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53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3组,分别是皮疹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A组)28例、肾炎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B组)22例以及对照组103例。分析三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患儿紫癜性肾炎临床分型。结果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肾炎以及持续性皮疹,且3组患儿的严重腹痛、持续性皮疹和肾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紫癜性肾炎的临床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儿临床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腹痛、消化道出血、肾炎、持续性皮疹等症状,要进行必要的抗敏、输液、去病因、止痛以及对症处理,并进一步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消化道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对68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年龄3~14岁,以消化道症状如腹痛、便血、恶心、呕吐等为首发症状35例(51.47%);以皮疹或紫癜为首发症状17例(25%);而皮疹与腹痛同时伴发者9例(13.24%)。另外,紫癜合并消化道症状及肾损害5例(7.35%);紫癜合并消化道症状及关节或下肢肿痛2例(2.94%)。所有患儿均出现皮疹和腹痛,部分患儿出现恶心、呕吐、便血或大便隐血阳性。胃镜和(或)肠镜检查8例(11.76%),主要表现为充血水肿、出血性红斑、糜烂及溃疡,病变以胃、十二指肠和回肠末端为明显。结论过敏性紫癜半数以上伴有消化道症状,内镜表现有一定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害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99例伴有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99例不伴有肾脏损害的过敏性紫癜患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因素包括男/女比例、年龄≥8岁、皮疹反复≥4周、消化道出血、腹痛、关节痛、血WBC、PLT、IgA、FIB、ASO及C3。结果①观察组患儿年龄≥8岁、皮疹反复≥4周及血FIB升高的比例分别为79.79%(79/99)、69.62%(55/99)和24.24%(24/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皮疹反复≥4周及血FIB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皮疹反复≥4w及血FIB升高为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肾脏损伤的高危因素,临床工作中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典型临床症状,并分析讨论患儿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接收并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54例,回顾性分析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果与结论。结果据相关资料显示,我院接收并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主要表现是腹型、关节型、皮肤型以及混合型,其中腹型所占比例最大,男女构成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联合百苓胶囊治疗组患儿总缓解率为100%,单纯抗生素、脱敏治疗患儿总缓解率为88.89%。结论反复性皮疹和腹型是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危险因素,但是反复性皮疹是最危险影响因素,在临床治疗中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较非激素治疗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法及就诊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维生素C、西咪替丁、维生素E和氯雷他定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连续治疗7 d,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儿紫癜性肾炎情况、皮疹恢复时间、皮疹反复次数及腹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33.3%;观察组皮疹恢复时间为(12.57±3.46)d,短于对照组的(17.26±4.77)d;观察组3个月内皮疹反复次数为(1.8±0.7)次,少于对照组的(3.9±1.5)次;观察组3个月内腹痛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4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能改善患儿皮疹症状,降低腹痛发生率,对患儿紫癜性肾炎发生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48例患儿的起病病因、临床症状、肾损害相关因素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在6~13岁有34例,发病时间多在9月~次年3月份。主要诱因为感染29例,占60.42%。皮肤紫癜是主要临床表现,可同时伴有胃肠道、关节及肾脏损害症状。结论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以皮肤紫癜为主,少数病例以腹痛、关节痛为首发症状。皮肤紫癜出现在其他症状之后者易引起临床误诊。紫癜性肾炎是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害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和门诊随访治疗的HSP初发患儿99例,根据尿常规检查,分为尿检正常组(53例)及紫癜肾组(46例).观测其临床指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紫癜肾组皮疹反复发作与消化道症状例数高于尿检正常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1).紫癜肾组早期用泼尼松仅22例,而尿检正常组为38例,尿检正常组早期用泼尼松例数明显多于紫癜肾组(x2=5.87,P<0.05).结论 皮疹反复发作与消化道症状是HSP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早期用泼尼松治疗HSP可能有助于预防肾脏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童紫癜性肾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2月至12月收治的40例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情况,研究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调查分析和临床相关检验及观察发现,儿童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其发病季节、地域、年龄、性别、病因、含肝素、紫癜发生情况等都密切相关。结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生与部分因素相关,关节并发症、紫癜反复发作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而含肝素的治疗方案有利于避免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探讨影响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复发及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和常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肾炎、持续性皮炎、严重腹痛等方面的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但是在消化道出血,关节疼痛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儿肾炎分析类型和预后比较也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初期有持续性皮疹症状,然后会有关节痛、腹痛现象出现,而且很有可能转化为慢性过敏性紫癜。在治疗时,建议进行肾活检、腹腔镜检查,以便确认病变部位的严重等级,进而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临床特点,分析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皮肤科收治的17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组和常规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 2组在持续性皮疹、严重腹痛和肾炎等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在关节疼痛、消化道出血等方面对比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肾炎临床分型和预后比较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首发症状为持续性皮疹,次为腹痛和关节痛,临床转为复发及慢性过敏性紫癜可能性较大,建议行肾活检、腹腔镜以确定病变部位严重程度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链球菌感染与过敏性紫癜关系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究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和过敏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关系。