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药品的杂质含量是衡量药物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药品质量研究中一项极为关键的内容。药物中的杂质含量低、来源广、结构多与主成分类似,必须选择合适的分析技术进行研究。LC-MS联用技术结合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及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在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和医药研究等许多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联用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色谱、质谱新技术的应用,LC-MS联用技术成为杂质分析中广泛采用的方法。综述了近几年LC-MS技术在化学药杂质研究中有关杂质谱、工艺杂质和降解产物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主要杂质进行结构分析。方法:采用HPLC-QTOF-MS联用技术对该杂质进行鉴定;利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分离制备该杂质,并进一步采用核磁技术进行结构确证。结果:确证了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1个主要杂质的结构。结论:本研究对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杂质分析、质量控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卢丽  李进  金少鸿  胡昌勤 《中国药学》2014,23(2):106-117
建立并优化了一种二维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系统,用于分析抗生素及其有关物质。在一维色谱中,采用两性离子交换-反相亲水性相互作用(ZIC-RP-HILIC)混合模式色谱柱对目标杂质进行分离,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MS)进行检测。在二维色谱中,采用常规的反相LC色谱柱对供试品及其杂质进行分析。ZIC-RP-HILIC混合模式色谱系统的流动相为一种适用于LC-MS/MS的可挥发性缓冲盐,能够提高杂质的离子化效率,便于对目标杂质进行结构解析。直接采用ZIC-RP-HILIC-MS系统,对使用离子对反相色谱分离的抗生素杂质进行定性分析。ZIC-RP-HILIC混合模式色谱与反相LC色谱系统之间的正交性,进一步保证了杂质检测的全面性。此方法的优势体现在对青霉素V钾,苯唑青霉素钠、头孢曲松钠的杂质分析中。另外,该方法便于进行抗生素的杂质谱分析,并可用于其它药物的杂质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MS/MS)联用技术对盐酸小檗碱杂质谱进行结构鉴定。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10 mmol·L-1乙酸铵溶液(冰醋酸调节pH至3.0)-乙腈(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紫外检测波长为345 nm,对小檗碱原料进行杂质分离。再采用HPLC-Q-TOF-MS/MS测定小檗碱及其杂质一级精确分子量及二级碎片离子,并进行结构解析。结果 小檗碱与其杂质分离良好,植物提取原料中存在7个杂质,化学合成原料中存在5个杂质。结论 液质联用技术能有效地鉴定小檗碱及其杂质结构,为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液相色谱(LC)是分离复杂混合物的较好方法,核磁共振(NMR)是结构分析的强有力工具.液相色谱-核磁共振(LC-NMR)联用技术是快速分离、确定结构的一种分析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主要综述了LC-NMR联用技术在化学药物分析(包括未知杂质的结构分析、混合物中已知成分的定量分析)、中药及天然药物分析(包括异构体分析、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海洋生物及生化大分子、代谢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HPLC-Q-Exactive Orbitrap-MS)联用法对阿昔洛韦片及其强制降解试验样品中的杂质进行结构分析。方法 采用Waters Xbridge BEH Shield RP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10 mmol·L–1甲酸铵溶液(含0.15%甲酸)为流动相A,以10 mmol·L–1甲酸铵溶液(含0.15%甲酸)-乙腈(50∶50)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对阿昔洛韦片及其强制降解试验样品中的杂质进行分离,再采用QExactive Orbitrap-MS测定各杂质一级精确分子量及二级碎片离子,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阿昔洛韦及其杂质均分离良好,检测并鉴定出阿昔洛韦片及其强制降解试验样品中8个含量>0.1%的主要杂质,其中4个为欧洲药典10.0规定的已知杂质,而其他杂质均未见报道。结论 建立的液质联用技术能有效鉴定阿昔洛韦片的杂质,能够为其生产工艺的优化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彭诗雁  陈华  尹婕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42(12):2583-2590
遗传毒性杂质种类繁多且通常痕量存在于药物中,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相对更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极适用于分析药物中的遗传毒性杂质。主要介绍了如何根据遗传毒性杂质的极性、挥发性、热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建立合适的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综述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高液相色谱、亲水性相互作用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色谱6种色谱技术与质谱联用在遗传毒性杂质(如亚硝胺类、磺酸酯类、卤代烷烃类等)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从而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遗传毒性杂质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核磁共振及其联用技术可用于中药材的鉴别、化合物结构鉴定及中药有效成分的测定,具有快速、准确、专属性强、精密度好等特点,成为分析天然产物的一种重要手段.综述了近10来年核磁共振及其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定性、定量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 鉴定消旋山莨菪碱未知杂质。方法 采用多种色谱、光谱方法联合对消旋山莨菪碱中的未知杂质进行分析,确定未知杂质结构。结果 消旋山莨菪碱在存储过程中因水解而产生杂质,经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鉴定,杂质为6β-羟基托品和托品酸。结论 消旋山莨菪碱中的杂质为水解产物6β-羟基托品和托品酸,应对这两种杂质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亮菌甲素注射剂杂质谱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注射用亮菌甲素和亮菌甲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的结构进行解析,结合强制降解试验,推测各杂质的来源,并利用ADMET Predictor软件预测各杂质毒性.结果:亮菌甲素与相邻杂质及各杂质之间分离良好.