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液体火箭推进剂应急救援的个体防护装备。方法:防护服采取全包覆隔绝式结构,主要材料采用丁基胶或丁基胶涂覆聚乙烯胶布,内部安装温度、压力监测传感器。大眼窗全闭合头罩,内部安装量程为(0~20)×10-6(V/V)、精度为±1%的推进剂毒气监测传感器,内置头戴式有线耳麦和具备有线/无线2种传输方式的通信模块,无线和有线传输距离不小于150 m和1 000 m。采用空气压缩机作为主供气源,出口含油量不大于2 mg/m3,露点1~3℃。长管正压供气,气路安装涡流降温阀。结果:个体防护装备系统防护因数不小于100,呼吸防护因数不小于10 000,推进剂"气-液"防护时间不小于150 min。结论:该防护装备适用于保护操作人员在遂行推进剂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任务时免受推进剂伤害,防护性能好,并显著改善人体生理负荷,可满足发射场推进剂安全防护保障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我国推进剂污染监测与防护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液体推进剂的发展、毒性毒理特点,以及液体推进剂的监测装备和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的阐述,介绍了现阶段我国液体推进剂安全防护研究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对液体推进剂监测装备、呼吸防护、皮肤防护装备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以毒气监测为基础,根据监测结果科学划分危险区域,参照现有防护装具的技术水平和效果,结合液体推进剂的毒性毒理和区域危险程度,建立推进剂三级监测防护体系的构想;并对未来推进剂特种防护研究工作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决高浓度毒气环境下防护面具所存在的问题,研制了MFT-2S型双罐大眼窗防护面具,进一步完善三级防护装具体系。方法:以MFT-2型面具为基础,整合其优势.在面罩下方双侧加装2套圆螺纹接头座组件及不锈钢卡箍(均为FMJ05面具组件),有效保证了固定强度。在通话器上装封口组件,将双罐分装两侧.并改装防雾镜片、适当增加滤毒罐高度。结果:测试结果表明,与MFT—1型面具相比,MFT-2S型面具吸气阻力减小一半.总质量减轻约50%,漏气系数0.005%,保明性能明显提升,防护性能比MFT-2型面具提高1倍以上。结论:根据换算的防护参数指标,说明MFT-2S型面具可以代替MFT-1型面具.实现面具的轻型化、简单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液体推进剂监测和防护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液体推进剂毒性毒理、液体推进剂监测装备和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研究、应用情况的阐述,介绍了现阶段我国液体推进剂监测和个人安全防护装备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液体推进剂监测装备、呼吸防护装备、皮肤防护装备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建立液体推进剂安全防护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CBRN应急逃生防护面具是重要的CBRN呼吸防护装备,在应急救援、逃生等实际应用中发挥较大作用。本文介绍了CBRN应急逃生防护面具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列举了各种应急逃生面具市场的典型产品及其主要性能参数,结合国外最新研究动态,简要分析了CBRN应急逃生面具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正压送风过滤式防护装备的过滤效率和送风量对其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采用模拟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f2)雾化生物气溶胶进行高效空气过滤器过滤效率的测定;在夏季进行4 km/h行走速度的模拟作业,考察不同送风量对装备微环境内的氧、二氧化碳含量和温度、湿度的影响;在3家定点医院进行临床试用.结果 高效空气过滤器可滤除空气中99.99%模拟病毒.送风量在75~125 L/min范围时,防护装备微环境内氧含量为19.6%~20.1%(健康人生理安全限值要求不低于14.6%)、二氧化碳含量为0.43%~0.57%(健康人生理安全限值要求不高于1.0%);温度为32.0℃~32.2℃、湿度为49.7%~59.4%(健康人生理安全限值是温度31℃、湿度85%或温度38℃、湿度50%).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健康人正常工作负荷时的生理要求.经试用,临床医护人员感觉整体防护性良好,不憋气,视窗不起雾,无医护人员感染.结论 该医用防护装备的微环境能满足健康人正常工作负荷的生理需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设计加工渗透容器的基础上,探索皮肤防护材料耐火箭推进剂渗透率测试方法。方法:通过测定密闭容器内火箭推进剂在设定时间内透过试片的质量,计算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试片的推进剂介质渗透量。结果:利用渗透容器内推进剂介质质量变化率。建立了皮肤防护材料耐火箭推进剂渗透率测试方法,提出了将渗透率超过100μg/(cm^2·min)作为对推进剂无防护能力的基本判据,提高了材料防护性能测试的可靠性。结论:通过国内外防护材料渗透性能测试比对.初步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科学性,该方法可以作为检验材料对推进剂防护性能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压生物防护技术能够在有效提高装备安全性的同时提供较高的热舒适性。