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分析乳果糖联合白醋灌肠预防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的疗效及对其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2例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2组均给予乳果糖治疗,观察组加用白醋灌肠治疗,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BA、ALT、DST、NCT指标及肝性脑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1%(31/36),高于对照组的63.89%(2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1,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BA和ALT改善程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DST较高,NCT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性脑病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1,P0.05)。结论乳果糖联合白醋灌肠预防消化道出血后肝性脑病,能够提高患者智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重症感染持续血液滤过患者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本院血液科收治的84例行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CVVH)的重症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及观察组(n=42。对照组血液滤过期间应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血液滤过期间应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应用多维度疲劳量表(MFI)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估两组患者疲劳感及抑郁焦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体力疲劳、综合疲劳、动力下降、活动减少及MFI评分,HAD量表的焦虑、抑郁分量表评分,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评分较干预前均较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0.48%,对照组治疗依从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更有效改善重症感染CVVH患者疲劳感和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体分流术后并发肝性脑病(HE)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12—2016-12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门-体分流治疗的142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依据其术后6个月内是否并发HE分为观察组(并发HE,n=31)与对照组(未并发HE,n=111),比较2组性别、肝硬化病因、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与血钠、血红蛋白(Hb)、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分析术后并发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性别、肝硬化病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年龄、肝功能Child-Pugh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钠、Hb、血清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年龄为其术后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钠、Hb与血清Fib水平为其术后发生HE的重要保护因素(P0.05)。结论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年龄为门-体分流术后患者发生H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钠、Hb与血清Fib水平为保护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对HE高危患者施行针对性干预,以降低HE发病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2例UC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1)与干预组(n=41),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干预组则额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病耻感以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病情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干预组病例的社会影响量表(S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IBD-SES)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病耻感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浆内皮素(ET)分泌的调控作用。 方法选取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血浆ET表达、颅内压(ICP)及临床预后。 结果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血浆E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第1~5天,观察组患者IC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预后良好7例、轻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对照组预后良好3例、轻残4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亚低温治疗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ET分泌,降低ICP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88例尿毒症脑病患者进行研究,以患者入院时间奇偶数为依据分为2组,观察组(44例)采用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及β2-M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钾、血钠及血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基本恢复正常,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液透析滤过与血液灌流联合方式治疗尿毒症脑病患者可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且有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有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82例并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预后情况,测定两组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肌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CK、LDH、AST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且预后较好,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9-03-2011-03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1-05-2014-05收治的52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及时预防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82例首次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及服药依从性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NOSIE、ITAQ评分和服药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采用阶段性健康教育可增加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肝性脑病患者治疗中并发症的护理。方法随机选取2011-09—2013-09我院救治的10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静脉留置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钢针治疗,2组均给予护理措施,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84.0%,研究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0%,对照组26.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于临床肝性脑病患者治疗,可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02—2015-10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120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评分量表(SDS)和焦虑评分量表(SAS)对比2组焦虑、抑郁情况,同时观察2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骨科术后谵妄(POD)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8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1)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n=41)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心理护理。对比两组POD发生情况、POD转归、意识模糊评分量表(DDS)、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A、HADD)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POD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OD缓解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清醒后2h、4h、8h、24h、48h、72h,观察组的D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HADA和HAD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干预可预防或减轻老年患者骨折手术后POD,促进POD康复并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与纳洛酮联合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01—2014-09收治的86例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实施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氨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及纳洛酮联合治疗肝硬化所致肝性脑病,可恢复血氨及肝功能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利于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4例确诊的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2)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n=62)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黏度高切、低切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血浆黏度无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ACI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指标,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效果,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对肝性脑病患者神经毒性物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肝性脑病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神经毒性物质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β-内啡肽、血氨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TNF-α、IL-6、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能显著提高肝性脑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神经毒性物质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纳洛酮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及支链氨基酸联合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9—2012-09住院肝性脑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吸氧、护肝类、防治脑水肿药物,给予抗生素防治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在上述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和支链氨基酸。观察组患者支链氨基酸和门冬氨酸鸟氨酸用法和剂量同对照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直到患者清醒或连续应用3d后患者意识未改善即停用。观察2组患者清醒和病死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清醒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3d内清醒43例,对照组患者用药3d内清醒28例;观察组患者用药3d内清醒率(86.0%)高于对照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死亡3例,病死率6.0%;对照组患者中死亡16例,病死率3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与门冬氨酸鸟氨酸及支链氨基酸联合治疗促进肝性脑病患者清醒,降低病死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45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给予加强病情监护、对症干预、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干预等综合护理。结果 45例患者中44例(97.78%)好转出院,1例(2.22%)死亡。结论对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肝性脑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强各项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和有关体征的改变能够改善疾病的预后,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联合乳果糖和白醋灌肠治疗各种严重肝病引起的肝性脑病(HE)患者的疗效。方法采集2004-12~2008-02因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引起的HE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治疗组接受乳果糖和白醋保留灌肠,对照组仅用白醋保留灌肠治疗,1周后视察临床疗效、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7例(31.8%),有效9例(41.0%),无效5例(22.7%),死亡1例(4.5%),总有效率为72.7%;对照组患者显效3例(15.0%).有效5例(25.0%),无效10例(50.0%),死亡2例(10.0%),总有效率为4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氨浓度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联合乳果糖和白醋保留灌肠是预防和治疗各种肝病患者出现HE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肝衰竭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肝衰竭并肝性脑病患者,在综合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PE联合HF治疗,观察对肝性脑病不同分期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PE联合HF治疗后,患者消化道症状均有所改善,黄疸减轻,精神神经症状均有所好转,其中Ⅰ期肝性脑病35例、Ⅱ期17例、Ⅲ期4例均神志转清、扑翼样震颤消失、氨臭味消失,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1例精神神经症状减轻、昏迷变浅,Ⅲ期3例、Ⅳ期5例无变化;治疗后TBIL、ALT、AST、血氨、UREA、Cr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钾、钠、氯、钙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88.41%,不良反应发生率14.02%,经对症处理均缓解并完成PE联合HF治疗。结论 PE联合HF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肝衰竭并肝性脑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疼痛护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放疗患者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及疼痛程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恶性肿瘤骨转移伴抑郁的患者增加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更显著降低患者的焦虑、忧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护理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