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粤港地区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粤港地区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中医证候类型分布情况;为制定粤港地区原发性高血压常见证候的临床辨证标准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广东省境内包括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粤西地区、粤北地区及香港地区常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填写“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调查表”,将收集的数据应用Epidata2.1软件建立数据库,经核对后转化为SPSS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按频次高低依次为:阴虚阳亢证、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痰湿壅盛证及其他证型;五大区域各证型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X2=151.016,P=0.000)。结论:本组EH证候特点与《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文献分析认识基本一致,但粤港地区阴阳两虚证更明显,考虑与“南方多热,病多伤阴,沿海潮湿多伤肝脾肾”的地理致病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制定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调查表,运用频数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对845例患者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按频次高低依次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及其他证候;各中医证候与家族史、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等方面存在相关性,其中阴虚阳亢证合并糖尿病的较多;痰湿壅盛证合并肥胖较多。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以肝火亢盛证最为突出,并与家族史、糖尿病、肥胖等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候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的关系,为MCI的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运用轻度认知障碍中医常见证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筛选出MCI患者为观察对象。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同时结合以往的临床经验,拟定MCI中医辨证草案,对MCI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将量表、流行病学及数理分析方法相结合,探讨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MMSE的关系。结果MCI患者的最常见证候是肝肾阴虚,其次是痰蒙清窍、脑痿髓空、瘀血痹阻、气血双亏。经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中医证候与MMSE之间呈负相关。结论在MCI患者中,多见肝肾阴虚、痰蒙清窍、脑痿髓空、瘀血痹阻、气血双亏证,它们与认知损害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这为MCI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中医文献没有此病名.对类似此病症状的记载大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篇中,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明确指出春脉太过所致,眩晕、头痛、眼花、耳鸣、健忘等头部症状。《灵枢·口问篇》又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呜,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即内风理论。《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眩晕和头痛可单独出现,亦可同时互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归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中医证候、症状与性别、年龄、发病因素、胃镜及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证候归类并作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胃炎证候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浊滞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结论:慢性胃炎证候以实证和虚实夹杂证为主;证候分布与性别、年龄、饮食、情志、烟酒因素相关;证候虚实与胃炎类型、是否伴糜烂、肠化相关,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6.
中医证候量化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之精华所在,现行的辨证标准的建立大多基于专家经验或直观观察,缺乏精确的量化,从而影响了辨证的准确性,难以适应现代中医药研究与临床的要求。建立在群体调查基础上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通过对患病人群中症状、体征或有关指标的频数分布及相应的统计分析,是中医证候定量化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我们进行的有关研究课题,从调查项目的选择、软指标的记分、合格调查群体的确立,项目初步筛选的方法及有关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33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辨证分为9组,并对其中327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同时根据本虚标实辨证原则,再分为单纯实证、单纯虚证和虚实夹杂证三种类型;根据夹痰、夹瘀的不同,又分为夹痰证、夹瘀证、夹痰夹瘀证和非夹痰夹瘀证四种类型。研究中医辨证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差异。结果:夹痰夹瘀证颈动脉IMT大于夹瘀证(P<0.05)。结论:中医痰证可促进原发性高血压颈动脉硬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HIV/AIDS患者274例中医证候流行病学分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到目前为止,国际上通用的鸡尾酒疗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但其价格昂贵,且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在改善艾滋病临床症状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防治艾滋病的并发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1].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候特征及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特点以及与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及中医单一证型分析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血瘀、气虚基本证型出现频率最高,其次为湿热、阴虚、气滞三类基本证型,并且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候与生存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结论:中晚期肝癌以气虚、血瘀证多见,其余常见湿热、气滞、阴虚证型。同时将中医证候和生存质量引入原发性肝癌的中医疗效评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经证候要素的组成和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对29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各个证候要素及组合形式,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原发性痛经的证候要素中气虚占93%,寒凝占91%,是主要证候要素,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血虚、气滞、肾虚、阳虚、湿阻.证候要素共有31种组合形式,虚实两种证候要素的组合占94.6%,实性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占5.4%.