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代谢组学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所有低相对分子质量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由于其应用前景广泛,目前已成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发现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诱导的抑郁症病理机制与多种内源性代谢物有关,按化学类别该内源性代谢物可以分为氨基酸、脂肪酸、糖类、核苷酸、脂蛋白、N-乙酰糖蛋白、苯丙乙酰甘氨酸、胆碱、胆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等物质;按代谢途径可以分为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肠微生物代谢、酮体代谢等途径。抑郁症病理机制不是某个代谢途径异常或某个特定区域单独受到扰动的结果,而是多个代谢途径异常或者多个区域的联合效应。对基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CUMS诱导的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首发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液和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的表达水平。方法以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治疗的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组)41例及同期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3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估抑郁症患者严重程度。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配对比较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UMS组,每组12只;分别用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皮质酮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受试者外周血白细胞中和大鼠血液及前额叶皮层中miRNA132表达水平。结果抑郁症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132水平为2.37±0.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4±0.16(t=2.355,P=0.0213);抑郁症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miRNA132表达水平与HAMD17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04,rs=0.5303,n=41)。CUMS组大鼠不动时间为(72.67±2.95)s,明显多于对照组的(40.00±5.49)s(t=2.366,P=...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急性或慢性给予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ESC)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小鼠行为的影响.方法 给予小鼠慢性应激8周,每2周进行行为学测试实验,同时急性或慢性给予艾司西酞普兰灌胃,比较急慢性给药的药效差异.结果 (1)自应激第2周起,5个应激组体质量较对照组[(18.5±1.1)g]轻(P<0.01),第8周时慢性给药组体质量[(18.5±0.6)g]较其他应激组重(P<0.01).(2)第2,4周,与对照组比较,5个应激组运动距离、站立次数及中央活动路程增加(P<0.05),而第6,8周减低(P<0.05);第8周慢性给药组上述指标[(57.4±11.0)m(74.2±6.1)次(12.0±3.0)m]高于其他应激组(P<0.05).(3)各应激组糖水偏好值在第6,8周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慢性给药组[(79.0±2.7)%]高于其他应激组(P<0.05).(4)各应激组在第4,6,8周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第8周慢性给药组不动时间[(124.70±8.00)s]比其他应激组短(P<0.05).(5)急性给药组小鼠的各项行为学指标与单纯的慢性应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给予应激模型小鼠艾司西酞普兰,显现出抗抑郁作用,而急性给药无抗抑郁效果.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是一种伴有行为学、神经化学和其他生理病理导演的心理障碍.慢性暴露于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已被证实可以导致抑郁薅行为,包括糖水消耗减少等.并且CUMS引起的一系列生化改变类似于人类的抑郁症.我们综述了CUMS致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病理变化,包括了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等方面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综述CUMS模型常用的刺激因子、造模时长以及主要的行为学评价方法,为CUMS模型在抑郁症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10年来中国知网和PubMed中与CUMS相关的文献,并对其按一定标准筛选后整理归纳CUMS造模动物、刺激因子、造模时长.结果 雄性大鼠的使用频率高;实验宜选择7~9种刺激因子且3~7d内不重复...  相似文献   

6.
7.
8.
