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评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后非球面人工晶体(Acrysof IQ)植入的视觉质量。方法收集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只眼),其中植入非球面人工晶体Acrysof IQ者30例30眼,植入球面人工晶体Acrysof Natural者30例(30眼),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对比敏感度。结果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敏感度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球面人工晶体相比,非球面人工晶体为患者提高了术后视觉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实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患者300例(300眼)。所有患者均实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出现虹膜睫状体炎,为所有患者均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出现不同程度角膜内皮水肿144例(51.3%),虹膜炎13例(4.3%)、前房积血10例(3.3%)、人工晶体前膜4例(1.3%);经有效护理后,水肿患者2~8 d内消失,角膜透明,并无角膜失代偿者,术后1 d,视力≥0.5的有144眼,占48.0%;术后7 d视力≥0.5的有223眼,占74.3%;术后1个月视力≥0.5~0.8的有47眼,占15.7%;术后视力≥1.0的有231眼,占77.0%;且并发症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加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护理辅助性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视力恢复,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优势和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6年5~8月份于我院门诊就诊时诊断为白内障并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共20例(24只眼),对手术的优势及全程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眼部感染及并发症。随访1~3个月,20例患者的远中近距离平均裸眼视力为0.6~1.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远、中、近全程视力,降低像差的影响,且在明暗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对比敏感度。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患者的视力复原有促进作用,为患者预后提供有效保证,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100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0例(1000只眼)白内障施行标准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结果术后1天、1周、2周、1月、3月以上矫正视力0.6以上者分别是801只眼(80.1%),845只眼(84.5%)867只眼(86.7%),954只眼(95.4%),987只眼(98.7%),术后发生刀口漏水6只眼(0.60%),继发青光眼5只眼,占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提高明显,具有切口小,不缝线,操作简便、术后反应轻、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80例(80眼)白内障患者,均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术后第2天视力>0.5为41例;术后1周视力>0.5为52例,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5为71例,视力恢复良好。80例患者术后第2天41眼角膜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发生后囊破裂7眼,虹膜根部离断l眼,未植入人工晶体1眼,术后人工晶体夹持1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效果良好,能有效地提高患者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应积极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 对42例(42只眼)原发性闭角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注意观察眼压、视力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42眼中37眼(88.09%)眼压控制在21 mm Hg以下,其余用药物可以使眼压维持正常水平;35眼(83.33%)术后视力包括矫治视力≥0.3,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和改善视力,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植入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体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收治的324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2例。两组患者均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照组应用球面人工晶体,观察组应用非球面人工晶体。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视力恢复效果、手术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球面与球面人工晶体均可以在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但非球面人工晶体植入术有助于患者术后视力改善,且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植入不同人工晶状体治疗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的功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某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白内障并角膜散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植入球面人工晶状体联合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则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的基础上植入散光型人工晶状体,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后囊破裂、短暂性高眼压及角膜内皮水肿),特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及散光情况。结果:手术中和手术后并发症(后囊破裂、短暂性高眼压和角膜内皮水肿)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的视力、视觉质量(对比敏感度)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角膜散光小于对照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植入球面型人工晶体或散光型人工晶体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但联合散光型人工晶体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散光,因此,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本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Acrysof折叠式IOL植入术。结果术后1d裸眼视力≥0.5者占90.9%;术后1周视力≥1.0者占52.7%;术后1d裸眼视力≥1.0者占62.7%。术后3~6个月角膜散光为(0.75±0.79)D,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具有视力恢复快且稳定、角膜散光轻和并发症少、组织损伤轻、负压吸引可最大限度清除残存晶状体上皮细胞及IOL材料优良的组织相容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植入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102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A组,40例(52只眼)行超声乳化吸出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49例(50只眼)行超声乳化吸出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观察两组的视力、术后角膜散光变化情况、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轴位稳定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术眼的裸眼远视力、裸眼近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3、7.457,P=0.003、0.005);两组间矫正远视力、矫正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132、1.679,P=0.213、0.334);两组术后残余散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57,P=0.006);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术后1d,1周,3个月平均轴位移动度分别为:(3.21±1.58)°,(3.42±1.35)°,(3.59±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246,P=3.213),术后3个月97.89%患眼轴位移动度<10°。