推测了亮菌甲素注射剂杂质谱中10个杂质的结构,其中杂质1~5来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方法对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中杂质成分进行分析和结构推断。方法采用CenturySIL C18 BD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二钠1.119 g和磷酸二氢钠0.179 g水溶液)-乙腈(体积比60∶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6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5±0.15)℃,进样量10μL,检测雷贝拉唑钠及其杂质;通过DAD检测器和质谱,获得在线紫外光谱图和质谱数据。结果通过在线紫外光谱图和质谱结果推断出可能含有的杂质结构,并测定了主要杂质含量限度。结论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质谱联用技术可用于注射用雷贝拉唑钠中杂质的定性推断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药品中的杂质影响药品质量,药品标准对药品中杂质均有严格规定.近年来,对药品中杂质的研究和应用水平都有提高.目前常用方法为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超临界流体色谱及联用技术等,本文对药品杂质的来源、检验方法的建立和验证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丹酚酸A的相关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丹酚酸A原料药中的微量杂质,并推测其可能的结构。方法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获取微量杂质的分子量和碎片信息,并结合其紫外光谱来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定性。色谱柱为Aglient XB-C18(250mm×5mm,5μm),乙腈-0.2%乙酸水二元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DAD检测;质谱仪为LCQ Advantage,负离子,一至二级全扫描。结果通过液质联用分析共检测到3个含量在0.1%以上的杂质。结论根据其准分子离子和碎片信息,推测其中两个为丹酚酸A双键顺反异构化的产物,另一个为丹酚酸C。  相似文献   

14.
基因毒性杂质(GTI)主要来源于原料药的合成过程或储藏运输等环节,其在痕量水平即可造成DNA损伤并诱发细胞癌变,因此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各国法规对不同种类的GTI均提出了严格的限量标准和控制策略,因此发展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应用于原料药中GTI的筛查、定量及表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药物中GTI的警示结构及其分类、常见来源和毒理学限量标准,重点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对气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电化学传感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新型技术应用于药物GTI的检测进行评述,并探讨基于警示结构或生物效应导向的通量筛查策略和方法,以期为药物GTI的有效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尼群地平原料药中的2个杂质进行在线的质谱分析。方法:采用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流速为1.0 mL.min-1;Agilent 6320质谱仪,离子源为ESI,质量分析器为离子阱,检测模式为正离子。结果:直接推断出了2个杂质可能的化学结构。结论:检测结果对于尼群地平原料药的杂质分析、质量控制和合成工艺的改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药品包装材料可提取物和浸出物研究是相容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取物和浸出物是一种包含痕量挥发物、半挥发物、不挥发性物及痕量元素杂质的复杂样品,必须使用正交、专属、灵敏的分析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本文系统介绍了可提取物和浸出物的来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分析可提取物和浸出物中的应用,以及未知物的鉴定策略。  相似文献   

17.
Li Y  Xu LL  Ruan JX  Zhang ZQ 《药学学报》2011,46(6):637-64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n)的高灵敏度和高专属性在药物研究特别是药物代谢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高活性低剂量药物和特殊结构类型化合物的出现,液质联用的应用也受到限制。通过衍生化改变药物的结构,从而改变其理化性质,在液质联用检测中可以提高离子化效率,降低基质抑制和减少无机盐及内源性杂质的干扰。本文简要综述了衍生化和液质联用技术应用于生物体液中药物定量检测灵敏度提高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地佐辛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10 mmol·L-1甲酸铵缓冲溶液(甲酸调节pH至2.7)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对地佐辛注射液有关物质进行分离,电喷雾正离子化-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高分辨质谱(ESI-Q-TOF/MS)测定各有关物质母离子及其子离子的准确质量和元素组成,通过光谱解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在所建立的分析条件下,地佐辛及其有关物质分离良好,检测并鉴定出地佐辛注射液及其强制降解试验样品中20个含量大于0.1%的有关物质,其中2个为已知杂质,其他杂质均未见报道。结论: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有效地分离鉴定地佐辛注射液中的有关物质,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氯解磷定注射液的杂质谱。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对2家企业41批样品进行杂质定量检测,根据液-质联用分析和定向合成确证杂质结构,采用质量平衡法标化杂质对照品并分别测定校正因子。对已获得对照品的杂质进行IC50细胞毒性评价。结果氯解磷定注射液的主要降解杂质为杂质A、C和F(氯解磷定的Z型异构体),其中杂质A的IC50值约为主成分的1/3,需重点检测和控制。结论通过对氯解磷定注射液杂质谱的研究,确定了氯解磷定的8个杂质并分析了杂质的来源与毒性,为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液质联用(LC-MS)接口技术研究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方法:查阅文献、综述液质联用接口技术研究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结果:随着各种新型接口技术,特别是电喷雾电离和大气压化学电离的引入,LC-MS技术对高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具独特优势,在药物体内代谢研究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结论:LC-MS技术在中药、抗菌药物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检测中广泛的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