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的相关性,乙型肝炎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共收录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乙型肝炎治疗的患者资料,共100例,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表面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试验检测对比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乙型肝炎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结合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表面抗原、HBV-DNA等两项指标会在不同情况下发生变化,主要是表面抗原含量会引起HBV-DNA的阳性率变化。本次当表面抗原浓度处于50200 ng/mL范围,HBV-DNA阳性率上升幅度显著。这说明了乙型肝炎病毒扩散范围变大,病毒的传染性最高,对患者身体组织功能的破坏性更大。结论深入分析表面抗原及HBV-DNA含量的内在关联,可掌握患者的机体组织状况,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2.
胡静  卢本亮  梁冰 《江苏医药》2013,39(2):225-226
目的 探讨同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与HBV-DNA含量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ELISA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型肝患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及其HBV-DNA含量.结果 2021例中,“大三阳”患者的DNA阳性率为96.83%(887/916)例,“小三阳”患者的DNA阳性率为24.82%(170/685);“一三模式”25例,DNA阳性率92.00%(23/25).结论 血清标志物体现患者感染后免疫反应状态,HBV-DNA定量检测则能真实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同步检测对临床诊治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程晓光  张振华  王长泰  俞舒  李旭 《安徽医药》2015,36(9):1058-1060
目的 比较慢性乙型肝炎(CHB)与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HBV DNA 载量情况。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403例CHB及肝细胞肝癌(HCC)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滴度,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患者血清HBV DNA载量。403例患者按照临床诊断分为CHB组(209例)和HCC组(194例)。结果 CHB组:血清HBsAg 滴度≥250 IU/mL 者占89.00%; HBV DNA≥1 000 copies /mL 者占88.40%。HCC 组: 血清HBsAg 滴度≥250 IU/mL 者占79.90%; HBV DNA≥1 000 copies /mL 者占67.70%。两组HBsAg≥250 IU/mL患者的比例差异、HBV DNA≥1 000 copies/mL 患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HB相比,HBV相关性原发性肝癌患者HBsAg、HBV DNA载量较低。  相似文献   

4.
乙肝患者HBsAg定量与HBV-DNA及乙肝标志物模式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化法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测定与HBV-DNA水平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FQ-PCR)及ELISA三种方法同时检测258份血清标本,并对其结果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对比分析。结果258份乙肝患者血清HBsAg含量与HBV-DNA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测,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结论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能较准确、快速地反映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前后YMDD变异与HBV-DNA定量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78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服用拉米夫定片,100mg/d,并随访2年。于治疗后每隔3个月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BV-DNA水平,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PCR-RFLP)检测YMDD变异。结果 YMDD变异组治疗前血清HBV-DNA定量水平显著高于未产生YMDD变异组,产生变异的时间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相关。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病毒载量水平超高,应用拉米夫定治疗容易产生YMDD变异,且产生时间早。随着拉米夫定用药时间的延长,出现变异株的病例增加。  相似文献   

6.
HBV大蛋白与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LHBs)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关性,及其检测对诊断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对174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和40例正常对照血清进行病毒大蛋白含量及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结果 174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病毒大蛋白含量水平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拷贝数变化一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r=0.861,P〈0.001),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与乙肝病毒D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HBeAg阳性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含量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拷贝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含量与脱氧核糖核酸拷贝数有较高的符合率。乙肝表面抗原大蛋白是反映乙肝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的可靠指标,可作为判断乙肝病毒复制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前HBV-DNA荧光定量PCR技术,是判断HBV感染者是否存在病毒复制及其含量高低最直接、灵敏、特异的方法,尤其对于ELISA法检测HBsAg、HBeAg阴性者,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为此我们对常规血清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中HBsAg、HBeAg阴性者的临床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S1蛋白(Pre-S1)相对滴度与HBV-DNA定量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180份标本前S1蛋白、乙肝标志物(HBVM),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计算Pre-S1相对滴度值,计算HBV-DNA常用对数值。结果:180份标本中Pre-S1和HBV-DNA阳性检出率没有差异(P>0.05),Pre-S1相对滴度与HBV-DNA定量对数值在标志物HBeAg分组和不同临床类型中同步升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9789、0.9380。结论:Pre-S1抗原相对滴度与HBV-DNA定量结果密切正相关,有利于临床分型、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肝患者HBe Ag不同状态下HBs Ag水平与HBV-DNA载量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肝病门诊就诊的239例CHB患者,运用化学发光法、FQ-PCR法对患者HBs Ag水平及HBV-DNA载量进行监测分析,并将各指标进行有效性讨论。结果 239例患者中,HBe Ag阳性患者的HBs Ag含量和HBV DNA载量均数分别为38089.34 IU/m L和2.88×107 Copy/m L,HBe Ag阴性患者的HBs Ag含量和HBV DNA载量均数分别为4122.51 IU/m L和3.93×106 Copy/m L,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复制水平(HBV-DNA≥105)组的HBV-DNA及HBs Ag定量均值高于低复制水平(HBV-DNA<105)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从相关性表明,高复制组的HBV-DNA载量与HBs Ag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HBe Ag阳性患者HBV-DNA载量及HBs Ag水平明显高于HBe Ag阴性患者,HBV-DNA载量越高,HBs Ag水平亦高。HBe Ag阴性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虽然处于一个相对较低水平,但仍然存在病毒在体内复制的可能,因此,CHB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标志物及HBV-DNA检测,以了解患者个体治疗情况,对患者病情、疗效、预后有良好的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吴肖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81+84-81,84
目的:探讨PreS1Ag与HBV-DNA、乙肝病毒"两对半"的相关性及PreS1Ag检测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0例HBsAg阳性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PreS1Ag、HBV-DNA与乙肝病毒"两对半"的检测;HBV-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PreS1Ag与乙肝病毒"两对半"的检测采用ELISA方法。结果:在400例HBsAg阳性患者的检测中,PreS1Ag阳性为283例,阳性率为70.75%;在HBeAg阳性模式的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接近或达到90%以上;PreS1Ag的阳性率与HBV-DNA极为一致,两者符合率为88.70%。结论:PreS1Ag是对HbeAg测定的重要补充和加强,是HBV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标志,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预后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永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32-433
目的探讨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等内科治疗3个月后,检测其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以HBv特异性抗原蛋白HBsAg、HbcAg和HBeAg为刺激物,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其分泌1FN-γ产生斑点的情况。同时对血清HBV DNA和HBsAg、HBeAg等病毒学指标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生化学指标进行检测。以10例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均为HBsAg、HBeAg、抗-HBe、抗-HBc阴性,抗-HBs阳性。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的HBV-DNA>104拷贝/mL,经过3个月治疗后,45例患者的HBV-DNA的水平降到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可能做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评定实验室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2.
