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尚慧锋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35-837
目的:探讨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化学发光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五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结果:在768份血清标本中,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98.70%,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66.02%,HBsAg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43.75%,抗HBs、抗HBe、抗HBc阳性组HBV-DNA阳性率为10.00%,抗HBs、抗HBc阳性组、抗HBs阳性组及五项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全阴组HBV-DNA阳性率为0。结论:不同组的乙型肝炎患者HBV-DNA载量阳性率不同,HBV-DNA载量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之间存在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载量是反映HB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了解HBV在体内复制的状况,并为临床评价抗HBV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检测结果与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简称乙型肝炎五项),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 HBsAg阳性(表2)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50.1%,HBs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13.7%;HBeAg阳性(表3)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95.2%;HBeAg阴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阳性率29.1%。结论 HBsAg是HBV感染的标志,HBeAg是反映HBV复制活跃的可靠性指标,但仅靠HBsAg或HBeAg判定HBV感染、复制与否,并非完全合适,HBsAg和HBeAg阴性的部分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检测结果阳性,提示HBV复制仍然存在,所以在临床上应选择乙型肝炎五项与HBV-DNA联合检测,这对于乙型肝炎患者在判定病毒复制、传染性及抗病毒治疗方案选择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420例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临床分析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惠州市惠阳区人民医院就诊患者420例临床资料,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通过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检测HBV-DNA含量。结果 HBsAg、HBeAg、HBcAb的HBV-DNA阳性率98.9%,HBsAg、HBeAb、HBcAb为25.3%,HBsAg、HBeAg为100%,HBsAg、HBcAb为20%,HBsAb、HBcAb、HBeAb为14.3%,HBeAb、HBcAb为20%,HBsAb为5.7%,全阴为0。结论各种乙型肝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HBV-DNA复制,HBeAg阳性患者的HBV-DNA水平最高,将HBeAg和HBV-DNA定量联合诊断可以为早期乙型肝炎筛查和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免疫学检测与HBV-DNA的关系,为合理治疗乙肝患者提供准确的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进行研究。结果在HBV-DNA阳性的血清标本中,HBcAb阳性率为94.0%;在HBV-DNA阴性但HBsAg阳性标本中,HBcAb阳性率为94.7%。结论定量PCR可真实反映HBV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对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县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V-DNA载量.方法: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血清540份,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检测HBV-DNA载量.结果:540例感染者HBV-DNA阳性率为35.7%(193/540).在298例HBsAg阳性的感染者中,HBV-DNA阳性率为614%(183/298).其中单纯HBsAg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51.6%;HBsAg阳性和抗-HBc阳性模式感染者中HBV-DNA阳性率为53.8%;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模式感染者中HBV-DNA阳性率为92.7%,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模式中HBV-DNA阳性率为45.3%.329例ALT正常组HBV-DNA阳性率为10.3%.急性乙型肝炎组HBV-DNA阳性率为72.7%,慢性乙型肝炎组HBV-DNA阳性率为70.6%,肝硬化组HBV-DNA阳性率为80.3%,肝癌组HBV-DNA阳性率为83.8%.ALT正常组与发病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我县肝癌高发区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HBsAg阳性率与HBV-DNA阳性率与HBV-DNA载量高度一致,HBV-DNA载量分析对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治疗监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Q-PCR)法对351例乙肝患者血清样本进行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含量检测。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组(1组)和"HBsAg(+)、HBeAg(+)"组(2组)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和含量最高。"HBsAg(+)、乙肝e抗体(HBeAb)(+)、HBcAb(+)"组(3组)、"HBsAg(+)、HBeAb(+)"组(4组)、"HBsAg(+)、HBcAb(+)"组(5组)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HBcAb(+)、HBeAb(+)"组(6组)血清中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31.4%,8.3%,23.7%和4.5%。结论:患者血清HBV-DNA的阳性率与HBV血清标志物的存在状态相关,定量检测HBV-DNA能真实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BV-DNA与HBV-LP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68例HBV感染者血清的HBV-LP和HBV-DNA,观察两者检测的阳性率及相关性。结果 168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LP的阳性率为82.1%(138/168),HBV-DNA的阳性率为73.8%(124/168),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07,P〉0.05)。IBV-LP和HBV-DNA检出的一致率为74.6%;表明HBV-LP的含量与HBV-DNA拷贝数之间具有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507,P〈0.05。