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肺栓塞(PE)和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0例行脊柱外科手术的病人,发生有症状PE 9例,DVT 32例.其中干预组760例,发生DVT 10例,PE 2例;对照组570例,发生DVT 22例.PE 7例,两组比较发生率;两组随机选取行脊柱外科4种手术者各50例.记录手术出血量和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X2和t检验.结果 干预组DVT和PE发生率由3.86%和1.23%分别降至1.32%和O.26%,差别有显著性(DVT X2=8.976,P=0.003;PE X24.512,P=0.034).手术出血量方面,两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术后24 h伤口引流量方面,干预组大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两组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各1例,差别无显著性(X20.042,P=0.838).结论 对于脊柱外科病人,围手术期规范化血栓监测和预防性治疗是安全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肺栓塞(PE)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收治的128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恶性肿瘤组(16例)与非恶性肿瘤组(112例),分别比较两组住院和随访期间有症状PE的发生率。结果:住院期间(7~14 d),恶性肿瘤组与非恶性肿瘤组有症状PE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随访期间(6~60个月),恶性肿瘤组失访2例,非恶性肿瘤组失访8例,两组发生PE各1例(8.3%vs.0.89%)且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结论:恶性肿瘤合并下肢DVT的PE发生率增高。  相似文献   

3.
王志猛  路遥  马腾  李忠  张堃  杨娜  田丁 《骨科》2020,11(1):35-38,50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预防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手术前后均使用LMWH抗凝预防血栓形成,根据术后是否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2例,其中男29例,女43例,年龄为(75.83±7.01)岁(65~87岁)。对照组78例,其中男30例,女48例,年龄为(74.77±7.55)岁(65~89岁)。病人骨折部位均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术后第1、3、5天行双下肢静脉B超检查(观察组拆除弹力绷带后行双下肢静脉B超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的DVT发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1、3、5天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共发生DVT 8例,发生率为11.11%,对照组19例发生DVT,发生率为24.36%,两组DVT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2,P=0.035);两组间术后下肢肿胀、皮下瘀斑、注射LMWH部位血肿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双下肢联合LMWH可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DVT发生率,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预防性滤器应用于无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高风险肺栓塞(PE)的创伤患者中预防P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关于高风险PE的创伤患者预防性滤器的前瞻性研究以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范围从数据库建立到2019年3月21日。再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研究,包括811例放置滤器患者和6477例对照组患者,分析显示,预防性滤器可降低PE发生率(RR=0.32,95%CI:0.16~0.63,P=0.001),降低致死性PE发生率(RR=0.20,95%CI:0.04~0.96,P=0.05),同时尚不能认为预防性滤器与下肢DVT发生率的明显增加有关(RR=3.7,95%CI:0.23~60.54,P=0.36)。结论:预防性滤器在高风险PE的创伤患者中可降低其PE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且不会增加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是创伤病人死亡的二个潜在因素.但DVT和非致命PE发作的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因而其发生率目前尚不清楚.据权威估计,复合创伤病人DVT的发生率约为20%,故建议采取预防措施.但迄今为止,仍无安全有效的方法.作者就复合创伤后血拴形成及其预防进行了研究.复合创伤病人113例,随机分成二组,分别用连续捆绑加压装置(SCD,共76例)及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LDH,共37例)来预防DVT和PE;并用B超定期监测股静脉血流.对于不明原因的去O_2饱和血症或临床怀疑有PE可能时,监测SPO_2并行通气/灌注肺扫描或肺血管造影检查.当证实有DVT或PE时,立即用肝素治疗.113例复合创伤病人,平均年龄38±18岁,多数病人合并骨折.共发现12例(10%)血栓栓塞,其中5例为下肢DVT,4例为PE但无DVT,3例同时有DVT  相似文献   

6.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可以导致死亡,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除可引起PE外,其并发症还有复发性血栓形成或栓塞、血栓后综合征,后者包括水肿、硬结、疼痛色素沉着及溃疡形成。尸检研究证明导致死亡的主要因素的PE发生率为7.9%,而DVT的发生率为PE的3~5倍[1]。DVT和PE是骨科病人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2]。骨盆和下肢损失病人尤其容易发生DVT和PE。报道DVT和PE的中文文献较少[3],但这亦征明国人的DVT和PE发生率并不少。这就说明研究骨科病人DVT和PE的发生和预防治疗十分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7.
