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两者问的关系以及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85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FIB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偏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IB与CRP明显相关,相关系数r=0.592,P<0.01.结论 FIB不仅在凝血途径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参与体内炎症反应,加剧冠脉病变进展,为一项简便易测的重要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4月-2012年1月本科收治的12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6l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ET-1及hsCRP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ET-1及hsCRP水平,并提高ACS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张云  李银荣  孙泽刚  熊攀  刘芳 《中国新药杂志》2006,15(14):1201-120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2例,随机单盲分为阿托伐他汀组56例,常规治疗组56例,另外随机选择40例正常人做对照组。采用血凝仪法测定Fib含量。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Fib水平明显升高,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前Fib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Fib水平较前明显降低,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Fib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通过降低Fib水平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从而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YKL-40和hS-CRP含量的影响.方法:73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加冠心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D-聚体(D-D)、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和D-D水平及血清TG、TC、HDL-C、LDL-C、YKL-40和hS-CRP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或P<0.01).观察组上升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能改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降低TG、TC、LDL-C、YKL-40和hS-CRP含量,升高HDL-C,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间的关系。方法:检测90例诊断为冠心痛的住院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其中稳定性心绞痛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急性心肌梗死30例。结果:不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病人(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形成,升高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8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降低ACS患者血清hs-CPR水平,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预测和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本院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40位同期来院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hs-CRP水平,回顾性分析首次检查CRP结果。结果研究组血清hs-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各亚组中血浆hs-CRP水平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亚组>UAP亚组>对照组。结论 ACS患者血中hs-CPR浓度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存在明显相关性,可作为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 (Hs -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10 3例冠心病 (CHD)患者分成三组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组 39例 ,隐定型心绞痛 (SA)组 34例 ,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定量测定Hs-CRP。结果 AMI组与UA组的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SA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AMI组与U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s -CRP的增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后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方法 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无服用任何调脂药物,34例)和治疗组(辛伐他汀10mg/d ,36例) ,测定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和血脂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5d后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35 %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 0 5 ) ;治疗4周后TC、LDL C分别下降30 %、4 0 %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而且随访期间治疗组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予以辛伐他汀治疗是可行及有效的,可明显降低血脂和血浆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丹参冻干粉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探讨丹参冻干粉在稳定冠脉粥样斑中的作用。方法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住院的ACS患者19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9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104例,健康对照组100例,于发生ACS48h空腹采静脉血,健康对照组空腹采静脉血,用同样仪器同样方法测定血清CRP。随机选40例丹参冻干粉治疗组,40例常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丹参冻干粉1.2g加入生理盐水250Hd中1次/d静脉滴注,常规对照组不用丹参冻干粉,两组均不用调脂药,其它治疗相同。7d后晨起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CRP。结果AMI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UA患者P〈0.01,而UA患者血清CRP又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CRP明显低于常规对照组P〈0.01,比治疗前血清CRP明显降低P〈0.01。结论本研究提示丹参冻干粉有抑制冠脉粥样斑块的炎性反应功能,对稳定斑块,减少急性心血管事件起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5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除常规服用抗心肌缺血药物之外,同时服用普伐他汀,1片/d,对照组23例,常规服用抗心肌缺血药物,不服用降脂药,治疗前后检测CRP水平,2周为1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前CR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对CRP水平影响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普伐他汀治疗ACS能够显著降低血浆CRP水平,并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长红 《天津药学》2006,18(1):43-45
炎症机制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起重要作用,炎症生物标记物———C反应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和预后有密切关系,且被诸多的临床试验证实。因此,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的预防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BP)水平的影响。方法:9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行PCI;对照组48例,行冠脉造影。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术前及术后血清CBP浓度。结果:观察组CBP浓度术后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CBP浓度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PCI术损伤血管内膜,可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BP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和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血浆Fib及CRP含量的检测。并依病情分轻、中、重度3亚组,将3亚组间CRP水平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ACI组血浆Fib、CRP水平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3亚组间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Fib和CRP水平在ACI患者中明显升高并随病情加重明显升高,并与ACI患者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多因素作用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继而造成冠脉阻塞和痉挛,导致动脉所灌注区域心肌严重缺血甚至坏死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比较5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及25例健康正常人的CRP及血脂变化,以及分析其相关性,从而了解二者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ACS组的CRP(12.3±7.60)mg/L、TG(1.56±0.87)mmol/L、HDL-C(1.32±0.45)mmol/L、LDL-C(3.72±1.35)mmol/L;SAP组的CRP(8.01±5.46)mmol/L、TG(1.52±0.78)mmol/L、HDL-C(1.35±0.51)mmol/L、LDL-C(2.34±1.02)mmol/L;对照组的CRP(7.86±5.52)mmol/L、TG(1.54±0.81)mmol/L、HDL-C(1.34±0.48)mmol/L、LDL-C(2.47±1.08)mmol/L.ACS组的CRP及LDL-C水平较SAP组及对照组明显升高(尸均<0.0 5),而3组间的TG及HDL-C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的CRP分别与TG,HDL-C、LDL-C进行相关分析,均无直线相关性.结论 血清CRP及LDL-C水平与ACS发病有关,可能是ACS发病及预后判断的独立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7.
贺涛  刘明江  李刚 《中国药业》2006,15(14):46-4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后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将1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于入院后48h内加用通心络胶囊2粒、3次/d治疗。测定患者入院时、入院后4周、入院后8周的CRP水平变化。结果加用通心络胶囊可进一步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RP水平,这种变化在治疗4周后即可显现,在治疗8周后更为明显。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联合应用通心络胶囊可进一步降低CRP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种不同剂量(10mg、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C)的变化、安全性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治疗组(38例)和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组(34例),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CRP和Fig、TC、LDL-C的水平变化及6个月内主要冠脉不良事件(MACE)。结果治疗后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RP、Fig、TC、LDL-C水平及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组,同时未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水平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近来研究表明。不稳定斑块破裂是导致ACS的主要原因。炎症与不稳定斑块的发生、发展及破裂有极重要的联系。而C反应蛋白(CRP)又是炎症的生物学标志。2004年1月~2004年6月我们观察了94例ACS患者的CRP水平。旨在探讨ACS患者CRP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朱时法  刘彩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37-3738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69例ACS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CRP水平;将ACS组患者分为≤8.0 mg/ml和>8.0 mg/ml两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6个月内发生的心脏事件.结果:ACS组hs-CRP浓度为水平为12.5±2.3 mg/ml,与正常对照组3.7±0.9 m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CRP浓度为15.6±3.8m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7.2+2.5 mg/ml (P<0.01);CRP>8.0 mg/ml的ACS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8.1%,显著高于CRP≤8.0 mg/ml的ACS患者(P<0.01).结论:CRP水平检测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病程中重要的检测指标,可预测和评价冠心病的危险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