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英伟 《淮海医药》2008,26(6):547-548
目的 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肠镜检查中的镇痛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90例门诊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A组(丙泊酚组)、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C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每组30例。记录入室后、置入肠镜前、镜检时、术毕5 min后的MAP、HR、SpO2,丙泊酚用量,起效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镜检满意度,术中知晓,镜检操作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B组置入肠镜前、镜检时、术毕后5 min后各时点HR明显减慢(P〈0.05),A组在镜检使HR明显增快(P〈0.05),B组MAP较A组和C组明显降低(P〈0.05),A组和B组低血压发生率、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较C组明显增高(P〈0.05)。肢体扭动和呻吟等发生率A组较B组和C组明显增高。结论 肠镜检查中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联合镇痛镇静,起效时间快,苏醒迅速,镜检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副作用少,且镇痛镇静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实施丙泊酚与舒芬太尼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6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20例。三组丙泊酚的靶浓度均控制为3μg/ml,A组舒芬太尼靶浓度为0.4 ng/ml,B组舒芬太尼靶浓度为0.6 ng/ml,C组舒芬太尼靶浓度为0.8 ng/ml。比较三组患者麻醉前10 min(T0)、插管后10 min(T1)、建立气腹后10 min(T2)、术毕解除气腹后10 min(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血糖水平,定向力恢复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三组T0时的MAP、HR、SpO2、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T1、T2、T3时的MAP、HR、血糖均高于A组与B组,SpO2低于A组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MAP、HR、SpO2、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B组与C组,B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0%高于A组的15.00%与B组的20.00%,满意度60.00%低于A组的90.00%与B组的9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接受丙泊酚与舒芬太尼(0.4 ng/ml)复合麻醉,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S组(舒芬太尼组),F组(芬太尼组)每组100例,两组分别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075μg/kg、芬太尼0.75μg/kg,再缓慢推注丙泊酚1.5~2mg/kg,观察记录各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氧饱和度(SpO2)、丙泊酚总量,体动、呼唤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头晕、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给药前后1min及手术结束时的MAP,HR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但给药后1min F组SpO2较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呼唤应答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S组稍长于F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镇静、镇痛效果好,呼吸抑制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无痛肠镜术麻醉效果。方法将择期行无痛肠镜术8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40例。A组联合应用芬太尼+丙泊酚,B组联合应用地佐辛+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术中镇痛评级、术后30min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和T2时两组MAP、HR与T0比较均显著下降,T3时两组MAP、HR、SpO2均有回升;T1和T2时两组SpO2较麻醉前均有显著下降,其中B组SpO2水平高于A组,A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长于B组,丙泊酚总用量多于B组;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达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术后镇痛评分低于A组,呼吸抑制及恶心的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与芬太尼比较,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研究丙泊酚分别复合芬太尼、舒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50例自愿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25例,B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25例.观察这两种药物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人流术不同时点对病人MAP、HR、SpO2的影响以及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镇痛满意,未发现患者肢体扭动、术后对手术操作过程无记忆.各组病人睫毛反射消失后测得的MAP、SpO2较麻醉诱导前均有明显降低(WTBXP<0.05),以SpO2低于95%为低氧标准.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好、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呼吸抑制轻微、术后恢复迅速,且能有效地抑制人工流产术后的子宫收缩痛,是增强丙泊酚无痛人流麻醉效果的最佳配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国产丙泊酚复合不同剂量瑞芬太尼(rexnifentanil,RIJM)用于妇科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妇科人工流产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观察组(ABC组):丙泊酚分别复合0.25,0.5,0.75ug/kg瑞芬太尼进行人工流产静脉麻醉;对照组(D组):单纯应用国产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静脉麻醉.观察MAP,HR,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循环和呼吸抑制、肌僵直)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结果 A组和D组MAP,HR,SPO2,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呼吸抑制无显著性差异;A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于D组(P<0.05);B组和C组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低于D组(P<0.01),B组和C组术后宫缩痛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P<0.01).结论 国产丙泊酚复合(0.5ug/kg)的瑞芬太尼用于妇科无痛人工流产静脉麻醉,丙泊酚的用量减少了,并有效抑制或减轻术后宫缩痛,患者的清醒时间更快.  相似文献   

7.
