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癔病通常是指由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引起的一类神经精神障碍。癔病性弱视是指弱视由癔病引起的。眼部症状表现为:瞳孔对光反射失灵,管状视野或单眼复视,但行动不受影响。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以我院1998年12月~2000年3月收治的10例14眼有充分根据排降器质性障碍所致的视力下降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4眼,平均年龄20.3岁;女7例10眼,平均年龄19.3岁。该1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为女性,13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弱视患者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临床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眼科弱视患者60例(85眼)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与护理工作,重度弱视18%,中度弱视62%,轻度弱视的治愈率为78%,总治愈率70%。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工作,使患者及家属能积极配合治疗,无遮盖性弱视发生,减轻焦虑,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3.
射光弱视治疗仪治疗弱视50例疗效观察仙游县医院周国英自1989年以来,我们应用家用型射光弱视治疗仪(杭州西凯光学研究所生产)治疗儿童弱视50例,在临床中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27例。其中弱视72眼,正...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针灸治疗六例癔病,内中有癔病性聋哑两例和癔病性聲音嘶哑四例,疗效良好。临床上治疗癔病的主要孔穴有风池、痖门、心俞、肺俞。由于癔病病人表现的症状不同,所以又以翳风、廉泉、少商、鱼际、液门、金津、玉液等十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工伤等俱增及斗殴、暴力行为的频繁发生,经常遇到要求眼科医生参与诊治及伤残的鉴定工作,其中部分患者由于劳保、保险公司索赔等为获取某些经济利益为目的,或有意让施暴者量刑重些,或为推卸与逃避某种责任,而故意夸大伤眼病情,甚至诈盲。这就要求眼科医生以科学的态度、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加以鉴别诊断,去伪存真,区分眼诈病、眼癔病、弱视等相关眼疾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综合疗法治疗弱视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俐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7):806-80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全矫戴镜、传统遮盖法、精细作业、弱视治疗仪治疗3~14岁的弱视患儿42例66只眼。结果不同类型及程度的患儿疗效不同。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程度越轻疗效越好。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为71.4%,屈光参差性弱视治愈率为66.7%。斜视性弱视治愈率为50.0%。42例66只弱视眼治愈率为68.2%,总有效率为92.4%。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疗效好,疗程短。  相似文献   

7.
癔病是一种常见疾病,在院前急救中经常遇到,表现为发病迅速,症状重,患者大多情绪紧张,很难做到配合治疗,这就要求急救人员在施治过程中采取迅速有效的方法。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可除外其他疾病、诊断明确的癔病患者进行安定静脉注射,收到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辨别癔病与哭笑型癫痫发作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诊断为癔病的患者行24~72h的动态脑电图检查,并分析癔病发作时和发作前、后的脑电图表现。结果32例诊断为癔病患者的动态脑电图正常27例,非特异性异常3例,出现癫痫样放电2例。结论部分癔病和哭笑型癫痫发作有关,如有条件,应对癔病患者行动态脑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9.
<正>弱视是危害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对弱视防治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临床仍有一定比例的弱视疗效不够满意,已经肯定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的程度、发病年龄及弱视类型有关,弱视程度轻、年龄小、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高,但弱视的注视性质对疗效的影响更明显,对此临床观察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弱视患者120例,134眼,男性52  相似文献   

10.
儿童弱视疗效与注视性质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视是危害儿童视觉发育的常见病 ,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虽然对弱视防治的研究及发病机制有了较大的进展 ,但临床仍有一定比例的弱视疗效不够满意 ,已经肯定弱视的疗效与弱视的程度、发病年龄及弱视类型有关 ,弱视程度轻、年龄小、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高 ,但弱视的注视性质对疗效的影响更明显 ,对此我们做了临床观察及分析 ,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弱视患者 95例 ,10 9眼 ,男性 4 0例 ,女性 5 5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 7 5岁。弱视程度 :轻度弱视 33眼 ,中度弱视 5 2眼 ,重度弱视 2 4眼。弱视类型 :先天性…  相似文献   