结论乙肝病毒外膜大蛋白与HBV-DNA两者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作为判断HBV复制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应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定量联合检测,分析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样本,患者例数90例,选择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分三组,A组为大三阳组、B组为小三阳组、C组为其他模型组;对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HBV-DNA含量分别进行ELISA定性试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对患者的HBVDNA、HBsAg、HBeAg数据水平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C组的HBV-DNA阳性检出率、HBV-DNA定量结果经数据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均比A组、B组更低,P <0.05,差异显著;A组的HBV-DNA阳性检出率、HBV-DNA定量结果经数据统计学软件处理发现比B组更高,P <0.05,差异显著;HBV-DNA和血清标志物的阳性率数据差异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应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定量和HBV DNA定量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更为显著,可以起到诊断优势性互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量的方法,探讨其在乙型肝炎预防、诊断、治疗及判断病情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样本分为3组,同时进行ELISA法与PCR检测HBV-DNA含量水平的测定。第1组为HBsAg(+)、HBeAg(+)、HBcAb(+)、的患者,第2组为HBsAg(+)、HBeAb(+)、HBcAb(+)的患者,第3组为HBsAg(+)、HBcAb(+)的患者,组与组之间进行阳性率及HBV-DNA含量的t检验。结果:285例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显示,第1组患者HBV-DNA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1)。HBV-DNA平均含量为7.5×108copies/ml。第2组患者HBV-DNA阳性率低于第1组(P<0.01),但平均HBV-DNA含量为9.58×107 copies/ml,与第1组无差异(P>0.05)。第3组患者HBV-DNA阳性率为51.83%与第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与第2组无差异(P>0.05),患者的HBV-DNA含量为7.74×107 copies/ml,与第1、2组无差异(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测HBV-DNA含量比ELISA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对临床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判断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作为依据,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C组患者60例,B组患者70例,A组患者70例,对以上三组患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抗-HBe、HBsAg阳性组的阳性率为50%;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的阳性率为77.14%,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的阳性率为100%。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对诊治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的相关性,乙型肝炎疾病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共收录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乙型肝炎治疗的患者资料,共100例,对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展开回顾性分析。重点研究表面抗原定量与HBV-DNA含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试验检测对比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乙型肝炎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结果结合临床试验结果,发现表面抗原、HBV-DNA等两项指标会在不同情况下发生变化,主要是表面抗原含量会引起HBV-DNA的阳性率变化。本次当表面抗原浓度处于50200 ng/mL范围,HBV-DNA阳性率上升幅度显著。这说明了乙型肝炎病毒扩散范围变大,病毒的传染性最高,对患者身体组织功能的破坏性更大。结论深入分析表面抗原及HBV-DNA含量的内在关联,可掌握患者的机体组织状况,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相似文献   

12.
郑金菊  刘珊  王荣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9):96-97,10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与乙型肝炎五项的相关性。方法分别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45例患者的乙型肝炎五项和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并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HBsAg、HBeAg、HBcAb阳性组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和DNA定量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HBeAg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93.4%,HBeAg阴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42.8%;HBsAg阳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65.3%,HBsAg阴性组乙型肝炎病毒DNA阳性率为7.4%。结论乙型肝炎病毒DNA与HBeAg呈正相关,部分HBsAg阴性患者也能检出乙型肝炎病毒DNA,乙型肝炎病毒DNA与乙型肝炎五项联合检测能更好地监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对监测疗效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血清HBV PreS1-Ag、HBV-DNA、HBeAg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60例慢乙肝患者均为HBsAg阳性,用全自动酶免仪检测HBV PreS1-Ag及HBeAg,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60例HBs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中,HBV PreS1-Ag的检出率为58.3%,HBV-DNA的检出率为61.6%,HBeAg的检出率为35%.HBV PreS1-Ag的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的检出率亦明显高于HBeAg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PreS1 -Ag和HBV-DNA的检出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 PreS1-Ag和HBV-DNA在乙肝患者血清中有相似的检出率,较HBeAg更能反映乙肝患者血液中HBV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4.
