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HC)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68例经开颅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aSAH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SDHC 151例。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40岁(OR=2.40;95%可信区间为1.25~4.61;P<0.01)、术前hunt-hess分级较高(ⅲ~ⅴ级;or>P<0.01)、术前fisher分级较高(ⅲ~ⅳ级;or>P<0.01)、合并脑室内出血(or>P<0.01)、急性脑积水(or>P<0.01)、脑室外引流术(or>P<0.01)是asah后发生sdh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DHC的高发生率与患者的高龄、较差的起始神经系统状态、急性脑积水、脑室内出血、脑室外引流术有关。0.01)是asah后发生sdhc的独立危险因素。>0.01)、脑室外引流术(or>0.01)、急性脑积水(or>0.01)、合并脑室内出血(or>0.01)、术前fisher分级较高(ⅲ~ⅳ级;or>0.01)、术前hunt-hess分级较高(ⅲ~ⅴ级;or> 相似文献
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对病人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 ,本文报告 2 1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治疗。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 1.一般资料 :男 9例 ,女 12例 ,年龄 2 2~ 6 6岁 ,平均 4 7 5岁。颈内 后交通动脉瘤 10例 ,前交通动脉瘤 7例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例 ,大脑后动脉动脉瘤 2例。SAH次数 :1次 2例、 2次 15例、3次 3例、 4次 1例。动脉瘤大小 :0 6~ 1 0cm 10例、 1 1~ 1 5cm 7例、 1 6~ 2 5cm 4例。Hunt Hess分级 :Ⅱ级 3例、Ⅲ级 4例、Ⅳ级 11例、Ⅴ级 3例。临床症状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验室参数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 SAH)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SDHC)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单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 SAH患者SDH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SDHC组在年龄、脑室内出血比例、术前Hunt-Hess分级≥III级比例、术前空腹血糖、术后3 d血钠、术后3 d血钾、术后3 d空腹血糖方面与无SDH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11.15,22.39,5.96,2.45,-2.69,5.47;P0.05);(2)年龄≥60岁、脑室内出血、术前Hunt-Hess分级≥III级、术前血钾3.48 mmol/L、术前空腹血糖≥160.25 mg/d L、术后3 d血钠≥145.54 mg/L、术后3 d血钾3.02 mmol/L、术后3d空腹血糖≥167.55 mg/d L是影响a SAH后SDHC发生的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夹闭术术前及术后第3d血钠、空腹血糖、血钾与a SAH患者SDHC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积水杨俊,苏亦兵,赵继宗我院从1982年至1992年,收治了因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所致急性脑室扩张、脑积水病人23例,约占同期颅内动脉瘤的0.4%,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2例,女11例,年龄24~67岁,平均... 相似文献
5.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报告我科1992年6月~2002年1月16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的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70例aSAH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出血后3周的CT评价aSAH后慢性脑积水;先将可能的危险因素与脑积水之间行显著性检验,再用多元回归加以明确,得到回归方程。结果 aSAH后慢性脑积水易患因素依次为入院时较高Hunt-Hess分级(P=0.006)、反复多次出血(P=0.007)、高龄(P=0.010)。结论 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aSAH)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及其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1月至2005年9月我科aSAH病例221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统计方法分析与慢性脑积水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为12.7%(28/221)。经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Hunt-Hess级别、Fisher级别、前交通动脉瘤、aSAH次数以及脑室内出血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脑积水为aSAH后一较常见并发症,影响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包括Fisher级别、脑室内出血、aSAH次数、前交通动脉瘤。对具上述危险因素的aSAH患者应注意跟踪随访,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并发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10例aSAH患者,其中并发慢性脑积水者30例,设为观察组,其余180例未并发脑积水者设为对照组; 分析可能影响患者形成慢性脑积水的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多发动脉瘤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观察组的年龄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有高血压病史者占76.7%,首诊CT显示脑室扩大者占43.3%,出血破入脑室者占66.7%,Hunt-Hess分级评分为(2.59±0.66)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预后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次数较对照组多(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AH并发慢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有高龄、多次出血、高血压病史、出血破入脑室与发病后Hunt-Hess分级高。结论 aSAH出血并发慢性脑积水具有多项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注意高危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改善其预后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腰大池持续引流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急性脑脊液引流对脑积水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3例行栓塞治疗的动脉瘤性SAH病人的临床资料和脑积水形成情况,本组均在急性期行栓塞治疗和腰大池持续引流。