方法 以4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观察组一,1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为观察组二,50例门诊体检儿童为对照组,进行血抗溶血素O(ASO)的检测。结果 组一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是儿童过敏性紫癜的诱因之一;②链球菌感染与紫癜性肾炎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素在防治紫癜性肾炎中的应用。方法选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住院的9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结果治疗组皮疹消退时间3—6d,对照组为3~12d;关节肿瘤消失时间治疗组为1~2d,对照组为1~4d;治疗组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2~3d,对照组为2~5d;HSPN发生率治疗组为5例,对照组为9例;应用肝素治疗期间未见出血、皮疹、肝功能受损及血小板减少等毒副作用。结论过敏性紫癜应用肝素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说明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时,应及早应用肝素,以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小血管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主要表现为可触及的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腹痛、胃肠道出血、关节肿痛及肾小球肾炎,少数还存在神经系统症状.常见的腹痛约占过敏性紫癜患儿的51%~74%,而胃肠道出血,发生在18%~52%过敏性紫癜患儿中[1].目前,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对腹痛、消化道出血为症状的过敏性紫癜疾病具有诊断价值,但因其有创性,往往给患儿带来痛苦和创伤.以往的研究表明,血小板、白细胞、高CRP与过敏性紫癜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血小板变化与过敏性紫癜患儿的病情轻重相关.血小板的体积与血小板的功能及活性有关,出血体质的患者,血小板体积变小.为了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血小板参数变化与胃肠道出血的关系,我们对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60例HSP患儿临床资料中的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了解该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至2008年间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收治的60名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患儿年龄在3~12岁,多为冬、春季发病较多,60名患儿中临床症状为皮肤紫癜60人(100%),消化道症状17人(28.3%),关节肿痛20人(33.3%),肾脏受损10人(16.7%)。结论儿童过敏性紫癜好发于冬、春季,临床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也可出现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或关节肿痛易导致误诊,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HSP患儿易发生肾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年龄、性别、发病季节、皮疹、关节疼痛、消化道症状、尿常规检查、24h尿蛋白定量、血D二聚体作为临床观测指标。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紫癜肾组年龄较尿检正常组高;男孩、皮疹持续时间越长,越易并发肾损害;皮疹分布范围广、皮疹反复次数多,伴腹痛及(或)消化道出血者易并发肾损害,血D-二聚体高者易并发肾损害,与发病季节、关节疼痛无关。结论对有高危危险因素的HSP患儿应密切观察,建议做肾脏病理检查,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儿童反复性发作过敏性紫癜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4例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的补液、抗感染、抗炎,抗血小板凝聚、抗过敏及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疗程1个月,按照疗效情况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为经治疗后无效患儿,对照组患儿为显效+有效患儿,对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小儿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的疗效相关因素主要有:发病年龄、发病季节、过敏性紫癜家族史、肾型、复发次数、诱发因素及饮食干预;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儿童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紫癜的相关因素有:发病年龄,EXP(B)=-1.511,95%CI:0.119—0.408,过敏性紫癜家族史,EXP(B)=-1.562,95%CI:0.115-0.382,饮食干预,EXP(B)=1.246,95%CI:1.909—6.326,P〈0.001。结论患儿年龄偏大、有家族过敏性紫癜史是儿童反复性发作过敏性紫癜的危险因素,而饮食干预是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的可能因素,从而提高对早期肾损害的预测、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过敏性紫癜11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常规检查,分为尿检正常组(72例)和紫癜肾组(45例)。从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方面进行比较,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紫癜肾组年龄较大,皮疹分布广泛易反复、持续时间长,消化道出血、严重腹痛发生率、24h尿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异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尿检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皮疹分布广泛、反复、持续时间长、消化道出血、严重腹痛、24h尿蛋白水平、尿微量白蛋白异常等与过敏性紫癜肾损害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安顺市人民医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以上患儿均为腹型过敏性紫癜。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和山莨菪碱,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和阿托品。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记录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和消化道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山莨菪碱能够显著改善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累及皮肤、胃肠道、关节和肾脏以及神经系统,18%~52%的患儿可出现消化道出血这一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肾脏受累所致紫癜性肾炎的病情轻重,是影响过敏性紫癜患者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腹痛伴便血者疗效好但不能防止复发,对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往往不佳。笔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冲击治疗86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患儿,结果表明可迅速控制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急性期症状,可能对防治肾脏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100~150 U/(kg d),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静滴治疗,7d为1个疗程。2周结束后随访3个月,观察患儿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皮疹反复发生率,肾受累情况。结果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减少;伴腹痛、消化道出血、关节症状者,对照组16例恢复12例(75.0%),观察组16例恢复15例(93.75%);对照组皮疹复发率35.7%,观察组皮疹复发率10.7%(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肾脏受累例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紫癜性肾炎发作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后;两组均无皮疹、结膜炎及脱发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明显且方法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