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55例,全髋关节置换79例。结果 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2年因髋臼磨损、髋关节疼痛明显行髋臼翻修,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因髋臼松动行髋臼翻修,其余病例均无明显髋部不适,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和年龄等因素。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病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评价全髋翻修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33例34髋。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置换21例,双杯髋关节置换1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23例24髋,髋臼位置不良1例1髋,股骨头置换后髋臼磨损5例5髋,感染4例4髋。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以内5髋,1~2年1髋,5~10年18髋,10~13年10髋。翻修假体类型:非骨水泥型假体20髋,混合型假体7髋,骨水泥型假体7髋。结果平均随访3.5年。1例术后半年发生股骨柄松动进行再翻修,其余病例假体保留,优良率为82.4%。结论翻修的最常见原因为无菌性松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时髋臼磨损也是翻修原因之一,对较年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如行假体置换,最好采用全髋关节置换。翻修术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较好。  相似文献   

3.
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随访及松动原因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83年至今应用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54例60髋。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4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0例20髋。在54例60髋珊瑚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有37髋随访6个月~13年,平均随访时间约7年,疗效满意率为85.1%,其中假体松动4例占14.8%,髋臼松动2例7.4%。假体松动原因是假体与股骨负重界面之间没有达到稳定接触,假体与髓腔形状不相匹配,修整髓腔松质骨时,髓腔扩大器应比假体小一号,避免假体与界面存留缝隙。对于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应避免髋关节旋转中心向外侧移位,应向内上方加深髋臼以减少水平移位距离,其次髋臼植骨加盖勿在负重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3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 ,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 5 5例 ,全髋关节置换 79例。结果  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 2年因髋臼磨损、髋关节疼痛明显行髋臼翻修 ,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半年因髋臼松动行髋臼翻修 ,其余病例均无明显髋部不适 ,髋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全身健康状况、术前的生活状态和活动量、骨的质量和年龄等因素。通过严格的术前评估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人工髋关节翻修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以便规范手术操作,提高远期疗效。方法总结自1999~2010年,对78例80髋行全髋关节翻修术,分析翻修原因。初次关节置换类型:全髋关节置换40例,单极股骨头置换12例,双极股骨头置换26例。翻修距初次手术时间:1年内11髋,1~2年6髋,5~10年42髋,10~17年21髋。结果根据本组统计,翻修常见原因依次为假体无菌性松动、髋臼磨损、假体位置不良、术后感染、假肢周围骨折、人工关节脱位及假体断裂,而且其中某些病例失败原因往往存在合并症。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方法,其远期疗效有赖于适当的假体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正确的手术操作以及出现并发症后的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4月~2015年5月在本科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405例,其中男性202例,女性203例,左侧224例,右侧181例,年龄28岁~93岁,平均(61.43±27.82)岁,总结翻修原因以及手术处理方法等。[结果]假体松动280例,其中柄松动87例,臼松动39例,柄和臼假体均松动154例;翻修前假体平均使用时间6个月~24年,平均(6.68±4.82)年。感染66例,其中16例一期旷置,待感染控制后二期再行假体置入;其余50例均行一期翻修假体置入。关节不稳所致脱位15例,均为闭合复位失败或保守治疗失败, 3例行单纯切开复位, 3例更换内衬和股骨头,1例更换股骨侧假体,3例更换髋臼侧假体,3例行全髋翻修。聚乙烯衬垫磨损但假体无松动14例,8例予以更换内衬和股骨头,4例更换髋臼侧假体和股骨头,2例行全髋翻修。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11例,5例仅置换髋臼侧,更换股骨头假体,6例行全髋翻修。股骨柄假体周围骨折11例,以捆绑带固定或钢板螺钉固定或更换加长柄假体结合内固定等治疗。假体机械断裂6例,予以更换假体。股骨柄假体偏心距过大导致疼痛1例,予以更换股骨柄假体。髋臼螺钉位置不当导致坐骨神经症状1例,予以调整髋臼假体和螺钉位置。[结论]假体松动是人工髋关节翻修最常见原因,其次为感染、脱位、聚乙烯磨损、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假体周围骨折等;人工髋关节翻修的方案需根据假体失败的原因、患者具体情况以及医生的经验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7.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hen B  Yang J  Pei FX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407-14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手术指征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64—75岁,平均68岁。翻修原因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29例(51.8%),髋臼磨损及股骨头中心性脱位14例(25.0%),股骨柄松动12例(21.4%),股骨柄断裂1例(1.8%)。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7分(28~40分)。所有病例均一期翻修,有骨质缺损者同时植骨。结果49例患者术后获得平均7年(5—8年)随访,7例失访。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8分(84~90分)。全部病例术后无伤口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扩髓时骨皮质不全骨折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髋关节脱位1例。随访患者中无髋臼及股骨柄假体需要再度翻修。X线片显示人工关节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感染征象。结论髋臼磨损及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中期临床随访结果显示,若手术指征正确,手术技巧娴熟,该翻修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目的 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长期疗效。方法 1996年11月~1999年4月共进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手术35例(36髋),根据前次手术失败的原因进行分组并分析。结果 根据病例统计,在同一失败病例中,失败的原因往往不止一个,最常见的原因是假体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共24例次,其次为人工股骨头引起髋臼磨损7例次,假体置入位置不良6例次,人工髋关节脱位3例次,术后感染3例次,假体股骨西柄断裂2例次。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髋关节重建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长期可靠的疗效与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假体的适当选择和手术中正确操作有关。  相似文献   

9.