11.
癔病性吞咽困难是癔病的一种表现,癔病多见于青年女性,此类病人多属贫血、神经质、体弱类型、易激动或情绪抑郁感情用事者。恐惧紧张均可诱发本病。现将本科收治的癔病性吞咽困难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癔病是一种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精神障碍。我科自2004年3月-11月底共收治15例癔病患者全为女性。年龄为21~58岁,其中癔病性手足抽搐发作6例;发作性头痛伴气促4例;癔病性烦躁并情感暴发5例。根据发病原因分析,正确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结合辅助治疗癔病患者,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光  谢桂珍 《淮海医药》2007,25(5):387-388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4~1999年门诊经扩瞳、验光、配镜、遮盖、红闪、精细目力训练的128例(239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远视性弱视患者率最高(55.23%),近视性弱视(31.80%),散光性弱视(12.97%).远视性弱视、轻度弱视及发病年龄小的弱视治疗效果好.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14.
杨涛  冯晓云 《中国药业》2009,18(15):62-63
目的分析烟中毒性弱视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8年7月以双眼不明原因视力下降就诊的62例眼科患者中,烟中毒性弱视患者所占比例及其临床特征和视野特征性改变。结果62例不明原因视力下降的患者中,确诊为烟中毒性弱视患者12例(19.35%),12例患者均有长期大量吸烟史,烟龄8.30年,视力渐进性下降,色觉障碍,视野特征性改变为中心注视点与生理盲.最相连之间的暗点中有核。结论烟中毒性弱视在临床中易被误诊或漏诊,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典型的视野改变可确诊,早期诊断和早期正确的治疗有利于提高视力和改善视野。  相似文献   

15.
弱视的护理     
弱视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它的定义是:凡用一般临床检查法眼部无明显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4.9(0.8),且不能用镜片校正者,均列为弱视。Mechaels称弱视为非光学的和无器质性的眼病,其发生机制都是因为失去了正常物像对视网膜中心凹的刺激,因而阻碍了视觉的正常发育所引起。即弱视是由视功能在正常发育期受到抑制或废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弱视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弱视患者60例采取遮盖疗法治疗疗效分析。结果.矫正视力达1.0者52眼,矫正视力0.6—0.8者5眼(9.40%),无效2眼,总有效率96.6%,无反弹。结论通过预防性遮盖、预备性遮盖、治疗性遮盖等疗法,治疗弱视最主要、最有效和使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分析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279例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02年7月至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用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279例的病例资料,根据文中标准分为三组:轻度弱视组90例,中度弱视组109例,重度弱视组80例,按弱视类型分类:屈光不正性弱视200例,斜视性弱视55例,屈光参差性弱视24例。所有患者经综合疗法治疗后,按文章疗效标准评价疗效,最后统计学方法检验各组间的疗效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轻度弱视组治愈82例,显著提高8例,无效0例,有效率(治愈与显著提高均可视为有效)100%,而中度弱视组有效率87.2%(87例/109例),重度弱视组有效率81.3%(65例/80例),轻度弱视组与中度、重度弱视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弱视组与重度弱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疗效率高于重度弱视组。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并采用同视机和颜少明立体视觉图分别检查弱视儿童治疗后的远,近立体视,对55例(70眼)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进行了远期疗效,立体视觉建立情况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痊愈率为66.2%,有立体视占74.3%,前立体视觉占25.7%,并分析了弱视的治疗与立体视觉相关的两相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弱视,并采用同视机和颜少明立体视觉图分别检查弱视儿童治疗后的远、近立体视,对55例(70眼)屈光不正性、屈光参差性、斜视性弱视进行了远期疗效、立体视建立情况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痊愈率为66.2%,有立体视占74.3%,前立体视觉占25.7%,并分析了弱视的治疗与立体视觉相关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薛彩萍  左同军  戴翠萍  袁孝如 《江苏医药》2012,38(15):1771-1772
目的探讨弱视患者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的特征。方法弱视患者24例,弱视眼28只,非弱视眼20只,分别进行PERG检测和分析。结果与非弱视眼比较,弱视眼PERG的q波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波幅降低(P<0.05),并有明显波型改变。结论 PERG检测对弱视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