HBV-M与HBV-DNA结果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HBsAg(+)血清中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模式与HBV-DNA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了解HBV-M模式其对应的HBV-DNA载量。方法用TRFIA法定量测定HBV-M,取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标本同时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对患者进行HBV-DNA检测。结果在271例患者血清中检测出HBV-DNA病毒基因拷贝值范围为2.1×10^3~3.8×10^7copies/ml,平均含量为3.0×10^4copies/ml,总阳性检出率为48.0%(130/271)。模式4HBV-DNA阳性率高于其他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M和或HBV-DNA检测评价乙肝疗效或治愈标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联合诊断和寻找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分析HBV—DNA与乙肝5项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的门诊和住院患者血清502份,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和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9份HBV—DNA阳性。其中123份1.3.5阳性(大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2.48%;113份1.4,5阳性(小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48.09%;12份1.5m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40.00%;11份1.3.4.5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78.57%,大三阳的阳性率与PCR—DNA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V—M与HBV—DNA两者之间互有联系但又有不同、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于临床判断其传染性及治疗效果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清学指标多组合检测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为乙肝的检测提供积极有效地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进行血清检测,疑似乙肝患者的血清学指标,共选取患者2 700例,对血清学指标的各种组合的乙肝阳性率做出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对血清学指标的各种组合的乙肝阳性率做出检测,发现不同组合方式乙型肝炎阳性率不同.在HBV-DNA阴性患者中HBsAg阳性率74.0%,阴性率26.0%;HBeAg阳性率13.0%,阴性率87.0%;PreS1Ag阳性率21.1%,阴性率78.9%.在HBV-DNA阳性患者中HBsAg阳性率88.8%,阴性率11.2%;HBeAg阳性率32.1%,阴性率67.9%;PreS1Ag阳性率71.3%,阴性率28.7%;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阳性患者的五项指标(AST、ALT、GGT、DBIL以及TBIL)均不相同,阴性患者分别为(53.93±31.76) U/L、(61.46±37.88) U/L、(31.59±26.31) U/L、(18.44±8.33)μmol/L、(6.36±3.21)μmol/L、阳性患者分别为(119.44±40.22)U/L、(128.66±51.14)U/L、(71.25±43.78)U/L、(632.62±12.55)μmol/L、(15.37±6.16)μmol/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学指标多组合检测能够有效的检测乙型肝炎的发生,对疾病的诊断以及及时的治疗有着积极肯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露  曹永彤  殷奖悠  金燕萍 《安徽医药》2013,17(12):2061-2062
目的 探讨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乳汁中乙肝病毒检测结果,探究乙肝病毒携带者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 从2009年10月到2012年6月期间来该院进行产前检查为HBsAg阳性的孕妇中选取110例,其中HBsAg阳性、HBeAg阴性者为单阳,有55例作为对照组,HBsAg阳性且HBeAg阳性者为双阳,有55例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静脉血及产后乳汁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对比记录两组产妇乳汁中检出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的比例,比较血清HBV-DNA检出情况与乳汁HBV-DNA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产妇乳汁中检出HBsAg阳性、HBeAg阳性和HBV-DNA阳性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血清中HBV-DNA载量检测〈1×106者乳汁中HBV-DNA检出量为0,产妇血清中HBV-DNA载量检测〉1×106者乳汁中HBV-DNA检出率高.结论 孕妇产检HBV-DNA阳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产后乳汁中HBV-DNA的检出率高,要根据静脉血中HBV-DNA载量参考是否选择母乳喂养,HBV-DNA载量小于1×106copies·mL-1的产妇选择母乳喂养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并分析正常人对照组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MDSCs含量与病毒载体、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健康人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MDSCs含量,并进行病毒载量和疾病预后资料的相关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组的MDSCs百分含量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多(P〈0.05);而且通过病例资料分析发现MDSCs含量不仅随着慢性HBV病重程度逐级升高,而且与慢性乙肝疾病预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结论 MDSCs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种新型血清标志物,用于患者的诊断和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re-S1、S2抗原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或门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血清样本,其中Pre-S1抗原阳性24例(A组),Pre-S2抗原阳性患者20例(B组),Pre-S1、S2抗原两者均为阳性16例(C组),比较3组的HBV-DNA阳性率,分析Pre-S1、S2抗原两者联合检测与HBV-DNA的关系。结果A组的HBV-DNA阳性率为83.33%,B组为80.00%,C组为93.75%,C组的HBV-DNA阳性率分别显著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V-DNA阳性51例,其阳性率达85%,Pre-S1、S2两者均为阳性共16例,HBV-DNA阳性率为93.75%,两者的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S2抗原两者联合检测对于诊断乙型肝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与HBV-DNA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永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432-433
目的探讨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的5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等内科治疗3个月后,检测其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以HBv特异性抗原蛋白HBsAg、HbcAg和HBeAg为刺激物,酶联免疫斑点检测其分泌1FN-γ产生斑点的情况。同时对血清HBV DNA和HBsAg、HBeAg等病毒学指标及丙氨酸转氨酶(ALT)等生化学指标进行检测。以10例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的健康人为对照组,均为HBsAg、HBeAg、抗-HBe、抗-HBc阴性,抗-HBs阳性。结果治疗前所有患者的HBV-DNA>104拷贝/mL,经过3个月治疗后,45例患者的HBV-DNA的水平降到正常值范围内。结论 HBV抗原蛋白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可能做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和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评定实验室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