李春颖  曲娴  张笑 《中国民康医学》2012,(20):2433-2434,2492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慢性应激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内NO含量的变化。方法:利用4周不确定应激方法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每天应激前腹腔注射bFGF,持续15d;应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bFGF对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海马NO的含量。结果:bFGF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NO含量降低。结论:bFGF通过降低NO含量,减轻神经元损伤改善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UMS)小鼠活体状态下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和自发活动的变化,及其与mTORC1能量信号通路的关联及机制。方法 4周龄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6,未予处理)和抑郁模型组(n=16,CUMS方法造模8周)。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糖水摄取实验检测小鼠抑郁倾向,利用结构功能磁共振探究小鼠脑灰质体积和低频振幅的改变。而后,将抑郁模型组的CUMS小鼠随机分成CUMS治疗组(n=8,氯胺酮活化mTORC1通路)和CUMS对照组(n=8,生理盐水)。取小鼠内侧前额叶组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并比较正常对照组、CUMS治疗组及CUMS对照组3组小鼠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ELISA法检测ATP和NADP+/NADPH为代表的3组小鼠组织能量代谢情况。结果 经过CUMS后小鼠出现明显抑郁行为倾向,CUMS小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下降(P<0.05)、糖和水的总摄取量减低(P<0.01),旷场实验总运动距离(P<0.05)及中央区域运动距离(P<0.01)缩短,在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CUMS小鼠不动时间增加(P>0.05),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磁共振检测发现CUMS小鼠内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增大,mALFF显著增高(P<0.01,Alphasim矫正);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减低,ATP和NADP+/NADPH降低(P<0.05),经过氯胺酮治疗,mTORC1相关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升高,ATP显著升高(P<0.05)。结论 CUMS小鼠内侧前额叶存在更高的自发活动以及更低的产能效率,这种自发活动与产能效率的不匹配提示内侧前额叶存在mTORC1磷酸化减低相关的能量代谢方面的障碍,且此障碍可以通过氯胺酮活化mTORC1通路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青春期给予小鼠慢性温和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模拟青少年阶段存在的日常压力,旨在探讨此阶段的CMS对其成年后睡眠的影响。  方法  将4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MS组和对照组,每组9~11只。CMS小鼠每天在14:00~16:00之间给予5 min束缚,连续28天;此阶段无束缚小鼠作为对照组。造模结束后,即在小鼠10周龄左右时分别记录小鼠睡眠觉醒状态及焦虑和自主活动。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MS小鼠在成年期主要表现为开灯期非快动眼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 sleep,NREM)总量增加,特别是NREM在长片段(1 120 s)的出现次数增加,但睡眠深度降低;觉醒总量减少,表现为在短片段(20 s)的出现次数减少。开灯期第1 h(7∶00~8∶00),快动眼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REM)总量减少,主要表现为在中片段(140 s)的出现次数减少。在关灯期第1 h(19:00~20:00),觉醒总量减少。CMS小鼠在成年后自主活动次数显著减少;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中,在开臂停留时间及访问开臂次数明显减少。  结论  小鼠青春期遭遇CMS使其成年后出现睡眠异常和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慢性应激导致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失调状态下,乳腺癌机体胸腺免疫功能异常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将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1组、CUMS-2组和CUMS-3组,每组6只。在小鼠乳腺脂肪垫接种4T1乳腺癌细胞,构建4T1乳腺癌模型,并采用不同程度CUMS刺激,分别构建不同程度CUMS乳腺癌小鼠模型。以旷场及强迫游泳实验观察行为活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脑组织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胸腺上皮细胞(thymus epithelial cells,TECs)细胞角蛋白5(cytokeratin 5,CK5)和CK8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胸腺细胞亚群分化簇3(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CD3)、CD4和CD8的比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环(T cell receptor rearrangem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行为及海马微管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应激组(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组)和氟西汀组,每组8只.在实验结束后对三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检测海马微管蛋白的表达.结果 CUMS组大鼠总行程、平均运动速度、直立次数及糖水偏好低于对照组(P<0.01);氟西汀组行为学评价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CUMS组海马乙酰化微管蛋白(Acet-Tub)表达升高,酪氨酸化微管蛋白(Tyr-Tub)表达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氟西汀处理后,Acet-Tub表达降低,Tyr-Tub表达升高,与CUM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应激能降低大鼠海马微管系统的动态性,损害神经可塑性,氟西汀可以逆转损害的微管结构,可能是抑郁样行为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应激抑郁状态对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应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和孤养法建立抑郁模型,分为对照组、CUMS 14 d组、CUMS 28 d组,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分化的改变.结果 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对照组( 2919.50±188.80)比较,14d CUMS组(2254.17±164.41)和28 d CUMS组(1900.33±104.10)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神经干细胞存活:与对照组( 2404.50±148.77)相比,CUMS 28 d组(1845.33±126.88) 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与对照组[ NeuN/BrdU(71.63±10.21),GFAP/BrdU( 14.34±2.03)]比较,CUMS 28d组[NeuN/BrdU(69.11±11.30),GFAP/BrdU( 17.27±2.93)]细胞分化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受到抑制,但干细胞的分化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研究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发病机制,有必要建立稳定的抑郁症啮齿类动物模型。