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探讨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用结直肠癌组织标本80例及相应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p53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p53在结直肠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66.3%,在癌旁组的阳性表达率为20.8%。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直肠癌组织中p53的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而与结直肠癌的发病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p53的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促进作用,同时说明p53有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肿瘤标志。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和p53基因田文,张国华,谷志远抑癌基因的发现使人们对肿瘤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水平。癌症实质上是由一些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突变基因分为两类:一类是癌基因,其突变和过度表达都是致癌的;另一类就是抑癌基因,其作用是抑致肿瘤形成,但如果发生突变和缺失...  相似文献   

3.
p53基因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洪强  黄顺荣 《右江医学》2008,36(6):733-736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十年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结构老龄化倾向,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死亡率较高。结直肠癌侵袭转移的发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多年来为了探讨其发病机制、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方法,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结直肠癌变的产生是由于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协同作用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p53和Nup88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探讨二者相互作用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结肠癌细胞株(HCT-116p53+/+和HCT-116p53-/-)中p53和Nup88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CRC及13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p53和Nup88蛋白的表达。结果 HCT-116p53-/-细胞株中p53 mRNA的表达较HCT-116p53+/+明显下调,但Nup88 mRNA的表达在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48例CRC中,p53和Nup88蛋白均呈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75%和72.92%,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1)。但未发现二者存在相关性(r=0.173,P>0.05)。结论 CRC中p53和Nup88蛋白均呈现高表达,二者均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和发展,但未发现二者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丁剑锋  刘颖  靳钦  王伟  周正友 《重庆医学》2023,(9):1363-1367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动力相关蛋白1(DRP1)、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腺癌的141例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RP1、p53及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结直肠癌组织中DRP1、p53、Ki6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肿瘤浸润深度(N分期)、淋巴结转移(T分期)、TNM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DRP1和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高的肿瘤T分期、N分期、TNM分期患者结直肠癌组织中p53阳性表达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DRP1与p53、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348、0.471,P<0.001),p53与Ki67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353,P<0.001)。结论 DR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升高,且与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DRP1可能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恶性程度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COX-2、p53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对鼻咽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存档鼻咽癌蜡块49例,其中有颈淋巴结转移者35例;随机取同期鼻咽部慢性粘膜炎活检蜡块34例用于对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中COX-2、p53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COX...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bcl-2和p53在丹皮酚(paeonol,Pae)诱导入结直肠癌HT-29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观察不同浓度的Pae对HT-29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用药前、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及p53表达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到Pae作用后HT-29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Pae在15.63mg/L、62.50mg/L、250.00mg/L3种浓度下作用48h均可诱导HT-29细胞凋亡,TUNEL法显示各组凋亡指数(AI)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ae作用后HT-29细胞bcl-2及p5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Pae能抑制HT-29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可能与下调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5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100例甲状腺癌中p53的表达.结果p53在正常甲状腺组织呈阴性表达,在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3.3%、13.3%、36.4%、42.9%、46.2%,与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P<0.001),其中良恶性病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53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p53蛋白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为大肠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ABC法)检测55例大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p16、p53蛋白。结果 55例大肠癌中,p16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0.91%,与癌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与癌组织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呈负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有转移者,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53的表达阳性率为56.4%,与癌组织浸润肠壁深度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结论 p16和p53蛋白两者联合检测可为大肠癌患者提供更多的预后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 -erbB2和p5 3基因在宫颈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40例宫颈癌组织、10例宫颈不典型增生及 2 0例宫颈炎组织标本中C -erbB2和p5 3蛋白表达 ,采用 χ2 检验分析这二种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关系。结果 :①宫颈癌C -erbB2表达率为 3 7.5 % ,宫颈炎及不典型增生组织无阳性表达 ,腺癌表达率 66.67%高于鳞癌 3 2 .3 5 % ,但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鳞癌过表达与复发有关 ;②p5 3蛋白表达率为 2 4.14 % ,宫颈炎组织未见阳性表达 ,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表达阳性 ,p5 3表达与宫颈癌病理分级相关 ;③p5 3与C -erbB2之间表达差异显著 (P <0 .0 5 ) ;④C -erbB2阳性 /p5 3阳性患者复发率与C -erbB2阴性 + p5 3阴性患者复发率对照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C -erbB2表达是细胞恶性变标志 ,宫颈鳞癌中过表达与复发有关 ,p5 3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关 ,检测C -erbB2 /p5 3一组基因对宫颈鳞癌预后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1.
周伯年  郑颂国 《上海医学》1998,21(10):576-578
目的:研究肺癌p53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方法(SSCP),检测原发性肺癌约p53基因的第5 ̄8外显子点突变。结果:8例肺良性疾病均无点突变发生,40例肺癌中19例(47.5%)有点突变发生,点突变发生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果及状态相关(P〈0.02)。结论:证实p53基因点突变在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EZH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基因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EZH2基因在肿瘤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50例癌旁肠壁组织(距肿瘤5 cm以上)作为对照组,50例结直肠癌组织作为实验组,用RT-PCR技术分析EZH2基因在结直肠癌及癌旁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EZH2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12%(6/50),而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84%(42/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9.05,P<0.05);(2)属Dukes A、B期的9例呈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52.94%(9/17),属Dukes C、D期的33例全部为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100%(3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5.15,P<0.005);(3)无淋巴结转移的24例中有17例呈EZH2阳性表达,阳性率为70.83%(17/24);有淋巴结转移的26例中25例呈阳性表达,阳性率为96.15%(25/2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19,P在0.05-0.025之间<0.05)。结论 EZH2基因的表达对判断结直肠肿瘤的转移机制以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并提示EZH2基因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L Shao  M Lai    Q Huang 《Postgraduate medical journal》2001,77(913):713-716
OBJECTIVE—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DNA damage and/or repair capability, non-random chromatid breakage, and p53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The bleomycin sensitivity assay was used in a case-control study to compare the DNA damage repair system betwee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and controls. G-banding was used to search for non-random chromatid breaks. Immunocytochemistry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p53 expression in tumour tissues and adjacent normal tissues.
