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5月至2008年5月186例因结核性毁损肺行肺叶或单侧全肺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侧全肺切除138例,单侧肺叶切除42例,双侧肺叶切除6例。结果 术后2例死亡,发生支气管胸膜瘘22例,其他并发症16例。结论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是有效的手段,手术风险大,并发症高,只要及时正确的做出处理,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核性毁损肺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105例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无死亡。引流管留置时间4d~3个月,大多数5~8d。术后并发症:共21例,其中肺不张5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感染4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残腔2例,心衰1例,切口脂肪液化2例,切口感染2例。经过处理后均治愈。结论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效果良好。但必须要做到:①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术前通过X线、CT明确病变部位、范围、性质特点,进行术前肺功能检测和术后肺功能评估。②改善患者机体状态。加强营养支持,纠正机体生理功能紊乱,进行安全有效的抗结核治疗,病灶相对稳定后手术治疗。③良好的手术技术。术者必须熟练掌握胸肺部解剖,具有熟练的手术技巧。④术后采取有力措施,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分析1991~2006年手术治疗的61例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资料,其中左全肺切除术9例,左胸膜肺全切除术22例,右全肺切除术8例,右胸膜肺全切除术17例,胸廓成形术5例.结果 手术无死亡,36例痰菌阳性患者全部转阴.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2例,呼吸衰竭2例,均采用相应治疗而治愈.结论 外科治疗结核性毁损肺,临床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分析应用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损毁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至2011年7月我科应用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损毁肺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39例行左全肺切除术,25例行右全肺切除术。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的22例患者均转阴。术后随访1年,患者并发支气管胸膜瘘1例、血胸2例、脓胸1例、乳糜胸1例,经过系统治疗后均获得痊愈,无死亡比例。结论应用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损毁肺临床效果显著、但存在着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和术后并发症多的特点,应当充分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及时有效的处理术后并发症,可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全侧肺毁损特点是仅健侧肺有通气功能,患侧肺失去通气功能,但有血流通过,而造成无氧交换,使经肺循环血流回心时形成混合血,造成患者低氧血症及其他各种症状。此类病人多发生于肺结核因纤维化实变毁损、多囊肺、肺化脓症治疗后肺实质纤维化等引起。我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行全侧毁损肺手术治疗41例,除1例并发呼吸衰竭死亡外,均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毁损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毁损肺是由于结核、炎症等原因所致的肺组织的慢性纤维性病变,造成肺硬变或不张,使该肺功能不可逆性丧失[1]。此类患者体质差,常伴有气管移位、气道分泌物多、肺功能差、胸膜肥厚等,麻醉处理比较复杂。现总结我院2001年2月~2005年1月共33例毁损肺手术的麻醉处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3例毁损肺病人,男14例,女19例;年龄37.93±12.55岁,体重51.10±10.09kg。病变类型:结核毁损23例,肺囊肿10例。左肺毁损27例,右肺毁损6例。按肺功能分级标准[2],轻度损害5例,中度损害23例,重度损害5例。1.2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给予哌替定0.5…  相似文献   

7.
我科从1989年9月~1993年3月共收住院结核性毁损肺30例,其中全肺切除术25例,治愈23例,治愈率92%,无死亡病例发生。本文着重就适应证,手术技巧及围术期的处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指征,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1990~2004年行胸膜全肺切除治疗单侧毁损肺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肺结核18例,多发性肺囊肿7例,慢性肺脓肿3例,右侧11例,左侧17例。手术时间2.5~5.5h。20例手术失血量超过1000ml,失血量〉3000ml 10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7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5%。呼吸衰竭2例,脓胸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后对侧肺结核播散1例,频发室性早搏1例,均治愈。结论对单侧毁损肺,掌握好手术指征、时机,术中做好肺的游离和肺门的处理,避免大出血,能够取得好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肺减容手术(Lung volume reduction surgery,LVRS)是通过手术切除过度膨胀的无功能肺组织,使相对正常的肺组织更好的发挥通气功能,改善通气/血流失衡。该手术作为阻塞性肺气肿的一种新的外科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近期生活质量[1],但术后产生的呼吸功能不全,呼吸系统感染,漏气等一系列并发症常使患者感到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毁损肺行一侧全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76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术围术期治疗.结果 术中麻醉诱导大咯血5例,术中16例曾发生血压下降,经对症治后恢复正常,术后Ⅱ进胸止血4例,脓胸支胸瘘8例(5例为主支气管结核残端阳性,2例为多发耐药,1例为中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脓胸1例,心律失常38例(窦性心动过速23例,房性早搏5例,房颤4例,室性早搏4例,室上速2例),痰窒息1例2次,术后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2例.结论 肺功能对于判断能否耐受一侧全肺切除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双腔插管全麻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术中分离粘连,解剖肺门,按先易后难的原则,配合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不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很多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降低其发生率,一旦出现并发症,只要及时正确处理,可大大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76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毁损肺行一侧全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76例毁损肺一侧全肺切除术围术期治疗。