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补液升温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烧伤休克是烧伤后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引起组织和器官缺血、缺氧和细胞代谢紊乱的结果。烧伤早期休克的复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面积烧伤救治的成功率,而体液复苏是休克治疗的关键,其直接影响着休克的纠正,组织灌注关系到脏器功能的维持。自2002年1月~2004年1月间,我科对早期烧伤休克病人采用升温补液的方法进行体液复苏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烧伤延迟复苏由于组织器官低灌注持续时间长、机体休克程度重,是烧伤早期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之一,若不能及时给予液体复苏治疗,患者可由于休克所致的重要脏器缺血、缺氧和功能衰竭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李长青 《山西临床医药》2011,(7):557-558,560
烧伤休克是大面积烧伤患者遇到的第一道难关,烧伤后48 h内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改变,促进了血浆样液体渗出增加,导致血容量锐减,如果复苏不及时或处理失当,很难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是指烧伤休克已发生,并持续了一段时间后的液体复苏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延迟复苏的救治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之一,2004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重度瓦斯火焰烧伤延迟复苏患者26例,治愈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液体复苏是各种类型休克治疗的重要环节,采取有效的液体复苏对于改善器官灌注、保障组织氧供、降低休克患者死亡率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液体复苏的常用药物及治疗原则介绍如下. 1液体复苏的基本药物 液体复苏的基本药物包括:①晶体液;②胶体液(包括白蛋白和血浆);③全血或压积红细胞.液体复苏早期一般不使用葡萄糖溶液.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238例烧伤住院患者按烧伤轻重程度的不同,系统探讨其伤后不同阶段血流变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体液复苏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烧伤后贫血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流变学的关系,从而为烧伤休克的体液复苏和烧伤后贫血的中医中药治疗提供新的监测依据,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烧伤休克是烧伤早期主要并发症与死亡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对烧伤休克发病规律的逐渐阐明和防治措施的不断改进,烧伤休克发病率和死亡率皆有明显下降,多数病人能渡过体液渗出期。但临床实践证明,严重烧伤体液渗出期的治疗是以后治疗的基础,此期渡过平稳,为以后创面处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烧伤病人血流变性动态改变与体液复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238例烧伤住院患者按烧伤轻重程度的不同,系统探讨 其伤后不同阶段血液流变学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体液复苏的关系,进一步明确 烧伤后贫血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血流变学的关系,从而为烧伤休克的体液复苏和烧 伤后贫血的中医中药治疗提供新的监测依据,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小儿烧伤后对病儿生命威胁最大的首先是大量体液渗出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本文仅就小儿烧伤休克的液体疗法介绍如下。一、烧伤休克的体液代谢变化烧伤休克时体液代谢的基本变化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钠和高血钾。产生这些病理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严重烧伤的早期,由于  相似文献   

9.
重度烧伤引起全身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样液体渗到体表外和组织间隙,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防治休克是治疗烧伤的重要措施,及时液体复苏是平稳渡过休克期的关键.现将我们治疗重度烧伤液体复苏的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烧伤合并创面脓毒症的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烧伤合并创面脓毒症4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2例,死亡8例。结论:烧伤早期休克渡过不平稳及创面早期处理不当易致创面脓毒症,预防强调积极有效的液体复苏、早期肠道营养、加强代谢与免疫调理、尽早封闭创面及加强多器官功能保护与支持,治疗强调以创面处理为核心的综合治疗策略,尽早手术覆盖封闭深度创面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对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观察护理措施.方法对1998年1月~1999年12月所治疗护理成功的60例小儿烧伤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全部患儿治愈出院,身心健康.结论通过良好的治疗环境和护患关系,全面准确的护理计划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治早期休克和保证全程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延迟复苏对特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认识早期及时有效的复苏对特重烧伤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特重烧伤患者的治疗情况,并根据烧伤后开始复苏时间的早晚将患者分为A(0~6h)、B(6h以上)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早期休克发生率、休克期平均复苏补液量、后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治愈平均疗程等方面有何不同。【结果】A、B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平均烧伤面积、平均Ⅲ度面积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发现A、B两组患者在早期休克发生率、休克期平均复苏补液量、后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治愈平均疗程等方面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延迟复苏可以使特重烧伤患者早期休克发生率增高、休克期复苏补液量增加、后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增高,疗程延长。  相似文献   