全髋置换术用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翻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成  潘可平 《中国骨伤》2001,14(6):334-335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长欺使用后髋关节疼痛原因及其行人全关节置换术翻修必要性。方法 对10例(10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髌关节疼痛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并进行随访。结果 10例病人平均随访进行18个月,效果满意率90%。结论 假体松动,髋臼退行性疾病,髋臼底变薄,人工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是造成髋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能明显改善这些病人的髋关节疼痛。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合并症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1980年以来我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324例进行了随访调查,随访时间最长8年,最短2年,平均4.5年,出现合并症16例,占38.5%,其中人工股骨头脱位3例,占0.9%,假体柄断裂2例,占0.6%,感染3例,占0.9%,患髋疼痛18例,占5.6%,髋臼磨损18例,占5.6%,股骨近端骨反应48例,占14.7%,人工股骨头下沉24例,占7.5%,文中对各种合并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He AS  Fu M  Sheng PY  Yang ZB  Fang SY  Liao WM  Kang Y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14):1069-1073
目的 探讨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翻修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55例行人工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资料,其中术后5年内(含5年)翻修11例,翻修原因及翻修方式为:髋臼假体位置不良导致复发性脱位2例,手术调整髋臼假体位置;髋臼假体松动5例,翻修髋臼和(或)股骨假体;术后早期股骨假体周围骨折2例,行骨折复位固定;股骨头磨损髋臼1例,行全髋翻修;感染1例,行二期手术翻修.术前和术后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术前Harris评分平均46分(28~62分).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16~76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Harris评分提高至平均86分(75~96分).术后出现并发症2例:1例术后局部血肿形成,4周后需再次手术清理血肿;1例术后关节不稳,经适当牵引制动后关节不稳定现象消失.无感染、深静脉血栓、主要血管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初次髋关节置换早期翻修主要原因与髋臼假体处理、假体选择和安放技术不当有关,因此提高髋臼假体安放的手术技术有助于改善人工髋关节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人工髋关节翻修的临床回顾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评价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价值,分析导致翻修的原因、术中常见的困难及处理办法. 方法对1998年6月~2002年1月行全髋翻修术的15例15个髋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特点.翻修的原因主要为:初次手术技术失误,假体松动下沉,假体位移,髋臼磨损下陷、上移,股骨假体柄断裂等.翻修术的主要难点为:患者年龄偏高,全身情况差;初次置换假体取出以及骨水泥取出较为困难;常有骨缺失,处理有一定难度.提出髓腔内断裂假体取出的办法. 结果 15例翻修术获8个月~4年10个月随访,平均2.4年.2例术后3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其余效果良好,未出现感染、脱位及松动等并发症,功能满意.翻修术后效果好的原因主要与其病情较轻,无严重的骨缺失,初次手术多为股骨头置换等有关. 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临床上对翻修术的要求日趋增多.因手术难度较大,需一定的技术、经验、特殊器械及设备,术者应有充分的准备,方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髋臼缺损重建及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寻找全髋置换术髋臼缺损处理的方法。并对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比较。方法:采用切下的股骨头,保留软骨修成帽状,软骨面位于腹腔侧,然后将臼和骨水泥与重髋臼相嵌。同时组同济髋晨骨水泥,而骨水泥固定股骨干假体,另一组采用骨不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进行临床和放射学随访。随访时间为1 ̄3.5年。发现非骨水泥组16例优良率为94%,采用骨水泥置换组16例优良率为95.6%。随访期间两者均未  相似文献   

14.
