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67例关节部位骨折患者行可吸收内固定钉、棒内固定术.结果 67例患者术后摄片均达骨折解剖复位;全组病例均获骨性愈合,关节功能评估,优56例,良9例,差2例,优良率为97.0%.结论 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蒋伟  陈伶 《四川医学》2005,26(10):1098-1098
目的评价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折,术后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可吸收内固定物能使骨折固定,且可避免金属内固定物所带来的“应力遮挡,骨质疏松”现象.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骨折,无须二次手术,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医疗费用.结论可吸收内固定物用于松质骨和关节内骨折的治疗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黄国华  满毅 《中华医护杂志》2007,4(12):1059-1060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方法腕舟骨骨折受伤平均4-5mo,均为腰部、骨折部为纤维性骨不连。采用日本他喜龙株式社提供直径20mm,高度16mm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经6mo-1a随访,骨折全部达到临床愈合,关节掌屈、背伸、桡、尺偏活动均正常。无1例发现腕关节骨性关节炎及舟骨缺血性坏死。结论可吸收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方便简单,无需2次手术,减少了患者痛苦,避免了金属内固定物的腐蚀及省去二次手术费用。有骨诱导作用,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术后随访,了解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可吸收螺钉能使骨折固定,无移位、松动。可吸收螺钉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任何毒性反应,且可避免金属内固定物所带来的“应力遮挡,骨质疏松”现象。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无须二次手术,减少了病员的痛苦和医疗费用。结论:可吸收螺钉用于松质骨和关节内骨折固定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踝部骨折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将需要手术的26例踝部骨折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做内固定材料。结果:经过随访,2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踝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需解剖复位及早期功能锻炼,可吸收螺钉是治疗踝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有关可吸收材料在关节内骨折合理应用相关问题。方法用可吸收螺钉及可吸收缝合线治疗膝关节、肘关节、踝关节、髋关节内骨折共35例。均采用常规关节内手术方式手术,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可吸收螺钉或可吸收缝线进行固定,术后用石膏托固定4-6周。结果关节解剖复位29例,接近解剖对位5例,复位欠佳1例,关节功能优2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全组病例随访3-10个月,4例术后出现骨折端不同程度的移位。结论可吸收材料是关节内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物,可以避免2次手术,减少关节内粘连。但需要严格掌握其适应症,并要合理应用外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吸收材料应用于骨折病人的效果.方法:应用可吸收材料对87例骨折患者进行了内固定.结果:可吸收材料固定骨折部位,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可吸收材料治疗撕脱性骨折,关节内骨折及部分松质骨骨折效果确切,避免了传统手术放置内固定物需二次取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身增强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周围骨折或松质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2例骨折或关节脱位的患者手术后复位应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螺钉或固定棒进行固定,术后适当外固定.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切口均1期愈合,无感染及骨折再移位.经随访3~12个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自身增强聚丙交酯内固定物具有许多优点.是目前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9.
祖德玉  张立岩  聂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14):2228-2228,2230
目的 探讨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临床应用特点及体会。方法 对20例骨折应用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手术内固定,术后采用外固定物进行患肢固定。结果 平均随访1年,20例关节内骨折在愈合过程中均无移位,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自身增强可吸收螺钉是关节内骨折较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0.
可吸收钉棒在近关节部位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关节部位骨折手术传统的内固定材料一般为金属,过于坚硬,易延迟愈合和再骨折;关节部位易受摩擦挤压产生疼痛[1].近年来,笔者采用可吸收钉棒治疗近关节部位骨折,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各种骨折内固定均需二次手术取出其金属内固定物,而可吸收内固定物的临床应用避免了患者再次手术而显示其优越性。我院自1994~1995年应用自身增强聚丙交酯(SR—PLLA)可吸收螺钉、固定棒治疗踝关节骨折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近关节处骨折内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运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近关节处骨折23例。结果:本组病例全部解剖复位,骨性愈合,在愈合过程中骨折无移位,有1例术后早期出现切口处的红肿,经加强抗炎、消肿、局部烤灯等治疗后愈合。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近关节处骨折,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对人体不良反应轻微,能避免二次手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罗任 《医学文选》2005,24(2):186-187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治疗关节内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关节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22例术后随访3~18个月,全部病例骨折均完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疗效良好,无需二次手术取出,比金属螺钉更适合用于关节内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关节部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7例四肢关节部位骨折,切开复位.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结果 77例病人经过6~18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作用坚强,能达到安全、稳固、牢靠的要求,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减少并发症,术后关节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避免二次手术,减轻病人负担,效果良好,是四肢关节部位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5.
张雪冰  于燕春  刘永 《吉林医学》2009,30(21):2615-2616
目的:讨论可吸收螺钉、固定棒在关节内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采用常规麻醉及手术切口,显露骨折断端及损伤关节,解剖复位后,应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棒固定骨折,制动5min,止血后逐层缝合,石膏托外固定6周。结果:以术后局部功能恢复情况和术后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疗效。优:79例,良:3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7.7%。术后无伤口感染和骨折再移位现象。结论:可吸收螺钉具有无需二次手术,减少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尤其减少骨性关节炎发生的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前治疗骨折的内固定物基本是金属物 ,其最大的特点是骨折愈合后要再次手术取出。可吸收内固定物的临床应用避免了再次手术而显示其优越性。我院自 1997年以来 ,将芬兰及瑞典提供的自身增强聚乙交脂、聚丙交脂 (SR-PGA、PLLA)可吸收材料 ,选择性用于松质骨骨折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 材料与方法1 1 内固定物材料 我们采用不同种类的螺钉和固定棒。螺钉的螺蚊外径 4 5mm ,螺纹内径 3 5mm ,长度 2 5~70mm不等。固定棒直径为 2 0mm及 3 2mm ,长度为 3 0~ 70mm不等。可吸收内固定物由两种材料经特殊加工而成 ,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生物聚丙交酯(SF—PLLA)可吸收内固定物治疗关节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部骨折82例。结果:8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6~20个月),疗效均为优良。结论:可吸收螺钉在关节部骨折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无不良反应,免除二次手术,减少了感染及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由于生物材料学及生物力学的发展,可吸收内固定物已大量应用与临床。我院自1998年7月~2002年6月应用芬兰生产自身增强聚乙交酯(SR-PGA)可吸收螺钉及固定棒手术治疗关节内及其周围骨折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国产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例内踝骨折行切开复位国产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后辅以石膏托外固定.结果:20例均获骨性愈合,随访平均13个月,无红肿、渗出及感染,骨折无移位,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内踝骨折疗效确切,避免了二次手术,是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材料.  相似文献   

20.
陈开政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232-232,235
目的:观察分析应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疗效、特点。方法: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内骨折36例并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优28例,良7例,可1例。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疗效可靠,免除患者第二次手术痛苦和骨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