13.
烧伤休克期复苏优选人工胶体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楠 《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322-324
休克的治疗是烧伤治疗的诸多环节中最早的又是最重要的一环.液体复苏治疗是抗休克治疗的核心,以Evens公式为基础的晶胶体交替输注被大多数单位采用[1],其中胶体液的选择对复苏质量有着直接影响.目前采用的胶体液包括人工和天然胶体液二类,天然胶体包括血浆、白蛋白、全血等,人工胶体包括右旋糖酐、血定安及不同分子量的羟乙基淀粉等.  相似文献   

14.
总结了2003年-2005年12月,12批58例特重成批烧伤的救治经验和体会。成批烧伤入院后、对延迟复苏者采用早期快速液体复苏方案;对中、重度吸入性损伤者坚持早期气管切开,坚持早期胃肠道营养,强调抢救工作的组织领导。12批58例病人中休克期平稳渡过为55例。成批严重烧伤病人应用早期救治方案后,显著地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并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严重烧伤患者在休克期常发生水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不同时间段所发生电解质的变化与休克复苏液的成分有关。对1996年1月-2002年10月住院的严重烧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电解质变化,发现严重烧伤患者休克期的血清电解质在休克复苏8h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与休克复苏液中晶体液的含量有一定关系。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我科1995~2005年严重烧伤或伴吸入性损伤休克期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输液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电烧伤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本院电烧伤病人的成功治疗经验,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 对2003~2007年本院电烧伤75例患者进行液体复苏防止休克的发生,创面处理,防治并发症,以及特殊部位电烧伤等治疗,观察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66例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全部治愈,3例死亡,6例截肢.结果 有效的防止休克的发生,液体复苏,以及正确合理的创面治疗以及对并发症的有效预防,是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严重延迟复苏烧伤脓毒症的早期综合防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提高延迟复苏烧伤脓毒症治愈率的早期防治措施。方法 将 72例延迟复苏的严重烧伤患者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分析。 1990年 1月— 1994年 12月为第一阶段 (n=2 6 ) ,1995年 1月— 2 0 0 1年12月为第二阶段 (n=4 6 ) ,对两个阶段的复苏情况、脓毒症发生率及预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第二阶段脓毒症发生率 (17.4 % )及病死率 (6 .5 % )均较第一阶段 (分别为 5 7.7%和 2 3.0 % )明显下降 ;休克纠正时间也明显缩短 ,分别为 (1.9± 0 .9) h和 (6 .6± 2 .5 ) 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水平也明显下降 (P<0 .0 5或 P<0 .0 1)。结论 早期、快速、有效的液体复苏 ,早期削 (切 )痂 ,早期肠内喂养 ,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和进行免疫调理 ,合理应用抗生素 ,输注经紫外线照射的异体全血 ,重视防治肠源性感染等措施 ,均可降低脓毒症的发生率 ,提高脓毒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严重烧伤病人吸人性损伤发生率高,死亡率高。主要因为烧伤早期休克尚未复苏,组织缺氧,加之肺脏受烟雾或热力等损害,进一步加重了组织器官的缺氧性损伤所致。我院自2002年-2003年共收治严重烧伤并吸人性损伤病人9例,由于治疗及时,护理措施得当,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就其护理问题及对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成批烧伤为突发意外事件,一般伤员多,伤情复杂。对成批烧伤是否及时、正确的救治,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肢体功能恢复。本院自2004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三批共62例烧伤患者,由于组织指挥有力以及休克期成功复苏、早期气管切开、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有计划的切削痂植皮等,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