结论 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可使术眼获得更好的视力,与非球面人工晶状体比较,非球面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能安全、有效、稳定矫正白内障患者的角膜散光,具有良好的轴位移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风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吸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风险因素.方法 对95例(133只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于术后1d、7d、1个月复查视力、眼前节及眼底,并与同期不合并糖尿病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糖尿病组:角膜内皮水肿8只眼(6.0%);前房炎性渗出5只眼(3.8%);后囊混浊3只眼(2.3%);术中晶体悬韧带断裂或后囊破裂3只眼(2.3%);瞳孔后粘连2只眼(1.5%);远期晶体夹持1只眼(0.8%),略高于非糖尿病组.无眼内炎及切口不愈合.结论 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获得较好效果,低视力原因主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并发症略高于非糖尿病组,是否手术应结合其它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植入人工晶体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2例(87眼)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个月,眼轴在27~30mm有52眼,其中视力≥1.0者8眼(15.38%),视力≥0.5者27眼(51.92%),视力≥0.1者16眼(30.76%),视力<0.1者1眼(1.92%);眼轴在>30 mm有35眼,其中视力≥1.0者3眼(8.60%),视力≥0.5者9眼(25.71%),视力≥0.1者21眼(60.00%),视力<0.1者2眼(5.71%),二者有明显差异。结论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但恢复程度与眼轴长度及眼底病变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超乳三联术组)的患者74例(92眼),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囊外三联术组)的患者40例(52眼),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结果超乳三联术组术后平均眼压为(13.72±2.72)mm Hg,囊外三联术组术后平均眼压(12.92±5.35)mm Hg,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且两组下降值差异无显著性(t=0.166,P>0.05)。超乳三联术组术后视力显著提高(χ2=18.254,P<0.01),囊外三联术组手术前后视力差异无显著性。术后3个月随访,眼压≥21mm Hg者,超乳三联术组2只眼,囊外三联术组4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超乳三联术组明显低于囊外三联术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效果优...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眼科白内障的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总结眼科白内障临床手术复明的特点。方法对639例眼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复明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9例患者均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的方式,并对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首日视力超过0.6者71例(11.1%),视力恢复超过0.3者562例(87.9%),视力恢复超过0.05者587例(91.9%)。患者视力脱残率高达89.4%,91.4%的患者术后脱盲。术中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未能成功植入人工晶体、患者后囊膜破裂等;而术后并发症主要有视网膜脱落、短暂性高眼压、前房积血和眼内炎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治疗眼科白内障有显著的效果,适合大规模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非球面人工晶体植人的手术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处理,以及观察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48例白内障患者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非球面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1天矫正视力≥0.6的患者38例(81%),0.1—0.5者10例(19%);后囊破裂7例(15%),角膜内皮水肿7例(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非球面折叠人工晶体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好、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两种术式效果。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共62例,分为甲乙两组。甲组37例,采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乙组25例,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两种术式均不做巩膜瓣及虹膜周切孔。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视力(0.3占72.95%,眼压62只眼(18.2±1.76mmHg。结论两种术式在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改善、并发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对95例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和9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术后2周裸眼视力>1.0者21例(22.1%),0.5~0.9者45例(47.4%),≤0.4者29例(30.5%);超声乳化组≥1.0者25例(26.3%),0.5~0.9者56例(58.9%),≤0.4者14例(14.7%).结论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操作简单、经济,适宜于基层医院和大批手术量开展,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以外最理想的补充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植入不同球差的非球面人工晶体( IOL)后全眼球差的可预测性。方法收集2013年1-5月拟行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58例(58眼),随机分为3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分别植入非球面IOL。 Tecnis组20例植入Tecnis Z9003,IQ组19例植入ArcySof IQ,PY-60AD组19例植入 PY-60AD。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6.0 mm瞳孔直径时的角膜及全眼球差。结果术后3个月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值、手术诱导的角膜球差、预测误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前、后角膜球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全眼球差的预测值与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植入不同球差的非球面IOL,术后假晶体眼全眼球差的可预测性较好,为非球面IOL的个性化植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31眼)伴有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31眼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5个月.24眼(77.4%)术后视力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有:前房炎性反应5眼(16.1%),玻璃体积血2眼(6.5%),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眼(3.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6.5%),14眼术后需要继续眼内光凝.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手术是安全的.手术的关键为选择合适的患者.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崔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4,(13):219-219
目的探究小瞳孔下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确定小瞳孔下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意义。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8例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小瞳孔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瞳孔下人工晶体植入后患者视力状况,详见表1。白内障患者58例60只眼睛在治疗1个月以后视力在0.50.8有33只眼睛(55.00%),视力在0.80.8有33只眼睛(55.00%),视力在0.81.0有16只眼睛(26.67%)。手术之后1个月有3只眼低于0.3。而这其中有2只眼为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1只眼为青光眼术后;1只低于0.05的为青光眼术后(出现神经萎缩)。结论对白内障患者行小瞳孔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效果较好,手术简单方便,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可以进行各个层次医院的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