杨琨  费晨  王鹏飞  张斌飞  杨娜  田丁  庄岩  张堃 《骨科》2020,11(3):223-228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创伤骨科2014年9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97例膝关节周围骨折且术前超声检查未发现DVT的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人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记录血栓发生部位及发生率,将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侧别、合并外伤、合并内科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术中失血量、术中输液量、术中输血量、止血带使用时间、手术时间、术后1 d血红蛋白、术后1 d红细胞压积、术后1 d的D-二聚体列为观察指标,先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97例病人中,术后有175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5.21%,其中发生近端血栓2例(2/175,1.14%),远端血栓162例(162/175,92.57%),混合血栓11例(11/175,6.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年龄、性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术后1 d D-二聚体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OR=1.888,95%CI(1.213,2.930),P=0.005)、女性[OR=1.841,95%CI(1.268,2.673),P=0.001]、冠心病[OR=1.086,95%CI(1.190,3.945),P=0.011]、术后1 d D-二聚体[OR=1.077,95%CI(1.019,1.138),P=0.009]是术后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病人术后DVT发生率较高,以远端DVT为主。对于年龄>60岁、女性、冠心病、术后D-二聚体升高的病人应注意重点预防下肢DVT的发生,防止发生致命性肺栓塞。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度评分量表(RAPT)评分≤5分的低风险组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及预防性应用抗凝药物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9—2016-10诊治的348例RAPT评分≤5分的低风险组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抗凝药物分为抗凝组和对照组,抗凝组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 100 IU qd),术前12 h停药,术后12 h伤口无明显出血,拔除引流管时再次给药,对照组则不应用抗凝药物,2组均给予足底静脉泵物理治疗;术后2、30 d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超声检查结果统计血栓发生率、分布及转归情况。结果术后发生DVT 17例(4.89%),抗凝组7例,对照组10例。术后2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3,P=0.385);2组术后在DVT分布、累及肢体和静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843,P=0.656;χ~2=2.205,P=0.364;χ~2=0.957,P=0.916)。所有患者获得30 d随访,2例仍存在远端肌间静脉血栓,但无临床症状;复查超声显示血栓未向近端蔓延,均未出现致死性肺栓塞(PE)。结论低风险组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较低,给予基本预防和物理预防即可,临床上应结合RAPT评分充分评估患者并发VTE的危险程度,避免盲目进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和腓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07诊治的48例胫骨平台骨折和48例腓骨骨折,比较2组术前与术后DVT发生率、DVT发生部位、DVT患者的年龄。结果胫骨平台骨折组29例出现DVT,术前25例,术后4例;7例年龄≤40岁,22例年龄40岁。腓骨骨折组14例出现DVT,术前11例,术后3例;4例年龄≤40岁,10例年龄40岁。2组术前DVT发生率高于术后,且年龄40岁者DVT发生率均高于年龄≤40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腓骨骨折组比较,胫骨平台骨折组DVT总发生率,术前DVT发生率,腘静脉DVT发生率,以及胫前、胫后、腓静脉DVT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DVT发生率、肌间静脉DVT发生率、混合型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和腓骨骨折患者DVT发生的概率较高,其发生率与年龄、损伤部位、肢体制动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止血带应用时间和手术时间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5-12诊治的胫腓骨骨折119例,记录手术过程中止血带应用时间和手术时间,分别比较止血带应用时间(A、B、C)3组及手术时间(X、Y、Z)3组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在止血带应用上,A组50例中4例发生DVT,发生率8%;B组48例中6例发生DVT,发生率12.5%;C组21例中6例发生DVT,发生率28.5%,止血带应用时间3组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上,X组42例中2例发生DVT,发生率4.7%;Y组50例5例发生DVT,发生率10%;Z组27例中9例发生DVT,发生率33.3%。Z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于X组和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1,P=0.002;χ2=6.41,P=0.010),X组和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05)。结论止血带的应用时间对胫腓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无影响,但手术时间超过150 min明显增加了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正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以及肺动脉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E)是一组关联密切的疾病群~([1])。PE是肢体DVT后的严重并发症。William~([2])报道,46~60%的PE与DVT有关。1998年,我国张福先~([3])在临床上开展了DVT与PE发生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DVT病人中,约45%可发生PE,其中72%病人无任何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分阶段治疗中,跨关节临时外固定支架固定是否增加最终内固定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 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5例高能量损伤导致的AO分型C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行最终内固定前采用的临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外固定组(急诊跨关节临时外固定支架固定)和对照组(长腿后托石膏制动),其中外固定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平均44.2岁;对照组33例,男26例,女7例,平均42.2岁.