魏建飞 《北方药学》2024,(2):106-108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分别用于无痛胃肠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2022年03月—2023年05月)接受无痛胃肠镜患者100例,根据无痛检查药物不同分成舒芬太尼组(50例)与瑞芬太尼组(50例)。观察检查过程中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统计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药物使用剂量、麻醉后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统计检查中、检查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组间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瑞芬太尼组的丙泊酚药物使用剂量少于舒芬太尼组,呼唤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短于舒芬太尼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中、检查后并发症,组间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方式中,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均可平稳麻醉过程中的生命指标,并发症少,其中瑞芬太尼可减少丙泊酚药物的使用剂量,获得理想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对术后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人工流产患者8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40例。舒芬太尼组采用0.1μg/kg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芬太尼组采用1μg/kg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人工流产麻醉。观察MAP、HR、SpO2变化,记录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及术后宫缩痛情况和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MAP、HR、SpO2在术中均有下降,但组间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组术后宫缩痛的VAS评分显著低于芬太尼组,患者满意度也显著高于芬太尼组。结论 0.1μg/kg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可有效抑制或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不增加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内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拟静脉全身麻醉下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n=25).A、B和C组分别静注相应剂量舒芬太尼(0.1、0.2、0.3μg/kg),60 s后静注丙泊酚2 mg/kg,D组静注丙泊酚2 mg/kg.必要时单次静脉追加内泊酚0.5 mg/kg.观察并记录患者注药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 min(T3)、术毕(T4)及清醒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频率(RR).同时记录各组内泊酚追加量、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术中体动反应、术后20 min视觉模拟数字评分(VAS)等.结果 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院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T1及T2时的MAP、HR和RR均低于T0(P<0.05),但D组T3时MAP相对于A、B和C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D组追加丙泊酚量最大(P<0.01).B和C组体动反应明显少于D组(P<0.01);B和C组VAS评分明显小于D组(P<0.01).结论 静注舒芬太尼(0.2μg/kg)联合内泊酚(2 mg/kg)能提高无痛人流术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张永华 《江西医药》2021,56(9):1470-1472
目的 探讨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ASA I-Ⅱ级行无痛胃镜诊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即生理盐水组(A组),舒芬太尼组(B组)和阿芬太尼组(C组),分别复合丙泊酚使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进镜,期间持续监测HR、MAP、SPO2,同时记录丙泊酚总用量,患者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术中体动,呛咳,术后头晕、恶心等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 三组患者检查中HR、MAP、SPO2与检查前后相比均降低明显(P<0.05),其中B、C两组对HR、MAP、SPO2的稳定维持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丙泊酚总用量和清醒恢复时间均少于A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丙泊酚总用量和清醒恢复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B、C两组明显低于A组,且C组在呛咳、体动、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低于B组,C组满意度最高.结论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不仅能够显著降低丙泊酚的用量,而且有效降低呛咳及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且患者意识恢复更加迅速,麻醉更加平稳,患者满意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地佐辛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早期妊振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各40例。记录麻醉前即刻、术中、苏醒后的MAP、HR、RR、SpO2;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呼吸抑制情况;观察术后清醒时间、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麻醉前MAP、HR、RR及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术中各观察指标均低于麻醉前,且RR和SpO2低于地佐辛+丙泊酚组,苏醒后MAP、HR及SpO2低于麻醉前(P<0.05)。地佐辛+丙泊酚组术中RR及SpO2均低于麻醉前(P<0.05),苏醒后各观察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丙泊酚组和地佐辛+丙泊酚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地佐辛+丙泊酚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短于舒芬太尼+丙泊酚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与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镇痛效果相似,但地佐辛术后清醒较快,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等效镇痛剂量的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无人流禁忌证及药物变态反应史的孕妇100例,随机分为两组(A、B),每组50例。A组麻醉用药为:芬太尼+丙泊酚;B组麻醉用药为舒芬太尼+丙泊酚。观察两组用药后麻醉效果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诱导时间、清醒时间、自行离院时间及丙泊酚总量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等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效果较好。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优于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不但呼吸和循环稳定,而且能有效的抑制患者术后的宫缩痛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宫腔镜手术中镇痛,镇静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及循环的影响,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即丙泊酚组(PR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F组)和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SF组),每组30例。记录术前,注药后5、10、15 min,以及停药后5 min各时点的HR、MAP、SpO2等。记录意识消失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手术满意度,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等。