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评价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采集137例T2DM患者血标本,酶联免疫法测定RBP4,并按RBP4(≥31.37μg/L和<31.37μg/L)浓度分为高浓度的A组(68例)和低浓度的B组(69例)。C组为60名正常人。应用高频超声测量颈动脉IMT,计算斑块总积分,分析RBP4与颈动脉IMT等的关系。结果 A组和B组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MT、颈动脉平均IMT及斑块总积分均高于C组(P均<0.05);A组颈总动脉干、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IMT、颈动脉平均IMT及斑块总积分高于B组(P均<0.05);A组及B组颈动脉平均IMT和斑块总积分均与RBP4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T2DM患者的RBP4水平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脑梗死患者不同血压类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该院就治的26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24例,女136例,平均年龄(65.56士12.81)岁.入选患者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收缩压下降幅度分为勺型组、非勺型组、反勺型组;各组患者入院24h内均进行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血脂检测和颈郁血管超声检测.结果 (1)260名脑梗死患者中勺型血压患者79例,非勺型血压患者88例,反勺型血压患者93例;(2)三种类型高血压患者的夜间脉压(NPP)、夜间收缩压(NSBP)及舒张压(NDBP)、晨起收缩压(ESBP)、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及24h平均动脉压(24 h 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其他两组比较,勺型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且日常生活能力强(P<0.05);(4)三种类型高血压患者的颈动脉内冲膜厚度比较有明显差异,反勺型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反勺型高血压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发生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于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CIMT)的影响。方法观察2005年9月。2010年9月本院门诊及住院伴CIMT增加的高血压患者99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组(51例)及对照组(48例)。阿托伐他汀钙组(A组)在限盐、合理饮食、加强体育运动、规范达标降压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nag每晚一次,疗程24.3月至51.5月不等,平均38.4月。对照组(B组)采用与干预组同样措施,但未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两组每3-6个月复查一次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结果与B组比较,A组接受阿托伐他汀钙24.3月后CIMT开始有较明显的延缓.38.4月时更为明显(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延缓、逆转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的增厚。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超声检查是一项安全、实用并且无创的诊断方法,能够准确地提供颈动脉的相关情况,可以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提供前期预警。现总结近期文献的观点,认为在提供早期预警方面,颈内动脉内-中膜厚度比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更有价值。而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弗雷明汉评分联用可以为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加可靠和准确的前期预警。  相似文献   

5.
应用彩色多普勒对48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组)、51例单纯糖尿病(DM组)、50例单纯脑梗死患者(CI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DMCI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率显著高于DM组、CI组(P〈0.05)。认为内膜增厚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可用于预测早期糖尿病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连续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0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入选患者治疗前和随访6个月后的IMT、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等指标。结果 (1)IMT从术前(1.13±0.27)mm降至术后的(1.04±0.2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阳性率(≥1.00 mm)从术前73.68%(42/57)降至术后54.39%(3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分别为(5.43±1.29)mmol/L、(1.93±1.01)mmol/L、(3.75±1.20)mmol/L、(1.03±0.35)mmol/L,术后则分别为(5.08±0.67)mmol/L、(1.80±0.79)mmol/L、(3.36±0.58)mmol/L、(1.08±0.29)mmol/L;术前、术后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PCI治疗联合应用调脂药物能有效改善IMT和控制血脂,改善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病情,提示IMT对冠心病发生及其严重程度有一定预测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压变异性(BPV)的关系,评价通过观察颈动脉IMT来推测血压变异大小的作用。方法共125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IMT、动态血压监测并计算有关参数、卧位-立位动作前后血压测量,根据IMT≤1.0mm与>1.0mm分两组对比分析。结果在测动态血压的病例中,两组年龄、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24小时平均舒张压、脉压指数(脉压占收缩压比率)相仿,24小时收缩压变异性和白昼收缩压变异性IMT>1.0mm组大于IMT≤1.0mm组(P值分别为<0.01和<0.05),而夜间收缩压变异性及所有舒张压变异性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在测卧位-立位动作前后血压的病例中,IMT>1.0mm组收缩压增高率大于IMT≤1.0mm组(P<0.05)。结论颈动脉IMT大者收缩压变异增大,活动可能是血压变异增大的促发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冲膜厚度、斑块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非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及多普勒检测,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斑块情况及血流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正常或轻度狭窄者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而中、重度狭窄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MT增厚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两组IMT增厚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斑块及其血流情况敏感性较高,可有效预测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高分辨力超声 (HRUS)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观察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和斑块与疾病关系。方法 观察 IMT与年龄、高脂蛋白血症 (HL P)、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等疾病的关系。结果 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和斑块的形成 ,随年龄和病情的加重而加重。