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抗抑郁剂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应用抗抑郁剂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70例,应用心内科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6 w.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 w、2 w、4 w、6 w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1 w末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2 w末起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4 w末、6 w末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治疗6 w末研究组抗焦虑显效率为82.26%、抗抑郁显效率为79.03%,对照组分别为41.43%、42.86%;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抗抑郁剂联合心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或缓解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疗效显著优于单用心血管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尿毒症时AGEs与NO的关系,以及AGEs与NO在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AGEs的水平,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研究对象血中NO含量.结果 ①血清AGEs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AGEs明显高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②血清NO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有心血管并发症组NO明显低于无心血管并发症组.③AGEs与NO呈负相关.结论 血中高浓度的AGEs可能通过灭活NO等机制与NO共同参与尿毒症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血液透析诱导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老年尿毒症血液透析(HD)患者的数量不断增长.与非老年患者相比,老年尿毒症患者原发病复杂,各脏器功能逐渐衰退,特别是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性差,对HD的耐受性差,尤其是诱导期更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近年来,我们采用加强对老年HD患者诱导期严密监护的方法,以防止老年患者心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北京宣武医院1998年4月~2004年4月6 5例老年尿毒症HD诱导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机体,仍有许多问题无法解决,但是借助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将会逐渐揭开心血管循环系统的神秘面纱.心血管循环系统是人体生理系统的核心,建立其数学模型,模拟其血液循环,可为心脏病医疗设备的设计提供辅助工具,对研究心脏疾病的成因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文章描述了心血管循环系统建模的历史、种类及其各种建模方法,并以Harvard-MIT(哈佛-麻省理工)建立的心血管仿真模型-RCVSIM模型为例,阐述了模型建立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介入治疗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治疗,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护理人员在掌握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相应的医学知识及操作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开展心血管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肥胖相关的高血压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随着肥胖发生率的增加,高血压及其相关的心血管事件危险随之增加.减少肥胖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控制肥胖和高血压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健康挑战.合并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措施中除进行降压治疗外,还应包括针对肥胖的处理和生活方式调整,并将其作为基础治疗措施,重点应关注体重降低和整体危险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致心血管合并症治疗护理措施.方法对2212例次血液透析出现的心血管合并症给予相应的治疗护理.结果2212例次血液透析中出现心血管合并症.经治疗护理后94%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均能顺利完成血液透析.结论熟悉血液透析中出现心血管合并症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治疗护理,可促进血液透析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由于妊娠期产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使心血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发生改变;大多数心血管药物都能通过胎盘屏障,对子宫-胎盘血流、胎儿、子宫收缩及分娩产生重要影响;此外,许多药物可经母乳转运,对哺乳婴儿产生反应。因此,孕妇如何安全有效地应用心血管药物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原则上,孕妇应少用或尽量不用心血管药物。一、强心药:孕妇应用强心药的指征不变。但应注意:1.妊娠时,洋地黄制剂尤其是地高辛血浆浓度明显低于接受同样剂量的非妊娠妇女,因此为达到预期的疗效应适当增加剂量。2.洋地黄可通过胎盘屏障,当母体达到中毒浓度时,亦可引起胎儿中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创刊已有20年,这期间心血管影像学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本文对<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创刊以来的心血管影像学文章进行简要回顾分析,并对其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内科护士工作压力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心内科护士的工作量及所承受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心血管内科病人病情相对重、情绪波动大、突发病危和死亡事件发生率较高,因此,对护士的要求也更高,要求心内科护士业务水平和心理素质好,经验丰富,处事不惊,应变能力强.然而,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常常导致心内科护士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厌倦工作,不耐烦、工作效率低下等不良反应.研究表明,中国护士中工作疲倦者占59%,而高度的工作疲劳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工作热情、工作效率,而且会影响护理质量[1].本院于2009年对心血管护士进行调查了解,对其造成工作压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应对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提高护士对病人病情变化预见性的判断能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培养适应心血管专科的高素质人才.方法 人文素质、专业技能、评判性思维、继续教育、分层次等综合培训.结果 护士的整体素质、专业技能明显提高,提高了抢救患者的成功率.