所有患者于行最终内固定术前做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可疑患者则行下肢静脉造影,以确定是否发生DVT,比较两组患者行最终内固定术前DVT的发生率. 结果外固定组与对照组分别有7例(近端4例,远端3例)和9例(近端5例,远端4例)患者发生DVT,发生率分别为31.8%和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0,P=0.716).外固定组和对照组近端DVT发生率分别为18.2%和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86,P=0.766).两组均为无症状DVT,发生时间分别为受伤后(7.6±1.7)d和(5.2±2.8)d.结论 高能量损伤导致的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分阶段治疗过程中,与石膏制动相比,使用跨关节临时外固定支架固定不会增加最终内固定术前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7):1564-1566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预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的发生率,探讨LDH术前D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山东省立医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住院治疗患者220例,入院常规行D-二聚体检查(D-dimer concentration,DD),DD>0.5 mg/L或出现DVT症状(下肢肿胀、疼痛)的患者行下肢彩超检查。比较DVT组与无DVT组在年龄、性别、病史、基础疾病等方面的差异。[结果]LDH术前DVT发生率为5.90%(13/220),16侧肢体。未发生症状性肺栓塞。血栓组与非血栓组相比,在年龄、DD水平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0.92±9.25)岁vs.(45.42±12.92)岁(P=0.001)、(1.87±1.41.15)mmol/L vs.(0.39±0.59)mmol/L(P=0.003)。两组在心脑血管病史、血脂异常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3.1%vs.0.5%(P=0.001)、61.5%vs.15.5%(P=0.000)。两组在性别、病程、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DD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0.895(95%可信区间:0.846,0.932;P<0.001)。DD>0.57 mg/L时对DVT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62%和85.00%。[结论]LDH患者具有较高的术前DVT发生率。术前下肢血管评估是必要的。特别是高龄、心脑血管病史、高血脂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计算机辅助导航全膝关节置换(TKA)具有传统手术不可比拟的许多优势,如下肢力线精确、软组织平衡良好、手术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但对于计算机辅助导航TK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研究尚少。目的:比较计算机辅助导航与传统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行初次TKA的53例58膝。其中导航组,即行计算机辅助导航TKA治疗23 例 26 膝,年龄 42~82 岁,平均 67.3 岁;传统组,即行传统 TKA 治疗 30 例 32 膝,年龄 53~78 岁,平均 67.1 岁。根据术后3~5 d 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两组 DVT 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止血带时间及压力、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总和的差异。结果:导航组和传统组术后DVT发生率分别为8.7%和36.7%,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5);导航组和传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46.2±21.3)min和(110.0±18.0)min,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引流量总和分别为(987.1±441.9)ml和(1250.0±422.5)ml,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5);止血带时间分别为(50.3±17.5)min和(45.9±15.4)min,止血带压力分别为(257.7±20.7)mmHg 和(255.9±18.1)mmHg,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314 和 0.732)。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TKA可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治疗创伤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早期疗效。方法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病人45例,其中非创伤性DVT(对照组) 24例,创伤性DVT(创伤组) 21例,两组病人均首选PMT治疗,后续辅以导管接触性溶栓(CDT)或支架植入,比较两组病人手术参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VRI评分、Villalta评分及1年通畅率。结果对照组溶栓时间为(2. 23±0. 60)天,创伤组为(1. 60±0. 5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对照组术后新发2例症状性肺动脉栓塞(PE)。对照组与创伤组病人症状改善(70. 83%比76. 19%),两组术前VRI评分分别为(12. 71±1. 73)分和(12. 52±1. 33)分,术后VRI评分分别为(2. 71±2. 29)分和(3. 14±1. 56)分,Villalta评分分别为(2. 39±1. 31)分和(2. 90±1. 55),1年通畅率分别为83. 33%和95. 2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MT治疗创伤性DVT病人有效且较为安全,早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管直接溶栓(CDT)联合腔内治疗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本科收治的27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307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对单纯抗凝治疗组和CDT联合腔内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DT联合腔内治疗组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率(15.6%)明显低于单纯抗凝治疗组(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925.500,P0.001)。CDT联合腔内治疗组的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表(CIVIQ)、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静脉瓣膜功能优于单纯抗凝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639.500、5951.000、2718.000,P均0.001)。