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采用0.2g.L^-1氨水喂养诱发大鼠萎缩性胃炎,定量观察不同剂量中药胃痛灵及丽珠得乐对萎缩性胃为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1)中、小剂量胃痛灵能明显增加胃体粘 皮层厚度,从而改善胃粘膜屏障功能,其效果优于丽珠得乐;(2)各剂量胃痛灵能增加胃体粘膜PAS(+)层厚度,从而改善胃粘液屏障功能;(3)胃痛灵可明显抑制胃窦粘膜急性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炎性损伤,尤以小剂量胃痛灵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2.
应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了胃泌素对萎缩性胃炎粘膜细胞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小剂量五肽胃泌素可使胃体部萎缩性胃炎粘膜标记指数下降,但对胃窦部萎缩性胃炎粘膜标记指数无明显影响。提示胃泌素对胃体部萎缩性胃炎可能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益气活血法治疗萎缩性胃炎62例疗效观察杨学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证施治目前尚无特效治法和药物,本文应用中医益气活血法,自拟“萎胃灵”方对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初步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病例全部为我院住院病...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几年来运用通降法为主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取得了较满意疗效,兹分述如下。1养阴通降法适用于肝胃阴虚型。胃痛隐隐,心烦易怒,口干咽燥,腹胀嗳气,胃呆纳少,溲黄便干,舌质红少津,苔花剥或无苔,脉弦细。属肝气郁结,化火犯胃,劫烁胃阴,胃失和降所致。病虽...  相似文献   

5.
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加,有报导慢性萎缩性胃炎的74.2%发生在40岁以上者,而用岁以下年青人仅占8.7%。近年提出的病因,‘十二指肠液反而,自身免疫损伤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认为这两方面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上起重要作用。1十指肠法反流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脂酸,其次为溶血卵磷脂与胰酶)反流人胃可造成胃炎。由浅表性炎症可演变成萎缩性炎症。这主要因胃粘膜屏障退到破坏而引起。胃粘膜屏障及其作用,胃粘膜屏障包括胃腔表面粘液层与粘膜上皮细胞,粘液层的胃腔内面到粘膜面形成PHZ~PH7的梯度、粘液层的两面这…  相似文献   

6.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程长,反复迁延,损伤脾胃,导致胃粘膜萎缩,并可导致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治疗既要重视脾胃功能调整,亦要加强对炎症的控制、粘膜损害的修复及防止癌变的发生。近2年来。我科共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30例行手术治疗,90例采用中医药辨证,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均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经胃镜病理明确论断。男53例,女37例;年龄20-73岁;病程1个月~15年。病位在胃窦部74例,在胃窦一胃体部6例,在胃体部10例。病变程度:浅表萎缩(I°~Ⅱ°)不等者82例…  相似文献   

7.
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稳定、价廉、实用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以60%乙醇加20mmol/L去氧胆酸钠、0.1%氨水、0.5mg/ml吲哚美辛3因素刺激SD大鼠胃粘膜24周。结果 3因素联合作用胃窦部和胃体部炎症级别(2.50和1.71)分别较空白对照组(0.50和0.75)高,胃窦部固有层厚度(2.17μm)和固有腺面积百分比(17.5%)分别比空白对照组(105μm和65.8%)低,胃体部固有层厚度与空白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壁细胞数(21)较空白对照组(30.6)减少。停止作用5周后病变程度无改变。结论 3因素联合作用24周能建立典型的鼠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8.
丹桂香冲剂是根据临床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友汤剂加工制成的〔1〕。为探讨其作用机理,我们观察了丹桂香冲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壁细胞、腺管层总厚度和胃黏膜层厚度的影响,并与三九胃泰进行比较,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药品及配制丹桂香冲剂由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清热理气方对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检验清热理气方(蒲公英60g,黄连10g,黄芩10g,枳壳10g,佛手12g,炙甘草6g)对实验性猫胃螺杆菌胃炎的治疗作用。采用复制Balb/c猫有螺杆菌胃炎模型,以清热理气方大,中,小剂量9分别为26.6g/kg,13.3g/kg,6.65g/kg)给药,以三联疗法(灭滴灵2.6mg,四环素1.3mg,丽珠得乐1.3mg)为阳笥对照组,以生理气方作用不如三联疗法,给药4周,末次给药4周后观察结  相似文献   

10.
萎缩性胃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慢性胃为浅表到萎缩的演变过程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作用,本文对280例内镜诊断为慢性胃炎的胃窦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病理组织学和Hp检测(培养病理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结果的分析。结果显露,HP总检出率为63.2%,其中正常粘膜慢性浅一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阳性率分别为26.6%60.8%和76.3%,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HPB是性率随增而增加,CAG的比例1及病变分级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用中药治疗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30例。按中医辨证分四型,肝郁脾虚型治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湿热型治以三仁汤加减,胃热炽盛型治以黄连温胆汤加减,胃阴虚型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各型患者均用10%当归注射液分别取肝俞、脾俞、胃俞穴进行穴位注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  相似文献   

