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牙期上颌因多个乳牙固位不良个别恒前ó合的可摘式矫治器的矫治方法。方法应用自制的压膜可摘式附加舌簧正畸矫治器矫治替牙期上颌因多个乳牙固位不良个别恒前牙ó37例。结果 37例此类患儿矫治时矫治器固位良好、疗效佳、疗程短。结论压膜可摘式附加舌簧正畸矫治器矫治替牙期上颌个别恒前牙ó安全可靠,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上颌垫舌簧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的疗效。方法对13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运用上颌垫舌簧活动矫治器治疗4周~3个月。结果 13例患者的前牙反全部解除,并建立了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关系均为中性,软组织侧貌发生明显改变。结论上颌垫舌簧活动矫治器治疗替牙期前牙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疗效及缩短疗程。方法 采用上颌牙合垫舌簧矫治器矫治25 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结果 采用该矫治器既解除了前牙反牙合,又调整了异常的下颌位置,缩短了疗程,且不易复发,制作简单,容易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乳牙列期低龄儿童的咬合异常,因多数不影响进食或没有疼痛症状,常不被家长所重视。然而,乳牙期的咬合紊乱不仅可影响儿童的口腔功能、妨碍牙齿及牙周组织的健康,还可影响口腔颌面软硬组织正常发育、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目前,对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替牙期反用垫式活动矫治器治疗反的疗效。方法 选择替牙期反耠患者29例,治 疗采用垫式活动矫治器及其他辅助装置。结果替牙期反用骀垫式活动矫治器固位好,能够较快解除反,疗效较稳定,并能充分释放上颌骨的生长发育潜能,防止骨性反的发生。结论替牙期用垫式活动矫正器矫 治反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早期的积极治疗,改善上下颌骨间、牙齿与颌骨以及口周肌肉的协调关 系,从而使恒牙初期综合正畸治疗难度降低,疗程缩短,疗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安氏Ⅲ类错是口腔错畸形的常发病,按致病机理分为牙源性、功能性和骨性反,由于上颌骨的生长发育在8岁时已接近完成[1],因此提倡早期采用可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更是矫治的关键时期。本文采用导弓式矫治器对30例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患者进行矫治,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科就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的效果。方法选择7~13岁安氏Ⅲ类替牙期骨性反18例。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反解除,凹面型改善,上下颌骨关系渐趋向正常。结论应用口外前方牵引环托式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反有效。  相似文献   

8.
乳替牙期可摘矫治器固位不良原因及增强固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纠正前牙反,去除不利于上颌骨发育的因素,刺激上颌骨生长,从而达到在上颌骨发育高峰期改变其抑制因素,解除前牙反,改善颜面部畸形外貌。方法:反患者50例,其中乳牙期21例、替牙期29例。其中使用口外颜兜装置8例、可摘式上颌垫活动矫治器14例、上颌扩弓矫治器7例、口外前方牵引装置(面具式)21例。结果:除外1例前牙反覆盖Ⅲ°变为Ⅰ°,其余病例前牙反解除,前牙反覆盖解除,上牙弓前后径、左右径均得到扩大,面形改善,全部恢复正常侧面容貌。结论: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的应用均可达到理想地解决乳牙期、替牙期反患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个或几个恒切牙反(牙合)可能是局部因素造成,如多生牙、乳牙滞留或乳牙外伤、根尖周病变等.  相似文献   