证候要素的组合形式最多的是脾肾两虚兼寒凝血瘀证.结论 气虚、寒凝是原发性痛经的基本病机;脾肾肝是原发性痛经的病位;寒凝血瘀兼其他证候要素是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中医文献没有此病名,对类似此病症状的记载大多散见于眩晕、头痛等篇中,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曰:“太过则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巅疾,”明确指出春脉太过所致,眩晕、头痛、眼花、耳鸣、健忘等头部症状。《灵枢.口问篇》又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也即内风理论。《素问.玄机原病式》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火,有“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并发抑郁的发生率及其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特点。方法:采用量表评估和访谈调查方法,对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并发抑郁及其证候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结果: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抑郁发生率约76.47%。其中轻度抑郁发生率为41.18%,中度抑郁23.53%,重度抑郁11.76%。证型以肝郁脾虚为主,出现频率约占60.78%,主要症状为胁痛(76.47%)、腹胀(64.71%)、乏力(60.78%)、纳差(50.98%)、消瘦(43.14%)、口干(41.76%)、少寐(37.25%)等。结论:原发性肝癌并发抑郁发病率高,在肝郁证候基础上,脾虚、血瘀、湿困为主要兼夹证候,通过疏肝健脾解郁治法可有效干预,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特点与疗效。16例患在诊断方面以中医四诊和西医检查予确诊和辨证分型;在治疗方面除均服用熊去氧胆酸外。进行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结果:中医证型的发生依次为:肝肾亏虚型、脾胃虚弱型和肝胆湿热型;经中西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及症状、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提示:该病病位在肝脾肾三脏,病机为本虚标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候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保延 何丽云 谢雁鸣 胡镜清 高凡珠 文天才 李平 刘为民 李鲲 李文泉 范春琦 高颖 高荣林 何良志 冯兴中 易丹辉 匡宏波 李霞 仁毅恒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0(2):130-135
目的研究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其中医基本证候分布特征。方法以体现中医特色的亚健康调查问卷为工具,通过对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中医临床专家的判断,并应用聚类及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亚健康状态主要临床表现、主要证候要素及其基本证候特征。结果对1828份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北京地区亚健康人群以疲劳、失眠、情绪失调、疼痛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以虚、湿、热、郁、瘀、气滞、津亏、痰为主要证候要素;脏腑功能失调多见于心、肝、脾、肾、胆、胃等;以心脾两虚、肝郁脾虚、脾虚湿困、肝肾阴虚、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蕴结、肝郁化失、脾肾两虚、痰气互结等10类基本证候多见。结论亚健康人群的临床表现多呈现某一症状为主,其他症状伴随出现的症状群,其证候要素和基本证候分布以心、肝、脾等脏腑功能虚损为主,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构建慢性咳嗽证候调查信息表,对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慢性咳嗽中医证候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5例患者接受了证候信息调查,其中明确西医病因诊断的共102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咳嗽的证候主要为风寒恋肺、肺气亏虚、阴虚肺燥、痰浊阻肺、肝火犯肺,其中以风寒恋肺型为主.[结论]初步揭示了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慢性咳嗽的中医临床规范辨证、遣方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城乡社区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律和中医药社区防治有效途径.方法 依托临床信息一体化平台,通过200例问卷调查,对比研究城乡社区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中医证候规律.开展为期1年的中医养生、健康宣教等综合干预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城乡社区高血压病在性别影响上差异无显著性.城市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农村.吸烟、缺乏劳动、高盐摄入、腹型肥胖、家族史为高血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城市患病人群在缺乏体力活动方面明显高于农村,在高盐摄入方面明显低于农村.血脂异常、冠心病、糖尿病为高血压患病人群的主要合并症,城市患病人群合并糖尿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社区高血压病常见证候有:肾虚、肝阳上亢、心虚、肝火亢盛、肝虚、血瘀和阴虚.常见症状以肝系、肾系、心系及阴虚、气虚症状为主,肺系、脾胃系统及阳虚、血虚症状少见.经中医药综合干预,城乡社区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均显著提升,农村尤为明显.结论 城乡社区高血压病在流行病学、中医证候、症状等方面存在共性和差异,开展长期中医药综合干预是社区防治高血压病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肺癌病理类型、原发灶位置及肺癌转移灶位置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探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原发性肺癌病例共计185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对肺癌病理类型、原发灶位置及转移灶位置与中医证候等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 肺腺癌出现痰热郁肺证的几率(概率)更大,而出现肺脾气虚证的几率较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原发灶在右侧者较在左侧者有更多表现为痰热郁肺证的趋势,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合并心包转移与气虚血瘀证之间表现出正相关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合并脑转移与肺脾气虚证之间表现出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肺癌的病理类型、病灶位置与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相关性,通过证型研究对肺癌合并转移有临床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证候与舌象客观化指标的相关性,为老年高血压病舌象与中医证候客观化发展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TDA-1舌诊仪采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舌象,将采集到的图片导入由天津中医药大学研发的中医舌像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进行分析,获取舌图参数。应用SPSS 25.0软件分析中医证候与舌图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1)舌尖:头重、乏力、身重与舌质R、B值呈正相关;头重、身重、口苦与舌苔R、G、B值呈正相关。(2)舌左边:头重、乏力、身重与舌质R、G、B值呈正相关;头重、乏力、身重、口苦与舌苔R、G、B值呈正相关。(3)舌右边:头重、乏力、身重、口苦与舌质R、G、B值呈正相关;头重、乏力、身重、口苦、口干、面色晦暗与舌苔R、G、B值呈正相关。(4)舌中:头重、身重、面色晦暗与舌苔R、G、B值呈正相关。(5)舌根:头重、口苦、乏力与舌质R、G、B值呈正相关;头重、乏力、身重、面色晦暗与舌苔R、G、B值呈正相关。结论 舌诊客观化指标与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可为临床老年高血压病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