两组的血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90,P=0.256)。结论 CDT联合腔内治疗较单纯抗凝治疗能更好地改善DVT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急性下肢DVT转归为PTS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69例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postphlebitic syndrome,P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非手术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102例,对年龄、性别、病因、抗凝治疗、发病性质、弹力循环袜治疗、下肢锻炼等级、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T%、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fibrinogen,FIB)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PS发生率为67.6%(69/10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P=0.025)、抗凝治疗(P=0.000)、弹力循环袜治疗(P=0.000)、下肢锻炼等级(P=0.000)、INR(P=0.033)、WBC(P=0.012)等因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P=0.000),FIB(P=0.002)两因素内不同组别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抗凝治疗(P=0.011)、下肢锻炼等级(P=0.019),弹力循环袜治疗(P=0.000)不同组别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P=0.299)、病因(P=0.838)及发病急慢(P=0.217)的不同组别间P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是否完成弹力循环袜治疗和抗凝治疗以及下肢锻炼等级是决定PS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下肢/盆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置入可回收下腔静脉(IVC)滤器预防围术期肺栓塞(P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1例下肢/盆腔骨折合并DVT患者的临床资料。411例置入永久型滤器的患者未纳入研究,其余患者根据是否置入可回收IVC滤器,将患者分为滤器组(n=843)与对照组(n=637);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症状性PE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滤器组218例置入Optease型滤器,平均于(14.3±3.6)天取出可回收滤器;625例置入Celcet滤器,其中578例行滤器取出术,566例成功取出滤器(97.92%,566/578),滤器平均留存时间(15.8±4.1)天。与对照组[1.57%(10/637)]相比,滤器组PE发生率[0.12%(1/843)]明显下降(P0.05)。接受抗凝治疗患者中,滤器组和对照组PE发生率分别为0.14%(1/700)、1.47%(9/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盆骨骨折合并DVT患者置入可回收IVC滤器预防围术期症状性或致死性PE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诊治的496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各分型患者中接受单纯治疗(单纯抗凝治疗、系统溶栓或置管溶栓)和单纯治疗联合IPC治疗患者静脉压力降至正常的时间(T1)和周径差降至正常的时间(T2),并比较所有接受单纯治疗患者(对照组)和单纯治疗联合IPC治疗患者(联合组)的肺动脉栓塞(PE)改善情况、PE新发情况和DVT复发情况。结果 1对急性期患者而言,在中央型、周围型和混合型患者中,均是单纯抗凝/系统溶栓/置管溶栓+IPC组患者的T1和T2短于相应单纯抗凝/系统溶栓/置管溶栓组患者(P0.05)。对亚急性患者而言,在中央型和混合型患者中,均是单纯抗凝/系统溶栓+IPC组患者的T1和T2短于相应单纯抗凝/系统溶栓组患者(P0.05);而在周围型患者中,单纯抗凝/系统溶栓+IPC组患者的T1短于相应单纯抗凝/系统溶栓组患者(P0.01),但单纯抗凝/系统溶栓+IPC组和相应单纯抗凝/系统溶栓组患者的T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期患者而言,在中央型和混合型患者中,单纯抗凝+IPC组和单纯抗凝组患者的T1和T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围型患者中,单纯抗凝+IPC组患者的T1短于单纯抗凝组患者(P0.05),但两者的T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前即已发生PE的患者中(对照组63例,联合组47例),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PE症状缓解56例,加重0例,7例无明显变化,缓解率为88.89%(56/63);联合组患者缓解44例,加重0例,3例无明显改变,缓解率为93.62%(44/47),联合组患者的缓解率较高(P0.05)。在治疗前未发生PE的患者中,治疗后对照组新发PE 6例,PE发生率为4.26%(6/141);联合组患者无新发PE患者〔0(0/245)〕,联合组患者的新发率较低(P0.05)。3本组患者出院后获访325例,随访时间3~36月,中位数为27个月;其中对照组157例,联合组168例。随访期间,对照组复发74例,复发率为47.13%(74/157);联合组复发46例,复发率为27.38%(46/168),联合组的复发率较低(P0.05)。联合组发生PTS 27例,PTS发生率为16.07%(27/168);对照组发生PTS 41例,PTS发生率为26.11%(41/157),联合组的PTS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IPC明显缩短了急性期和大部分亚急性期DVT患者的静脉压力和周径差降至正常的时间,有效缓解了PE症状,减少了PE的新发和DVT复发,对急性期和大部分亚急性期DVT患者是安全、可靠及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2013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的4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6例病人中术后发生血清肿病例共40例,发生率为9.4%,其中年龄≥60岁组与年龄60岁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Ⅰ型、Ⅱ型疝组与Ⅲ型疝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08,P=0.000);择期手术组与急诊手术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98,P=0.001);开腹手术组与腹腔镜手术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5,P=0.784);有合并症病人组与无合并症组病人组术后血清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5,P=0.000)。结论成人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发生与疝类型、病人是否存在合并症以及是否急症手术相关,而与手术方式、病人年龄等因素无明显相关性。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重点在于预防,围手术期应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降低其发生率,减轻病人心理以及生理创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