记录丙泊酚的用量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芬太尼组在注药后5、10、15 min各时点HR明显减慢(P<0.05),芬太尼组和丙泊酚组MAP较舒芬太尼组明显降低(P<0.05)。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组低血压发生率较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明显增高(P<0.05)。丙泊酚组注药时静脉疼痛及术后头晕发生率高于芬太尼组及舒芬太尼组。丙泊酚组及芬太尼组在肢体扭动和呛咳呃逆等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舒芬太尼组(P<0.05)。结论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镇痛镇静,起效快,定向力恢复时间短手术满意度高,丙泊酚用量少,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食道异物取出术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40例食管异物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每组20例。观察MAP、HR、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出现肢体扭动、呛咳、呃逆、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丙泊酚组MAP、HR较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明显升高(P〈0.05),而丙泊酚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中出现肢体扭、呛咳、呃逆、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组均优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食道异物取出术中,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联合用药,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的总用药量,副作用少,镇静效果增强而且有一定镇痛作用,又不延长苏醒定向力恢复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肝硬化患者无痛胃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100例自愿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肝硬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A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和B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行静脉全麻,观察并记录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同时观察有无呛咳、膈肌痉挛等不良反应及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度变化等。结果两组患者检查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丙泊酚+舒芬太尼组的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丙泊酚+芬太尼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肝硬化患者无痛胃镜检查麻醉较复合芬太尼起效快、苏醒迅速,患者更舒适,麻醉过程平稳,是临床值得推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20例ASAⅠ~Ⅱ级在门诊做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60例, A组为芬太尼+丙泊酚组, B组为七氟醚+丙泊酚组,记录两组受检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肠镜操作时间、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的总量等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无痛肠镜检查前后,其HR、MAP、SpO2指标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由于在检测过程中持续性的使用丙泊酚,其丙泊酚用量为269.56 mg,明显高于B组患者丙泊酚用量(P〈0.05),另外, A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26&#177;2.0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结果(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及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丙泊酚分别复合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人流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S组31例,采用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R组31例,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F组30例,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分别记录三组患者麻醉前后、术中及术后MAP、HR、SpO2,记录三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三组患者清醒时及术后1 h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严密观察并记录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后,三组患者MAP、HR、SpO2均降低,R组SpO2明显低于其他两组。R组丙泊酚用量最小;S组清醒后1 h VAS评分最低。三组患者清醒时间、清醒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一般体动、严重体动、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S组、F组相比,R组低氧血症发生率最高(25.81%)。结论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镇痛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但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术后恢复快,配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利多卡因在B超引导下高危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拟行B超引导下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高危早孕患者120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 A组: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B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利多卡因组;C组: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利多卡因组。记录给药前后各时间点的MAP、HR、SpO2以及术中异丙酚用量、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精神症状、呼吸抑制(一过性)、肢体活动、术后宫缩痛、恶心呕吐、异丙酚注射痛]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均镇痛满意,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低。3组患者麻醉后的MAP、HR均下降,与麻醉诱导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组较A组下降明显(P<0.05), B组麻醉后的SpO2降低较A、C组明显(P<0.05)。 A组的异丙酚用量少于B、C组,苏醒时间、清醒时间长于B、C组(P<0.05)。 A组的精神症状、肢体活动、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B组的呼吸抑制(一过性)、术后宫缩痛发生率高于A、C组(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B超引导下高危无痛人工流产术,是一种更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比较丙泊酚配伍瑞芬太尼、氯胺酮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无痛胃镜检查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0例,A组:单纯使用2mg/kg丙泊酚,B组:先静脉注射1μg/kg瑞芬太尼,再注射2 mg/kg丙泊酚,C组:先静脉注射0.3 mg/kg氯胺酮,再注射2 mg/kg丙泊酚。随后监测并记录HR、MAP,各组患者清醒时间、对疼痛的感觉、离院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相关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丙泊酚总用量方面,A组明显多于B、C两组(P<0.05);在患者清醒时间、不良反应以及离院时间等方面,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无痛胃镜检查方面,三组方法均有满意的临床效果,丙泊酚配伍氯胺酮可以稳定患者循环状态并减少丙泊酚总用量;丙泊酚配伍瑞芬太尼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并减少丙泊酚总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