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CT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结果:腰椎峡部裂为关节突间的骨性缺损,易导致脊柱滑脱,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椎间盘变形,椎小关节退变等。结论:CT能客观地提示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
卢正义 《吉林医学》2011,(6):1163-1163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病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诊治的100例腰椎小关节病的临床资料与CT征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关节突增生肥大并骨赘形成,骨性关节面改变,关节间隙变窄或消失,关节囊及周围组织钙化,关节腔内真空现象,椎小关节半脱位、脱位,以及侧椎管狭窄、退变性椎体滑脱等。结论:CT可充分显示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及病理改变,可为腰椎小关节病的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根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患者的CT表现,加深认识。方法回顾腰椎峡部裂(62例)并脊柱滑脱(44例)患者的CT平扫资料。结果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患者的CT表现:①关节突间部的骨性缺损;②椎管狭窄;③侧隐窝狭窄;④椎间盘变形。结论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CT平扫有一定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轴向负荷螺旋CT及三维重建对隐形椎管狭窄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临床拟诊为椎管狭窄但常规CT扫描又未发现确切椎管狭窄的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并征求患者同意,选取60例患者作为自愿组加做负荷CT扫描检查,其余40例患者数据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患者负荷前后的硬脊膜囊和侧隐窝形态变化、椎小关节有否移位、椎体滑脱、神经根受压情况以及腰椎椎管面积(DSCA)。结果对照组无负荷,而观察组负荷后硬膜囊横截面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负荷后自愿组患者发生硬脊膜囊和侧隐窝形态变化、椎小关节有否移位、椎体滑脱及神经根受压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无负荷(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诊断隐形椎管狭窄患者采用轴向负荷螺旋CT检查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对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经CT诊断为腰椎峡部裂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腰部峡部裂并脊魔王滑脱有以下CT表现为关节间隙 的骨性缺损;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神经孔畸形;椎间盘变形。结论:CT对腰椎峡部裂并脊柱滑脱具有很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焕诗  金伟 《柳州医学》2005,18(2):97-99
早在1900年sachs和Frankel首次报告全椎板切除椎管减压术治疗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到了20世纪40年代后该术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手术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剥离两侧椎旁肌至小关节突,显露切除狭窄节段的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棘突及椎板,甚至两侧的部分关节突,直视下获得充分暴露椎管,彻底解除马尾及神经压迫,术后近期效果理想。但是随着手术数量增多和时间延长,经长期随访发现术后一些患者腰腿痛容易复发,甚至出现严重的新腰腿痛症状。究其原因,一方面全椎板切除术,破坏了腰椎后部结构,会导致腰椎不稳,甚至滑脱。另一方面椎管内硬脊膜失去遮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9例腰椎弓峡部崩裂及脊椎滑脱症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T检查对该症的诊断非常准确可靠。峡部崩裂表现为椎弓峡部锯齿状裂隙,边缘可有不规则硬化、增生或囊性变,断端向椎管内增生可使椎管形成细腰葫芦形;脊椎滑脱症表现为椎管前后径增大及椎体前缘和/或后缘双边征,椎管前后径增大数值与真正滑脱数基本一致,作者等认为,该症与椎后小关节在扫描层面高度、断端形态、密度和与椎体后缘冠状面成角等方面均有区别。CT检查在同一层面同时显示双侧椎弓断裂形态及在显示椎管内结构方面均优于X线平片。对扫描方法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8.
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正确认识腰椎滑脱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有完整影像及临床资料的腰椎滑脱症172例,探讨腰椎滑脱的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172倒腰椎滑脱中,椎弓崩裂性滑脱41例,退变性滑脱131例.椎弓崩裂性滑脱CT表现:椎弓裂隙征;椎管冗长征;假性椎间盘膨出;双椎体后缘;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狭窄.腰椎退变性滑脱CT表现:椎弓完整,小关节面滑移不对照,下关节突前移,单层面双椎体后缘,椎管诸径狭窄,可出现椎体阶梯性滑脱.结论 CT对腰椎滑脱症的分型,诊断价值明确,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从是平片和CT对腰椎退变性滑脱的诊断价值,总结分析了1992年7月至1995年9月因腰腿痛进行X线检查的病例,共4440例。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为3组:(1)单纯平片检查3472例;(2)CT检查968例;(3)平片加CT检查30例。而CT的优势在于能清楚地表现枞璋盘,硬膜囊,关节和椎管内外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腰椎椎弓峡部裂的CT表现特征和CT技术。方法本组包括病例组173例(腰椎峡部裂)和对照组20例(无症状自愿者),均行L3至S1椎连续轴向横断层CT检查。观察每个椎骨连续层面显示骨性结构椎管环的完整性、椎管形态、椎小关节面和椎弓峡部断面形态等。结果病例组173例的175个椎弓峡部裂椎及对照组中2个腰椎椎弓峡部裂,无一椎显示完整椎管骨性结构环,即呈“环裂征”。病例组344个和对照组58个非椎弓裂椎,除13个并有脊椎裂的椎骨外,均表现有完整的骨性结构环。结论环裂征是腰椎椎弓峡部裂特征性的CT表现,对无滑脱腰椎椎弓峡部裂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其敏感性、准确率均为100%,特异性为9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脊柱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脊柱MRI表现,包括:椎管内硬膜外积液,硬脊膜强化,硬膜外静脉丛扩张,C1~2水平或脊柱神经根鞘周围异常T2高信号,椎管狭窄或脊压征,椎管结构变异?结果: 11例患者脊柱MRI表现:硬膜外积液91%(10/11例),硬脊膜强化71%(5/7例),硬膜外静脉丛扩张64%(7/11例),C1~2水平或颈胸腰椎神经根鞘周围异常水样信号86%(6/7例),椎管狭窄或脊压征45%(5/11例),椎管结构异常27%(3/11例)?结论:脊柱MRI有助于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及病因查找,对临床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椎弓根内固定在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的手术要点及椎弓根内固定在手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总结2001年5月~2004年6月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关节融合、横突间植骨治疗的32例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随访6个月-40个月,平均19.5个月,术后跛行改善者32例(100%),下肢肌力障碍恢复22例(68.7%),肌萎缩14例均有所恢复;28例感觉障碍者,完全恢复18例(64.3%),部分恢复6例(21.4%)。无明显恢复2例(7.1%)。结论:下腰椎失稳伴椎管狭窄可分别表现为结构性和动力性腰椎滑脱,椎弓根内固定对病人可起到使滑脱椎体复位、相邻椎体间稳定及椎间融合的作用,并可使摘除椎间盘后的相关间隙高度得到维持。充分解除神经受压症状。  相似文献   

13.