12.
对萎缩性胃炎100例危险因素进行调查,采用配比病例对照方法,发现家族胃病史,口、鼻、咽慢性炎症,进食快,不按时进餐,性格忧郁等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危险因素;油炸食物为可疑因素。它们的OR值分别为:3.58、3.00、3.37、5.83、3.50、3.00。  相似文献   

13.
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方法:采用牛胆汁与甘油混合液灌服大鼠10周造成慢性胃炎模型。2%水杨酸钠溶液灌服大鼠8周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并于两模型造模同时给予苦杏仁甙作为预防给药。实验结束后摘取全胃,做病理切片检查,同时收集胃液,测定胃游离酸浓度及胃蛋白酶活力。结果:苦杏仁甙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病理形态学有改善。炎细胞浸润程度减轻,腺体排列紧密。并可抑制胃蛋白酶活力。结论:苦杏仁甙对大鼠慢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振荣 《当代医学》2011,17(32):4-6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甲硝唑400mg,兰索拉唑30mg,左氧氟沙星200mg,均2次/d。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益气活血养阴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两组总体疗效比较χ^2=844,JP〈0.05。病理检查:两组患者在胃粘膜痿缩、炎症、非典型增生上进行比较,P〉0.05。在肠化生增生比较上,P〈0.05。两组在肠化生增生的改善上,中医治疗效果好于西医常规治疗。两组在胃脘痞满、纳呆的比较上,P〉0.05。两组在腹痛、嗳气上进行比较,P〈0.01。结论健脾补肾、益气活血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制胃赛乐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服用胃赛乐胶囊 ,对照组 30例 ,服用雷尼替丁和胃乐宁。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对比 ,胃赛乐组较西药组症状明显改善 (P <0 .0 5 ) ,胃镜检查对比病理症状 ,胃赛乐组较西药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治愈总有效率80 .0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0 .0 0 % ,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 (χ2 =11.4 0 ,P <0 .0 1)。结论 胃赛乐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优于对照组 ,疗效稳定 ,无副作用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鼠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动物模型并探讨致萎缩因素。方法 应用 6 0 %酒精和 2 0mmol/L去氧胆酸钠 (A因素 ) ,0 0 5 %- 0 1%氨水 (B因素 ) ,0 0 5 %吲哚美辛 (C因素 )按有重复的L8(2 7)正交设计对SD大鼠分三批进行制模刺激 ,三批刺激时间分别为 3个月 ,6个月 ,9个月。实验到期后取出全胃 ,观察大鼠胃黏膜大体观及各项萎缩指标。结果 应用A、B、C三因素 (单因素或多因素 )刺激 6个月或 9个月均可出现典型的胃窦萎缩性胃炎征象 ,且制模成功率达 10 0 %,该两批建成的CAG模型其胃黏膜基本病理变化无明显差异 ,而制模刺激 3个月则无明显的胃黏膜萎缩出现。结论 应用 6 0 %酒精 ,2 0mmol/L去氧胆酸钠 ,0 0 5 %- 0 1%氨水 ,0 0 5 %吲哚美辛对SD大鼠刺激 6个月可成功的建立CAG模型 ,延长刺激时间并不能进一步加重鼠胃黏膜萎缩程度。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舌微循环与证治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慢性胃炎脾胃气虚兼夹寒湿,血瘀三型的异形微血管丛形态,瘀血扩张血管丛等微循环呈严重瘀滞现象。综合脏腑证型和病邪性质可分为脾胃气虚湿热内蕴型,脾胃阳虚寒湿内困型,肝郁气滞化火犯胃型,脾肾阳虚水湿内停型。治疗立足调理,胃痛久病者还当调气与活血并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葵花胃康灵胶囊治疗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患有浅表性胃炎和(或)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葵花胃康灵胶囊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4粒,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A组25例治疗1个疗程(6盒),B组20例治疗2个疗程,C组15例治疗3个疗程。比较患者治疗结果的有效率,病理改变。结果 A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的有效率96%;B组90%;C组93.3%,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改变、胃镜下检查情况3组有效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根据患者资料使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可知在6盒药物范围内,患者随所用药物单位量的增加,药效逐渐增强,>6盒的患者,药效与药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葵花胃康灵治疗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的时候,是随药量、疗程的延长使药效增强,6盒为1个疗程,3个疗程的治疗剂量下可以保证最佳的药效。  相似文献   

19.
慢性胃炎患者胃内24小时胆汁反流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胃内胆汁反流的情况。方法对43例慢性胃炎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16例,慢性糜烂性胃炎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行胃内24h胆汁监测,获得胆汁反流指标。分析各类患者胆汁反流总时间百分比、反流次数、反流持续5min以上的次数和最长反流时间。结果不同类型慢性胃炎患者胆汁各项监测指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各项指标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结论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胆汁反流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生长激素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中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生长激素(GH)的变化.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60只,用60%酒精、20mmol/L去氧胆酸钠、0.1%氨水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27周和40周后分别处死大鼠,测定血清GH.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GH水平低下,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存在着GH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