖明显下降。结论:短期强化治疗可以较好恢复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1时相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有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方(简称中药)结合西药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口服降糖药物(瑞格列奈)(A组23例)、胰岛素组(B组25例)及胰岛素加中药(C组24例)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没有得到改善,C肽分泌峰值仍然较低而且后延,而B组和C组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的C肽分泌峰均有提前,表明B、C两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和恢复,但C组患者的效果最好。结论:中药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与胰岛素联用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采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所致肝源性糖尿病(hepatogenous diabetes,HD)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对慢性乙肝致HD 37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e,T2DM)58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释放实验,测定0、30、120、180 min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基础分泌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slet β cell function,HOMA-β)、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early phase insulin secretion index,EISI)、晚相胰岛素分泌指数(late phase insulin secretion index,LISI)以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IR)以评估IR。结果:HD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低于T2DM 组,但餐后2 h血糖及各时间点的胰岛素水平、HOMA-IR、HIR、HOMA-β、LISI均高于T2DM 组(P<0.05),2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及EISI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慢性乙肝所致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早相胰岛素分泌受损、高胰岛素血症伴IR。  相似文献   

9.
沈丽新  吴强鹏 《重庆医学》2007,36(23):2420-2421
目的探讨大柴胡汤加减方(简称中药),结合西药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作用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2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口服降糖药物(瑞格列奈)(A组23例)、胰岛素组(B组25例)及胰岛素加中药(C组24例)联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受损没有得到改善,C肽分泌峰值仍然较低而且后延,而B组和C组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的C肽分泌峰均有提前,表明B、C两组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和恢复,但C组患者的效果最好。结论中药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血糖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与胰岛素联用具有协同和增效作用。对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采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与中药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比较用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的结果,为临床上客观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探索新的方法。方法:测定糖耐量正常、糖耐量低减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活性胰岛素、真胰岛素,分别用这两种胰岛来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空腹免疫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真胰岛素水平;用免疫活性胰岛素计算的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明显高于用真胰岛素计算分泌指数。结论:免疫活性胰岛素夸大胰岛β细胞功能,应用真胰岛素来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泵治疗与2型糖尿病第一时相分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萍  陈桂丽 《华夏医学》2004,17(5):832-834
随着对糖尿病机理研究的深入,发现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予胰岛素泵治疗,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式,可改善第一时相分泌,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修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手段,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旨在进一步提高与优化2型糖尿的临床效果与质量。方法:从本院自2013年9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治疗研究对象,以15天为治疗周期,对患者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措施,并以高葡萄糖钳夹技术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评估。结果:80例糖尿病患者患者经过本次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都有所改善,在治疗前,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为93±11mU/L,第二时相胰岛素分泌为32±10mU/L,最大时相胰岛素分泌为38±13mU/L,与正常人胰岛素分泌水平相比处于明显偏低的状态,但经本次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的第一、第二以及最大时相的胰岛素分泌分别提升至129±31mU/L、57±11mU/L、48±9mU/L,治疗后患者胰岛素分泌水平与治疗前相比都取得较为显著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能够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产生一定的改善效果,让患者不同时相胰岛素分泌水平有所提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3.
高文颖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30-1331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确诊收治的8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83例患者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3.6%。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能够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缓患者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3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以及停药后血糖达标持续时间。结果:80例患者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水平、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随访6个月,其中36例仅通过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即可获得理想的血糖控制。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可有效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患者的病情在个体间差异较大,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患者重要的病理生理学表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显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和病情恶化的关键因素。本文就2000年以来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医学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至少超过50%的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功能已经衰竭。2型糖尿病普遍存在胰岛素抵抗,迫使仅存不多的胰岛细胞加倍分泌,这反过来又加速了胰岛的进一步损毁。35岁以后,每5年,糖尿病人胰岛β细胞的衰损率就上升10.5%。  相似文献   

17.
蒋明晖  夏宁 《医学综述》2008,14(11):1703-1704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方式,可良好控制血糖,改善第一时相分泌,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修复,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进展。早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高春华 《医学争鸣》2008,29(2):I0001-I0001
0引言 临床常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r)检测2型糖尿病(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格列奈类是一种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可以增强葡萄糖刺激胰岛素(Ins)的释放.本研究采用药物瑞格列奈-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RG-OGTT),共同刺激胰岛β细胞,观察胰岛素和血糖的变化,从而确定胰岛β细胞的早期相分泌功能和储备功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现今国际上普遍采纳专家组的建议,把糖尿病分为胰岛素依赖型(Ⅰ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Ⅱ型)两型。其根据是胰岛β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以及体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两型并不相同。这种区分对估计病情、预后和选择治疗措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的方法,有较古老和间接的血糖测定和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近年建立的胰岛素释放和C肽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已有报道。本文报道我们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结果,并探讨它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23例磺脲类药物(SU)治疗有效及17例磺脲类药物(SU)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基础-餐时量模式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3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30)及120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120)分别反映胰岛素分泌第一时相变化及总量。结果 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三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AUCCP30、AUCCP120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不同时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尤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改善更明显,从而强调胰岛素强化治疗应作为2型糖尿病的早期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