11.
前牙反牙是指在正中咬合时,前牙呈反覆盖反覆关系,由于前牙反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有较严重的影响,并且会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面部畸形症状逐渐加重,受到患者以及口腔科医师的重视。替牙期前牙反大多由乳牙列期发展而来,是阻断性矫治的最有利时机。本文将针对替牙期前牙反矫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开展型多用途唇弓矫治替牙期的牙性前牙反(牙合).方法常规磨牙带环,粘着标准方丝弓托槽.然后用0.40~0.45 mm不锈钢丝或澳丝弯制开展型多用唇弓.结果18例前牙反(牙合)均得以解除,疗程最短者4周,最长20周,平均12周.结论利用开展型多用途唇弓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取得良好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开展型多用途唇弓矫治替牙期的牙性前牙反(牙合).方法:常规磨牙带环,粘着标准方丝弓托槽.然后用0.40~0.45 mm不锈钢丝或澳丝弯制开展型多用唇弓.结果:18例前牙反(牙合)均得以解除,疗程最短者4周,最长20周,平均12周.结论:利用开展型多用途唇弓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取得良好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建玲  陈新  张素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47-148,150
目的通过前方牵引器和2X4固定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71例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71例采用2X4固定矫治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由同一医师进行描绘定点及测量结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前牙反解除,建立前牙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基本中性关系;患者的凹面型有明显的改善。前方牵引组患者治疗后的SNA角、ANB角、U1-SN角、S-N’-Sn角、Sn-N-B’角差值与2X4固定矫治组相比,两者有差异(P﹤0.05)。结论前牙反最佳矫治年龄为替牙早期,矫治方法据致病机制的不同进行选择,对于牙源性、功能性的前牙反,宜选择2X4固定矫治治疗,对于上颌发育不足的前牙反,宜选择前方牵引进行矫形治疗。  相似文献   

15.
前牙反(牙合)是替牙期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并且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症状会逐渐加重,易发展成为骨性前牙反骀,早期矫治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上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殆多采用牙台垫式矫治器,此矫治器在使用时存在着固位力不足,对患者的依赖性高,其治疗时间长,效率不高等缺点。为探寻更高效的矫治器,2007年1月~2008年6月应用“2×4”技术(2代表同-牙弓内的两个磨牙带环,4代表4个切牙粘贴托槽)结合多用唇弓矫治替牙期殆前牙反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婴儿期由于不良的哺乳姿势,幼儿期前牙滞留或早失,吮上唇或下颌前伸的不良习惯,以及腭扁桃体或舌扁桃体的慢性炎症肥大等引起的前牙反者较为常见。笔者对1 994~2 0 0 0年完成治疗的单纯前牙反(不包括拥挤) 33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乳牙期:男5例,女8例。替牙期:男1 4例,女6例。年龄:最大1 2岁,最小2 .5岁。以上均为3+3牙的反患儿。1 .2 矫治方法1 .2 .1 下前牙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的矫治法 首先给患儿取记存模型及工作模型,然后用自凝塑料在下前牙3+3位置的工作模型上做与下切牙长轴的交角小于4 5度的下颌联冠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矫治替牙期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正畸临床中选择替牙期的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5名,采用FRⅢ型功能矫治器进行Ⅰ期矫治,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比较矫治前后的硬组织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在该期治疗结束时SNA、U1-SN、U1-NA、ANB、Y轴角增大;SNB、L1-NB、L1-MP减小。结论:FRⅢ型功能矫治器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的一种理想矫治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分析垫式舌侧矫治器和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假性前牙反的疗效。方法应用垫式舌侧矫治器和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各治疗前牙牙性反或功能性反患者30例,统计两组病例主动治疗时间和反解除时间,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对软硬组织变化情况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垫式舌侧矫治器治疗前牙反时反解除平均时间比混合式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前牙反时反解除的平均时间短,主动治疗时间则较长。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其上下前牙牙轴及上下唇软组织都有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矫治后患者的上颌软硬组织突度都有增加,下颌软硬组织突度都有减小,侧貌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垫式舌侧矫治器也是治疗前牙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双曲舌簧垫矫治器治疗前牙反。方法:将30例7~10岁患儿因前牙反导致的错畸形均采用双曲舌簧垫矫治器进行治疗,佩戴矫治器3~6个月。结果:患儿面型均有明显改善,上下前牙解除反关系,前牙覆覆盖关系接近正常,获得良好的掩饰性治疗效果。结论:双曲舌簧垫矫治器治疗混合期前牙反,有效的阻断了进行性不可逆的软组织及骨组织的变化,使上下骨能按正常轨迹生长发育,调整了咬关系,简便实用,取戴方便,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FranklⅢ功能调节器治疗16例替牙期前牙反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对上颌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下颌骨生长无抑制作用。②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可使下颌向下向后旋转。③FranklⅢ功能调节器有使上前牙唇向倾斜,下前牙舌向倾斜的作用。结论: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对替牙期前牙反儿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