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主要应用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的第3代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或培美曲塞的单药治疗为二线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生物学上的差异而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特定靶点,特异性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子靶向药物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和信号传导抑制剂等.随着药物治疗的进展,耐药问题同样引起了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现有化疗方案已经达到"化疗疗效平台"。为了保持现有的疗效,提高肿瘤缓解率和生存期,提出了维持治疗的概念。维持治疗是指患者在完成标准的几个化疗周期且疾病得到控制后再接受的治疗,架起一二线治疗间的桥梁,维持治疗已经逐渐被认可。全文从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中医中药等方面综述晚期NSCLC的维持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标准是以铂类为基础的双药化疗.标准疗程化疗后当疾病处于控制状态时下一步处理存在着很大争议,维持治疗逐渐应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中.晚期NSCLC维持治疗可分为继续维持治疗与换药维持治疗,目前多用于维持治疗的培美曲塞和厄洛替尼已被证实可提高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维持治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探讨维持治疗的意义。方法:应用PubMed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NSCLC maintenancetherapy及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为关键词,共检索到2001-2011年相关文献284篇,纳入分析25篇。结果:维持治疗是近年来为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并提高其生存质量而出现的新的治疗观点,目前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标准一线化疗结束使疾病获得控制后,继续给予维持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部分药物可以显著延长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患者耐受良好。结论:维持治疗可以使晚期NSCLC患者获益,但是其最终疗效和患者的病理类型、EGFR突变状况、体力状况和对药物的耐受情况密切相关,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是NSCLC患者未来治疗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半以上的NSCLC患者初诊时属ⅢB或Ⅳ期,延长患者的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是关键,在维持治疗方面有很多研究。文章对NSCLC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申海霁  陆舜 《肿瘤学杂志》2009,15(8):698-70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但70%NSCLC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内科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NSCLC的一线、二线治疗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有效药物.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个体化治疗的意义更为重视。  相似文献   

7.
4~6周期联合化疗达到"化疗疗效平台"后,进一步维持治疗能否改善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随着一些具有良好耐受性的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的介入,一些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在疾病控制的患者,维持治疗能带来进一步的临床获益,主要表现为无进展生存期的延长,并有改善总生存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方红明  徐农 《肿瘤学杂志》2010,16(4):251-254
老年患者因基础代谢下降、重要脏器的功能衰退、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骨髓造血功能降低、心脏储备功能降低等改变将导致其对各种治疗的耐受性相对降低而治疗毒副反应发生增加。老年NSCLC患者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源于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同时根据其自身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包括最佳支持治疗,含第三代化疗药物的化疗,非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以及靶向治疗等新型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厄罗替尼治疗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19例患者均为经病理证实的、至少接受过一种方案全身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厄罗替尼150mg/次,1次/d,口服,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价疗效,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毒性评价标准(CTCAE)评价不良反应。结果19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21.1%(4/19)。疾病控制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为84.2%(16/19),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3~36个月,中位PFS7.5个月;生存时间9~3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16例(84.2%),腹泻11例(57.9%),多为Ⅰ~Ⅱ度;Ⅲ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例;未出现Ⅳ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厄罗替尼对既往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含铂两药化疗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标准一线化疗方案的疗效已达到了一个平台,晚期NSCLC患者在一线治疗获得了客观缓解或疾病稳定后的维持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培美曲塞成为晚期肺癌患者一线治疗达到缓解或稳定后的新的治疗手段,其耐受性好,提高了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疾病进展时间,并且对于非鳞癌患者疗效显著。厄洛替尼(商品名:特罗凯)与一线化疗序贯治疗能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有研究表明标准治疗后的晚期NSCLC患者,无论病理类型、种族、性别、年龄、吸烟状态,应用厄洛替尼维持治疗均可临床获益且耐受性好。含铂两药一线化疗后使用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维持治疗,可以给腺癌患者带来显著的临床获益。  相似文献   

11.
维持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可延长生存期.诱导化疗方案中证实有效的药物可用于维持化疗,二线、三线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似乎更适合用于晚期NSCLC维持化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由传统的化疗转向以基因分型为指导的分子靶向治疗。其中应用较多的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类药物。然而EGFR-TKI 的耐药问题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机制主要有 EGFR 基因二次突变,c-MET、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等靶基因的扩增,组织表型的改变,旁路途径的激活,p53基因的缺失,细胞信号通路负反馈的减弱以及多重机制叠加等。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化疗获得部分缓解(PR)或稳定(SD)后予以吉非替尼单药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71例经标准的两药含铂方案一线化疗获得PR或SD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患者(36例)服用吉非替尼250 mg,1次/d;对照组(35例)服用安慰剂,1次/d。两组患者均服用至疾病进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RR)为36.1 %(13/36),其中1例(2.8 %)完全缓解(CR),对照组RR为14.3 %(5/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33,P=0.036)。治疗组疾病控制率(CR+PR+SD,DCR)为83.3 %(30/36),对照组为42.9 %(15/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82,P<0.001)。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期(PFS)较安慰剂组显著延长(分别为13周和11周)(χ2=10.401,P=0.001)。治疗组中位生存期(OS)为13.2个月,对照组为10.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6,P=0.006)。治疗组女性患者中位OS(18.5个月)显著长于男性(11.2个月)(χ2=22.864,P=0.011);不吸烟者中位OS(15.3个月)亦长于吸烟者(10.3个月)(χ2=0.389,P=0.007);腺癌及肺泡细胞癌患者中位OS(16.0个月)亦显著长于鳞状细胞癌患者(10.2个月)(χ2=4.638,P=0.001)。治疗组不良反应以皮疹、腹泻、皮肤干燥瘙痒及乏力为主,多为Ⅰ、Ⅱ度。结论 晚期NSCLC一线化疗后吉非替尼维持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不良反应轻,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4~6个周期含铂类的一线化疗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目前的标准治疗,但对一线治疗后有效和稳定的患者,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拓展一线治疗疗效及带来进一步的临床获益是目前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就以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作维持治疗的临床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综述近年来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化疗综合治疗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介绍放射治疗包括常规分割放疗、超分割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等的发展,不同化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及对比,推荐较为合理的单纯化疗和放化疗结合的治疗方案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进展.同期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在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上的比较,显示了综合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同期放化疗是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正电子放射断层造影术(PET)/CT及四维CT(4D-CT)的应用提高了放疗精确性并且减少了不良反应,诱导化疗和巩固化疗未能使患者生存获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将为LA-NSCLC患者的治疗带来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