结论 应用 HRUS、CDFI观察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与斑块 ,可判断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有助于病情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方法非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颈部血管彩超测量CIMT分为内膜轻度增厚组、明显增厚组和正常对照组。抽血查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并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结果糖化血红蛋白随着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加而升高,显示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r=0.428,P(0.05)。结论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左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EH患者(EH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行心脏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左室质量指数(LVMI)、颈动脉IMT及斑块。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H组颈动脉IMT、LVMI、斑块检出率均明显增高(P<0.05),EH组LVMI增高者的以上指标又均高于LVMI正常者(P<0.05);LVMI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结论:EH患者颈动脉IMT增加,与左室肥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与阿司匹林抵抗(AR)的关系。方法稳定性CHD患者281例,均规范治疗2 w后采集8 ml空腹静脉血,取4 ml分离血浆,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AG);另外4 ml分离血清,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血肌酐(Cr)、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CIMT,采用Logistic回归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与AR的关联性及预测价值。结果 281例患者中有31例(11.03%)发生AR,52例(18.51%)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其余198例(70.46%)为阿司匹林敏感(AS)。AR组ADP-PAG、AA-PAG、TC、LDL-C、FPG、CIMT均显著高于AS组(均P0.05),ASR组ADP-PAG、TC、FPG、CIMT均显著高于AS组(均P0.05)。Logistic分析显示LDL-C、FPG、PLT、CIMT均为A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OR1)。ROC曲线分析显示CIMT有较好的关于AR的预测价值。结论 CIMT是影响AR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要及时评估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预防AR。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 (IMT)与左室肥厚 (LVH)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超声方法检测 93例EH患者与 32例对照组的颈动脉IMT、左室重量指数 (LVMI)。结果 :与对照组和EH1级患者比较 ,2、3级EH患者颈动脉IMT增厚 ,在EH患者中 ,4 1例伴有LVH ,其IMT较不伴LVH者增高 ,且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0 1,P <0 .0 1)。结论 :EH患者颈动脉IMT增加 ,与LVH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目的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elerosis,AS)是多因素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冠状动脉与颈动脉作为AS的靶器官,两者有着共同的病理和危险因素.通过对老年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者代谢指标及颈动脉壁结构的改变进行分析,探讨它们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16.
刘雪玲  雷蓓  骆峰  伍业冬  李坚 《内科》2008,3(6):833-835
目的探讨肥胖型原发性高血压青年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通过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对40例肥胖型原发性高血压青年,30例血压正常肥胖青年及35例正常对照组,测量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肥胖型原发性高血压青年组及血压正常肥胖青年组F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肥胖型原发性高血压青年组IM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人肥胖和原发性高血压与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厚度关系密勃。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高危人群,外周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测定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我们于2001-02~2004-02应用高频超声测定糖尿病颈动脉IMT值,探讨糖尿病患者As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大连市友谊医院住院经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男58例,女24例,年龄38~79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将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使用利尿剂和卡托普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qd,均治疗8周,比较2组颈动脉IMT、血压、心率、空腹血糖及TG、TC、HDL-C和LDL-C的变化。结果:试验组颈动脉IMT、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各指标、血糖、心率2组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同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增加具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125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被分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n=44例)和无内-中膜增厚组(n=81例);左室肥厚组(n=37例)和无左室肥厚组(n=88例)。测定动态血压参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1)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左室肥厚组与无左室肥厚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分别为:24h平均收缩压(141.5±13.7):(127.5±11.9)mmHg,24h平均舒张压(87.1±8.6):(80.9±9.1)mmHg,24h脉压(53.9±10.3):(44.9±9.5)mmHg,动态血压非勺型昼夜节律60.3%:28.7%,其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3)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组与无内-中膜增厚组的上述临床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有显著影响,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动脉顺应性的定义为在单位压力改变下 ,血管面积、直径或体积的改变。它依赖于血管的几何和机械特性。本研究旨在探讨血压、动脉顺应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CIMT)之间关系。1 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 :2 0 0 2年 9月~ 11月我院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组 ) 3 3例 ,均未服降压药或至少 2周未服降压药。正常组 81例 ,为来我院健康体检者。采用CVProfilorDo 2 0 2 0动脉脉搏波分析仪测量大动脉顺应性 (C1)、小动脉顺应性(C2 )。颈动脉超声测量使用HP5 5 0 0彩色超声仪。统计分析采用SAS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验 ;对符合正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