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温热论》论湿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忠礼 《江苏中医》1999,20(10):7-8
本文对《温热论》中有关湿邪致病理的证治内容从发病特点,致病因素,传化规律,辨治内容,治疗要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温热论》所论对湿热病的辨治后世对湿热病从三焦台打下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湿温病三焦辨证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冯明 《新中医》1992,24(9):15-15
本文以叶天士原文为依据,对叶氏既病防变的未病治则进行了阐发,并将其概括为:正虚当顾,有邪必祛,谨防误治三个方面,指出叶氏此治则全面而具体,对临床颇具指导意义,足资借鉴。  相似文献   

3.
治未病是中医学重要的防治思想,本文首先分析未病本旨,然后阐明未病的3种状态,即无疾之身、隐而未发、发而未传;探讨治未病的渊源,进而从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等5个层面剖析了治未病的内涵,为进一步研究和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黄仰模  田黎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329-2330
论述了《金匮要略》治未病思想的源流;强调疾病可知又可预防;治未病重视未病先防;治未病重视有病早治;治未病强调既病防变;治未病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挖堀、分析李中梓论著中的"治未病"思想,认为未病之时,应当重视养生;欲病已病,主张调理治本;疾病后期,则以调养为主。提出"节劳养精、饮食养胃、起居调摄、运气调心"的养生方式,对现代亚健康管理有指导作用;体质调理、病后"甘温调中"的中医调理思想,对慢病的中医药管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叶天士,清代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温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医史上,以对温病的论述独具心得,自成体系而成名。实则叶氏对于脾胃病也匠心独具,创立了一系列的治则治法和方剂,至今临床运用广泛,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兹将其对于脾胃病的论治特点分述于后,以供同道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斧正。叶氏基于对温病的认识,强调治疗温病宜滋养脾胃之阴,提出胃阴学说。叶氏对李东垣的《脾胃论》极为推崇,提出‘呐伤必取法乎东垣”。因此,叶氏在群治一般疾病时十分重视脾胃。提出“凡忧愁思虑之内伤不足,必先上损心肺。心主营,肺主卫,二气既亏…  相似文献   

7.
雍履平 《中医杂志》1990,31(1):14-15
尝谓“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故一般治疗痛症,首选通法。然而,叶氏通法治痛的“通”字则有多种含义,他说:“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临证指南医案·胃痛》陈案,以下简称某病某案)。邵新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是对疾病的主动预防,指出了未病先防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学重在预防的思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注意"治未病"的重要性。孙思邈"治未病"思想可以概括为"治未病"养生要以养性为本,性命双修;"治未病"须重视饮食调养、饮食疗法的应用;提倡"治未病"要常欲小劳,配合适当的导引、按摩、吐纳气息,却疾强身,从而使人们达到形神统一、形与神俱的健康境界。  相似文献   

9.
"治未病"一词首先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原文是这样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语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治未病必要性,强调疾病预防的观点。千百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正是依据"治未病"的理念,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的任务就是发掘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并予以新意,为现代人服务。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中医称为"中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常见难治性疾病,其发病越来越年轻化,且大多数病人都是从小症状到大症状,从轻微卒中到出现死亡。做好防治可减少其发生或延缓发作,同时也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仲景“治未病”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权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707-708
医学科学发展突飞猛进,医学模式也悄然发生变化.养生强体,预防保健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治未病"这一充分体现"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早在数千余年以前即被我国医学家所确立.张仲景继承内难经旨,将"不治已病治未病"医学思想贯穿于<伤寒杂病论>之始终,形成了完整而严密的体系.其特点在于结合临床实际,开临床应用之先河,使得"治未病"学说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2.
治未病是中医重要的防病治病思想,包含了未病先防,欲病防发,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内容。其临床应用强调人们未病之时要注重保养身体,增强正气,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既病则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疾病传变;瘥后巩固疗效,防止疾病复发。  相似文献   

13.
"治未病"的概念溯源于《黄帝内经》,《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而作,而其中三篇涉及治未病概念,体现了先民对这一思想的重视。明清以来,人类疾病谱向热性病转变,涌现出许多温病大家,在这个时期,叶天士结合时代特点进一步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使之不再局限于患者自身的养生保健层面,而扩展为医者的治疗准则。叶氏"急急透斑为要"即是驱邪务早的体现,他还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即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既病防变",截断病程[1]。  相似文献   

14.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与《黄帝内经》治未病思想一脉相承,在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方面较之《黄帝内经》都有较大发展和提高.仲景的“扶正固本、摄生为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病宜早治、勿令生变”,“先病服药”,“先安未受邪之地”,“药宜早进、莫待早晚”等治疗学思想,对指导当前临床和治未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仲景治未病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所言 :“……夫治未病者 ,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堪称仲景治未病思想的集中表现。治未病一词首见于《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所言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不断有所发挥 ,尤以汉代医圣张仲景阐述得更为翔实、具体。虽未明确提出“未病”和“治未病”概念 ,然所涉范围包括养生防病 ,有病早治 ,已病防传 ,病盛防危 ,新愈防复五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 ,形成了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目前还有效地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 养…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文中记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倡导无病先防,重在预防。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王智瑜  李淳  薛飞飞  赵晖 《新中医》2017,49(3):154-156
作者通过对治未病概念、亚健康概念的溯源和分析,论述了中医"未病"与"亚健康"状态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认为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亚健康防治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具有双层指导作用,并提出从临床研究出发,注重临床积累,既能促进临床干预方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有助于对亚健康概念进行约定并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8.
中医治未病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文中记载有"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治未病指导思想,倡导无病先防,重在预防。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养成良好的饮食、作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定期进行体检,防病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谢强论治未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新华  陶波  肖永涛  谢强 《北京中医药》2009,28(4):265-266,317
"治未病"源自<内经>,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防治思想.谢强教授在其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归纳诸家,总结形成了独特的治未病观,即一个核心(平衡阴阳)、两个原则(和阴阳、调脏腑)、三个阶段(未病摄生、已病早治、初愈康复)、四个步骤(未病防萌、欲病防发、已病防变、初愈防复).在其日常摄生、临证施治、医嘱处方以及病后调护等实践中无不始终贯穿着治未病思想,对疾病的预防和群众保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源自《内经》,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防治思想。谢强教授在其4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归纳诸家,总结形成了独特的治未病观,即一个核心(平衡阴阳)、两个原则(和阴阳、调脏腑)、三个阶段(未病摄生、已病早治、初愈康复)、四个步骤(未病防萌、欲病防发、已病防变、初愈防复)。在其日常摄生、临证施治、医嘱处方以及病后调护等实践中无不始终贯穿着治未病思想,对疾病的预防和群众保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