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估计在6400万以上,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T2DM)。T2DM患者中肾脏病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变之一,但糖尿病性肾病(DN)仅为影响患者肾功能衰竭的因素之一,其他因素尤其是脑卒中导致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不可低估。本研究用肾小球滤过率(GFR)作为评价肾脏功能的指标,分析不同水平GFR与缺血性脑卒中的联系,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之间关系,这对改善2型糖尿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影响血浆Hcy代谢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325例,根据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为合并微血管病变组(A组)和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B组)。采集患者肘静脉空腹血和餐后2h血,分别检测Hcy、血糖指标、肝功能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以及影响Hcy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合并微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血浆Hcy为(12.3±3.7)μmol/L,明显高于未合并微血管病变组的(9.7±3.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84,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是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OR及95%CI为4.120 (1.123-8.424),P0.05],影响T2DM患者Hcy水平的危险因素为合并高血压[OR及95%CI为5.047(2.203-9.133),P0.05]、高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及95%CI为1.674 (1.102-3.456),P0.05]。高水平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其保护性因素[OR及95%CI为0.885 (0.802-0.923),P0.05]。结论血浆Hcy是T2DM患者发生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可用于提示T2DM早期微血管并发症的存在,T2DM患者血浆中Hcy水平与合并高血压、HbA1c和GFR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微量白蛋白(mAlb)以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探讨其在T2DM早期肾脏病变监测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DM患者都随病情的发展,病程的延长,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当常规尿蛋白出现时,肾脏病变往往不可逆转,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而言,大血管病变既是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其死亡的首要原因[1].因此早期发现、治疗和预防T2DM大血管病变具有重要且积极的意义.目前相关研究多从一系列生理指标、血液生化指标或分子水平上去寻找原因[2-4],对大血管病变类型的个体差异性研究较少见,尚缺乏从患者属性特征出发探索病因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DM),尤其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率非常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有足病(如足部坏疽、截肢等)、肾病(如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眼病(如视网膜病变)、脑病(如脑血管病变)、心脏病、皮肤病等。这些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1]。近年来,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渐渐受到国内外各专家学者的重视,尤其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与T2DM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生率约为20%~40%[1],且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其发生率逐渐增高,病情也常呈进行性发展,直至肾衰竭。DN是目前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DN位于死因的首位,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死因中列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之后[2]。因此,明确中医诊疗思路,寻找有效防治路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糖尿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肾脏是糖尿病损害的靶器官之一,肾脏的病变也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约近1/5患者有发展为肾衰竭及需要肾透析可能[1]。所以,需要一个敏感、可靠的检测指标来评价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通过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微量白蛋白尿的评估可早期发现糖尿病(DM)患者  相似文献   

9.
韩书霞  贾海霞  李琳  苏胜偶 《临床荟萃》2007,22(10):738-73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也日趋上升,因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往往小于0.8,故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非糖尿病者明显增高及年轻化,而且再发、致残及病死率高,华法林钠用于预防血栓的传统剂量较大,要求INR目标值为2.0~3.0,而T2DM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应用此剂量出血率高,特别是脑出血、视网膜出血等.但对于小剂量华法林钠对2型糖尿病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国内外尚无报道,现对我院近6年应用小剂量华法林钠预防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主要危害是长期高血糖等因素造成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1980年的0.67%上升到1996年的3.2%, 个别地方超过了5%[1], 特别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迅速增多.  相似文献   