目前文献常用的慢性抑郁症动物模型为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和社会挫败(social defeat,SD)两种模型。在该研究中,为了建立更稳定的抑郁症动物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的优缺点,对现有两种模型的建立方法和评价指标进行了调整与改进。方法:慢性不可预测应激模型大鼠每天随机接受两种应激因子,进行为期 28 d 的应激刺激,刺激因素包括通宵照明、夹尾、湿笼、拥挤、冰水游泳、禁水及禁食等。造模过程中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氟西汀阳性药对照组(10 mg·kg-1)三组。小鼠接受社会挫败应激因素包括攻击鼠对实验鼠 5~10 min 的身体攻击(physical attack,PA)和 24 h 的感官接触(sensory interaction,SI),实验时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和 SD 应激因素两组。造模后使用糖水偏爱率、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及社会交往率(social interaction ratio,SIR)等指标考察模型是否成功。结果:采用不同组合的慢性不可预测应激条件建立了大鼠 CUMS 模型,4 周造模后,模型组糖水偏爱率(69.3%±3.6%,n=27)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31.2±5.8 s,n=27)与非接受刺激的空白对照组大鼠的糖水偏爱率(81.0%±3.2%,n=17)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05.1±8.2 s,n=17)比较,糖水偏爱率显著降低,而不动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爱率(82.1%±3.9%,n=10)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108.3±9.7 s,n=10)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社会挫败应激经社会交往测试(social interaction test,SIT)后,选取社会交往率小于 1(即SIR= 有攻击鼠存在时 C57BL/6J 小鼠在接触区持续时间 / 无攻击鼠存在时 C57BL/6J 小鼠在接触区持续时间)的敏感小鼠用于评价糖水偏爱率。糖水偏爱测试结果表明,SD 模型组小鼠的糖水偏爱率(69.2%±2.4%,n=16)与对照组(78.6%±3.2%,n=9)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以糖水偏爱率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两个核心指标判断大鼠 CUMS 模型造模成功,小鼠 SD 模型以社会交往率和糖水偏爱率为指标判断造模成功,且模型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对大鼠旷场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A为对照组、B为应激组、C为应激+用药组,每组8只.A组不予以刺激,B、C两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CUMS)模型的实验方法,每日予以1~2种刺激;A、B两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 ml,C组每日腹腔注射西酞普兰2 ml(10 mg/kg).实验为期6周,每周为大鼠称重,每3周测大鼠的糖水偏爱性、旷场试验评价大鼠行为,6周后施行安死术.结果 B组及C组与A组相比,体重增长明显较少(均值分别为153.05 g、127.69 g、232.57 g);B组与A组及C组比较,糖水偏爱度显著降低(均值分别为60%,73%,71%);且B组大鼠在旷场中的总移动里程、总运动时间、越线次数等行为指标增大,而另两组在这些指标上均减小.结论 慢性不可预知轻度应激诱发大鼠抑郁症状的同时,可能导致其行为增多等类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7.
徐彩  金哲  林晓华  龙泓竹 《疑难病杂志》2013,(2):124-126,167
目的观察慢性精神应激对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性成熟的雌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法,模拟慢性精神应激,引起大鼠情绪改变;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光照规律,食水随意,安静饲养。观察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_2)、促卵泡生成素(FSH)的表达水平,以及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体质量增加较少,活动减少,糖水偏好度下降,动情次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_2水平降低,FSH水平升高,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卵巢中各级卵泡数、黄体数、卵泡液中颗粒细胞层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并伴有不同程度血管扩张。结论慢性精神应激可导致雌性大鼠卵巢储备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不可预知应激(CUS)对小鼠性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将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Control组和CUS组,并平衡两组间小鼠的体质量,对照组3~5只/笼,正常喂养;CUS组给予21 d CUS结合单笼饲养,建立抑郁模型。21 d后,进行糖水偏好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验证CUS的效果。通过嗅觉偏好测试和雌鼠尿液嗅实验检测小鼠的性行为,检测小鼠腹侧被盖区(VT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 CUS导致小鼠糖水偏好降低(P<0.05),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增加(P<0.05)等抑郁样行为,小鼠嗅觉偏好测试中在雌鼠垫料一侧的时间与在雄鼠垫料一侧的时间无差异,雌鼠尿液嗅实验中闻嗅雌鼠尿液的时间减少(P<0.05)等性行为受损,且CUS小鼠VTA脑区BDNF的蛋白表达降低,BDNF总mRNA和ExonⅠ、ExonⅡmRNA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US致抑郁小鼠性行为受损和VTA脑区BDNF表达下降,表明BDNF信号通路可能参与CUS致小鼠性行为受损的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温和应激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孤养与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相结合建立慢性温和应激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 ELISA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皮质醇、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白介素6(IL-6)、血浆内皮素1(ET-1)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血管内皮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实验组大鼠第2周和第3周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血清皮质醇的含量显著增加(P <0.05);血清 ICAM-1、IL-6、血浆 ET-1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血管内皮超微结构改变明显。结论慢性温和应激可导致大鼠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