结果发生脑积水9例,其中急性脑积水7例,慢性脑积水2例,仅4例需行脑室一腹腔分流。结论动脉瘤性SAH后急性期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后即行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可以预防脑积水的发生,减少需行永久性脑室分流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积水的手术时机、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8-06-2012-12我院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26例,其中25例并发脑积水,对其治疗方法、手术时机、临床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5例中急性脑积水9例,采用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16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均恢复良好;22例脑室系统基本恢复正常;3例脑室系统较前缩小,但无临床症状;无感染病例.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积水,要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手术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术后产生慢性脑积水的原因,以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Hunt-Hess进行分级,其中Ⅱ级6例,Ⅲ级16例,Ⅳ级15例,Ⅴ级3例。结果慢性脑积水30例患者中,Hunt-HessⅢ级13例,Ⅳ级14例,Ⅴ级3例均出现慢性脑积水症状。可见,较高的Hunt-Hess级别是产生慢性脑积水的高危因素。其中60岁以上患者均SAH术后产生慢性脑积水现象,并伴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症状。结论产生慢性脑积水的高危因素主要集中于SAH发病后的Hunt-Hess级别、脑室积水、年龄较高或具有高血压史、出血次数1次等。 相似文献
12.
唐宽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9,46(6):692-695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慢性脑积水作为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指起病14天后出现的交通性脑积水。虽然对其研究不断深入,但是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蛛网膜颗粒堵塞、蛛网膜下腔纤维化导致脑脊液循环吸收障碍有关。通过文献发现慢性脑积水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因素繁杂。动脉瘤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多数研究认为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无关。终板造瘘术是指在开颅夹闭过程中打开终板膜,使三脑室与基底池相通,其与慢性脑积水的关系尚不明确。脑脊液引流被许多研究证实有一定预防作用,也许可通过改进引流方式增加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慢性脑积水作为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指起病14天后出现的交通性脑积水。虽然对其研究不断深入,但是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可能与蛛网膜颗粒堵塞、蛛网膜下腔纤维化导致脑脊液循环吸收障碍有关。通过文献发现慢性脑积水发病率较高,且影响因素繁杂。动脉瘤手术方式包括开颅夹闭术和介入栓塞术,多数研究认为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无关。终板造瘘术是指在开颅夹闭过程中打开终板膜,使三脑室与基底池相通,其与慢性脑积水的关系尚不明确。脑脊液引流被许多研究证实有一定预防作用,也许可通过改进引流方式增加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长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5(1):61-6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再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随着CT、MRI等诊断技术的应用,SAH后脑积水的报道逐渐增多,该病也是影响SAH死亡率和病残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受到广泛的重视。一、发生率及分类1928年Bagle歹首次报道TSAH后脑积水,此后医学文献报道日益增多[’-’J。Hasan等人[’]。对473例SAH病人于发病72小时内行CT等检查发现20%发生脑积水,但其中1/3的病人却无脑积水症状,约半数病人的早期脑积水和意识障碍症状在24小时内可_自动缓解.Gijn也观察到SAH后72小时20%发生脑积水,fodesti和En… 相似文献
15.
慢性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一种常见并发症,关于其预测因素存在大量研究。其中,较为明确的是高龄,入院时高HuntHess、WFNS和Fisher分级,急性脑积水的发生和脑室内出血的存在。而终板造瘘与腰池外引流的使用在降低其发病率的有效性上目前仍不明确。新的脑脊液循环学说的提出赋予其发生机制新的解释,并有助于对此病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经手术治疗的aSAH后慢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随访6月~2年,按GOS评分,恢复良好27例,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慢性脑积水是aSAH后的常见并发症,脑室-腹腔分流术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该病治愈率和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2006年6月至2011年4月我们对32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是动脉瘤破裂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可加重病情,延长病程,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蛛网膜下纤维化有关。影响该病发生的临床因素复杂,目前还没有满意的防治措施。进一步明确其发病机制和临床危险因素,进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对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Vale等[1]将此类脑积水分为急性(SAH后0~3 d)、亚急性(SAH后4~13 d)、慢性(SAH后≥14 d)3种类型。及时准确的诊断与治疗是提高该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我们对自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对47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致急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06—2020-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急性脑积水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未发生急性脑积水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2组患者的相关变量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