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方法与结果  6 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1~ 8年。 58例出现 10 9项并发症 ,以疼痛最多 (58例 ) ,假体松动 (2 6例 ) ,髋臼磨损 (9例 ) ,人工股骨头术后脱位 (3例 ) ,切口感染 (3例 ) ,关节周围骨化 (3例 ) ,及其它。结论 认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操作、金属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并对防止或减少这些并发症提出一些手术经验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
7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72例(74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问题进行随访和分析。结果49例(50髋)获得8-89(38.8±18.6)个月的随访,23例失访。49例随访期内3例死亡,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人工髋关节脱位3例,假体无菌性松动3例,髋臼磨损2例。无术后感染病例。按照Harris髋评分系统对未翻修的45例(46髋)进行评分:优25髋,良12髋,中6髋,差3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疗效确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规范手术操作,完善术后康复,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水泥填充修复骨缺损结合骨水泥髋臼假体在翻修髋臼假体内侧移位松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4月~2011年3月收治16例髋臼假体内侧移位松动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填充修复骨缺损结合骨水泥聚乙烯髋臼假体翻修松动的髋臼假体,对伴有股骨假体松动的患者,根据患者的骨质情况和骨缺损情况选择骨水泥翻修长柄假体(9例)、非骨水泥型广泛涂层假体(2例)或打压植骨结合骨水泥固定股骨柄假体(1例)。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及X线评估。结果 1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6(1.5~6.2)年,未出现臼杯松动病例,Harris评分从术前的35(18~63)分提高到末次随访时的89(60~99)分。结论应用骨水泥填充修复骨缺损结合骨水泥髋臼假体翻修内侧移位松动的髋臼假体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假体选择.方法 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32例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患者,男19例,女13例,平均56岁(32~80岁).髋臼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Ⅰ型13例,ⅡA型9例,ⅡC型5例,ⅢA型1例,ⅢB型4例;对Ⅰ~ⅡA型髋臼骨缺损(22例),应用非骨水泥型假体;对ⅡC~ⅢB型髋臼骨缺损(10例),给予植骨、加强环和髋臼网等方法进行充分重建,应用骨水泥型假体.股骨侧Paprosky骨缺损分型:Ⅰ型11例,Ⅱ A型4例,ⅡB型1例,ⅡC型5例,ⅢA型6例,ⅢB型3例,ⅢC型2例;选用骨水泥型假体8例(ⅡC型5例,ⅢB型3例),近端固定生物型假体5例(Ⅰ型),广泛涂层型假体11例(Ⅰ型6例,ⅡA型4例,ⅡB型1例),远端同定型假体8例(ⅢA型6例,ⅢC型2例).结果 术后随访1~10年,平均5年2个月.术后2例患者反复发生感染,因患者拒绝再次取出假体,仅行清创和保守治疗;末次随访时仍存在窦道;Harris评分分别为65和78分.其余30例患者效果满意,Harris评分由二期手术前的平均48分(31~78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5分(80~95分).末次随访时X线片与术后当时的X线片对比,30例患者的假体均无下沉、移位和松动.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手术的成功率高,手术重点是确认感染已获得良好控制后,针对骨缺损类型选择相应的假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髋置换术中髋臼意外的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13髋全髋置换术中出现的髋臼假体床骨质不足、缺损,利用截除的股骨头自体植骨进行修补或重建,对髋臼顶被锉穿盆腔出血,采用填塞止血并用股骨头松质骨骨泥填塞后重建。结果 随访6个月~3年,通过临床和放射学评定,优良率达84.62%,无髋臼假体松动及移位。结论 利用自体股骨头移植修复、重建置换术中出现意外的髋臼,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Seventy-six patients who had undergone revision of a cemented total hip replacement were reviewed with an average follow-up of almost ten years. The average age at primary total hip replacement (PTHR) was 63.3 years. The average time between primary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revision was 62.5 months. Revision surgery was performed without using special techniques such as acetabulum reconstruction or femoral bone grafting. We evaluated patients pre- and postoperatively using the Merle d'Aubigné-Postel(M d'A) hip score. Clinically we observed an improvement of the hip score after total hip revision, particularly regarding pain. Thirty hips required a second, and six a third revision. If re-revision is used as an end-point, our results are unsatisfactory, as we had a cumulative failure rate of 54% after 12 years. This is mainly due to not using special techniques adapted to revision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