结果术中麻醉诱导大咯血5例,术中16例曾发生血压下降,经对症治后恢复正常,术后Ⅱ进胸止血4例。脓胸支胸瘘8例(5例为主支气管结核残端阳性,2例为多发耐药。1例为中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脓胸1例。心律失常38例(窦性心动过速23例,房性早搏5例,房颤4例,室性早搏4例,室上速2例),痰窒息1例2次。术后呼吸衰竭行气管切开2例。结论肺功能对于判断能否耐受一侧全肺切除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双腔插管全麻可提高手术安全性。术中分离粘连,解剖肺门,按先易后难的原则,配合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不但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而且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很多并发症是可以预防和降低其发生率,一旦出现并发症。只要及时正确处理,可大大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1996~2004年8月施行全肺切除40例 ,术后经精心护理 ,均治愈、好转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40例 ,男性34例 ,女性6例 ,年龄在18~70岁 ;肺癌35例 ,左肺不张3例 ,左肺毁损1例 ,右肺毁损1例 ;左全肺切除36例 ,右全肺切除4例 ,经手术治疗和细心护理 ,治愈36例 ,好转4例 ,无1例并发症和死亡。2护理特点2.1术后体位 :术后麻醉完全清醒、血压平稳后 ,逐渐抬高床头 ,取斜坡卧位 ,只允许躺在背侧 ,要避免完全侧卧 ,以免纵隔移位 ,心血管扭曲引起休克 ;亦不能卧于非手术侧 ,以免压迫健肺 ,造成缺氧。为病人做护理时 ,可让病人躺…  相似文献   

13.
李秀侠  李泳 《黑龙江医药》2010,23(3):478-481
目的:探讨肺癌单侧全肺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肺切除术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手术前心理护理、积极术前准备、术前评估、手术中与麻醉医师和外科医师配合、单肺通气和低氧血症的防治、术后注意补液、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呼吸困难及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防治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所有患者麻醉手术顺利完成。1例术后第6天出现支气管胸膜瘘,于术后第10天死亡,其余67例均治愈出院,经随访1年都能达到日常的生活自理。结论:围术期护理对保证肺癌单侧全肺切除手术的成功起重要作用,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袁渊 《中国医药指南》2008,6(22):160-160
<正>全肺切除术是治疗肺部肿瘤的重要手段,但是该手术方式对机体损伤大,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高,极易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Ⅲ,威胁患者的生命。本院于2008年2月成功抢救了1例左全肺切除术后大出血的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8例全肺切除患者,经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治愈200例,好转8例。结论重视全肺切除术后护理,能减少并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顺利恢复,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肺功能及手术方式对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肺切除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肺功能和手术方式的关系,为术前选择患者和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517例行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肺功能和手术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1.3%(110/517),术前肺功能越差、手术范围越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肺功能和手术切除范围相关,术前全面了解患者手术耐受情况,谨慎选择术式,适当的锻炼可减少或避免术后严重肺功能不全的发生,改善术后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1例老年营养不良全肺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在术前加强对患者的肺康复锻炼和营养干预,在术后早期加强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和护理;注意肺康复锻炼和营养支持,保持气道通畅,促进痰液的有效引流;加强疼痛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患者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200 ml.术后第2天拔除胸管,术后第8天患者出院.结论 对于老年营养不良全肺切除术患者,做好围手术期的康复功能锻炼和营养支持,能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为确保手术的治疗效果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出现心肺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结果本组34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88%,患者术前合并心血管病史、心电图异常、肺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及术后血清钾偏低与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相关。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1.77%,无手术死亡。结论全肺切除术是外科治疗高龄肺癌的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指征的正确选择,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心肺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全肺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肺切除术是肺癌以及主支气管断裂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手术,因手术的特殊性,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进行正确的肺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手术效果,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本院施行全肺切除手术62例,术后经精心护理,均治愈、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胸腔镜辅助微创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护理特征,为全肺切除术患者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103例胸腔镜辅助微创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出现相关的并发症27例,其中心律失常11例,急性心力衰竭2例,呼吸衰竭3例,脓胸1例,肺部感染、皮下气肿等其他并发症9例,除1例因急性肺动脉栓塞死亡外,均康复出院。结论认为规范的专科术后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重视患者诉求、输液节奏管理、加强呼吸道管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体位护理是渡过术后风险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