结论 完善心血管护士的培训,是适应该专科的发展、提高专科护士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53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终点事件指标及随访方案对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将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等多种因素纳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并分析不同年龄组患者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在降压治疗后不同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上的分布情况.结果:心血管事件与平均脉压差、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男性、高脂血症、服用降压药种类、危险分层、周围动脉疾病独立相关.60~79岁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随收缩压升高有增加趋势,8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收缩压在130~139 mmHg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最低;60~79岁老年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在65~69 mmHg时死亡率较低,80岁及以上的高龄高血压患者,舒张压在70~79 mmHg时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及事件率最低.结论:老年人的降压治疗应在综合纠正多种危险因素的前提下区别对待,尤其是高龄高血压患者,降压更应缓慢,应避免舒张压降低至70 mmHg以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层级培训在心血管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 采用层级培训模式,对55名心血管系统护士进行护理培训,制订并实施各层级护士的年度培训与考核计划,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反馈.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评估病人问题的能力、专科基础知识和技能、护理文件书写能力、应急能力、带教能力评价总均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规范化的层级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为临床护理提供了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心血管系统药的利用情况与趋势.方法:对我院2004~2007年心血管系统药的种类、销售金额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年中心血管系统药销售金额逐年增长,中药制剂和降血压药应用最多.结论:我院心血管系统药应用基本合理、规范,增长基本平稳.  相似文献   

15.
无创通气用于心内直视术后撤机困难患儿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无创通气在心内直视术后撤机困难患儿中的应用疗效,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对30例心内直视术后撤机困难患儿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PaO2、PaCO2、SaO2的变化,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SpO2及临床征象(肺部哆音、呼吸困难情况),密切监测氧合状况,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和处理漏气、胃胀气等不良反应等.结果通气治疗后,30例中27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pH、PaO2、PaCO2、SaO2等参数与通气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避免了再次气管插管.另外3例由于原发病加重,应用无创通气1h、5.5 h、8 h后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再次行气管插管.结论心内直视术后撤机困难患儿行无创通气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能迅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避免再次气管插管,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减轻气管拔管引起心血管反应的疗效.方法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在拔管前2min静脉注射维拉帕米0.1mg/kg,B组注射乌拉地尔0.5mg/kg,C组注射利多卡因1mg/kg,D组注射生理盐水.观察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结果对照组D组拔管期患者的心率、血压增高显著,其余三组均能减轻心率、血压的变化,其中维拉帕米0.1mg/kg最有效,乌拉地尔1mg/kg次之.结论维拉帕米0.1mg/kg更有效地预防全麻后气管拔管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心血管病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临床特点及甲状腺替代治疗对各种心血管症状的疗效.方法观察50例心血管科住院的甲减患者的心血管表现特点,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心血管各种症状的疗效和有效剂量.结果主要的心血管并发症是:舒张压增高为主的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绞痛.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的剂量平均在2μg/kg/d时,血清甲状腺素水平能逐渐正常,心血管症状能很快消失.结论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能尽早识别以心血管并发症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早期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能有效改善症状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使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更好地、安全的接受治疗、护理,进行了有意的探索.方法以学习为先导向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灌输;努力去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的监控为手段,防患于未然.结果经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2003年3月~2004年4月,没有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损害.结论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 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高龄手术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其重要器官状况,加强术前心理护理,指导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供氧、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维持胸腔压力平衡;密切心电、血气监测;及时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可有效控制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精心的护理可减少高龄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老年心血管疾病124例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09年124例老年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52.4%的患者有睡眠障碍,4.0%的患者有摔伤、跌倒史,2.4%的患者有过坠床,6.5%的患者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0.8%的患者出现烫伤;1.6%的患者出现排便后呼吸困难;1.6%的患者因等待时间过长,情绪激动,病情加重.结论:积极应对患者睡眠障碍,加强护患交流和健康教育,对解决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问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