笔者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手术进行对照分析,CT诊断准确率为94%,其特征性表现:(1)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块影突入椎管。(2)硬膜囊受压移位。(3)神经根水肿或湮没。(4)突出的髓核滑移。(5)脱出髓核的钙化或骨化。(6)碎块形成。同时CT图像上可清晰显示椎体骨质赘生、椎管或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以及椎间盘真空征等伴随异常。本文对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优点及限度作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用图像分析仪(MOP-videoplan)描记、测量了135名成人腰椎椎管造影X线片,70名腰椎正常,65名患有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并计算了椎体体积和硬脊膜囊容积。数据表明,男性每个椎体的理想圆柱体体积与年龄显著相关,而女性则无相关;每个椎管的理想三棱柱形容积,男女均与年龄显著负相关。这可能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有关。而女性椎体体积与年龄无明显相关,可能是女性免于椎体好发压缩性骨折的自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5.
螺旋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新 《当代医学》2010,16(31):58-59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3月期间CT诊断为腰椎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45例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硬膜囊脂肪层消失或不对称,硬膜囊受压变形,神经根被推压移位;4例腰椎间盘后缘弧形突出,位于椎体后缘的中央;13例并发黄韧带肥厚(6~8mm),5例黄韧带肥厚且伴有钙化,18例均见增厚的黄韧带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使之变形或移位;侧隐窝狭窄9例;椎间孔狭窄者4例。结论螺旋CT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突增生肥大、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窗宽、宽位的调整对提高CT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关节面综合症的X线、CT、MRI的影像诊断表现。方法:选择12例小关节面综合症患者,全部行X线、CT、MRI检查。结果:12例患者的X线、CT、MRI的影像表现均有不同价值。结论:小关节面综合症的检查方法X线为首选,对疑有小关节真空、关节面下囊变、关节囊钙化、侧隐窝、椎间孔或椎管变形、狭窄、椎间小关节脱位、半脱位及伴有椎间盘变性并突出、膨出以及椎体滑脱的患者可行CT检查,必要时并辅以MRI检查。  相似文献   

17.
<正> 腰椎手术中硬脊膜损伤并不少见,如处理不好,常可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本文总结了我院1991年2月~1995年11月施行腰椎手术1100例,其中并发硬脊膜损伤25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110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983例,腰椎管狭窄症85例,外伤性腰椎骨折致椎管狭窄压迫硬膜囊32例,手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25例,损伤率为2.3%。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7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扫描资料。结果: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为小关节增生肥大硬化、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关节面改变、关节囊钙化、真空、小关节半脱位、侧隐窝狭窄、退行性脊柱滑脱等。结论:CT是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腰椎椎管狭窄的研究和手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具新鲜尸体的研究,发现腰椎椎管容量屈曲位比伸展位大4~5ml,椎管长度长11~15mm,硬脊膜囊前后径大0.8~2.8mm。据此,对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手术作了改进,即不切除椎板,用多个椎板间开窗,切除黄韧带、突出的椎间盘、增生的骨刺或小关节、增殖的疤痕纤维组织。然后在椎板和棘突间行“H”或“井”形植骨融合。共做了17例,其中优13例,良4例。此手术的优点是切除了致压物、扩大椎管容量和椎间孔、术后腰椎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腰椎小关节病的CT征象、发病机理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0例腰椎小关节病的CT表现、好发部位和临床表现。结果 CT扫描见关节面不对称 ;小关节突增生、肥大 ;关节骨赘形成 ;关节软骨下骨硬化、糜烂、关节间隙狭窄 ;关节真空现象 ;关节半脱位 ;关节周围及关节囊钙化。其中 2 5例关节真空及关节半脱位伴腰椎退行性滑脱。 5 6例见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结论 CT是腰腿痛查因的极具价值的检查方法 ;腰椎小关节真空现象及小关节半脱位是腰椎退行性滑脱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