RESULTS—It was found that cases typically had a higher number of chromosome breaks than controls (0.84 v 0.69 breaks/cell, p<0.01). After correction by sex and age, the difference was still significant (F=4.38, p<0.05).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utagen sensitivity and age was 0.31(p<0.05) in controls and 0.18 (p>0.05) in cases. The ratio of odds ratios among bleomycin resistant, sensitive, and hypersensitive classes was 1:2.31:3.85. Overexpression of p53 was detected in 25 of 47 tumour tissues independent of tumour stage. Cases who had a family history of cancer were susceptible to the p53 aberration (p<0.05). Chromosomes 1p, 5q, and 14q were susceptible to breakage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show increased bleomycin induced chromatid breaks and may have minor DNA repair deficiencies. p53 aberration is an early ev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but no definite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p53 overexpression and mutagen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大肠癌p53基因突变与p53基因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SSCP方法检测100例新鲜大肠腺癌组织P53基因突变,以PAb1801单克隆抗体(单抗)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染色检测相同腺癌组织p5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在这100例大肠腺癌中,p53基因突变阳性率为51%,PAb1801单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级化)阳性率为62%。在p53基因突变检测阴性的49例中,24例PAb1801阴性,25例PAb1801阳性;51例p53基因突变检测阳性中,14例PAb1801阴性,37例PAb1801阳性,Fisher'sexacttestP=0.02。结论大肠腺癌p53基因突变是参与和影响p53基因蛋白表达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研究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和ras蛋白)在胃癌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对22例浅性胃炎,2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0例早期胃癌标本进行p53和p2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线性胃炎中两种蛋白均为阴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两种蛋白阳性率非常接近,其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浅表性胃炎,差异性显著,(P<0.05)p53和p21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在重度不典型增生(76.0%)和早期胃癌(70.0%)中,均高于两组中p53蛋白单项阳性率(40.0%和36.7%),和两组中p53和p21蛋白同时阳性率(24.0%和26.7%),其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重度不典型增生在p53和ras基因表达水平上接近早期胃癌,二种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突变及蛋白表达之间关系,并探讨从粪便中检测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法,检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粪便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情况;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法分析癌组织中p53表达情况。结果: 34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标本中,p53基因第5~8外显子突变及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9%和55.9%,正常黏膜未见p53表达(P<0.01)。p53表达与基因突变呈正相关关系(P<0.05)。p53表达阳性率与肿瘤组织大小有关,肿瘤≤ 5cm者阳性率高于>5 cm者(P<0.05),但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12例癌组织中有p53基因突变的患者其粪便中基因突变阳性率为41.7%,正常人未检测出突变。结论: p53基因突变是参与和影响p53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主要因素;大肠癌患者粪便中可检测出p53基因突变,粪便中p53基因检测可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用于大肠癌的诊断及高危人群的筛检普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研究p53和ras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和p21ras、p21蛋白)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浅表性胃炎,2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0例早期胃癌标本进行p53和p21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在浅表性胃炎中两种蛋白均为阴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胃癌中两种蛋白阳性率非常接近,其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浅表性胃炎,差异性显著(P<005)。p53和p21蛋白联合检测阳性率,在重度不典型增生(760%)和早期胃癌(700%)中,均高于两组中p53蛋白单项阳性率(400%和367%)和两组中p53和p21蛋白同时阳性率(240%和267%)其差异性均显著(P<005)。结论:重度不典型增生在p53和ras基因表达水平上接近早期胃癌,二种基因表达产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中p53、MAD2基因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40例大肠癌组织中基因p53、MAD2的表达.结果正常黏膜p53表达阴性,腺癌表达率为5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正常黏膜中MAD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50%,腺癌中MAD2阳性率为8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MAD2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无关(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及MAD2基因异常在大肠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转移因子-1(MTA-1)及p53蛋白对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子宫内膜癌、19例不典型增生及2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研究,观察MTA-1和p53蛋白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MTA-1和p53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不典型增生及正常子宫组织的MTA-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1.5%、47.4%、83.9%,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36.8%、67.7%,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量的变化与表达率一致,且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TA-1和p53蛋白表达量受到子宫内膜癌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ER阳性的影响(P<0.05),且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2=0.6248,P<0.01)。结论 MTA-1及p53蛋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病理进程密切相关,可为其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赵明珠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5):598-599,603
目的:探讨卵巢癌中C-erbB2基因、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p53蛋白表达与PCNA的相关性。方法:对比2008年1月~2009年1月应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的40份卵巢癌组织、10份正常卵巢组织中C-erbB2基因、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PCNA计数。结果:卵巢癌组织中存在C-erbB2基因与p53基因的异常表达,阴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P<0.01),p53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两组间PCNA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C-erbB2基因、p53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其异常表达强度与肿瘤的分化及患者的预后有关,临床联合检测C-erbB2基因、p53基因的表达情况及PCNA计数,有助于准确判断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