11.
巫素婷  彭林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9):1062-1063,1066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21例初诊T2DM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颈动脉内膜至中膜厚度(IMT)>1.3 mm诊断为血管病变,纳入血管病变组,反之纳入血管正常组],并检测尿微量清蛋白(mAlb)>22.5 mg/L诊断为肾功能损害,为RI组;mAlb 0~2.25 mg/L为肾功能正常,纳入NR组.利用ROC曲线分析不同切点HbA1c值,判断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HbA1c在不同切点HbA1c≥6.75%、HbA1c≥6.85%、HbA1c≥7.35%,诊断初诊T2DM 患者并发血管或肾功能损害、血管病变、肾功能损害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是93.4%和77.4%(ROC=0.929),91.7%和76.8%(ROC=0.918),85.7%和91.4%(ROC=0.943).结论 HbA1c用于早期预测诊断DM并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防治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和肾功能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由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介导β细胞破坏导致的胰岛素绝对缺乏,约占儿童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是全球最常见的儿童糖尿病类型。我国T1DM患者发病率为3/10万,每年以近3%的速度急速增长,并逐渐趋向低龄化[1]。T1DM慢性并发症主要为大血管病变(如心血管病变、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及下肢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神经病变等,其中心血管并发症较多,且是T1DM患儿首要的死亡原因。研究显示,T1DM患儿的发病年龄越小死亡风险越大[2]。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其对T1DM患儿心肌功能的评价更加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2,T2DM)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约75%~80%的T2DM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1]."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一词是指尿中白蛋白排泄明显高于正常,但用常规生化检查方法难以检出的一种病理现象.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DM)肾损伤的初始标志,且与多种因素有关[2,3],其早期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T2DM)是当今严重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大血管病变是T2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peripher alartery disease,PAD)是T2DM常见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外周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的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248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生化指标,应用肾脏疾病饮食改良(modification of dietinrenal disease,MDRD)简化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应用颈部和双下肢血管超声联合诊断外周血管病变。分析GFR与外周血管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根据GFR水平将患者5组:GFR≥90mL/min/1.73m2,75~90mL/min/1.73m2,60~75mL/min/1.73m~2,30~60mL/min/1.73m~2,30mL/min/1.73m~2。比较各组患者外周血管病变受累程度及双下肢血管病变类型的不同。结果:外周血管病变与GFR呈负相关(r=.0.263,P0.01),GFR是发生外周血管的危险因素(B=.0.12,P0.05)。随着GFR水平的下降,颈部和双下肢血管两处均有病变的发生率逐渐上升(χ~2=87.972,P0.05)。以GFR≥90mL/min/1.73m2组作为参照组,随着GFR水平的降低,双下肢血管斑块[OR(95%CI)分别为1,1.703(1.077~2.692),2.003(1.051~3.817),2.471(1.062~5.751),11.102(1.336~93.274),P0.05]、狭窄[OR(95%CI)分别为1,3.734(1.72~8.109),4.368(1.632~11.546),5.773(1.857~17.980),25.802(1.73~384.785),P0.05]、闭塞[OR(95%CI)分别为1,2.584(1.197~5.579),3.932(1.554~9.946),4.313(1.415~12.875),22.195(1.680.293.261),P0.05]的患病风险增大。结论:GFR是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且T2DM患者外周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与肾脏损伤的进展有同步趋势。  相似文献   

16.
苏如婷  韩晓骏 《临床荟萃》2007,22(6):428-429
大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T2DM)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糖尿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对Ⅱ型糖尿病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全世界有 2亿多 型糖尿病 (T2 DM)患者 ,T2 DM合并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为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高血压为大血管病的一般危险因素 [1 ] ,但与 T2 DM微血管和神经病变的关系研究不多。为此 ,我们探讨了高血压对 T2 DM患者上述并发症的影响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6 2例 T2 DM患者 ,男 6 4例 ,女 98例 ;年龄 (5 3.32± 7.98)岁 ,均为住院患者。 T2 DM的诊断为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标准。微血管病包括糖尿病肾病 (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 ;神经病变包括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心自主神经…  相似文献   

18.
<正>糖尿病(DM)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大血管病变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临床出现脑中风、心肌梗死、下肢截肢等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既往报道心、脑、肾及单支血管病变较多[1~3],但有关2型糖尿病(T2DM)早期、直观显示体表大血管受累程度及发病情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糖尿病肾病(DN)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但并非所有的T2DM肾损害都是DN,还有非糖尿病肾病(NDRD)和DN合并NDRD(DN+NDRD)[2]。国内报道,T2DM患者NDRD患病率为13.44%-82.9%[3],DN+NDRD患病率小于50%[4]。本文总结我院359例2型糖尿病肾活检患者资料并进行病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它的发生和继发性肺栓塞是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脑卒中并发DVT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外有研究报道[2],如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脑卒中后DVT发生率高达70%以上,国内有研究[1,3]报道为25.9%~33%,其中50%~60%的DVT患者会继发肺栓塞导致死亡,占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25%以上[4,5],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并发DVT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