王旭  张勇勇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6):2435-2437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其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乙肝患者230例,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标志物,用PCR法检测HBV-DNA水平.结果 在76例HBeAg阳性标本中,HBV-DNA阳性72例,阳性率为94.7%;154例HBeAg阴性标本中,HBV-DNA阳性72例,阳性率为46.7%.HBeAg阳性组与HBeAg阴性组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可以了解HBV在体内的感染情况,不能直接反映HBV在患者体内的复制情况.HBV-DNA水平检测可以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探讨其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水平及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将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64例按疾病类型分为慢性乙肝组43例和乙肝性肝硬化2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乙肝患者及健康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肝患者HBV-DNA并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并对各组检测值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乙肝组CD4+CD127+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组CD8+CD127+表达率、ALT和TBIL值及血清HBV-DNA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乙肝性肝硬化组ALT值显著低于慢性乙肝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HBV病毒载量的对数值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呈负相关(r=-0.391,P<0.01),但HBV-DNA载量与肝功能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乙肝患者HBV-DNA与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127的表达水平明显相关,但与肝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HBsAg阴性模式时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存在情况,评价其临床意义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以HBsAg阴性模式者为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用聚合酶链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282例HBsAg阴性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阳性26例(9.2%)。这26例患者中,24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6例总胆红素升高,11例凝血酶原活动度〈70%。结论各种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时体内都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此时应做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确证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可能是目前临床最实用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确证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68例HBV感染者血清前S1抗原(pre-S1Ag)、HBV-DNA和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结果268例患者中,Pre-S1Ag与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82.41%,显著高于HBeAg阴性组的检出率21.88%(P<0.01).Pre-S1Ag与HBV-DNA的阳性符合率为85.52%,相关系数r=0.988.结论乙肝病毒Pre-S1抗原与HBV-DNA阳性、HBeAg阳性高度相关,提示Pre-S1Ag可能是HBV在体内复制和传染的另一可靠指标,可用于乙肝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谭太昌  王智斌 《淮海医药》2007,25(2):103-105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pre-S1Ag、pre-S2Ag、HBV-DNA、HBV-M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HBV-DNA采用荧光定量PCR法;HBV-M及pre-S1Ag、pre-S2Ag采用ELISA法,检测96例HBV-DNA阳性感染者血清中pre-S1Ag、pre-S2Ag、HBV-M,同时以30例HBV-M全阴性的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6例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HBeAg、HBcAb阳性检出率为64.6%;HBsAg、HBeAb、HBcAb阳性检出率为20.8%;HBsAg、HBcAb阳性检出率为14.6%;pre-S1Ag在96例HBV-DNA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70.8%;pre-S2Ag检出率为79.2%;均明显高于HBeAg的阳性率64.6%,30例对照中未检测出pre-S1Ag、pre-S2Ag及HBV-DNA.结论 HBeAg、HBV-DNA、pre-S1Ag、pre-S2Ag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pre-S1Ag和pre-S2Ag均较HBeAg敏感.pre-S1Ag与pre-S2Ag的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ELISA检测HBV-M、pre-S2Ag及pre-S1Ag只是表型指标,只能提供HBV感染的间接证据.而HBV-DNA的检测是HBV感染与否的直接证据.HBV-M、pre-S1Ag、pre-S2Ag、HBV-DNA的检测各自有其独特的临床意义.应用pre-S1Ag、pre-S2Ag、HBV-DNA及HBV-M进行联合检测,对HBV感染的早期诊断,了解HBV复制、转归及监测疗效和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患者血清的HBVDNA含量,并探讨及其对临床意义。方法 对520例怀疑乙肝患者的血清进行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和荧光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检测的520例血清标本中HBVDNA水平在不同乙型肝炎类型中显著性差异(P>0.05),与HBV-M主要阳性模式组对比,在“135”阳性组HBVDNA的阳性率为97.7%(164/168),“13”模式组阳性率为100%(20/20),“145”模式组阳性率为55.56%(15/27),在检测的全阴性的模式组中有一例DNA阳性为 5.88%(1/17)。结论 HBVDNA的含量在不同的阳性模式中均不同程度地检测出HBVDNA的含量。其中,HBeAg阳性血清标志物中HBVDNA的检测率最高几乎达到100%。采用简单快捷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对乙肝患者的带毒状态进行准确判断。但HBVDNA的复制状态与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无明显相关关系,HBVDNA含量高低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