从正压形成与稳定、微环境、人体工效学等方面出发,综述了正压生物个体防护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提出以功能通用化、监控自动化、使用信息化、研制规范化为特点的正压生物个体防护装备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埃博拉病毒病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接触传播是其最重要的传播途径,然而在适当的条件下通过气溶胶的传播是可能发生的,消化道传播和性传播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处于埃博拉病毒污染环境中的医务人员选择更安全的个人防护装备是必要的,并应掌握其使用方法,建议根据情况选择电动送风过滤式呼吸器(PAPR),防护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研制用于低压舱试验中实时测量和记录环境参数,飞行员生理防护装备及供氧装备性能参数等多项物理信息的仪器,该测量仪具有测量精度高,实用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珍  丛继信  张光友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651-1653
目的系统介绍了化学防护服的分类、特点、适用场合及防护等级的分类,综述了推进剂防护服的发展,分析了发射场推进剂作业过程中的主要危害,指出了推进剂作业人员防护服选择的主要因素和一般程序,对发射场推进剂作业人员实施个体防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呼吸道传染病疾控应急装备模块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处理呼吸道传染病时的应急装备需求,确定疾控系统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模块化应急装备。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呼吸道传染病应急装备的组成。结果呼吸道传染病疾控应急装备确定为采样、流调、消毒和防护4个模块,分别含有9种、12种、14种和7种装备。结论此模块基本能适应疾控人员对应急装备的需求,模块化装备优点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江西省加油站职工的职业健康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江西省范围内的共444座加油站,每座加油站随机抽取1~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防护工作服、手套、胶鞋、口罩的穿戴率依次为95.69%、40.72%、50.94%和11.58%,个人防护用品完整穿戴率为10.39%;临床症状出现率前五位依次为:皮肤干燥129人(27.22%)、多梦110人(23.20%)、失眠89人(18.78%)、口干74人(15.61%)、头痛57人(12.03%);不同性别人群临床症状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油站职工长期接触低浓度汽油及苯系物,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率低可能导致不同程度的健康损害,应采取措施改变加油站职工不良作业行为,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国内海警部队执法时面临的核化生威胁的特点,总结了国内外核化生防护装备发展现状及在洗消、救治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针对目前海上核化生防护存在的问题,基于对我军现有核化生装备防护效能的评估,提出构建海警部队核化生防护装备体系及核化生威胁防护装备训练演练体系的发展策略,为海警部队核化生防护装备适应未来执勤任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自主能力是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它已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将我国医疗设备企业根据自主能力提升方式的不同划分为5种模式,采用模糊评价法评价比较其自主能力的强弱,较准确地了解我国医疗设备产业自主能力的具体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医疗设备产业民族品牌价值普遍偏低。  相似文献   

17.
刘静  孙燕荣 《中国公共卫生》2018,(12):1700-1704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装备是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硬件基础和关键防护屏障。本文较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装备的分类、防护功能及应用,概述了发达国家和我国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装备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建议,以供相关政府部门、研发机构和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指导正确选用国内外的医用个体防护装备。
方法 对国内外医用个体防护装备标准进行检索、收集和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标准数据集。采用关键性能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外医用个体防护装备的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 通过比较,我国的口罩标准相对完善,但缺乏医用护目镜技术标准,建议明确其标准。而医用防护服的标准中缺少对微生物渗透的测试,建议进一步完善。在选取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医用个体防护装备时,应详细阅读其防护参数说明。
结论 优先选用符合标准的医用个体防护装备。在物资供应紧缺的情况下,使用功能等效的其他替代品能有效地开展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